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克莱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所创造的新词“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成为最近最热的国际财经词汇。黄益平将“李克强经济学”概括为去杠杆、不刺激和推动改革的同时,预测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速将下滑至惊人的3%,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恐慌。
“两限论”的官方解释
仔细观察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在经济和改革领域的诸多举措,黄益平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总结并无太大偏差。李总理上任之初,就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连续三次削减政府的审批事项,在金融和其他领域着力推动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然而,推动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3.0”是否必须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必须以“硬着陆”作为代价,这是各界分歧的关键。
事实上,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共识已经远远多于分歧。在资源压力、人口红利以及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都趋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滑是必然趋势。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这低于很多机构和学者之前的预期。然而,分析包括三驾马车在内的相关数据,基本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大起大落。这说明,尽管经济增速仅7.6%,但经济运行平稳。高层下决心解决包括过剩产能在内的失衡问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的确下降了。
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增速可以下滑至黄益平所预测的3%的水平,很显然,这是一个灾难性的的数字。面对外界的恐慌和争议,李克强总理最近三次提及稳增长,特别是在7月9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明确提出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外界的争议声中,“李克强经济学”的官方解释正式出炉。可以说,在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处于关键转型期的敏感时刻,李总理提出“两限”论,既指出了未来宏观政策大方向,也平息了不必要的争论和恐慌。
挑战“保八思维”
李克强总理通过“上限”和“下限”界定了中国经济可以接受的合理区间。虽未明确“上限”和“下限”是什么,但很显然,2013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7.5%的增长目标、900万的新增就业以及3.5%的通胀率,就是官方的“两限”。上半年经济运行应该在其所言的合理区间内。这是对“硬着陆”论调和经济悲观论调作出的反击。
但若将“两限论”理解为政府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显然是更大的误读。笔者认为,尽管上半年各项指标下滑,形势比预计的更严峻复杂,但总体而言,仍然在总理所言的“上限”和“下限”的合理区间内。很多人之所以反应过头,认为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不过是根深蒂固的“保八”思维和情结作祟。
基于此可判断,下半年宏观政策上,根据中国经济转型期和解决过剩产能等特点,会出台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和扩大消费等措施,走正确的路,而非回到以前经济一旦下滑就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老路。下半年引人注目的“三中全会”也将具体谋划未来经济改革的重大事宜,改革和结构调整无疑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主旋律。
笔者认为,“李克强经济学”上半年最大的亮点是极力扭转根深蒂固的“保八思维”,引导中国经济自觉地转向结构升级和创新之路。就此而言,“李克强经济学”已经成功亮相,但最关键是,要坚持去做正确的事,默默地解决中国经济的失衡问题,而不是一惊一乍地再去制造更大的麻烦。
责任编辑:孙春艳
“两限论”的官方解释
仔细观察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在经济和改革领域的诸多举措,黄益平关于“李克强经济学”的总结并无太大偏差。李总理上任之初,就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连续三次削减政府的审批事项,在金融和其他领域着力推动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然而,推动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3.0”是否必须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必须以“硬着陆”作为代价,这是各界分歧的关键。
事实上,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共识已经远远多于分歧。在资源压力、人口红利以及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都趋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滑是必然趋势。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这低于很多机构和学者之前的预期。然而,分析包括三驾马车在内的相关数据,基本处于良好状态,没有大起大落。这说明,尽管经济增速仅7.6%,但经济运行平稳。高层下决心解决包括过剩产能在内的失衡问题,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的确下降了。
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增速可以下滑至黄益平所预测的3%的水平,很显然,这是一个灾难性的的数字。面对外界的恐慌和争议,李克强总理最近三次提及稳增长,特别是在7月9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明确提出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外界的争议声中,“李克强经济学”的官方解释正式出炉。可以说,在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处于关键转型期的敏感时刻,李总理提出“两限”论,既指出了未来宏观政策大方向,也平息了不必要的争论和恐慌。
挑战“保八思维”
李克强总理通过“上限”和“下限”界定了中国经济可以接受的合理区间。虽未明确“上限”和“下限”是什么,但很显然,2013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7.5%的增长目标、900万的新增就业以及3.5%的通胀率,就是官方的“两限”。上半年经济运行应该在其所言的合理区间内。这是对“硬着陆”论调和经济悲观论调作出的反击。
但若将“两限论”理解为政府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显然是更大的误读。笔者认为,尽管上半年各项指标下滑,形势比预计的更严峻复杂,但总体而言,仍然在总理所言的“上限”和“下限”的合理区间内。很多人之所以反应过头,认为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不过是根深蒂固的“保八”思维和情结作祟。
基于此可判断,下半年宏观政策上,根据中国经济转型期和解决过剩产能等特点,会出台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和扩大消费等措施,走正确的路,而非回到以前经济一旦下滑就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老路。下半年引人注目的“三中全会”也将具体谋划未来经济改革的重大事宜,改革和结构调整无疑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主旋律。
笔者认为,“李克强经济学”上半年最大的亮点是极力扭转根深蒂固的“保八思维”,引导中国经济自觉地转向结构升级和创新之路。就此而言,“李克强经济学”已经成功亮相,但最关键是,要坚持去做正确的事,默默地解决中国经济的失衡问题,而不是一惊一乍地再去制造更大的麻烦。
责任编辑:孙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