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归纳了现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种不良倾向,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者改革 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96-0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因而一直成为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而又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
当前,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教师教不得法,学生粗制滥造
这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拟好文题,如教记叙文单元,就拟一个《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或《记一件难忘的事》之类,教完说明文单元就拟《我们的教室》或《小花猫》之类;教完议论文单元就拟《谈理想》等等,然后便“照本宣科”地念几段写作知识,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动笔写。待交上来后,教师加上几句“万能”评语,一次作文就算结束。这就是当前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流程。在这里,教师的指导、批改和讲评,每一步都是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而学生每次多半是“残次品”,粗制滥造,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水平怎能提高呢?
2.教师疲于达标,学生重量轻质
当前学校给教师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把达标与否与津贴多少挂钩。语文教师一般以每学期指导学生完成6~8篇大作文,并要详细批改为达标。语文教师一般都教两个教学班,每班按60人计算,一次作文就有120篇,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篇,再加上小作文、语文基础训练、课堂作业,为了达标,语文教师不得不疲于奔命,因而造成学生作文的重量轻质的严重局面。
3.教师文与课脱节,学生顾此失彼
语文中阅读讲解课文不能很好地与学生作文实际相结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在农村中学,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这个例子”的作用。他们讲解课文只达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上,而对“文章是怎样写”,“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怎样联系学生的习作”等问题根本不顾。以至每教完一篇课文,直接受益的是学会了几个字、词,而对学生的写作不起丝毫作用,因而造成学生顾了课文而忘了作文,无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4.教师眼高手低、学生无力回天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由于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学水平差异大。有的教师只会用高标准去要求学生,而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却不高,作文写作无法示范,作文指导苍白无力,批改千篇一律,讲评不着边际。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样一些“末流教练”怎能训练出第一流的“运动员”呢?以上这些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之中,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深思。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呢?
几年来,我的具体做法是:
4.1 现身说法,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一切都发生兴趣,觉得“美在其中”。也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美的事物、美的情感无处不在。一枝一叶,平常是道,细心观察、留心体会,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4.1.1 走出校门,涉足大自然。农村没有高楼大厦、立体交叉桥,却有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景观。辽阔的大海、巍峨的群山、广袤的原野、潺潺的流水、幽幽的小巷、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美丽的乡村景色……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要抓事物的特征,还要启发学生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见到急流,引起对力量的歌颂;见到飞鸟,引发对自由的向往;见到根,引起对故乡的思念;看到脚印,回忆起人生的旅程等等。把这些所见所想用脑用笔记下来,这就是写作的材料。因此,我每期都把学生带出校门:如春游江东水库,参观罗荣桓故居,远足天下名山——南岳,近涉美丽如画的洣水河……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4.1.2 参加有益活动,感受生活中的美。如农村学生每年的“春播”、“夏种”、“秋收”等生产劳动;助人为乐,参与社会实践的公益活动;参加读书会,收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阅读课外书籍等课外活动……勤摘抄,勤记笔记,为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因此,我所教的班级中,都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专门的笔记本每周至少写三篇日记,每期不少于60篇,隔周的星期五按时检查,督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基础。
4.1.3 编选范文,加强背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背诵”对学生作文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古人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才子。而今天,尽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先进,但“背诵”也未尝不是有效的方法。熟能生巧,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去要求背诵,也可以更多地编选美文、杰作、创新之作让学生多背诵,鼓励学生多订有益杂志、书报、多进图书室、阅览室,同学间相互借阅作文书,以此学习其中的遣词造句、选材构思、创新立意,也可以编选教师自己的下水作文,学生中的顶尖作文,通过黑板报、文学刊物、校报张贴,使学生耳濡目染,生活在文学的气氛中。因此,我每周都要编选好的学生正在学写的同题作文,要求学生比较并背诵,严格督促检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2 作文指导,应以诱发学生写作灵感为出发点。作文指导不能单纯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应以诱发学生写作灵感为核心。当写作的兴奋点受到刺激,便会文思泉涌,写出好、新、活的文章来。
