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教师用的时间多,花的精力大,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有目的听了上数十节课,深感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教师讲得多,學生活动少
先看下表:
这是我们对其中10节课中学生平均活动时间的粗略统计。从表中看,学生每节课活时间累计18分钟,还不到一节课的二分之一。而那些懒于动脑,动口,动手的学生(占相当大的部分),实际自己独立活动的时间可能还不足10分钟。其余的时间哪去了?完全被老师琐碎的分析、讲解所占了。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深奥些的地方,老师必须检查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哩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不分文字的浅显和深奥,面面俱到地讲,滔滔不绝地讲,貌似热烈,实则无用。须知,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你讲多了,学生读、思、写的活动就少了,学生读、思、写的活动少了,教学效益也就必然降低。
二、语文基本训练不到位
所谓“不到位”,即基本功训练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写字教学被忽视。
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的写字姿势规范程度很差,学生的执笔,运笔方法各式各样,而教师却孰视无睹,任其自然。写字姿势正确率占21%,执笔、运笔正确率分别为34%和32.8%,这是我们对其中五个班学生一写字姿势、运笔、执笔规范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写字教学的质量,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读的训练不扎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适个读,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读的“量”和“质”的要求,使读的“质”和“量”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一味地指名读、自由读、轮读、齐读、默读,但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评价。这样,学生读过之后,除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外,别无收获。这种读,虽然重视了读的“量”,但却却使学生的“读”成为无效劳动。另一种是教师用自己的“讲”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处于听讲的被动地位,少有机会或没有机会读。这样,学生读的“量”和“质”都没有到位。
第三,思维训练重视不够。
说思维训练不够重视,一是从教师课堂上设计的提问来看,思维价值高的提问很少,大部分停留在“写了什么”上。二是在课堂上中断学生思维的现象也很多。如有时学生答问题偏离了要求或表达不准确,教师不是加以引导,使其重新思考,而是打断学生的发言,用一个“坐下”结束;有时学生回答问题沾到一点边,教师就予以肯定,然后接过来加以发挥,完善;有时学生回答问题停留在表象阶段,教师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就把问题放掉了;还有时在大多数学生没有结束思考时,教师就开始了下一个教学步骤。三是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质疑问难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十分活跃,信息传递是多向的。“学贵有疑”,其“贵”就在于这个“疑”不是无端开发,而是通过大脑周密地思考,推理而来的,它是打开智力大门的一把钥匙。但是,这一重要的思维训练却没有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听的十余节课中,只有二节课有“质疑问难”这个环节)。课堂上看不到学生质疑时的困惑。质疑时的勇气,争辩时的激动,顿悟时的笑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压抑。
三、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我们先罗列部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1.不需要用电教手段的也硬勉强着用。
2.没有必要讨论的也要分组讨论。
3.不需要表演的也要表演。
4.书上有的练习题也要写在小黑板上或打在投影幕上。
鉴于以上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一)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道理上,应该相信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这就告诉我们,对这一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了的层次上,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落到实处。我们认为,要把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至少应该要求教师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学生被动地听讲,转变为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二是由极少数的优生参与学习过程转变为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三是由教师的满堂问、满堂讲的灌输式转变为使学生学会读书的导读导练式;四是由师生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合作的关系;五是由师生对一节课的时间支配1∶1(保守统计)转变为1∶3或3∶5。实现这五个转变,能够较好地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二)扎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语文基本功训练关系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针对课堂教学中语文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扎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明确课标对每个年级各项语文基本训练的要求,这样,能够使基本功训练在把握好尺度的基础上瞻前顾后,增强实效。其次,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基本功训练是多方面的,但总不能面面俱到地训练,而应该以课标为准绳,以教材的训练重点和特点为依据,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兼顾一般训练项目,从而使基本功训练螺旋上升。第三,要严格训练,从严要求。每一项基本功,每一步训练,都要扎扎实实、一丝不苟,使学生在严格训练中,达到课标对学生某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
