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其注重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统一,注重传播内容和方式贴近人的心灵情感,注重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开展教育,这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传播内容和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诸多方法上的启示。例如,传统文化在教育上既注重外在约束的力量,也强调道德自觉;教育活动和内容贴近心灵情感,注重生活化、细节化,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相结合。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播方法是其能够深入人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重视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统一。外在规范主要是通过规约、引导和熏染,自律慎独指的是发挥人的自觉性,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以“性本善”的人性假设为前提,认为人有“四心”,人的价值及其实现必须依靠自我力量。因此加强自身修养是完全可能且必要的。孔子强调“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认为道德的养成主要依靠个体自身的努力。孟子也反复强调反求诸己,弘扬“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意识。无论是成仁取义,还是赞天地之化育,自先秦儒学至明清理学,高扬个人道德实践的自觉性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而其最高境界即是慎独。中国有“四知堂”的千古美谈,正是自律慎独的典范。杨震一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充分体现古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
传统社会还通过法律、家法、族规等强制规范推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儒家认为“百善孝为先”,与这一道德观念相对应的有“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的法律意识,不孝是最大的罪行。在商朝,“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这是比较典型的伦理法律化现象。违背了“孝”这一道德要求,不仅要面对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受到严厉的刑罚。道德的法律化,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强的规范性。除了国家法律,乡约、族规、家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私法的作用,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这种礼法高度融合的做法,一方面使道德价值具有普遍的社会文化意义,巩固了道德价值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法律、规范守住了道德的底线,为道德价值的培育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实现道德教化的另一重要步骤是树立道德标准,发挥榜样的作用。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道德原则,把“周礼”视为人们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规范。他把尧舜禹汤文周等圣贤君子作为人民恭敬效仿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认为统治者以身作则教化百姓比严酷的法令更加有效。
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结合的道德养成路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方法借鉴意义。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离不开统一的规范和参照。这些规范要求不仅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明确的标准,而且能够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比如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共中央号召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等等。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各个行业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行为准则,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让人们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在重视外在规范、道德标准、榜样力量的同时,当代中国人在利益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完善自身人格,提升道德修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追求。这也是社会文明化的必经路径。
二、传统文化传播注重大众化、社会化
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受教者的接受水平和心理需要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我国先贤发挥聪明才智,对抽象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大众化、社会化,得到民众认可和拥护。
其一,利用比喻。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曾用比喻:“今以国为车,以势为马,以号令为辔,以刑罚为鞭策,使尧、舜御之则天下治,桀、纣御之则天下乱,则贤与不肖相去远矣。”(《韩非子·难势》)生动地诠释了权势、号令、刑罚的三者关系,以及君王贤德的重要性。孔子讲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形象说明了“仁政”凝聚人心的作用。这些例子还有很多,添加比喻为受传者理解传播内容提供一个具体思维的拐杖,使受传者易于消化、吸收传播者传播的思想学说。
其二,加工成寓言。庄子认为“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于是运用想象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加工成寓言故事让盗拓、大鹏、海神等来阐述,以提高传播效果。寓言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至今我国仍有不少寓言凝练出来的成语。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淮南子》中的“塞翁失马”,《战国策》里的“狐假虎威”等。
其三,形成韵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都是用抽象晦涩的古文写成的,不易被劳动人民理解和接受。鉴于此,一批热心的传播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加工成琅琅上口的韵文。其中较著名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些韵文文字简练,概括性强,通俗易懂,便于背诵,因而家喻户晓,广为流传[1]p71。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上述语言传播的优点,而且在各种教育实践中也非常注重贴近人们的心灵情感。例如:在中国传统的交往、祭祀仪式中,不仅要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规范,而且要照顾到个人心理感受,做到情、理、法的统一;在教育方式上,严慈相济,使得“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一些庙会活动,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娱乐功能,让人们在娱乐中教化,在教化中娱乐。这些都是为了使教育能够更好地接近人的情感世界,让人们自愿加入活动行列,在陶冶身心的同时接受道德教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虽然已经高度凝练,得到广泛传播,但若社会受众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就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更别说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而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入手,系统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历史渊源、意义作用等,未免显得索然无味,难以让不同文化阶层的群众接受。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比喻、寓言、韵文等加工手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深刻理念以故事、美文、诗歌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一定会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职业受众的需求,这将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外化于行。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进,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行列。
三、传统文化注重生活化、细节化场景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礼记·乡饮酒义》中有文:“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这种道德教育就是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的。意义主要在于序长幼、别贵贱,以一种普及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成就孝悌、尊贤、敬长养老的道德风尚,达到德治教化的目的。
借助日常生活场景开展道德教育有助于道德要求的具体化、形象化、常态化,时刻把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充分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把情感交流与人格培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常常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能够达到“化民而不自知”的效果。这些特点提高了道德教育效果,使道德价值内化为一个民族心理性格、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鉴于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和建设良好家风来实现。
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2]p17。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都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内涵,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3]p140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节日里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和仪式,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庭或家族传统风尚或作风[4]。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不自觉地成为未成年孩子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言谈举止、处事态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塑造和谐、健康的家风,把爱国、友善、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日后步入社会,他才能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合格公民。良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凝聚着先人千年的智慧,其中不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在社会深刻变革,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吸收借鉴传统文化有益的传播方法,古为今用,能更加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之达.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法[J].天府新论,1996(3).
[2]萧放.传统节日与和谐社会[J].政工研究动态,2007(5).