诱发灵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2.1 启发思考、诱发灵感。我在一次作文观摩课上,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0”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观察的基础上谈谈对它的认识,再以“《0的启示》”作文。开始,学生大多以“0”分数为代表的失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由此联想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0”。我在肯定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不要老从一个角度去思考,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一来,诱发了学生的灵感,大家自选角度,争先恐后,各抒已见,侃侃而谈,愈谈愈新。有的说它像鸡蛋,由此联想到达•芬奇画鸡蛋,大谈抓基础教育;有的说像孔,大谈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引进科技人才等;有的说它圆,象征幸福团圆完美理想;有的说代表一个范围,正面论述了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做人要有原则;反面则批评有的人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下场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4.2.2 现场编情景戏,诱发灵感。农村中学对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事例往往不大在意,但是有的语文教师想了一个办法,不如把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谈感受进行写作。比如一个教师的作文指导课,让几个男女同学在课堂上演一场戏。故事是:一个衣着时髦、特爱打扮的漂亮女孩唱着小调上街,路上让另一个女同学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时髦女孩在别人连声道歉的情况下得理不饶人,破口大骂,气焰嚣张……虽然是一出短戏但演的学生认真,看的学生仔细,然后要求学生们就眼前发生的事展开议论,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进而诱发了学生的灵感,提炼出了《“理”与“礼”》、《谈“美”》、《谈“宽容”》等学生很感兴趣的论题,并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议论文章。
4.2.3 范文朗读,激发灵感。这里的范文,包括作文大全中的优秀文章,也可以是学生中的佳作,更多的是教师的“下水”作文。
“天下文章一大抄”,好文章大多是向名家名篇学习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的。要鼓励学生模仿,仿写是学生作文成功的一大秘诀。所学过的课文可以仿写,别人的范文也可以仿写,在作文课上多朗读同题范文,多读易于学习和模仿,便于从各方面借鉴文章、课文、时文,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如我在一堂作文课上教写《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我续连读了两篇同题不同风格的文章,让学生去品味,自己去构思,如何写好自己的作文。这样作文的效果比无榜样的要好得多。
4.2.4 作文与指导相结合,点燃灵感。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课重在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要实践还要有写作的理论知识。告诉他们写作的方法,包括作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部分如何使内容充实……但方法灵活多样,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作文,教师再指导,也可以先指导写提纲,再作文,也可以师生同作文,让学生体会作文的得与失。有时还得随机应变。例如,有位教师在作文课时,遇到班上学生刚上完体育课,进行了1000米接力赛,学生临上课还谈兴十足神采飞扬不能平静下来,这位老师就随机应变,把全班分成几个组,就猪、牛、鸡、狗四组采用课堂接力赛形式进行说明文写作,这一下,学生们可高兴啦,一堂作文接力赛课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平时感到面目可憎的作文今天却来得这样亲切、自然、有如说话一般容易,以此告诉学生作文并不难的道理。
4.3 评比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重在鼓励,每一个学生每一篇习作都有一定的长处。作文批改评语小到学生的标点符号,大到学生作文的中心、选材,都要有严格要求,学生的每一次小的进步都应鼓励,并及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促其改正,每次作文选几篇优秀作品在课堂上朗读,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不如人的地方,也可以张贴在教室,也可以指导他们参加学校文学社征文,参加各种作文比赛让他们随时有锻炼的机会。
今年,我还采用学生互批互改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方法是:先教给他们批改的方法,批改的内容,批改的步骤,然后让学生体验批改的乐趣。学生学会批改,不只是会批改别人的作文,更重要的是同时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文,深知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这样自然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关于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如何教法,以求逐步实现教学的科学化,以求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等等,还有很多值得探讨,本文只是笔者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权当引玉之砖。
参考文献
[1] 张海平.初中作文教学探索,期刊,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z1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者改革 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96-0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仍不能令人满意,因而一直成为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而又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
当前,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教师教不得法,学生粗制滥造
这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拟好文题,如教记叙文单元,就拟一个《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或《记一件难忘的事》之类,教完说明文单元就拟《我们的教室》或《小花猫》之类;教完议论文单元就拟《谈理想》等等,然后便“照本宣科”地念几段写作知识,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动笔写。待交上来后,教师加上几句“万能”评语,一次作文就算结束。这就是当前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流程。在这里,教师的指导、批改和讲评,每一步都是蜻蜒点水,浮光掠影,而学生每次多半是“残次品”,粗制滥造,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水平怎能提高呢?
