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卵巢双原发癌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卵巢双原发癌(double prim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DPBOC)为女性生殖系统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常见的一种类型.乳腺、卵巢均为性激素调节器官,两者有着相似的内分泌调节机制.由于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多为早期,预后佳,再患原发性卵巢癌的风险较普通女性增高.对散发性乳腺癌或卵巢癌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DPBO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由于缺乏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的筛查手段,其难以与转移性肿瘤相鉴别,因此较少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综述DPBOC的发病机制、与乳腺癌卵巢转移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对此类疾病进行深入探讨,使临床医师重视第二原发癌器官的早期监测,对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尽可能延长双原发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病,其治疗周期长、易反复,给全球造成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对因疗法,可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虽然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AIT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严重甚至致死性的不良反应仍有发生,尤其是在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过程中。该文主要关注了SCIT安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SCIT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危险因素、应对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以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不同程度的哮喘急性发作常伴随多个系统的损伤,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目前有关哮喘急性发作伴随血液高凝状态,出现血栓、肺栓塞等危及生命并发症的文献报道逐渐出现,并呈上升趋势。该文总结国内外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研究进展,就发病机制、监测指标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i
新生儿肠道微生态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菌暴露、促进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条件、宿主因素等,这些因素影响免疫系统最初发育的关键阶段被称为“新生儿机会时间窗”。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生儿机会时间窗”免疫系统发育与成年后免疫介导性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能促进肠道黏膜屏障的发育和成熟、影响淋巴细胞的成熟、建立免疫耐受等,从而在“新生儿机会时间窗”影响免疫发育与成熟。该文就新生儿肠道微生态对“新生儿机会时间窗”免疫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Neonatal intestina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多种因素影响早产儿肺发育。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肺巨噬细胞对BPD的发生起重要调控作用。在BPD的发生过程中,肺部巨噬细胞数量增加,且向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方向极化增加,从而使白细胞介素-1等促炎细胞因子及活性氧等氧化物质产生过多,促进肺部细胞的凋亡,影响了肺泡结构及肺微血管的发育;此外,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活性减低也促进BPD的发生,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该文综述了肺巨噬细胞调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研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率逐渐升高。益生菌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竞争性抑制病原、产生抗菌肽、调节酶活性、影响免疫调节和炎症因子等。体外及动物实验显示,益生菌可抑制泌尿道常见病原体的生长、黏附、侵袭以及预防小鼠UTI的发生。部分临床研究也显示,对于泌尿道结构正常或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儿童,益生菌可有效预防UTI发生,同时降低细菌耐药率。因此,益生菌可能成为非抗生素途径预防儿童UTI的一种方式。“,”Uri
随着围生医学的进步及早产儿救治率的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治是新生儿医学面临的巨大挑战。经导管持续左向右分流导致体循环低血压、肺循环灌注及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增加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等并发症及死亡风险。保守治疗仍作为首选,药物治疗不完全有效,二者对新生儿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需要合理评估利弊。手术结扎可改善心肺功能,但动脉导管有自行关闭的可能,其指征和时间亦有争议,尚需更多的循证研究。该文对超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管理现状及存在争议进行综述
维甲酸诱导基因-I编码抗病毒先天免疫应答中重要的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其识别病毒RNA后,启动抗病毒信号通路,诱导干扰素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儿童期肾脏疾病的发生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新近研究表明,维甲酸诱导基因-I可参与肾脏的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促进肾脏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该文就维甲酸诱导基因-I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其作为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 is an impor
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于胆汁排泄异常导致的肝胆系统疾病,是婴儿期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率依地区及病因有所不同,足月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发病率约为1/2 500。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涉及肝脏内外多种因素,包括肝结构或胆管异常、遗传代谢疾病、感染、内分泌疾病及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等。该病需按照原发疾病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病因明确时对因治疗,但大多病例在早期难以明确病因,临床上常采取对症综合治疗。该文主要针对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Cholestatic hepatopathy is a hepato
卵巢癌临床症状相对隐蔽,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处于卵巢癌晚期.但随着治疗方案的进步,不少患者可以得到长期生存.因此,对于卵巢癌患者,尤其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与延长其生存期同等重要.大量研究证实卵巢癌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和性等方面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除需对患者进行贯穿始终的心理调节外,还需根据卵巢癌患者所处的不同时期针对性地进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初治卵巢癌患者,应审慎选择治疗方案,针对性处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督促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对于无瘤生存期患者,应注重帮
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卵巢癌的致死率是最高的.目前治疗卵巢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联合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但是对于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免疫治疗是近年提出的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新策略,旨在增强患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目前已有多种免疫疗法被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检查点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用来改善晚期卵巢癌、复发性卵巢癌、铂敏感或者铂耐药卵巢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