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的企业能力演进机理实证研究

来源 :预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定位于基于熵变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企业能力演进机理。构建了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能力熵变模型。其次在实证案例研究中,选取纳斯达克(NASDAQ)市场上10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其财务报表数据应用于熵变模型,找到了互联网企业资源效能演进规律和生命周期发展历程演进规律。本研究为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所处的状态及有序化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工具。
  关键词:熵;企业能力;演进;资源效能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4)06004905doi:10.11847/fj.33.6.49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Capabilitywith Entropybased Model
  —— Using Internet Firms as Examples
  GU Qifeng1, LV Tingjie1, YU Renli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enterprise capability evolu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entropy change model. First, the paper proposes an entropy derivation process i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capability, using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Second, in the empirical study, ten internet firms are selected from NASDAQ market and their financial reports data are applied to the entropy change model,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volution law of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life cycle development from the ten capability systems.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evidence and a tool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research of studying the state and ordering of enterprise from a microscopic view.
  Key words:entropy; enterprise capability; evolu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1引言
  熵(Entropy)是克劳修斯首次提出的,是揭示物质系统状态抽象的物理量[1]。玻耳兹曼把熵和概率论联系起来,认为熵代表系统的混乱程度[2];薛定谔提出了“负熵”的概念,负熵增加意味着事物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进化的标志[3];普利高津在1947年将熵推广适用于开放系统,并基于耗散结构的研究,从有序和无序转化的角度把以生物进化论为依据的“有序论”同以熵理论为依据的“无序论”两者统一起来[4,5]。中国学者顾昌耀和邱菀华首次定义了复熵,并将它应用于决策分析[6];任佩瑜将热力学的熵引入管理学[7];宋华岭等将熵应用在管理科学方面等[8]。
  目前国内外对于熵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基于熵增原理,通过对熵变过程的分析以期达到对所研究问题的本质认识。应用热力学熵进行跨学科研究是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主流。另一类是主要用于对某种系统不确定性的量度。此类应用的共同点是度量系统间复杂性程度,属于数学运用,如信息熵、测度熵、拓扑熵等。熵在管理学、企业能力等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熵理论在企业能力的应用处于管理学较为前沿的研究[9~11]。本文定位于基于熵变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企业能力的演进机理。构建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能力熵变模型,并选取纳斯达克市场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其财务数据应用于熵变模型,从而探索中美代表性互联网企业的资源效能演进规律和生命周期演进规律。
  2构建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能力熵变模型
  为了便于研究表达,基本概念定义如下:(1)能力熵(Si)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动型资源作用于企业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等非能动型资源的过程中,随着时间(t)的推移,由于熵增的不可逆特性而产生资源利用损失的度量;(2)负熵(Se)是指度量开放的企业不断从外部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让内部的有序度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增加的程度;(3)Y是指基于企业熵(S)的企业资源效能。假设企业能力内外均为理想环境,当企业循环过程是可逆的,运用熵概念可以推导出S=Si+Se[12]。
  谷奇峰,等:基于熵的企业能力演进机理实证研究——以互联网企业为例
  Vol.33, No.6预 测2014年第6期
  当S<0时,表示企业的负熵大于该企业内部产生的能力熵,该企业向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当S>0时,表示企业的负熵小于能力熵,该企业向着混乱的平衡态方向发展;当S=0时,表示企业的负熵等于能力熵,该企业处于一种特殊的“平衡”状态[13]。   参考文献:
  [1]Clausius R. The mechanical theory of heat[M].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879. 4785.
  [2]Blackmore J T, Boltzmann L. His later life and philosophy, 19001906[M]. Berlin: Springer, 1995. 206207.
  [3]Schrdinger E. What is lif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4347.
  [4]Glansdorff P, Prigogine I.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fluctuations[J]. Wiley, 1971, 7(3): 306310.
  [5]Prigogine I. Etude thermodynamique des phenomenes irreversibles[M]. Liege: Desoer, 1947. 3578.
  [6]顾昌耀,邱菀华.熵域的拓展和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1992,7(2):5359.
  [7]任佩瑜.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组织再造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8(4):1620.
  [8]宋华岭,刘全顺,刘丽娟,等.管理熵理论——企业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评价的新尺度[J].管理科学学报,2003,6(3):1927.