2.教师疲于达标,学生重量轻质
当前学校给教师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把达标与否与津贴多少挂钩。语文教师一般以每学期指导学生完成6~8篇大作文,并要详细批改为达标。语文教师一般都教两个教学班,每班按60人计算,一次作文就有120篇,一年下来就是1000多篇,再加上小作文、语文基础训练、课堂作业,为了达标,语文教师不得不疲于奔命,因而造成学生作文的重量轻质的严重局面。
3.教师文与课脱节,学生顾此失彼
语文中阅读讲解课文不能很好地与学生作文实际相结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在农村中学,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这个例子”的作用。他们讲解课文只达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上,而对“文章是怎样写”,“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怎样联系学生的习作”等问题根本不顾。以至每教完一篇课文,直接受益的是学会了几个字、词,而对学生的写作不起丝毫作用,因而造成学生顾了课文而忘了作文,无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4.教师眼高手低、学生无力回天
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由于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学水平差异大。有的教师只会用高标准去要求学生,而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却不高,作文写作无法示范,作文指导苍白无力,批改千篇一律,讲评不着边际。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样一些“末流教练”怎能训练出第一流的“运动员”呢?以上这些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之中,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深思。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呢?
几年来,我的具体做法是:
4.1 现身说法,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一切都发生兴趣,觉得“美在其中”。也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美的事物、美的情感无处不在。一枝一叶,平常是道,细心观察、留心体会,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
4.1.1 走出校门,涉足大自然。农村没有高楼大厦、立体交叉桥,却有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景观。辽阔的大海、巍峨的群山、广袤的原野、潺潺的流水、幽幽的小巷、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美丽的乡村景色……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要抓事物的特征,还要启发学生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如见到急流,引起对力量的歌颂;见到飞鸟,引发对自由的向往;见到根,引起对故乡的思念;看到脚印,回忆起人生的旅程等等。把这些所见所想用脑用笔记下来,这就是写作的材料。因此,我每期都把学生带出校门:如春游江东水库,参观罗荣桓故居,远足天下名山——南岳,近涉美丽如画的洣水河……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4.1.2 参加有益活动,感受生活中的美。如农村学生每年的“春播”、“夏种”、“秋收”等生产劳动;助人为乐,参与社会实践的公益活动;参加读书会,收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阅读课外书籍等课外活动……勤摘抄,勤记笔记,为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因此,我所教的班级中,都是要求每个学生用专门的笔记本每周至少写三篇日记,每期不少于60篇,隔周的星期五按时检查,督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基础。
4.1.3 编选范文,加强背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背诵”对学生作文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古人就是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才子。而今天,尽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先进,但“背诵”也未尝不是有效的方法。熟能生巧,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去要求背诵,也可以更多地编选美文、杰作、创新之作让学生多背诵,鼓励学生多订有益杂志、书报、多进图书室、阅览室,同学间相互借阅作文书,以此学习其中的遣词造句、选材构思、创新立意,也可以编选教师自己的下水作文,学生中的顶尖作文,通过黑板报、文学刊物、校报张贴,使学生耳濡目染,生活在文学的气氛中。因此,我每周都要编选好的学生正在学写的同题作文,要求学生比较并背诵,严格督促检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2 作文指导,应以诱发学生写作灵感为出发点。作文指导不能单纯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而应以诱发学生写作灵感为核心。当写作的兴奋点受到刺激,便会文思泉涌,写出好、新、活的文章来。
