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港珠澳大桥项目管理DNA

来源 :项目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r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正等待着贯通的时刻。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情侣路向东远眺,全长55 千米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这里是繁忙而充满活力的交通枢纽,环绕之地是全世界制造业、贸易、航运、金融、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也是中国最有希望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三大城市群之一。
  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这个涉及1 000 多亿投资的跨海世纪工程。
  港珠澳大桥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首例世界罕见的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的超级工程,拥有最长的跨海钢铁大桥,最长最深的海底沉管隧道,进行了最精准的深海对接;中国交通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工程。
  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跨越香港、澳门与内地珠海,连接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同时将香港与珠江西岸相接,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大桥。
  对标国际,创新决策机制
  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初始阶段就以全球范围内最高水平的超级工程为坐标,这是远见。
  为“一国两制三地”的伶仃洋海域架设一座融合经济、文化和心理之桥梁,使得中国香港地区、广东、中国澳门地区成为世界级的区域中心——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愿景。该愿景又可延伸和细化为三个建设目标:建设世界级跨海通道、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地标性建筑。
  三个目标,均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和要求:建设世界级跨海通道意味着把港珠澳大桥放在世界跨海通道的视野下,对标国际,整合中外顶级设计及咨询团队进行项目管理,确保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达到120年;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就是强化需求引导,充分把握大桥建成以后的“人本化”的服务功能;而成为地标性建筑,意味着港珠澳大桥引入建筑元素,从功能概念、地理概念、行业概念和心理概念上均成为地标,使之成为港珠澳三地乃至国家的一张新名片。
  一桥跨三地,唇齿更相依。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多元体制下建设的。法律制度、管理体系、技术条件以及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差异,使得三地政府在建设理念上存在一定差异,而这样的差异给工程带来一定的不确定影响。
  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有关部门牵头研究建立了三地政府共建共管的港珠澳大桥创新决策机制,建设管理采用“专责小组—三地政府联合委员会—项目法人”三个层面的组织架构。其中,专责小组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国家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方政府参加,主要履行中央政府层面的职责,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中央事权和影响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三地政府联合委员会由广东省政府作为召集人,粤港澳三地政府各派三名代表共同组成,代表三地政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的重要问题;项目法人即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由广东省牵头,粤港澳三方共同组建,负责大桥主体部分的具体实施和运营管理。
  同时,国务院批复同意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组织成立由41位著名专家组成的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在重大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的论证以及重大工程问题的处理措施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此外,三方政府还共同成立了跨界通行政策协调小组、跨境环境保护协调小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专责小组等。
  顶层设计,项目法人统筹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如何进行项目运作?这在国内及世界范围内都无范例可借鉴。项目法人制充分发挥了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基于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和价值工程理念,在项目实施前编制了综合、完整、全面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划》,体现了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系统管理思维。
  可以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划》是建设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其基于“建设目標—管理策略—专用标准”的金字塔模型作为项目管理规划框架的构建方法,从核心载体、核心要素、保障措施三大层级11个部分对项目管理进行系统策划。
  依据项目管理规划,项目法人构建了项目管理制度和专用标准(见图1)。其中,《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计及建造阶段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与各参建单位的管理行为而制定的文件,是港珠澳大桥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层级总纲要(1个);第二层级管理纲要(6个);第三层级管理办法及附则(共48个,其中管理办法46个,附则2个)。


  在启动招标前,项目法人系统分析了项目的边界条件,经过深度策划,通过多维度的市场调研,全面推介项目,明确项目建设的总体定位与目标,制定了《港珠澳大桥招标管理规划》,合理划分标段,妥善确定合同界面,有针对性地针对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岛隧工程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方式,桥梁工程采用设计、施工分开的传统方式,交通工程、房建工程都采用系统集成方式,有效推动了项目管理。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也有效地、正面地传递了项目的建设信息,全面了解当前建设市场上应对复杂工程的技术储备情况、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性、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情况等,深入挖掘与大桥匹配的潜在优质资源。