[3]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沈林.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的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责任编辑 吴自锋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传播内容和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诸多方法上的启示。例如,传统文化在教育上既注重外在约束的力量,也强调道德自觉;教育活动和内容贴近心灵情感,注重生活化、细节化,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相结合。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播方法是其能够深入人心、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法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启示意义。
一、传统文化重视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统一。外在规范主要是通过规约、引导和熏染,自律慎独指的是发挥人的自觉性,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以“性本善”的人性假设为前提,认为人有“四心”,人的价值及其实现必须依靠自我力量。因此加强自身修养是完全可能且必要的。孔子强调“吾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认为道德的养成主要依靠个体自身的努力。孟子也反复强调反求诸己,弘扬“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意识。无论是成仁取义,还是赞天地之化育,自先秦儒学至明清理学,高扬个人道德实践的自觉性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而其最高境界即是慎独。中国有“四知堂”的千古美谈,正是自律慎独的典范。杨震一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充分体现古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
传统社会还通过法律、家法、族规等强制规范推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儒家认为“百善孝为先”,与这一道德观念相对应的有“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的法律意识,不孝是最大的罪行。在商朝,“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这是比较典型的伦理法律化现象。违背了“孝”这一道德要求,不仅要面对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受到严厉的刑罚。道德的法律化,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强的规范性。除了国家法律,乡约、族规、家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私法的作用,具有很强的震慑力。这种礼法高度融合的做法,一方面使道德价值具有普遍的社会文化意义,巩固了道德价值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法律、规范守住了道德的底线,为道德价值的培育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实现道德教化的另一重要步骤是树立道德标准,发挥榜样的作用。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道德原则,把“周礼”视为人们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规范。他把尧舜禹汤文周等圣贤君子作为人民恭敬效仿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认为统治者以身作则教化百姓比严酷的法令更加有效。
外在规范与自律慎独相结合的道德养成路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方法借鉴意义。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离不开统一的规范和参照。这些规范要求不仅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明确的标准,而且能够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比如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共中央号召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等等。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各个行业根据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行为准则,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让人们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在重视外在规范、道德标准、榜样力量的同时,当代中国人在利益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完善自身人格,提升道德修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追求。这也是社会文明化的必经路径。
二、传统文化传播注重大众化、社会化
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受教者的接受水平和心理需要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我国先贤发挥聪明才智,对抽象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大众化、社会化,得到民众认可和拥护。
其一,利用比喻。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曾用比喻:“今以国为车,以势为马,以号令为辔,以刑罚为鞭策,使尧、舜御之则天下治,桀、纣御之则天下乱,则贤与不肖相去远矣。”(《韩非子·难势》)生动地诠释了权势、号令、刑罚的三者关系,以及君王贤德的重要性。孔子讲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形象说明了“仁政”凝聚人心的作用。这些例子还有很多,添加比喻为受传者理解传播内容提供一个具体思维的拐杖,使受传者易于消化、吸收传播者传播的思想学说。
其二,加工成寓言。庄子认为“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于是运用想象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加工成寓言故事让盗拓、大鹏、海神等来阐述,以提高传播效果。寓言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至今我国仍有不少寓言凝练出来的成语。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淮南子》中的“塞翁失马”,《战国策》里的“狐假虎威”等。
其三,形成韵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都是用抽象晦涩的古文写成的,不易被劳动人民理解和接受。鉴于此,一批热心的传播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加工成琅琅上口的韵文。其中较著名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些韵文文字简练,概括性强,通俗易懂,便于背诵,因而家喻户晓,广为流传[1]p71。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上述语言传播的优点,而且在各种教育实践中也非常注重贴近人们的心灵情感。例如:在中国传统的交往、祭祀仪式中,不仅要按照一定的礼仪、程序规范,而且要照顾到个人心理感受,做到情、理、法的统一;在教育方式上,严慈相济,使得“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一些庙会活动,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娱乐功能,让人们在娱乐中教化,在教化中娱乐。这些都是为了使教育能够更好地接近人的情感世界,让人们自愿加入活动行列,在陶冶身心的同时接受道德教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虽然已经高度凝练,得到广泛传播,但若社会受众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就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更别说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而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入手,系统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历史渊源、意义作用等,未免显得索然无味,难以让不同文化阶层的群众接受。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比喻、寓言、韵文等加工手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深刻理念以故事、美文、诗歌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一定会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职业受众的需求,这将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外化于行。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进,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行列。
三、传统文化注重生活化、细节化场景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礼记·乡饮酒义》中有文:“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这种道德教育就是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的。意义主要在于序长幼、别贵贱,以一种普及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成就孝悌、尊贤、敬长养老的道德风尚,达到德治教化的目的。
借助日常生活场景开展道德教育有助于道德要求的具体化、形象化、常态化,时刻把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充分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把情感交流与人格培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常常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能够达到“化民而不自知”的效果。这些特点提高了道德教育效果,使道德价值内化为一个民族心理性格、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鉴于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和建设良好家风来实现。
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2]p17。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都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内涵,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3]p140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节日里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和仪式,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又称门风,是家庭或家族传统风尚或作风[4]。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不自觉地成为未成年孩子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言谈举止、处事态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塑造和谐、健康的家风,把爱国、友善、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日后步入社会,他才能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合格公民。良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凝聚着先人千年的智慧,其中不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在社会深刻变革,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吸收借鉴传统文化有益的传播方法,古为今用,能更加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之达.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法[J].天府新论,1996(3).
[2]萧放.传统节日与和谐社会[J].政工研究动态,2007(5).
[3]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沈林.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的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4(4).
责任编辑 吴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