诱发灵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2.1 启发思考、诱发灵感。我在一次作文观摩课上,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0”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观察的基础上谈谈对它的认识,再以“《0的启示》”作文。开始,学生大多以“0”分数为代表的失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由此联想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0”。我在肯定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不要老从一个角度去思考,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一来,诱发了学生的灵感,大家自选角度,争先恐后,各抒已见,侃侃而谈,愈谈愈新。有的说它像鸡蛋,由此联想到达•芬奇画鸡蛋,大谈抓基础教育;有的说像孔,大谈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引进科技人才等;有的说它圆,象征幸福团圆完美理想;有的说代表一个范围,正面论述了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做人要有原则;反面则批评有的人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下场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4.2.2 现场编情景戏,诱发灵感。农村中学对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事例往往不大在意,但是有的语文教师想了一个办法,不如把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谈感受进行写作。比如一个教师的作文指导课,让几个男女同学在课堂上演一场戏。故事是:一个衣着时髦、特爱打扮的漂亮女孩唱着小调上街,路上让另一个女同学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时髦女孩在别人连声道歉的情况下得理不饶人,破口大骂,气焰嚣张……虽然是一出短戏但演的学生认真,看的学生仔细,然后要求学生们就眼前发生的事展开议论,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并进而诱发了学生的灵感,提炼出了《“理”与“礼”》、《谈“美”》、《谈“宽容”》等学生很感兴趣的论题,并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议论文章。
4.2.3 范文朗读,激发灵感。这里的范文,包括作文大全中的优秀文章,也可以是学生中的佳作,更多的是教师的“下水”作文。
“天下文章一大抄”,好文章大多是向名家名篇学习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的。要鼓励学生模仿,仿写是学生作文成功的一大秘诀。所学过的课文可以仿写,别人的范文也可以仿写,在作文课上多朗读同题范文,多读易于学习和模仿,便于从各方面借鉴文章、课文、时文,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如我在一堂作文课上教写《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我续连读了两篇同题不同风格的文章,让学生去品味,自己去构思,如何写好自己的作文。这样作文的效果比无榜样的要好得多。
4.2.4 作文与指导相结合,点燃灵感。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课重在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要实践还要有写作的理论知识。告诉他们写作的方法,包括作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部分如何使内容充实……但方法灵活多样,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作文,教师再指导,也可以先指导写提纲,再作文,也可以师生同作文,让学生体会作文的得与失。有时还得随机应变。例如,有位教师在作文课时,遇到班上学生刚上完体育课,进行了1000米接力赛,学生临上课还谈兴十足神采飞扬不能平静下来,这位老师就随机应变,把全班分成几个组,就猪、牛、鸡、狗四组采用课堂接力赛形式进行说明文写作,这一下,学生们可高兴啦,一堂作文接力赛课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平时感到面目可憎的作文今天却来得这样亲切、自然、有如说话一般容易,以此告诉学生作文并不难的道理。
4.3 评比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重在鼓励,每一个学生每一篇习作都有一定的长处。作文批改评语小到学生的标点符号,大到学生作文的中心、选材,都要有严格要求,学生的每一次小的进步都应鼓励,并及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促其改正,每次作文选几篇优秀作品在课堂上朗读,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不如人的地方,也可以张贴在教室,也可以指导他们参加学校文学社征文,参加各种作文比赛让他们随时有锻炼的机会。
今年,我还采用学生互批互改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方法是:先教给他们批改的方法,批改的内容,批改的步骤,然后让学生体验批改的乐趣。学生学会批改,不只是会批改别人的作文,更重要的是同时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文,深知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这样自然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关于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如何教法,以求逐步实现教学的科学化,以求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等等,还有很多值得探讨,本文只是笔者几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权当引玉之砖。
参考文献
[1] 张海平.初中作文教学探索,期刊,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