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北京市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于2014年1—11月,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北京市分为城区、城乡结合区及农村地区;在每个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好的2个社区,共抽取6个社区;在该6个社区中抽取中老年居民2 632名。由6个社区的社区医生对纳入的2 632名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并分析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率及年均门诊医疗费用中花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比例。结果 (1)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分别为46.7%、45.7%、39.4%及18.8%。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老年居民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2周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2)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9.2%、86.7%、88.0%及77.0%。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率分别为52.3%(111/212)、64.2%(305/475)、65.8%(811/1 232)及77.1%(489/634)。不同医疗保险类型中老年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0,P<0.05)。(4)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居民的年均门诊费用分别为9 553.7、8 660.7、8 846.7、4 246.0元。其中,有50%以上花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2.1%(68/212)、33.5%(159/475)、30.9%(381/1 232)及44.5%(282/634)。结论北京市中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社区卫生服务对中老年居民就医流向的引导作用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年均门诊费用。应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统筹不同类型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使居民享受到公平、平等的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