  此外,项目法人主持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信息化建设规划》《港珠澳大桥质量管理规划大纲》《港珠澳大桥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 HSE) 管理规划大纲》,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质量、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HSE)、信息化管理以及规范高效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需要说明的是,港珠澳大桥专用标准体系由设计、施工与质量验评、营运与维护、外海施工定额等专用标准/指南文件组成;港珠澳大桥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由总纲要、纲要、办法和细则、管理局内部管理制度等四级文件组成;两者是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价值工程理念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中体现,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目标实现的支撑性文件。   伙伴关系,链接国际资源
  “伙伴关系”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推行的理念。港珠澳大桥项目是一个立足自主创新的系统性超级工程,由于工程很难、风险很大、目标很高,需要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一流建设资源,各方精诚合作围绕目标解决问题,建立伙伴关系。
  从前期阶段到建设时期,从设计到咨询,从施工顾问到质量顾问,港珠澳大桥参建各方的国际性特征非常突出。参与大桥建设的队伍,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丹麦、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境外企业达12家,总人数近100人,总合同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
  在国际化深度参与和国内最优质资源高度集中的背景下,为了既能满足国内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又能有效引入国外的优质资源,大桥工程采用中外合作联合模式,设置设计咨询复核、国内牵头联合等间接方式,针对核心关键环节引入了国外的优质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领域。
  首先,在大桥初步设计阶段招标中引入国外优秀设计团队。如在沉管隧道设计、桥梁钢箱梁设计中引入丹麦科威国际咨询公司(COWI)、英国奥雅纳工程顾问(ARUP)等国际公司参与;在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招标中引入日本长大株式会社(Chodai)、英国合乐集团公司(Halcrow)参与钢箱梁结构设计、钢混组合梁结构设计等。其次,设置直接对业主负责的全过程设计及施工咨询服务或专项顾问服务。例如,设计及施工咨询服务时,引入了沉管隧道、桥梁咨询团队,包括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等;在全过程施工过程中,聘请了国际知名的工程顾问公司莫特麦克唐纳公司(Mott MacDonald)作为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顾问,助推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最后,在施工团队中引入设计交叉复核或施工咨询服务,如在岛隧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中引入了国外沉管隧道设计咨询与复核团队艾奕康有限公司(AECOM)、丹麦科威国际咨询公司(COWI)、日本NCC公司等。
  国际团队的加入为大桥工程在系统风险和重大风险控制上提供了支撑,在一些细节设计和制造环节提供了优化和把关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施工工艺。可以说,“伙伴关系”构建了大桥工程基于开放创新、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文化,体现了人文管理、柔性管理和动态管理的融合。
  多点发力,管理巨型系统
  创新集成管理
  把中国高铁四电系统集成技术运用到港珠澳大桥的交通工程,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港珠澳大桥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集成总承包项目,首次采用了系统集成的模式。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涵盖供配电、照明、收费、通信、监控、交通安全设施、通风、消防、给排水、综合管线、防雷接地、综合管线等12 个专业,每个专业所用设备的种类、功能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相互交叉及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众多。
  这是国内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领域前所未有的巨型系统,工程建设十分庞大繁杂,迄今共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科研成果:首次采用了兼容粤港澳三地两种制式的收费系统,首次研发了桥梁翼缘下侧给排水管道安装作业平台车,首次研发了横向水平位移电缆伸缩装置,首次采用了锂电池(EPS/UPS)大型应急电源系统,首次采用了桥梁超大伸缩缝供水管道伸缩方案。多项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申报专利数十项。
  统一标准规范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组织设计、咨询联合体、科研单位等收集三地及世界范围内现有相关规范,对规范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具体设计内容及项目特点提出规范使用要求,从工程可行性研究开始,逐步建立了完整的项目技术标准体系,涵盖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方面,形成了港珠澳大桥专用技术标准。其中,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采用了英标的120 年;混凝土技术指标采用了标准最高的欧标;行车道宽度采用了大陆标准3.75米;应急车道宽度采用了香港标准3.1米;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设计上,参考引进了香港、澳门地区和国内高铁建设对混凝土生产推行的产品认证制度等。


  目前,形成技術标准57 项、单项产品标准28项,集中反映了我国最新的桥梁和岛隧建设技术水平,不仅较好地支撑了工程建设,而且系统地填补了我国外海交通建设技术标准的空白。
  管理跨界通行
  粤港澳三地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公共工程的管理制度、方式及工作程序具有很大差异。港珠澳大桥跨界通行政策复杂,需协调管理规则、通行费收费标准、通行费收费权、主体部分车辆使用政策、口岸接驳巴士安排等涉及一国两制三地的公共管理事项,涉及粤港澳三方政府的合作,以及与相关政府部门(海关、边防、消防、交警、航道、海事、水利、环保、口岸、外汇等39 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量巨大。为此,粤港澳三地政府成立了跨界通行政策协调小组,开展了包括跨界车辆规管及配额制度、跨界车辆通行费、交通管理、营运养护、救援及应急预案、执法协调、通关便利等关键性公共管理事务的课题研究。
  为方便香港和广东已有不停车收费(ETC)用户的使用,港珠澳大桥不停车收费系统兼容香港和国标ETC系统,采用基于5.8G和香港快易通电子标签的单车道ETC 收费技术。在世界首创兼容不同制式的收费模式,实现陆港澳车混跑,一次收费仅337毫秒。
  应用BIM技术
  与普通单一形式的亮灯不同,港珠澳大桥五颜六色的灯光是由弱至强,次第渐变,将夜晚的珠江海岸映衬得如梦如幻。如此梦幻般的渐变亮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这便是填充了数以万计数据,历时两年建起的一个功能强大的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系统。
  BIM技术的应用,让港珠澳大桥的管理迈向了新的台阶。直观的三维模式,使大桥设备管线一览无遗,可随时查看空间管理和设备维护数据流,并实时更新数据,便于快速定位和查找。利用BIM可视化、信息高度集成的特点,通过创建三维模型,提前对交通工程各子系统的管线排布进行分析和优化,有效解决交通工程各子系统安装空间,优化设备构件库管理等。在高速公路行业应用BIM系统展示系统机电设备数据流、供电流路由关系,在世界尚属首例。可以预见,BIM系统不仅满足施工需要,还将在未来的运维方面继续发力。
