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善本书”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okao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东西应该作为珍藏,让世人知道它们存在,而不必经常摆出来展示、炫耀。《道德经》曾警告说:“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比如珍贵图书,既有价比黄金的宋版书,也有黄金买不到的孤本、珍本。单说“善本书”吧,每一部都是各地收藏家和图书馆争相追捧的至宝。这些古籍善本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它们的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精进,人们对于“善本书”的理解,也该换换思维了。
  “善本”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印刷术突飞猛进的宋代,一般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就是好的意思,“善本”的本意,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熟悉版本学的人都知道,古代的版刻书籍,必须采用木版雕刻文字才能印刷成书,而唐以前,根本就没有印刷术,往往是用“刀笔”刻写,将文字刻在竹简上,或者誊写在缣帛、纸以及羊皮上。这套制作工艺,既耗时,又费劲儿,而且印刷效果并不精良。后来,唐朝人发明了“模印法”,几经演变,宋朝的雕版印刷,更是炉火纯青。印刷技术的普及,使图书发行量激增。当然,当时的出版机构,既有“官刻”,也有“民刻”。官刻,只由官府操持,整体的印刷工艺和装帧设计,质量优良,而且较为稳定,民刻,就是民间作坊,这就很难保障图书的整体质量,往往会在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由于宋代是版刻鼎盛时期,有了这方面的行业专家和物质条件,所以,才出现了专门的“善本研究”。
  版本学,对于各种古籍有严格的等级标准,比如,收录文献多少、校勘质量精劣等等。以这种方法衡量,便出现了“足本”和“残本”、“精本”与“劣本”:根据书籍面世早晚、印量多少,又出现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则是优中选优,也就是一种珍贵完美的古迹版本。研究者最后归纳出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善本九条”,则包括以下要件: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辑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善本”的时代下限,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也就是1795年。此后的版本,就不能归入“善本”的范畴。
  中国和美国不同。美国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稍微有些年头儿的东西,就会变成珍贵文物。可是,他们可资留存的文物实在太少了,别说200年,“二战”时期的遗存,都被视为老古董。中国笼统地称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堪与古希腊、古埃及相提并论。古籍,作为承载历史文明的有力见证。不但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还拥有无可取代的社会意义。“善本”足以向后人展示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进程,比如,文化载体,是怎样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发展到纸张的?又如何出现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古籍本身自然会记录历史、传播文化:同时,也彰显出自身的工艺水平和版本价值。
  为什么说“善本三性九条”值得注意呢?因为,把“善本下限”严格确定在乾隆六十年,未免过于呆板,最起码给人奢侈之感,政权兴替,人祸天灾,侥幸能保留下来的古本秘档,都是一种缘分,一种偶然。比如“孤本”,一旦毁坏,就再也无法复制了。即便照猫画虎,复制品也不能与原作同日而语。清朝“小学”盛行,很多有才华、有造诣的文人,都在训诂勘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所以,清朝出现了一大批很有特色的孤本、善本和珍本,倘若从乾隆六十年“一刀切”,势必削弱某些清代“善本”的文物价值。至于“善本”之外,“珍本”的界定,就属于另外一个问题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责。”如果说,“善本”代表一种学术价值和文化品格,那么,“珍本”所注重的多是“商品意义”。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具体标准,你看高、我看低,大可商榷。
  “珍本”与“善本”之争,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一种意见说:“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则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另一种说法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善本”这个词汇有特定的含义,也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有明显“硬伤”者,都被视为珍贵版本,这种荒唐的例子不胜枚举,显然,“珍”不等于“善”,毕竟,东西罕见,未必就好。可是,“商品价值”往往令世人淡化古籍的文化意义,而追求“珍善合流”。混淆两者之间的基本属性,看来,在界定“善本”的时候,既要放宽眼界,还要杜绝庸俗、泛滥。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增添学生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武器,因此就必须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英语教学,因此,要想使教学过程更适合我们的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
全宗理论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在我国国家规模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此理论,准确地把握档案事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精神和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在物理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让学生像科学工作者进行
在清末民初天嘏所著《满清外史》中,有一段关于乾隆与给他当差的御用文人——沈德潜的记载。乾隆本人已经相当程度的汉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其造诣,其水平,也非寻常人所能及。但他的潜意识中,未开化的民族来历,始终是他的内心阴霾。所以,一,对汉族文人,始终持有戒心和敌意,哪怕输诚纳款,五体投地表忠心者,也要时不时进行修理,不能让他们活得太痛快,太炸翅,太翘尾巴;二,凭借权力优势,你行,爷比你更行,乾隆一辈
化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理解水平的综合表现,纵观近年化学试题,由于试题信息覆盖量的不断增加,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新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法,把学生当做是容纳知识的机器,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创新意识。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教师越来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