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如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将识字教学的精彩延续到课外生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近年来,扩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于是,识字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识字,如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识字、个性化选择识字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更重要的是将识字教学延续到课外生活,扩大识字量,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们可以直接获取很多信息,接触很多新事物。如:结合第二册《语文园地4》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引导学生养成在社会上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而这些字无论是在商标、包装盒和路牌、店名中,还是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上,都是和别的字组成了新语境。像《比尾巴》中的“松”字,生活中有商店价目表上的“肉松”、商店品牌介绍中的“松下电器”、地名中的“万松岭”、车站站名中的“松木场”、体育项目中的“马拉松”、植物园树名牌上的“雪松”……每个同学在寻找认读生字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认识了其他的课外字,当他在组内、组间互动式交流中,颇有兴趣地读着其他同学收集的资料时,也同时学到了不少课外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促进了阅读,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勃发”。而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乐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境,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一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引导他们阅读的书籍必须图文并茂,只有图文并茂才能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说话时常常无话可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完整的画面。在教学时,我常常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先说一说,再来阅读课文。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出生活中的画面,请小朋友们看画面,说说画面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学生抢着回答)。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抢着举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小草觉得小河怎样?
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指导朗读。
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都争着来读,学习兴趣浓厚。
三、巧用多媒体拓展延伸,点燃求知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所产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则是无穷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这一课时,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课外延伸,用多媒体展示:“小河的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
并出示问题:
1.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维护它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建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诵读宣传标语)
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让语文与美术、与生活有机整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手操作、信息搜集处理等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让语文的课堂内外同样充满活力!
如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 将识字教学的精彩延续到课外生活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近年来,扩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于是,识字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识字,如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识字、个性化选择识字方法、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更重要的是将识字教学延续到课外生活,扩大识字量,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们可以直接获取很多信息,接触很多新事物。如:结合第二册《语文园地4》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引导学生养成在社会上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而这些字无论是在商标、包装盒和路牌、店名中,还是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上,都是和别的字组成了新语境。像《比尾巴》中的“松”字,生活中有商店价目表上的“肉松”、商店品牌介绍中的“松下电器”、地名中的“万松岭”、车站站名中的“松木场”、体育项目中的“马拉松”、植物园树名牌上的“雪松”……每个同学在寻找认读生字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认识了其他的课外字,当他在组内、组间互动式交流中,颇有兴趣地读着其他同学收集的资料时,也同时学到了不少课外字。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促进了阅读,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勃发”。而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乐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境,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一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引导他们阅读的书籍必须图文并茂,只有图文并茂才能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说话时常常无话可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完整的画面。在教学时,我常常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画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先说一说,再来阅读课文。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出生活中的画面,请小朋友们看画面,说说画面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学生抢着回答)。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抢着举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小草觉得小河怎样?
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指导朗读。
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都争着来读,学习兴趣浓厚。
三、巧用多媒体拓展延伸,点燃求知的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所产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则是无穷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这一课时,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课外延伸,用多媒体展示:“小河的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
并出示问题:
1.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维护它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建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诵读宣传标语)
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让语文与美术、与生活有机整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手操作、信息搜集处理等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让语文的课堂内外同样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