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子》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特级教师孙庆博在教学此文时,立足语文和文本的特点,精心设计,扎实训练,指导到位,值得学习和借鉴。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先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生写)
师:文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彼得思考的过程,是哪个词语?
生(齐):若有所悟。
师:“悟”的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个“吾”。从字形就能知道“悟”是在思考。“若有所悟”就是有点想明白的意思。现在,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彼得一步一步想明白的过程展现出来?
【赏析】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它应该贯穿在每个学段的教学中,落实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要在“小”字上着力,强化识字、写字的指导,夯实学生语文的根基。然而在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第一课时的重点,精读课文时让学生阅读课文远比识字、写字重要得多。由于教师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识字、写字在中高年级受到了“冷落”和“弱化”。如何走出认知上的误区,落实识字、写字,上述教学片段给了很好的示范。孙老师不惜花费时间,通过听写、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领悟字的意思等不同形式,把识字和写字,听和写,字的音、形、义等有机结合起来,让生字牢牢扎根在学生的脑中。
【片段二】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与其他的淘金者相比,彼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生读、思、画。)
师:把你的发现和看法跟同学先交流一下。(生交流)
师:与其他的淘金者相比,彼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抓住所画的词句谈谈看法和体会。(出示课文二、三段)
生:与其他淘金者相比,彼得更能吃苦。
师:彼得吃了哪些苦?请你抓住文中的一两个词具体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生:彼得不甘心落空,在那儿又埋头苦干了几个月。时间长,吃的苦也很多。
师:你是抓住“不甘心落空”和“几个月”这几个词语来谈的。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其他的淘金者只挖了很多大坑就走了,而彼得却翻遍了整块土地。肯定累得够呛。
师:翻遍了整块土地。想想,那是多大的量啊!
生:彼得“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太孤单了。
师:给“孤单”换个词。
生:孤独。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不时地忍饥挨饿。
师:能联系下文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淘金的时候,彼得吃了别人无法想象的苦,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还要忍饥挨饿,甚至忍受孤独、寂寞,然而彼得叫苦了吗?(生:没有。)叫累了吗?(生:没有。)彼得是埋头苦干的。注意这些词语,读出彼得苦干的画面。
【赏析】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培养学生语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没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就不会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从这个视角来看,指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也是指向“语用”的教学。小学语文就要在“语”字上着力,强化词语、句子的品析,培育学生语文的能力。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孙老师以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把阅读的重点引向对关键词句的探析上。学生通过读、思、画、说,充分和文本深入对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语言的理解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片段三】
师:五年以后,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出示图)看,昔日扫兴离去的淘金者再一次蜂拥而至,回到了萨文河畔。他们找到了彼得,迫切地想知道彼得梦想成真的秘诀。看着他们,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此时的彼得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你选用下列的一个关联词语,说一两句话。(出示:要想……就要……;如果……就……)
生: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像我一样坚持不懈,甚至要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
师:彼得找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真金”。其实,对于“真金”,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们看看革命家黄兴的名言。(出示:天下无难事,惟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黄兴)
师:黄兴实现梦想的“真金”是什么?
生:坚忍。
师:你对“真金”还有哪些理解?可以用一个词来说,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
(生上台板书)
师:看来,“真金”就是——
生:能吃苦,肯动脑。
师:“真金”就是——
生:坚忍。
……
【赏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就要在“文”字上着力,强化内蕴、主旨的领悟,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熏染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孙老师为了让学生领悟文本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说话的训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以彼得的身份现身说法,激发说话的兴趣。同时,提供了两个关联词让他们在说中运用,把道理的领悟和语言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接着用一句名言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有效拓展,把学习引向课外,引向生活,丰富了学生对“真金”的理解感悟,让文本中蕴含的道理化为“养料”,流淌进学生的生命。(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先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生写)
师:文中有一个词语写出了彼得思考的过程,是哪个词语?
生(齐):若有所悟。
师:“悟”的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个“吾”。从字形就能知道“悟”是在思考。“若有所悟”就是有点想明白的意思。现在,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彼得一步一步想明白的过程展现出来?
【赏析】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它应该贯穿在每个学段的教学中,落实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要在“小”字上着力,强化识字、写字的指导,夯实学生语文的根基。然而在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第一课时的重点,精读课文时让学生阅读课文远比识字、写字重要得多。由于教师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识字、写字在中高年级受到了“冷落”和“弱化”。如何走出认知上的误区,落实识字、写字,上述教学片段给了很好的示范。孙老师不惜花费时间,通过听写、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领悟字的意思等不同形式,把识字和写字,听和写,字的音、形、义等有机结合起来,让生字牢牢扎根在学生的脑中。
【片段二】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与其他的淘金者相比,彼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生读、思、画。)
师:把你的发现和看法跟同学先交流一下。(生交流)
师:与其他的淘金者相比,彼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抓住所画的词句谈谈看法和体会。(出示课文二、三段)
生:与其他淘金者相比,彼得更能吃苦。
师:彼得吃了哪些苦?请你抓住文中的一两个词具体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生:彼得不甘心落空,在那儿又埋头苦干了几个月。时间长,吃的苦也很多。
师:你是抓住“不甘心落空”和“几个月”这几个词语来谈的。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其他的淘金者只挖了很多大坑就走了,而彼得却翻遍了整块土地。肯定累得够呛。
师:翻遍了整块土地。想想,那是多大的量啊!
生:彼得“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太孤单了。
师:给“孤单”换个词。
生:孤独。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不时地忍饥挨饿。
师:能联系下文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淘金的时候,彼得吃了别人无法想象的苦,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还要忍饥挨饿,甚至忍受孤独、寂寞,然而彼得叫苦了吗?(生:没有。)叫累了吗?(生:没有。)彼得是埋头苦干的。注意这些词语,读出彼得苦干的画面。
【赏析】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培养学生语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语言文字的运用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没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就不会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从这个视角来看,指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也是指向“语用”的教学。小学语文就要在“语”字上着力,强化词语、句子的品析,培育学生语文的能力。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孙老师以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把阅读的重点引向对关键词句的探析上。学生通过读、思、画、说,充分和文本深入对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语言的理解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片段三】
师:五年以后,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出示图)看,昔日扫兴离去的淘金者再一次蜂拥而至,回到了萨文河畔。他们找到了彼得,迫切地想知道彼得梦想成真的秘诀。看着他们,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此时的彼得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你选用下列的一个关联词语,说一两句话。(出示:要想……就要……;如果……就……)
生: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像我一样坚持不懈,甚至要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
师:彼得找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真金”。其实,对于“真金”,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我们看看革命家黄兴的名言。(出示:天下无难事,惟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黄兴)
师:黄兴实现梦想的“真金”是什么?
生:坚忍。
师:你对“真金”还有哪些理解?可以用一个词来说,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
(生上台板书)
师:看来,“真金”就是——
生:能吃苦,肯动脑。
师:“真金”就是——
生:坚忍。
……
【赏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就要在“文”字上着力,强化内蕴、主旨的领悟,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熏染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孙老师为了让学生领悟文本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说话的训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以彼得的身份现身说法,激发说话的兴趣。同时,提供了两个关联词让他们在说中运用,把道理的领悟和语言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接着用一句名言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有效拓展,把学习引向课外,引向生活,丰富了学生对“真金”的理解感悟,让文本中蕴含的道理化为“养料”,流淌进学生的生命。(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