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中,在对课改精神的实践与摸索中,广大教师越来越认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因为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能够最快发现知识的盲点,从而开展有效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直接而高效,符合当前教学的主流思想。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怎样运用好自主学习这一“利器”,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显著呢?个人认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以下三颗“心”:
一、带着一颗“童心”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童心”,要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好处有二:一是能增强与学生的亲近感,让孩子在学习中与教师与平等的关系共同学习,二是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知道学生具体阶段的学习能力,兴趣偏好,学习状态等,这样我们在面对数学问题的导入时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做到知识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平均数》的教学中,由于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上,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很难用语言来告之学生,应当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鉴于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师生间的互动,从与学生比赛投篮出发,经由一系列悬念丛生的“比赛”,得出了一些预设的数据供学生来研究平均数。教师三次投篮的成绩分别为5、5、5,生甲为4、6、5,生乙为3、3、6,生丙为6、5,还有最后一次机会,通过学生对数据自己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一步步地感知出平均数这一能够代表某一列数据平均水平的量的含义,在“谁的投篮水平更高”这一具体问题的激发下科学比较的方式。更在对生丙最后一次出手成绩可能性的分析中升华了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课堂上学生的畅所欲言,课堂讨论的热烈程度还令人回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比讲授说教的方式效果显著得多。
二、揣着一颗“宽心”
对待学生的发展还要有一颗“宽心”,要敢于让学生尝试,探索,要给与学生自主专研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总是纠结于教学任务能不能完成,习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要把学生思维的发展放在首位。要知道,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放手让他们去锻炼,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稳固高效的模式,这样的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以鱼重要。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的《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有一道抢30的实践题:两位同学报数,可以在别人基础上任意加上1、2、3来报数,看谁抢得30即获胜。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知识的内化:1.相互按照规则玩一玩,小组内多赛几次。2.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疑问。3.带着疑问来分析刚才的比赛过程。4.交流小结游戏获胜攻略。5.变换游戏规则,再次体验。6.总结不同规则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的环节就是激发疑问和引导小结,其余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交流、体验。一开始学生只是觉得好玩和热闹,但是玩着玩着不少学生感觉到其中隐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注意力就转移了,在随后的环节中,学生对问题的敏锐扑捉和精彩分析带给了课堂一个个高潮,也激发了其余学生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三、有着一颗“关心”
当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时机,要做好充足的学情分析,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要做好引导和帮助,带着一颗“关心”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在学生需要的时机及时给予点拨和帮助,这样长此以往的引导会教给孩子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比如在苏教版五上的《小数乘除法》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了一组综合计算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可以用简便计算:①12.5×1.5×32②18÷1.8+18÷1.2③2.5×4.4④1.24×5+1.24÷0.2,学生在经过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就在行间巡视,发现不少小组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第二道和第四道上,于是教师就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点拨,对一组为第二道题可不可以用简便计算争论不休的同学我就提示他们事实胜于雄辩,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对第四道能不能用简便计算的同学我就让不同意的学生听同意的学生先发言,听懂别人的意思后再下结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时发现学生在经历提示后所做的思考超过我的想象,有的小组学生介绍在第二小题的争论上不需要用计算只要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因为18除以1.8和1.2的和肯定会小于单独除以它们中一个,然后有同学提出会不会是除以他们的差,大家一致决定用计算验证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一“猜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因势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引导,让他们的学习在教师的“童心”、“宽心”、“关心”下变得越来越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少直小学)
一、带着一颗“童心”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童心”,要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的好处有二:一是能增强与学生的亲近感,让孩子在学习中与教师与平等的关系共同学习,二是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知道学生具体阶段的学习能力,兴趣偏好,学习状态等,这样我们在面对数学问题的导入时能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做到知识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平均数》的教学中,由于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上,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很难用语言来告之学生,应当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鉴于此,我设计了一系列师生间的互动,从与学生比赛投篮出发,经由一系列悬念丛生的“比赛”,得出了一些预设的数据供学生来研究平均数。教师三次投篮的成绩分别为5、5、5,生甲为4、6、5,生乙为3、3、6,生丙为6、5,还有最后一次机会,通过学生对数据自己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一步步地感知出平均数这一能够代表某一列数据平均水平的量的含义,在“谁的投篮水平更高”这一具体问题的激发下科学比较的方式。更在对生丙最后一次出手成绩可能性的分析中升华了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课堂上学生的畅所欲言,课堂讨论的热烈程度还令人回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比讲授说教的方式效果显著得多。
二、揣着一颗“宽心”
对待学生的发展还要有一颗“宽心”,要敢于让学生尝试,探索,要给与学生自主专研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总是纠结于教学任务能不能完成,习题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要把学生思维的发展放在首位。要知道,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放手让他们去锻炼,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稳固高效的模式,这样的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以鱼重要。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的《整理与复习》教学中有一道抢30的实践题:两位同学报数,可以在别人基础上任意加上1、2、3来报数,看谁抢得30即获胜。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知识的内化:1.相互按照规则玩一玩,小组内多赛几次。2.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疑问。3.带着疑问来分析刚才的比赛过程。4.交流小结游戏获胜攻略。5.变换游戏规则,再次体验。6.总结不同规则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的环节就是激发疑问和引导小结,其余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交流、体验。一开始学生只是觉得好玩和热闹,但是玩着玩着不少学生感觉到其中隐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注意力就转移了,在随后的环节中,学生对问题的敏锐扑捉和精彩分析带给了课堂一个个高潮,也激发了其余学生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三、有着一颗“关心”
当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时机,要做好充足的学情分析,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要做好引导和帮助,带着一颗“关心”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在学生需要的时机及时给予点拨和帮助,这样长此以往的引导会教给孩子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比如在苏教版五上的《小数乘除法》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了一组综合计算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可以用简便计算:①12.5×1.5×32②18÷1.8+18÷1.2③2.5×4.4④1.24×5+1.24÷0.2,学生在经过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就在行间巡视,发现不少小组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第二道和第四道上,于是教师就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点拨,对一组为第二道题可不可以用简便计算争论不休的同学我就提示他们事实胜于雄辩,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验证,对第四道能不能用简便计算的同学我就让不同意的学生听同意的学生先发言,听懂别人的意思后再下结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时发现学生在经历提示后所做的思考超过我的想象,有的小组学生介绍在第二小题的争论上不需要用计算只要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因为18除以1.8和1.2的和肯定会小于单独除以它们中一个,然后有同学提出会不会是除以他们的差,大家一致决定用计算验证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一“猜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因势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引导,让他们的学习在教师的“童心”、“宽心”、“关心”下变得越来越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少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