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规范”和“自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规范”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始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似乎讲究“规范”管理就违背了“自主”精神,或者是突出“自主”就必然会摈弃“规范”。当然,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只要为“规范”和“自主”找准结合点,彼此渗透,相互依存,方能成就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规范;自主
  作者简介:刘恬(1976-),女,安徽砀山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507)
  
  一、“规范”与“自主”,“规范”是前提
  “规范”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社会存在。它是通过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抑制个人同规范相悖的欲望与需要。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是一个大的系统,学生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的有序运行。有序的规范管理是建立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的基本保证。如果一所大学没有制度“规范”,管理混乱、效率低下,那么学生“自主”管理就无从谈起。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后的一代,正如中央16号文件指出的,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充分体现人性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大学生行为准则》。新《规定》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要求高校据此重新拟定自己的学生管理制度。这十六个字中的“依法建章”和“规范管理”对各大高校提出要求,明确提出了“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等理想信念方面的要求。新《准则》提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文明使用互联网”、“热爱生活,关爱自然”、“自觉抵制黄、赌、毒”等要求;提出“励志成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珍惜时间,学业有成”等学习方面的要求;提出“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守学术道德”等道德方面的要求;提出“自尊自爱,自省自律”、“豁达宽容,健康向上”、“磨砺意志,不怕挫折”等修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这些规范的提出充分反映新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规范”是人本管理的起点,没有“规范”的引领,人本化的学校管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建立一系列规范的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先行,是自主管理的基础。
  二、“规范”与“自主”,“自主”是重点
  制度是用来规范、激励人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之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管理机制。因此,学校要发展还必须在规范的制度管理过程中渗透“人本思想”,给人以自主管理和发展的空间。这样才可能让“规范”经由“自主”,使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目前许多高校在制度管理中由于机械地实行“规范”管理,把充满个性与自由的学生群体看做是“物”,是工作程序,一味强调制度的制约,忽视了人本因素,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及创造潜能的滞后,甚至会形成繁琐无用的形式主义。为了科学地实施规范化制度管理,真正让“规范”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就应该在制度“规范”空间之外,尽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发展和创造空间。如:学校考勤严格的自修课可以实行“弹性考勤制”,让学生合理利用“弹性”,到图书馆、阅览室安排自主的学习与生活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如各类技能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让学生享有自主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学校变“必修课”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想上的课,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一系列“规范”之外的“自主”,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铺设“绿色通道”,努力创造一种相互宽容、理解的“软性”机制,为学生创设一个尊重、信任和充满温情、亲切感的学校文化。用赏识的眼光、信任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规范”之中仍然拥有自主发展和创造的空间,个性特长得到张扬,个人价值得到实现。这样,学校形成了一种自主融合的良好氛围,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通过“规范”管理,可以摒弃学生身上的陋习,剔除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削峰填谷,限制学生个性的张扬。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使之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寻求规范与自主、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养成文明自律的自觉性。
  自主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而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了自律会、自律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等由学生队伍组成的自我管理组织,由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过渡。通过相关调研了解到,很多高校都有学生自律组织,这些都说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较高,学生既是学校的主体,又是高校管理的客体。高校学生工作除了让学生接受管理服务,还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管理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起到参谋、助手和监督的作用。学生参与管理可使他们在正确认识如何管理别人的同时,懂得如何管理自己,自觉维护校园秩序,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自主管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独立、创造、自控、主动的特点,为他们将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提前进行了实习。我们主张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发展的权利;把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所有这些活动对于学校实现“规范+自主式管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实践证明,在强调制度规范的同时,还须充分考虑人这个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制度管理中充分渗透人本思想,在“自主”式的人本管理中充分体现“规范”,依章治校,从而使学校成为充满理性与人性的高效组织。所以说“规范与自主”中“自主”是重点,是实现“规范”的最佳策略。
  三、“规范”与“自主”找准结合点
  “规范”与“自主”虽然属于不同的两个范畴,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十分密切。只有找准二者科学的结合点,让它们彼此渗透,相互依存,“规范与自主”才可能真正达到科学、和谐、有效的境界。那么,如何寻找“规范”与“自主”的结合点呢?
