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与中断后再次启用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短期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对比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于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i)治疗的AS患者,中断后再次启用与初次使用两者之间在安全性与疗效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

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AS患者82例,其中初次使用TNFi者57例,中断后再次启用者25例。在规范使用TNFi 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BASDAI、BASFI、Bath测量指数(BASMI)、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ESR]及安全事件,采用t检验和协方差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疗效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使用组治疗前后:ESR(40±31)mm/1 h和(8±8)mm/1 h,CRP(28±35)mg/L和(5±9)mg/L,VAS(6.5±1.6)和(2.0±1.7),晨僵时间(0.6±0.4)h和(0.1±0.2)h,BASDAI(5.0±1.3)和(1.6±1.2),BASFI(4.1±2.3)和(1.3±1.3),BASMI(2.6±1.9)和(0.8±1.0),ASDAS(3.5±0.8)和(1.2±0.7);再次启用组治疗前后:ESR(39±33)mm/1 h和(9±10)mm/1 h,CRP(28±28)mg/L和(5±6)mg/L,VAS(6.6±1.9)和(1.6±1.0),晨僵时间(0.6±0.4)h和(0.1±0.1)h,BASDAI(5.1±0.8)和(1.4±1.4),BASFI(5.1±2.2)和(1.3±1.4),BASMI(3.4±1.8)和(1.0±0.9),ASDAS(3.6±0.8)和(1.2±0.4)]。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疗效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断后再次启用TNFi的AS患者能够获得与初次使用TNFi时相同的安全与疗效保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自动停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国内7家单位109例自动停用TKI的慢性期CML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明确停药结局及相对完整临床资料的91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自动停药后获得无治疗缓解(TFR)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91例患者累积服用TKI中位时间为65(7~138)个
目的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13例ETP-AL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与非ETP的T-ALL(Non-ETP ALL)患者进行比较。结果75例T-ALL患者中,符合ETP-ALL诊断标准患者13例(17.3%),其中男10例(76.9%),女3例(23.1%),诊断时中位年龄为3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RDM1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NK/T-NT)中的表达及其与PI3K/AKT通路活化的关系。方法以10例EN-NK/T-NT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和PRDM1阳性细胞系YT细胞、PRDM1缺失细胞系NKL、NK9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RDM1、p-AKT的表达,采用NanoString基因表达谱技术检测PI3K/AKT通路在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1月81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根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情况将患者分为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结果全部81例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24例(29.6%),HBsAg阴性患者5
目的研究伴RUNX1突变髓系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二代测序检出RUNX1基因突变的42例髓系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42例伴RUNX1突变髓系肿瘤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中位年龄43.5(16~68)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共突变基
目的探讨非老年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年龄相关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65岁初发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连续病例,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初诊时疾病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复发和生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 097例患者,男性591例(53.9%),中位年龄4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WBC显著下降(P=0.003
目的预测RA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2017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30例RA-ILD患者。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HRCT上的纤维化评分与生存率的相关性和影响RA-IL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平均65个月的随访中,32例(24.6%)患者死亡。Cox单因素分析确定了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DAC8)在SS患者唇腺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是否与SS患者B细胞的异常激活有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DAC8在SS患者(10例)唇腺组织与非SS患者(4例)唇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再通过免疫荧光双染证实哪类淋巴细胞表达HDAC8;HDAC8阳性细胞比例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非SS患者相比,SS患者唇腺组织的淋巴细胞与导管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