  港珠澳大桥的全线建成,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的突破,其建设过程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项目管理界“大国制造”的典型中国故事,正在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浅议了新形势下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新形势下消防部门行政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有效预防和减少行政诉讼、复议案件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执法不当;行政诉讼;行政复议  一、背景  截至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自1999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虽然立法构建了行政复议、行政
期刊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主导提出的港澳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治理关系,这种方式既考虑了港澳和大陆之间存在体制上的差异,又维护了一个中国的主权,是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极具智慧的国家治理解决方案。对于项目来说,相关方具有不同的管理体系、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它们会带来程度不同和种类不同的体制差异。如何在这些体制差异的环境下建立一个被相关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项目治理机制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无论是跨行政治理体
期刊
摘要: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职责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并就新形势下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进行了工作思路的探索。  关键词: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探索  公安派出所作为三级消防监督管理机构,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和消防宣传职责后,一直是火灾防控触角的有效延伸,是预防“小场所大火灾”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期刊
摘要:导致建筑施工现场起火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降低起火的概率,就应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解,然后分析其起火原因,最后提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平面布局和划分工作不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材料和场地的设计并不合理。施工现场虽
期刊
摘要:防火门在房屋建筑中专门用于隔离火源,对于消防工作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以通过防火门来获取逃生机会,所以防火门是消防监督检查中十分重要的项目之一。由于防火门本身具有一定抵挡火势的能力,所以必须要保证其质量过硬。就目前来看,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防火门中出现一些问题,这就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漏洞和风险,本文就针对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几点常见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类学校火灾事件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基于此,本文从分析高校火灾事故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开展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火灾事故;校园;消防安全管理  校园消防安全直接关系着全体师生与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大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各类学校招生规模都在增大,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也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社区消防安全中,居民火灾的发生和出现频率逐渐增多,成为社区安全中最频发的危险事件之一。在社区安全建设过程中,为加强居民的安全用火用电意识,强化居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开展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化模式是可行之策,既能满足不断探索出用于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要求,又能加强社区消防意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社区消
期刊
港珠澳大桥,是由三地人民共同完成的世纪工程。在这宏大的项目中,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港湾”)参与承建了香港连接线工程、香港口岸填海工程、香港口岸基础设施工程、澳门口岸工程等。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夕,《项目管理评论》记者赴深圳采访了中国港湾(香港)董事、法律顾问、总工料测量师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余立佐。几乎每回答一个问题时,余立佐都会说“这是个奇迹”“这是以前没有的”,儒雅如他,也难隐兴奋与
期刊
摘要:大学生安全是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安全意识,保障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责任。传统的集会宣讲、传单横幅等宣教形式在新时代已略显疲态。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特点,创新宣教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立专门性的安全教育基地,既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又契合新时代学生的认知,有力促进学校安全稳定大局的形成,有效降低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三峡大学“消防安全教育基地”
期刊
摘要:老城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较重,相应的消防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引发火灾风险,必须加以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然后分析了提高老城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为保障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消防安全;老城区;隐患  在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老城区一直是重点管理区域。当前城市建设速度快,但是往往注重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老城区的改造工作相对滞后,当前,大多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