【摘 要】
:
患者男,48岁.因外阴部瘙痒、虫爬感2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外阴部位瘙痒,在当地卫生院诊为阴虱,嘱其剃除阴毛并外用硫磺乳膏、疥得治霜治疗。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杭州,310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8岁.因外阴部瘙痒、虫爬感2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外阴部位瘙痒,在当地卫生院诊为阴虱,嘱其剃除阴毛并外用硫磺乳膏、疥得治霜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纳米硫化镉(nano-CdS)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均分3组,每组12只.经口染毒nano-CdS(100或50 mg/kg),每天染毒1次,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睾丸组织中镉元素积累水平和血清睾酮水平,显微镜下观察附睾精子数量、畸形率;睾丸作病理切片进行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YP11A1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
例1先证者男,19岁.因全身皮肤潮红、粗糙、脱屑10余年就诊.据患者本人及其母亲叙述,患者出生后不久即发现全身皮肤潮红、粗糙伴脱屑,偶起水疱,约黄豆大小,水疱破裂后不久即自愈,反复发作,患者无明显不适及其他全身症状,未经任何处理。
寻常性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重要的免疫炎症介质,有可能是银屑病免疫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1],在银屑病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TNF-α需要与其受体P55和P75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真菌病则少见,但报道例数也逐年增多,而且见于世界各地[2].本文综述了儿童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型、致病菌种分布、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 一、流行病学研究 1997年,Gupta等报道了在北美开展的一项了解儿童甲真菌病流行情况的前瞻眭研究,在5个中心,共收集皮肤科诊所就诊患者2 000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在1994年制定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草案)>,经过10年的临床实践,于2003年12月在深圳进行了讨论,修订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如下。
转醛醇酶是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重要关键酶.转醛醇酶活性增高与着色性干皮病发展为皮肤癌,与多发性硬化、肝硬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诱导的细胞凋亡都有密切的关系[1-3].本研究通过对瘢痕疙瘩组织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转醛醇酶活性的比较,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转醛醇酶基因表达和蛋白变化情况,探讨转醛醇酶与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蛋白合成的关系,为阐明瘢痕疙瘩
患者女,33岁,因咽部不适,吞咽困难3月余于2002年12月5日就诊。3个月前,患者感到咽部不适,有异物感,症状渐加重。自行检查发现咽峡部有淡红色赘生物长出。因担心患癌症,遂来诊。耳鼻喉科检查发现咽峡部有数个柔软的柱物赘生物,基底宽,呈淡红色,遂给予赘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上皮呈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
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用血清学方法检测麻风早期复发的可能性.方法用标准化的ND-ELISA连续检测氨苯砜(DDS)单疗愈后麻风患者血清中抗ND-IgM型抗体的变化,与麻风临床复发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受检DDS单疗愈后麻风患者共666例,其中原多菌型患者(P-MB)430例,原少菌型患者(P-PB)236例,共复发15例.在P-MB中,抗体阳性者95例,复发12例,抗体阴性者335例,复发1例;在P-PB中,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