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和教育相结合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改进教育模式的努力方向。如今的大学武术教育依旧处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对基于“互联网+”的视域下,该如何进行大学武术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武术;教学改革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支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武术课程属于大学体育教学项目之一,学习大学武术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健体质和提升精神面貌。“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阶梯,教育行业也是如此。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同大学武术教学的结合程度并不够深,需要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大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飞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大学武术教育而言,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不够。
在教师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大学的体育教师往往会兼任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师,然而武术课堂是一个有着较高门槛的课堂,没有专业化的教师,课堂水平自然也不够专业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溉式教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应从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对其了解的人很少。大学生通过高考这道关卡来到大学校园,拥有更多书本知识的学习经验,体育专业及体育爱好者只占其中一部分,熟悉武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选择武术课程的学生基本都对武术存在一定的兴趣或者好奇心,但现实情况往往与很多学生想象的不同。为了学生的安全问题考虑,大学的武术课程基本都是一些较为安全的项目,不同于“刀枪剑戟”这些存在于小说电视中的武术。且想要学习好武术,需要打好武术基础练习武术套路,这些都不可能是学生通过几节课堂能够达成效果的,传统武术课程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分析
2015年3月份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正式提出议程,国务院也随之发布一系列支持“互联网+”发展的文件。在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互联网+教育”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平台方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如学习武术的教学视频等。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可以跨越空间的局限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传统武术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学习武术对学生有着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武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只能简单讲解一些武术课程内容,为学生做教学示范,监督学生练习。但学习武术想要看到成果需要一段较长的过程,许多学生会在中途因为枯燥无聊或看不到成效会逐渐丧失对武术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将武术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有趣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加深对武术的了解,感受到传统武术的魅力。武术的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但一般武术这类课程的数量不会太多,在所有课程时间中占比不大,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武术有着基本的了解,学习基本的武术课程,甚至对武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对于武术教师的挑战。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武术产生更直观的感受,所有在课堂上因为时间不足或是条件不够而无法展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视频发送给学生,展现的内容越充实越有趣,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创新,是对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的导向在于开放共享,在“互联网+”的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拥有良好的学习资源及学习环境,资源共享能够增加武术教学的规模,推动武术教学的扩张。互联网上的环境大多是轻松宽泛的,大学武术教学以网络为背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互联网会收集学生的学习资料、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数据,有偏向性对学生進行信息推送,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大学武术课堂的兴趣或好感。不论武术教学的过程如何,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与学生多沟通,现代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快捷,教师真正了解学生需求和兴趣爱好,才能选择学生最能接受的武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一般学院的体育课程并不算多,武术又是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发送合适的教学资料、借助互联网安排完善教学内容等。互联网的发展使学习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并提高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武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互联网+教育”是在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总结
武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水平,这样才能加强学生们对于武术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武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大学武术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创新型、互动型的大学武术教学课堂,提升大学武术的教学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大学武术教学改革,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传扬。
参考文献
[1]王洪磊,仇银霞,邵林海,孙华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征及发展趋势[J].运动精品,2019,38(04):7-8.
[2]郑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0):155-156.
[3]赵彩钰,赵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5):119-123.
[4]黄晨华.论“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实用体育教材的开发与应用[J].高教论坛,2017(05):80-83.
[5]陈超.“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自主探究学习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7-8.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武术;教学改革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支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武术课程属于大学体育教学项目之一,学习大学武术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健体质和提升精神面貌。“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阶梯,教育行业也是如此。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互联网信息技术同大学武术教学的结合程度并不够深,需要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大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一、大学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飞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大学武术教育而言,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不够。
在教师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大学的体育教师往往会兼任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师,然而武术课堂是一个有着较高门槛的课堂,没有专业化的教师,课堂水平自然也不够专业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溉式教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应从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对其了解的人很少。大学生通过高考这道关卡来到大学校园,拥有更多书本知识的学习经验,体育专业及体育爱好者只占其中一部分,熟悉武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选择武术课程的学生基本都对武术存在一定的兴趣或者好奇心,但现实情况往往与很多学生想象的不同。为了学生的安全问题考虑,大学的武术课程基本都是一些较为安全的项目,不同于“刀枪剑戟”这些存在于小说电视中的武术。且想要学习好武术,需要打好武术基础练习武术套路,这些都不可能是学生通过几节课堂能够达成效果的,传统武术课程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分析
2015年3月份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正式提出议程,国务院也随之发布一系列支持“互联网+”发展的文件。在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互联网+教育”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对象,通过网络平台方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如学习武术的教学视频等。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可以跨越空间的局限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传统武术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学习武术对学生有着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武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只能简单讲解一些武术课程内容,为学生做教学示范,监督学生练习。但学习武术想要看到成果需要一段较长的过程,许多学生会在中途因为枯燥无聊或看不到成效会逐渐丧失对武术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技术,将武术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有趣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加深对武术的了解,感受到传统武术的魅力。武术的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但一般武术这类课程的数量不会太多,在所有课程时间中占比不大,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武术有着基本的了解,学习基本的武术课程,甚至对武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对于武术教师的挑战。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武术产生更直观的感受,所有在课堂上因为时间不足或是条件不够而无法展现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视频发送给学生,展现的内容越充实越有趣,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创新,是对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的导向在于开放共享,在“互联网+”的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拥有良好的学习资源及学习环境,资源共享能够增加武术教学的规模,推动武术教学的扩张。互联网上的环境大多是轻松宽泛的,大学武术教学以网络为背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加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互联网会收集学生的学习资料、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数据,有偏向性对学生進行信息推送,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大学武术课堂的兴趣或好感。不论武术教学的过程如何,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与学生多沟通,现代信息技术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快捷,教师真正了解学生需求和兴趣爱好,才能选择学生最能接受的武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一般学院的体育课程并不算多,武术又是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发送合适的教学资料、借助互联网安排完善教学内容等。互联网的发展使学习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并提高丰富的数据和资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武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互联网+教育”是在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总结
武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水平,这样才能加强学生们对于武术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武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大学武术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创新型、互动型的大学武术教学课堂,提升大学武术的教学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大学武术教学改革,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传扬。
参考文献
[1]王洪磊,仇银霞,邵林海,孙华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征及发展趋势[J].运动精品,2019,38(04):7-8.
[2]郑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0):155-156.
[3]赵彩钰,赵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5):119-123.
[4]黄晨华.论“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实用体育教材的开发与应用[J].高教论坛,2017(05):80-83.
[5]陈超.“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自主探究学习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