  [9]任佩瑜,余伟萍,杨安华.基于管理熵的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策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7682.
  [10]毛道维,任佩瑜.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的企业制度再造的理论框架[J].管理世界,2005,8(2):108118.
  [11]邹志勇,武春友.基于熵理论的企业能力测度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2008,27(7):109115.[12]谷奇峰,吕廷杰.基于熵的企业能力演进机理实证研究——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8(1):4345.
  [13]张志峰,肖人彬,刘美玲.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系统熵变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12(1):151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机制转换混合Copula函数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尾部传染,用AR(1)GJR(1,1)t模型描述沪深股指期货和现货收益率的边缘分布,以机制转换混合Copula函数对股指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的尾部相依结构进行建模,刻画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2010年4月16日至2013年2月1日期间的尾部相依结构,并分析了两市之间的尾部传染性。实证结果表明:机制转换混合Co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非寿险索赔次数回归拟合问题,以(a,b,0)零膨胀分布类为基础,简化其描述表达式,引入服从均匀分布的扰动量,将离散变量转化为连续变量,并通过Gaussian Copula实现边际分布的连接,给出模型的参数估计,通过对一组汽车保险索赔次数数据的实证分析和结果比较,表明采用Copula连接后的(a,b,0)零膨胀分布类回归模型有效地改善了拟合效果,并且避免了保险费率厘定时对索赔次数分布的
期刊
摘要:信任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研究多是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而本文则从项目治理的视角展开。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工程项目中合同柔性、合同刚性的构念,并对其进行了维度划分;梳理和总结相关文献提出了以初始信任为前因、合同柔性和合同刚性为中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为结果的概念模型,并分析了其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论为业主提供的管理启示包括:(1)应高度重视资格预审工作,选择初始信任水平较高的承包商;(2)应根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上海、北京、成都、青岛和沈阳五个城市的消费者对美、德、日、韩的国家形象以及四国产品质量感知的问卷调查,探究不同地区消费者关于国家形象对产品质量感知的影响效应。通过理论梳理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将国家形象分为三个构面,即认知构面、规范构面和情感构面。结果表明:除规范构面外,国家形象的认知构面和情感构面对产品质量感知的影响效应显著,且具有地区性差异。具体而言,在沈阳、成都等区域中心城
期刊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接包方进入全球KPO市场,对离岸KPO战略联盟建立机制和作用结果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中国接包方通过战略联盟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从接包方视角出发,以西安、苏州、大连三地的101家离岸KPO接包方企业为样本,结合调研数据与档案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接包方的知识产权和顾客导向战略会促进离岸KPO战略联盟的建立,而接包方的外部导向战略和双方的商业距离会阻碍离岸KPO战略联盟的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视角,以长三角地区42家企业283名员工为样本,系统探讨了习得性无助对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习得性无助与员工创造力负相关;(2)习得性无助与员工内在动机负相关;(3)习得性无助通过内在动机中介效应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4)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关系;(5)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员工内在动机的负向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
期刊
摘要:本研究基于认知和情感角度建立挑战型组织公民行为(COCB)产生的双路径整合模型,揭示重要的组织氛围感知(组织支持感和公平感)通过员工承诺(组织规范承诺和主管情感承诺)对其COCB产生影响的复杂机制,并探索个体特质(他人取向和自我效能)的交互调节作用。通过对31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发现:(1)组织公平感通过影响员工组织规范承诺,组织支持感通过影响员工主管情感承诺促
期刊
摘 要:知识经济浪潮中,无形资产在企业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无形资产收益存在内在不确定性,可能会降低盈余质量。本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入手,以2007~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此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无形资产显著降低盈余的持续性。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借鉴,并为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等领域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创新;盈余持续性;财务报告质量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 要:基于公益性捐赠的视角,以沪深两市23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本研究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与企业股权价值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公益性捐赠金额与其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企业以及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进行公益营销所创造的财务收益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以及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行为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股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关系公平与合作绩效之间影响机制以及关系承诺的中介作用和目标一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关系公平性各维度对合作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承诺两个维度中只有情感承诺在关系公平与合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计算承诺对合作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目标一致对情感承诺与合作绩效的影响存在正向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关系公平性;关系承诺;合作绩效;目标一致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