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何去何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从而化“危”为“机”;另一方面又因世界体系困扰其后发优势受到制约,从而捉“襟”见“肘”。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如何应对西方发达国家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后的狂潮洗礼而不改其“本色”?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具有现实价值和经验启示。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经验
一、机遇与挑战:科学地看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环境
提起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不能不想到2008年源自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年,美国爆发以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紧接着,这场国内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系列救市方案以及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稳定资本市场的行动,都因危机之深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凑效。
什么是金融危机?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金融海啸”,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证劵,房地产,商业破产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量等的急剧、短暂或超周期恶化。历史地来看,凡是危机到来,都必须经历一个阵痛过程。这次危机也不例外,它经由美国进而席卷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并引致严重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直到今天,我们仍无法预期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何时终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保持着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速,还向世界上遭受重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以援手。从政治学视角分析,自这次危机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应意识到,不能囿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难于独善其身,信心、交流与合作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的共识。此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极易感染的“全球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必细言,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做出分析和预言。而现实是,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化解由它引发的系列问题,如: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状态加剧,产业、区域、企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加剧和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加快。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反思这次金融危机,从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考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
二、历史把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出现4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促使资本主义不断地发展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形态和思潮都是特定经济、政治、社会等3大结构变迁的结果,而首先是由科技革命带动经济的变革引起的。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回顾其历史演变,有助于探析其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自然力取代人力的变革,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时期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起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与此同时,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子化时代,创造了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充分发展必然引发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危机不可避免,社会主义时代必将来临。
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伴随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在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中诞生了社会主义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于1949年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中国周边,因为民族革命与解放事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还有越南、老挞和朝鲜。然而,再强大的新生力量若不变革与发展,也必将遭受挫折甚至灭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便是明证。最终,两极格局终结,生存下来且走上信仰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只有中国、越南、老挞、朝鲜和古巴等5个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显著削弱,但影响不减。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正在蓬勃发展。“回首往昔,可以清楚看到,世界历史进程已经发生了4次重大转折,社会主义呈现由低到高、到低、再从低起步之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在斗争中、在逆境中顽强地生长。……在总体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跨度。”[3]由金融危机或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引发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日益勃兴,虽然当下认为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还为时尚早,但各国学者对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剖析却广泛地给予重视并加以借鉴。
三、反思与展望: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的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新的金融危机不再发生。按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的剖析和批判,这只是当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产生的众多经济危机中的一个,所以绝不会是个别现象。同时,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为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始终没变,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虽然表现形式与过去不完全一样,但其对抗性质并未改变。”[4]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说明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在全球已几乎扩展到尽头,正如恩格斯所说,资本关系“被推到了顶点,但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5]因此,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列宁曾形象地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的“入口”。“如果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入口的话,那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则是迈向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门槛。”[6]鉴于以上分析,反思和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就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而言,在经济上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上要逐步建立民主、富强、稳定的政治制度;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要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与公平兼顾,大力推进惠民、安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应对金融危机的效果来看,其显著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当探索和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道路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初期还需要国家机器的引导、规范、管理甚至有序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需要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和风尚。马克思主义者们始终坚信,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即其发展走向就是“前进是出路,后退没出路”。
第二,就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机遇与发展策略而言,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有优势就有资本,但因为世界体系规则、垄断等限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还要把握好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好机遇和策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可能性。一位中国政治家说过,以前是学习、借鉴苏联,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最终使中国走向改革之路、发展之路、成熟之路。中国共产党人早在革命实践中明确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握好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发展经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更上新台阶。以建国初期的中国为例,当时整个国家一贫如洗,但因为中国共产党把握住向苏联学习的机遇,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进入新世纪,因为把握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经验,坚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正如一句中国古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策略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6
[3]王伟光.国际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J].求是.2010(21)
[4] [6]刘昀献.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5]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5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经验
一、机遇与挑战:科学地看待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环境
提起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不能不想到2008年源自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年,美国爆发以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紧接着,这场国内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一系列救市方案以及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稳定资本市场的行动,都因危机之深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凑效。
什么是金融危机?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金融海啸”,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证劵,房地产,商业破产和金融机构倒闭数量等的急剧、短暂或超周期恶化。历史地来看,凡是危机到来,都必须经历一个阵痛过程。这次危机也不例外,它经由美国进而席卷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并引致严重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直到今天,我们仍无法预期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何时终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依然保持着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速,还向世界上遭受重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以援手。从政治学视角分析,自这次危机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应意识到,不能囿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难于独善其身,信心、交流与合作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的共识。此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极易感染的“全球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不必细言,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做出分析和预言。而现实是,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化解由它引发的系列问题,如: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状态加剧,产业、区域、企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加剧和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加快。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反思这次金融危机,从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考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
二、历史把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出现4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促使资本主义不断地发展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形态和思潮都是特定经济、政治、社会等3大结构变迁的结果,而首先是由科技革命带动经济的变革引起的。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回顾其历史演变,有助于探析其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实现了自然力取代人力的变革,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时期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起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与此同时,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子化时代,创造了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充分发展必然引发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危机不可避免,社会主义时代必将来临。
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伴随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在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中诞生了社会主义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于1949年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中国周边,因为民族革命与解放事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还有越南、老挞和朝鲜。然而,再强大的新生力量若不变革与发展,也必将遭受挫折甚至灭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便是明证。最终,两极格局终结,生存下来且走上信仰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只有中国、越南、老挞、朝鲜和古巴等5个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显著削弱,但影响不减。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正在蓬勃发展。“回首往昔,可以清楚看到,世界历史进程已经发生了4次重大转折,社会主义呈现由低到高、到低、再从低起步之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在斗争中、在逆境中顽强地生长。……在总体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跨度。”[3]由金融危机或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引发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日益勃兴,虽然当下认为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还为时尚早,但各国学者对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剖析却广泛地给予重视并加以借鉴。
三、反思与展望: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的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新的金融危机不再发生。按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的剖析和批判,这只是当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产生的众多经济危机中的一个,所以绝不会是个别现象。同时,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为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始终没变,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虽然表现形式与过去不完全一样,但其对抗性质并未改变。”[4]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说明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在全球已几乎扩展到尽头,正如恩格斯所说,资本关系“被推到了顶点,但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5]因此,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列宁曾形象地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为社会主义的“入口”。“如果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入口的话,那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则是迈向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门槛。”[6]鉴于以上分析,反思和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就社会主义制度建构而言,在经济上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上要逐步建立民主、富强、稳定的政治制度;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要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与公平兼顾,大力推进惠民、安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从应对金融危机的效果来看,其显著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当探索和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道路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初期还需要国家机器的引导、规范、管理甚至有序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还需要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和风尚。马克思主义者们始终坚信,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即其发展走向就是“前进是出路,后退没出路”。
第二,就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机遇与发展策略而言,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有优势就有资本,但因为世界体系规则、垄断等限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还要把握好发展策略,充分利用好机遇和策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可能性。一位中国政治家说过,以前是学习、借鉴苏联,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最终使中国走向改革之路、发展之路、成熟之路。中国共产党人早在革命实践中明确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握好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充分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发展经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更上新台阶。以建国初期的中国为例,当时整个国家一贫如洗,但因为中国共产党把握住向苏联学习的机遇,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进入新世纪,因为把握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经验,坚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正如一句中国古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策略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6
[3]王伟光.国际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J].求是.2010(21)
[4] [6]刘昀献.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5]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