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归化翻译是翻译过程中的常用策略,使用得当,可以减少译入语读者的“异味感”,否则会导致文章的不伦不类,那么什么是归化?归化又有哪些要求?我们今天就由中阿间“君子”的翻译来看看翻译的归化。
关键词:君子;中阿翻译;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马坚先生在翻译孔子的《论语》一书中,将君子译为“??????? ?????? ?? ?????”(道德上的完人),马坚先生为什么要这么翻译?中国的君子,和阿拉伯文化中的“完人”有什么关联?翻译的归化又在此发挥了何种作用?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中国的君子和阿拉伯文化中“完人”各自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文化中的君子
君子,一谈到“君子”你会想到什么?是纳兰性德那样的“翩翩公子,举世无双”,是辛弃疾那样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李白那样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文天祥那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亦或是刚正不阿的朝臣,贤名仁爱的君主,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闲人雅士、迁客骚人?正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想而知各位的答案也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人身上都有一股气节,一股坚韧的意志,也都有一种令人敬佩的品德,因而在中国古代,君子是受人追捧和尊敬的对象,是道德的标榜,是世人的榜样。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的是其崇高的政治地位。这一时期,对君子一词的解释多从政治角度出发,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子”一词,“士”“仁者”“贤者”“大人”“成人”“圣人”等,都与“君子”相关。如果将这些论述都包括进来,《论语》一书,所论最多的,无疑是关于君子的论述。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理想化的状态。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如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君子”这一标准的提出是孔子对自身的希冀,也是对社会礼乐制度回归的期待。
二、阿拉伯文化中的“完人”思想
“完人”是阿拉伯文“??????? ??????”的音译,“完人”思想来源于《古兰经》。同“君子”一样,“完人”在大多教义学家眼中也是一中虚拟的理想化的状态,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各方面都完美的人。那马坚先生将孔子翻译为,译为“思想品德上的完人”,即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君子重“德”,又符合阿拉伯文化内涵,这就是翻译的归化。
三、翻译的归化
由上文的详君子和“完人”思想的内涵介绍,我们大概也对翻译的归化有了一定认识,下面就来详细看一下: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面对于不同文化间的翻译时,翻译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给这两者分别命名为异化和归化。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以译入语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规范,同时给予译文读者跟原文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便可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简单来说,改造外来文化,就是将外来文化本民族化,本土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译文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实践中要使译文通畅,要让译文读者读起来像是在读母语的创作,就要把文化因素的差异尽量缩小,要改变、调整原文,追求的译文的通顺自然。
当然,过分地一味归化翻译,不利于反映原作的精神和介绍外国文化,达到通过语言了解外部世界的目的,从而影响译文的真正价值。归化翻译有个度,这个度的确需要每个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深思。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I].外国语出版社,1998.
[2]孙致礼,《新编英汉译教程》[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徐崇信,《文化交流翻译》[J].外国语出版社,1991.
[4]姜倩,徐刚强,《翻译概论》[J].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4.
[5]陈娜,《论谢赫·艾哈默德·希尔迪的“完人”思想》[A].长春学院院报,2015.
关键词:君子;中阿翻译;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马坚先生在翻译孔子的《论语》一书中,将君子译为“??????? ?????? ?? ?????”(道德上的完人),马坚先生为什么要这么翻译?中国的君子,和阿拉伯文化中的“完人”有什么关联?翻译的归化又在此发挥了何种作用?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中国的君子和阿拉伯文化中“完人”各自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文化中的君子
君子,一谈到“君子”你会想到什么?是纳兰性德那样的“翩翩公子,举世无双”,是辛弃疾那样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李白那样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文天祥那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亦或是刚正不阿的朝臣,贤名仁爱的君主,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闲人雅士、迁客骚人?正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想而知各位的答案也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人身上都有一股气节,一股坚韧的意志,也都有一种令人敬佩的品德,因而在中国古代,君子是受人追捧和尊敬的对象,是道德的标榜,是世人的榜样。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的是其崇高的政治地位。这一时期,对君子一词的解释多从政治角度出发,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子”一词,“士”“仁者”“贤者”“大人”“成人”“圣人”等,都与“君子”相关。如果将这些论述都包括进来,《论语》一书,所论最多的,无疑是关于君子的论述。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理想化的状态。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如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君子”这一标准的提出是孔子对自身的希冀,也是对社会礼乐制度回归的期待。
二、阿拉伯文化中的“完人”思想
“完人”是阿拉伯文“??????? ??????”的音译,“完人”思想来源于《古兰经》。同“君子”一样,“完人”在大多教义学家眼中也是一中虚拟的理想化的状态,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各方面都完美的人。那马坚先生将孔子翻译为,译为“思想品德上的完人”,即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君子重“德”,又符合阿拉伯文化内涵,这就是翻译的归化。
三、翻译的归化
由上文的详君子和“完人”思想的内涵介绍,我们大概也对翻译的归化有了一定认识,下面就来详细看一下: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面对于不同文化间的翻译时,翻译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给这两者分别命名为异化和归化。韦努蒂认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以译入语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规范,同时给予译文读者跟原文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便可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简单来说,改造外来文化,就是将外来文化本民族化,本土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译文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把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实践中要使译文通畅,要让译文读者读起来像是在读母语的创作,就要把文化因素的差异尽量缩小,要改变、调整原文,追求的译文的通顺自然。
当然,过分地一味归化翻译,不利于反映原作的精神和介绍外国文化,达到通过语言了解外部世界的目的,从而影响译文的真正价值。归化翻译有个度,这个度的确需要每个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深思。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I].外国语出版社,1998.
[2]孙致礼,《新编英汉译教程》[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徐崇信,《文化交流翻译》[J].外国语出版社,1991.
[4]姜倩,徐刚强,《翻译概论》[J].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4.
[5]陈娜,《论谢赫·艾哈默德·希尔迪的“完人”思想》[A].长春学院院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