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各地语文中考中,古诗词考查一直是考试的亮点、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复习中,我们发现有的师生对这部分内容重视不够,因为在试卷中所占份量不大;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因为古诗鉴赏题很难拿到全分;有的觉得“吃力不讨好”,因为古诗词复习面广量大。种种片面的想法和做法,都直接削弱和影响了古诗词复习的效果。
一、常见题型
1.选择题,所占分值为2—3分
以赏析型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诗词曲的词、句的含义,作品的意境,创作方法,对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分析、评价、鉴赏等。
2.填空题,所占分值为6—8分
直接型填空题:主要是默写诗词曲的上、下句,作者的朝代、字号,作品的体裁及出处等。
理解型填空题:主要是默写有关诗词曲的写法、感情、主旨等关键性句子。
迁移型填空题:主要是默写与诗词曲相关、相对、相似的名句。
3.简答题,所占分值为4—6分
概括型简答题:即概括诗词曲的要点、层意、画面内容等。
赏析型简答题:即品味词句、分析写法、品析情感、感悟哲理等。
开放型简答题: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评价诗词曲,一般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二、解题技巧
1.注重积累,能背会默
学习古诗词,一定要进行大量的背诵积累。不仅能流畅地背诵,还要能无误地默写;而且,记诵得多,才能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
2.整体感知,掌握内容
阅读古诗词,要有整体意识,要对全诗整体把握和理解,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每一首诗歌的创作,都有作者的特殊情感,都离不开特定的背景。阅读古典诗词,一定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背景,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
4.探究修辞,重视审美
古诗词常用比喻、拟人、互文、象征、对比等手法,使诗词显得生动形象而又委婉含蓄。阅读时,要勇于探究,仔细斟酌,反复品味,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复习指津
1.吃透考纲考卷,把握考查走势
复习期间,要认真研究考纲和各地出台的《考试说明》,并对当地的中考走势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针对考点归纳方法,精讲例题
要针对考点,精讲例题,以点代面。要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常考题型如默写、炼字、炼句、描绘画面、概括主旨、理解情感、领悟哲理、生活感悟等,要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要领。
3.优化使用中考例题,举一反三
教师要钻进题海,广泛收集各地古诗类中考试题,取其精华,优化使用。训练题目做到少而精,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类题透视
1.选择题:选出对王之涣的《凉州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复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
这一题考查了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及其朝代、诗句的理解、修辞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考查全面,但难度不大,只是考查了作者的年代,很显然,答案为A,作者所处的朝代应该为唐朝。
2.填空题:以2009年盐城市中考试题为例:
(1)采菊东篱下,______。(陶渊明《饮酒》)
(2)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_______,_______”的诗句,期望双方再接再厉,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新局面。
这是一道10分的默写题。在试卷中所占份量还是不小的,但整体难度不大,除了第8题考查的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外,其他的都是《课程标准》中规定背诵的篇目。1—6题都是直接填空题,写出上句或下句。在默写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悠”、“与”、“庇”、“赢”、“生”、“身”等。第7题是理解性默写,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审题稍不注意,就会忽略“比喻”这个题眼,容易填写成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简答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A.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B. “别是一般滋味”中可能有哪些滋味?
做这道题时,学生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对全词进行整体阅读。A要抓住词中的意象,如“西楼”“月”“梧桐”“深院”等,突出词的“清秋”意境,完整地描绘画面。B则要联系作者的处境、遭遇和当时的身份,想象出作者的千般愁,万分怨(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虑……),进行具体评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224200)
一、常见题型
1.选择题,所占分值为2—3分
以赏析型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诗词曲的词、句的含义,作品的意境,创作方法,对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分析、评价、鉴赏等。
2.填空题,所占分值为6—8分
直接型填空题:主要是默写诗词曲的上、下句,作者的朝代、字号,作品的体裁及出处等。
理解型填空题:主要是默写有关诗词曲的写法、感情、主旨等关键性句子。
迁移型填空题:主要是默写与诗词曲相关、相对、相似的名句。
3.简答题,所占分值为4—6分
概括型简答题:即概括诗词曲的要点、层意、画面内容等。
赏析型简答题:即品味词句、分析写法、品析情感、感悟哲理等。
开放型简答题: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评价诗词曲,一般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二、解题技巧
1.注重积累,能背会默
学习古诗词,一定要进行大量的背诵积累。不仅能流畅地背诵,还要能无误地默写;而且,记诵得多,才能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
2.整体感知,掌握内容
阅读古诗词,要有整体意识,要对全诗整体把握和理解,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每一首诗歌的创作,都有作者的特殊情感,都离不开特定的背景。阅读古典诗词,一定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背景,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
4.探究修辞,重视审美
古诗词常用比喻、拟人、互文、象征、对比等手法,使诗词显得生动形象而又委婉含蓄。阅读时,要勇于探究,仔细斟酌,反复品味,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复习指津
1.吃透考纲考卷,把握考查走势
复习期间,要认真研究考纲和各地出台的《考试说明》,并对当地的中考走势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针对考点归纳方法,精讲例题
要针对考点,精讲例题,以点代面。要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常考题型如默写、炼字、炼句、描绘画面、概括主旨、理解情感、领悟哲理、生活感悟等,要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要领。
3.优化使用中考例题,举一反三
教师要钻进题海,广泛收集各地古诗类中考试题,取其精华,优化使用。训练题目做到少而精,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类题透视
1.选择题:选出对王之涣的《凉州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首《凉州词》写的是边塞将士的生活,描绘边地的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的复杂感情,是宋代边塞诗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的风格。
这一题考查了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及其朝代、诗句的理解、修辞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考查全面,但难度不大,只是考查了作者的年代,很显然,答案为A,作者所处的朝代应该为唐朝。
2.填空题:以2009年盐城市中考试题为例:
(1)采菊东篱下,______。(陶渊明《饮酒》)
(2)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8)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_______,_______”的诗句,期望双方再接再厉,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新局面。
这是一道10分的默写题。在试卷中所占份量还是不小的,但整体难度不大,除了第8题考查的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外,其他的都是《课程标准》中规定背诵的篇目。1—6题都是直接填空题,写出上句或下句。在默写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悠”、“与”、“庇”、“赢”、“生”、“身”等。第7题是理解性默写,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审题稍不注意,就会忽略“比喻”这个题眼,容易填写成主旨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简答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A.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B. “别是一般滋味”中可能有哪些滋味?
做这道题时,学生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对全词进行整体阅读。A要抓住词中的意象,如“西楼”“月”“梧桐”“深院”等,突出词的“清秋”意境,完整地描绘画面。B则要联系作者的处境、遭遇和当时的身份,想象出作者的千般愁,万分怨(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虑……),进行具体评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2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