  1.“规范”应与考虑人的“自然性”结合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论表明: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一个人有尊严地独立于世界的前提条件。因此作为一个自然人,或者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对物质的正常需求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只有具备了最低层次需求的人,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物质待遇的高低不仅仅具有物化的意义,还具有精神化的内涵。因此,必须通过学校制定的一系列制度,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区别出学生之间的不同,如考试管理制度、评优评先制度等,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争先创优。这些制度的出台自然营造了良性的竞争氛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校的活力。
   2.“规范”须和尊重人的“社会性”结合
  从“社会人”的角度看,人除物质的要求、理智的控制之外,还受情绪的支配。因此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往往是感情维系的“人和”因素。学校制度建设应主张人格平等、机会均等,重视人文关怀,重视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真正使学生成为办学的主体、学校的主人。“约法”是学校制度建设民主化的重要形式。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约法”,中心词都是“约”。“约”就意味着“规范”,因此,学校每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再参考学生的意见制定制度,同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实际进行恰当的调整,最后形成“规范”。这样,在制度的“约定”过程中,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与认同感。制度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更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种良好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5.
  [2]孙永生,张昊.充分发挥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9-110.
  [3]孙明,朱询.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84-87.
  [4]王升才.试论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J].教育研究,2006,(8):80.
  [5]陶宇,李志林,王颖,等.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81.
  [6]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3):73-74.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学业不良问题日益突出,引发诸多负面影响,而其产生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有关。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人格特点,在干预转化方面应做到培养个体自控力,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形成多方联动力。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学业不良生;干预转化  作者简介:王明复(1954-),男,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高级政工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朱洪春(1974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质量的建设人才。然而,学习倦怠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特征与产生根源进行初步的探讨,期望笔者的研究使整个社会和高等教育者能够关注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特征;根源  作者简介:魏婷(1980-),女,安徽芜湖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安徽 合肥 230
期刊
摘要: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叫白鹿洞书院学规,仅仅100多字,但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为学程序、修身、处事和接物等一系列纲领。学规中讲到的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道理,凝聚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即便放在今日,也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对我国当前德育文明建设也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学规;朱熹;德育文明  作者简介:马云鹏(1983-),男,河南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中职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从分析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入手,探索中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构建中职德育工作的模式,以期促进我国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德育; 模式   作者简介:车燕(1983-),女,云南建水人,云南省红河州技工学校团委,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生德育教育。(云南 个旧 661000)    在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
期刊
摘要:信息社会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电力院校图书馆为研讨背景,对如何改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图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素质;管理和服务   作者简介:刘平(1968-),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电力技工学校图书馆,助理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河南 南阳473009)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质的学习机构,是服务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过程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学好该课程对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过程控制实际发展情况和社会对过程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从教学内容及方法、实验环节等方面阐述了“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先进性教学的具体措施和经验,实践表明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教学改革;双倍教学  作者简介:杨佳(1973-),女,重庆人,重庆理工
期刊
摘要:任何时期青年都是各阶级关注的对象,青年的思想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校园则是青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培养接班人的阵地,是创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就读高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他们的成长关系着亿万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真情互动尤其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导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大一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本校的校园文化教育,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论述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和实现途径,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思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校公寓用电管理实际出发,指出高校学生公寓电控管理的意义、电控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期对高校学生公寓电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节能减排;电控管理  作者简介:张照金(1983-),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甘霖(1983-),女,湖北蕲春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安
期刊
摘要:高校应当从大学生自杀的内在认知机制入手,建立健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防范自杀的内在教育防控机制,通过系统地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在启迪教化,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人格的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意义,从而在内心深处形成自觉抵制自杀行为发生的内在防护机能。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内在防控;教育机制  作者简介:吴彩虹(1971-),女,土家族,湖南湘阴人,湖南财政经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