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编创》是高职舞蹈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是各类舞蹈编创的必备技能。现今教学过程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编创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入手,浅谈信息化教学在高校舞蹈编创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分析和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动作编排的合理性,重难点的清晰解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舞蹈编创 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的背景
(一)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其目的在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而教育的信息化就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改革的具体体现,它是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日常传统教学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三)国家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是当下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战略支撑,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工作机制,从而明确教学资源与数字校园的要求。
二、信息化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一)信息化教学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的教学体系。信息化教学是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是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了信息技术手段,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1】
(二)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1、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从传授解惑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提供者和促进者。
2、传统教学学习环境和氛围较为死板教条,而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
3、传统教学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难点讲授较为困难。而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模式多样化,例如: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动画,模拟实训等。课前自学,课中讲授,课后练习巩固,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清晰明了。
4、传统教学评价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而信息化教学中增加了很多学生互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例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电脑数据分析评价等,使师生互动交流更加深切,并且通过科学的数据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准确。
三、高职舞蹈编创教学的现状
(一)舞蹈编创课程的背景:
《舞蹈编创》是高等学校舞蹈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前置课程有《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古典舞基训》、《剧目》等,后置课程有《现代舞》、《剧目编创》等。舞蹈編创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是各类舞蹈编创的必备技能,是将理论知识得以实践检验的课程。既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底,又需要编舞、编剧。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延伸课程,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职舞蹈编创教学中的瓶颈:
编创技法既抽象又难懂,高职学生层次、基本身体素养参差不齐,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难以通过几堂课的时间充分帮助学生掌握编创的技巧,学生听不懂,编创无法实施,教学效果不显著。同时在编创中学生动作元素匮乏,三维空间运用不合理等因素,都将导致舞蹈编创课程难以开展,学生编创成果不理想。
四、信息化教学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一)课前准备
课前通过QQ、微信等软件下发课程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程在线平台、舞蹈网站中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动画、舞蹈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并完成课前问题反馈表,教师从而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问题反馈,推送针对性的舞蹈视频给学生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课中教学
课上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舞蹈视频,并设问。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从回答中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例如空间三维度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维度的视频展开三维空间的概念教学,学生通过视频的直观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不同维度空间的概念。动作编创中可运用动作传感捕捉设备,将学生编创的动作录入电脑,通过电脑数据可以科学有效的分析编创动作的科学合理性。例如:空间维度是否运用合理,动作的结构和衔接是否合理,动作的优美性和动作的张力是否合理等。
(三)课后评价
教学最后总结回顾,依托电脑数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视频图像、教师测评等,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参考多元化评价结果,开展课后拓展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编创舞蹈剧目,录制视频上传至数字校园资源平台,进行优秀作品投票选举,完成互动性拓展作业。根据投票情况,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全员参与情况以及学生作品编创情况,做到师生互动交流。最后,教师将课件生成二维码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教学课件,进行复习。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舞蹈编创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缩小学生参差不齐的差距 提供大量的舞蹈视频,可以增加学生编创的动作素材 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告诉学生编创作品中地不足和优势,使动作地编排,队形地编排更具科学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
【2】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彩纷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1)
【3】金秋.《舞蹈编导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注释:
1.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彩纷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作者简介:蔡壹静(1989—),女,汉族,四川射洪人,助理讲师,文学学士,单位: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 研究方向:舞蹈学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舞蹈编创 教学
一、信息化教学的背景
(一)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其目的在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而教育的信息化就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改革的具体体现,它是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日常传统教学相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三)国家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是当下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战略支撑,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工作机制,从而明确教学资源与数字校园的要求。
二、信息化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一)信息化教学的定义: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的教学体系。信息化教学是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是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了信息技术手段,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1】
(二)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1、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从传授解惑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提供者和促进者。
2、传统教学学习环境和氛围较为死板教条,而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兴趣。
3、传统教学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难点讲授较为困难。而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模式多样化,例如: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动画,模拟实训等。课前自学,课中讲授,课后练习巩固,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清晰明了。
4、传统教学评价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而信息化教学中增加了很多学生互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例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电脑数据分析评价等,使师生互动交流更加深切,并且通过科学的数据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准确。
三、高职舞蹈编创教学的现状
(一)舞蹈编创课程的背景:
《舞蹈编创》是高等学校舞蹈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前置课程有《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古典舞基训》、《剧目》等,后置课程有《现代舞》、《剧目编创》等。舞蹈編创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是各类舞蹈编创的必备技能,是将理论知识得以实践检验的课程。既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底,又需要编舞、编剧。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延伸课程,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职舞蹈编创教学中的瓶颈:
编创技法既抽象又难懂,高职学生层次、基本身体素养参差不齐,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难以通过几堂课的时间充分帮助学生掌握编创的技巧,学生听不懂,编创无法实施,教学效果不显著。同时在编创中学生动作元素匮乏,三维空间运用不合理等因素,都将导致舞蹈编创课程难以开展,学生编创成果不理想。
四、信息化教学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一)课前准备
课前通过QQ、微信等软件下发课程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程在线平台、舞蹈网站中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动画、舞蹈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并完成课前问题反馈表,教师从而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问题反馈,推送针对性的舞蹈视频给学生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课中教学
课上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舞蹈视频,并设问。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从回答中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例如空间三维度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维度的视频展开三维空间的概念教学,学生通过视频的直观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不同维度空间的概念。动作编创中可运用动作传感捕捉设备,将学生编创的动作录入电脑,通过电脑数据可以科学有效的分析编创动作的科学合理性。例如:空间维度是否运用合理,动作的结构和衔接是否合理,动作的优美性和动作的张力是否合理等。
(三)课后评价
教学最后总结回顾,依托电脑数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视频图像、教师测评等,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参考多元化评价结果,开展课后拓展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编创舞蹈剧目,录制视频上传至数字校园资源平台,进行优秀作品投票选举,完成互动性拓展作业。根据投票情况,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全员参与情况以及学生作品编创情况,做到师生互动交流。最后,教师将课件生成二维码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教学课件,进行复习。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舞蹈编创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缩小学生参差不齐的差距 提供大量的舞蹈视频,可以增加学生编创的动作素材 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告诉学生编创作品中地不足和优势,使动作地编排,队形地编排更具科学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
【2】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彩纷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1)
【3】金秋.《舞蹈编导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注释:
1.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彩纷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作者简介:蔡壹静(1989—),女,汉族,四川射洪人,助理讲师,文学学士,单位: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 研究方向: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