一、教师讲得多,學生活动少
先看下表:
这是我们对其中10节课中学生平均活动时间的粗略统计。从表中看,学生每节课活时间累计18分钟,还不到一节课的二分之一。而那些懒于动脑,动口,动手的学生(占相当大的部分),实际自己独立活动的时间可能还不足10分钟。其余的时间哪去了?完全被老师琐碎的分析、讲解所占了。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深奥些的地方,老师必须检查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哩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不分文字的浅显和深奥,面面俱到地讲,滔滔不绝地讲,貌似热烈,实则无用。须知,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你讲多了,学生读、思、写的活动就少了,学生读、思、写的活动少了,教学效益也就必然降低。
二、语文基本训练不到位
所谓“不到位”,即基本功训练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写字教学被忽视。
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的写字姿势规范程度很差,学生的执笔,运笔方法各式各样,而教师却孰视无睹,任其自然。写字姿势正确率占21%,执笔、运笔正确率分别为34%和32.8%,这是我们对其中五个班学生一写字姿势、运笔、执笔规范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写字教学的质量,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读的训练不扎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适个读,既有“量”的要求,也有“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读的“量”和“质”的要求,使读的“质”和“量”不到位的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一味地指名读、自由读、轮读、齐读、默读,但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评价。这样,学生读过之后,除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外,别无收获。这种读,虽然重视了读的“量”,但却却使学生的“读”成为无效劳动。另一种是教师用自己的“讲”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学生处于听讲的被动地位,少有机会或没有机会读。这样,学生读的“量”和“质”都没有到位。
第三,思维训练重视不够。
说思维训练不够重视,一是从教师课堂上设计的提问来看,思维价值高的提问很少,大部分停留在“写了什么”上。二是在课堂上中断学生思维的现象也很多。如有时学生答问题偏离了要求或表达不准确,教师不是加以引导,使其重新思考,而是打断学生的发言,用一个“坐下”结束;有时学生回答问题沾到一点边,教师就予以肯定,然后接过来加以发挥,完善;有时学生回答问题停留在表象阶段,教师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就把问题放掉了;还有时在大多数学生没有结束思考时,教师就开始了下一个教学步骤。三是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质疑问难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十分活跃,信息传递是多向的。“学贵有疑”,其“贵”就在于这个“疑”不是无端开发,而是通过大脑周密地思考,推理而来的,它是打开智力大门的一把钥匙。但是,这一重要的思维训练却没有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听的十余节课中,只有二节课有“质疑问难”这个环节)。课堂上看不到学生质疑时的困惑。质疑时的勇气,争辩时的激动,顿悟时的笑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严重压抑。
三、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我们先罗列部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1.不需要用电教手段的也硬勉强着用。
2.没有必要讨论的也要分组讨论。
3.不需要表演的也要表演。
4.书上有的练习题也要写在小黑板上或打在投影幕上。
鉴于以上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一)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道理上,应该相信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这就告诉我们,对这一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了的层次上,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落到实处。我们认为,要把这一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至少应该要求教师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学生被动地听讲,转变为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二是由极少数的优生参与学习过程转变为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三是由教师的满堂问、满堂讲的灌输式转变为使学生学会读书的导读导练式;四是由师生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合作的关系;五是由师生对一节课的时间支配1∶1(保守统计)转变为1∶3或3∶5。实现这五个转变,能够较好地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二)扎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语文基本功训练关系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针对课堂教学中语文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扎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明确课标对每个年级各项语文基本训练的要求,这样,能够使基本功训练在把握好尺度的基础上瞻前顾后,增强实效。其次,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基本功训练是多方面的,但总不能面面俱到地训练,而应该以课标为准绳,以教材的训练重点和特点为依据,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兼顾一般训练项目,从而使基本功训练螺旋上升。第三,要严格训练,从严要求。每一项基本功,每一步训练,都要扎扎实实、一丝不苟,使学生在严格训练中,达到课标对学生某项基本功训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