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与病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评估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超声仅能从淋巴结的形态、回声情况及血流分布情况对腋窝淋巴结进行评估,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克服了传统超声诊断性能不高的局限性,为SLN的成功定位与定性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CEUS可精准定位SLN,为临床医生在术中准确找到SLN提供帮助.CEUS还可根据淋巴结的血流灌注信息来判断SLN的良恶性,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过度治疗.此外,通过CEUS指导前哨淋巴活检,可显著提高转移性SLN的检出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CEUS已被证明可追踪到SLN的多条淋巴引流通道,清晰显示淋巴引流通道与SLN的空间解剖关系,减少SLN诊断的假阴性.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母血产前筛查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方法 在江苏省产前筛查质控数据平台上,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33家运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的同批号、3个水平质控品的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实验室质控数据9632个,统计分析其精密度及一致性.结果 纳入数据9494个,其中33家实验室检测AFP和Freeβ-hCG的精密度合格率分别97.0%(32/33)和78.8%(26/33),33家实验室检测AFP和Freeβ-hCG结果的一致性合格率为10
目的:探讨线粒体分裂蛋白1(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FIS1)在顺铂(cisplatin,CDDP)耐药的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组织中的表达及对CDDP耐药OS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DP耐药的OS组织(CDDP-resistance组)和CDDP敏感的OS组织(CDDP-sensity组)中FIS1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FIS1在OS中的相关作用通路
复发性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给女性身心造成巨大的危害,通常产生长期和负面的影响,其病因涉及免疫、夫妇染色体异常等.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发现脆性X智力低下1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FMR1基因CGG重复数>200次可导致FMR1基因转录异常,其相关蛋白——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FMRP)表达减少或缺失,造成严重的智力低下及自闭症.FMR1基因CGG重复数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患者中并不罕见,两者在诊断上并不存在冲突,由于2种疾病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支气管扩张症与COPD的合并状态可以认为是2种疾病在发生进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这种合并症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单独2种疾病的表现比较类似,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但是支气管扩张症合并COPD的急性加重次数更多,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应当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指已经发生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因此对于mHSPC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近期对mHSPC的诊疗研究主要着重于利用mHSPC的生物学特征进行靶向追踪诊断及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紫杉烷类药物化疗、新型雄激素受体靶向剂、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多项研究表明针对mHSPC的分子检测技术的提高可以对患者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xanthomas of the skin, tendons and mucosae are relatively common conditions, urinary bladder xanthoma is a rare benign lesion, only occasionally reported in literature. It usually appears as an exophytic mass into the bladder cav
通过回顾性复习已发表的文献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近年来,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且,许多有关结直肠癌骨转移的研究揭示了结肠癌骨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细胞本身、骨微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目前,结直肠癌骨转移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报道,从结直肠癌骨转移的一般规律、骨转移途径以及细胞分子机制多个方面对结直肠癌骨转移的机制进行总结,从而加深了解结直肠癌骨转移自然病程,探究其存在的不同的临床和生物学行为模式,进行先进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以期寻找特定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及伯明翰血管炎性活动性(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确诊收治102例AAV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接受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联合环磷酰胺(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 test,6MWT)和COPD评估测试(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75例中、重度AEC
近年来,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免疫治疗俨然成为肿瘤治疗发展的主流方向,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也呈现“井喷式”爆发增长.根据所针对的免疫靶点,可以将当前研发的免疫治疗药物分为靶向T细胞的治疗、非特异性免疫药物、过继性细胞疗法、癌症疫苗、溶瘤病毒五种类型.重点回顾各种免疫药物治疗靶点、作用机制、研究前沿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临床肿瘤医生和免疫治疗药物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目前众多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并已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产生疗效.免疫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