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炎性反应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炎性反应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A组(对照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ml·kg-1·h-1;B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 mg·kg-1,1 min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10ml·kg-1·h-1;C组:静脉注射LPS5 mg·kg-1,1 min后静脉输注氯胺酮0.5 mg·kg-1·h-1;D组:静脉注射LP5 mg·kg-1,1 min后静脉输注氯胺酮5 mg·kg-1·h-1;E组:静脉注射LPS 5 mg·kg-1,1 min后静脉输注氯胺酮50 mg·kg-1·h-1;F组:静脉输注氯胺酮50mg·kg-1·h-1.记录注射LPS后30、60、90、120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于注射LPS后120 min时放血处死大鼠,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NF-κB含量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组注射LPS后MAP下降,HR增快,PBMC中NF-κB含量增加,血浆TNF-α、IL-6浓度升高.与B组比较,E、F组MAP在注射LPS后120min升高,E组HR在注射LPS后90、120 min、F组HR在注射LPS后60~120 min降低,C、D、E组PBMC中NF-κB含量及血浆TNF-α浓度降低(P<0.05或0.01),但血浆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mg·kg-1·h-1氯胺酮改善内毒血症大鼠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0.5、5 mg·kg-1·h-1氯胺酮不能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血液动力学的紊乱,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其他文献
新来的小沙弥被师父派去看管菜地。小沙弥谨遵师父的吩咐,翻地、施肥、浇水,做得很认真很仔细。看着长势旺盛的青菜,师父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年,师父把种菜的任务也交给了小沙弥。小沙弥准备播种的时候,突然生出了一丝疑惑。其实,平日里看管菜园的时候他就发现,在菜地与盐碱地之间有一尺多宽的空地,看得出来,这一尺来宽的空地里是很优质的土壤,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地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起来呢?  思虑片刻之后,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