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丝编是以竹为原料加工成細如发的丝进行编织的一种特殊工艺。本文通过梳理竹子在中华民族生活、文化中的重要影响,追溯竹丝编历史,概括竹丝编的特殊技艺,记录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竹与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竹子在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中都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是世界上竹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分布范围东到台湾、南到海南、西到西藏纳宗以南、北到黄河流域。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为人类的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考古工作者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并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有“竹”字符号的陶器,证明了中国人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生活上的实用功能经过长期的酝酿发酵,使竹子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中国人称竹子为“君子”,将自然之竹性与君子之人格互喻:竹之空谓之虚怀,竹之挺谓之正直……自然美和人格美达成了高度的统一,竹子成了“君子”们所喜爱之物,以竹入诗、以竹入画的文化传统经久不息、绵延千年。苏东坡诗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爱竹、用竹已经成了一个民族的习惯。小小的竹子在人们手中,不仅变成了实用的竹篮、竹席、竹扇,还变成了精美的竹丝画、竹丝首饰盒等工艺品,围绕着竹文化,流出了一条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为一体的竹编文化长河。
二、竹丝编历史
竹丝编,顾名思义,是把粗壮的竹子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进行编织的一种特殊竹编工艺。竹编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竹编器具上,已经有人字纹、梅花眼等竹编纹样,证明在当时竹编技艺就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在实用功能之外还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功能。
战国时期,竹编制品作为生活用品被大量生产,竹编染色工艺也开始出现,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等地的楚墓中就出土了装饰性较强、制造精细的的竹扇,说明在战国时期竹丝编就已经趋向成熟。
东晋时期,竹编技艺进一步发展。诗人许询题诗“良工眇芳林,构思触物骋。蔑短秋翼蝉,因助望舒景”,以比喻的手法道出了竹篾“薄如蝉翼”的特点。
宋代是竹编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期,从宋代开始,竹编逐渐从之前的生活用品阶段过渡到工艺品阶段,各种精美的竹编花灯、龙灯、小孩玩具等物品产生,竹编的审美性逐渐突显,为竹编工艺品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中后期,竹编编织手法越来越精细,竹制品样式也更加丰富,竹丝编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如竹编首饰盒、竹编画盒、竹编饭盒等制品。还通过跨界创新,与漆器相结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造型美观的竹编工艺品。
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竹编迎来了发展高峰,装饰图案、竹编技法创新层出不穷,制作工序不厌精细。
三、竹丝编技艺
竹丝编是竹编的一个特殊门类。从大类来看,竹丝编和普通竹编一样,也分为平面编织、立体编织两类,平面编织如竹丝画,立体编织如竹丝扣瓷,都是极精细的竹编工艺。而竹丝编的特殊,则特殊在它的选材和编制手法上。
从选材上看,竹丝编的选材要求比一般竹编高得多。中国竹品种众多,竹丝编只选择竹节较长、韧性较高的慈竹。且砍竹的季节必须是在每年的白露后至立春前,因为这段时间的竹子含水量比春季竹少、纤维含量高,且不易生虫。砍伐好的竹子只挑选竹节在80厘米左右、表面没有刮伤痕迹的粗壮竹才能运送出山进行加工,且运输过程中还要用稻草或厚布包裹好竹节,以免送下山的过程中碰伤竹皮。
获得上好的竹子只是竹丝编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竹丝制作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手要稳、眼要准”是制作竹丝的基本要求,比如在刮竹青时,刀与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斜度,运刀过程中刀力要均匀平稳,因为竹丝编只需要竹青粉下面薄薄的那一层蔑,用力太轻则刮不掉青,用力大又容易刮破竹蔑的表层,所以这斜度、力度一定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到了竹蔑分层的步骤,则不用刀,全靠拇指、食指、中指的协作,把蔑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一层一层分出,直至得到薄如蝉翼的竹丝。竹蔑制作好后还要经过药水侵泡、蒸煮脱脂去虫,才算真正完成。一般100斤竹子经过刮青、破片、劈蔑等数十道独特的工艺,仅能制作成重约1两的竹丝。这整个过程复杂繁琐、难度极高,每一步都是对竹编匠人经验技能的考验。也唯有这样,最终制成的竹丝编作品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竹丝编的编织是作品成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但需要过硬的技艺功底,还需要匠心独运的艺术创作。虽然同样采用挑、破、压、拼等编织手法进行编织,但经验不同、心思有异的匠人,编织出的作品都大不一样。能编织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竹丝编工艺品的大师们,不但要凭数十年的经验累积,还需要高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才能为世人留下真正的艺术精品。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成了时代潮流。精美的竹丝编工艺品蕴含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在人们审美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大众对竹丝编作品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通过跨界创新等方式,让传统的竹丝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与时俱进、创作出不失本色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竹丝编精品.是当代竹丝编传承人肩负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蒋亚芳园林用竹的研究[J]竹类研究1996.(15)
[2]黄耿卓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黄耿卓[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3)
[3]徐华铛竹编工艺源远流长[J]森林与人类,1994.(09)
[4]徐华铛竹编工艺源远流长[J]森林与人类,1994.(09)
[5]冬竹东阳竹编[J]风景名胜1998.(12)
[6]佚名竹编历史及文化[J]中国林业产业2018.(03)
一、竹与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竹子在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中都占据重要位置。中国是世界上竹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分布范围东到台湾、南到海南、西到西藏纳宗以南、北到黄河流域。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为人类的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考古工作者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并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有“竹”字符号的陶器,证明了中国人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生活上的实用功能经过长期的酝酿发酵,使竹子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中国人称竹子为“君子”,将自然之竹性与君子之人格互喻:竹之空谓之虚怀,竹之挺谓之正直……自然美和人格美达成了高度的统一,竹子成了“君子”们所喜爱之物,以竹入诗、以竹入画的文化传统经久不息、绵延千年。苏东坡诗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爱竹、用竹已经成了一个民族的习惯。小小的竹子在人们手中,不仅变成了实用的竹篮、竹席、竹扇,还变成了精美的竹丝画、竹丝首饰盒等工艺品,围绕着竹文化,流出了一条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为一体的竹编文化长河。
二、竹丝编历史
竹丝编,顾名思义,是把粗壮的竹子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进行编织的一种特殊竹编工艺。竹编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竹编器具上,已经有人字纹、梅花眼等竹编纹样,证明在当时竹编技艺就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在实用功能之外还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功能。
战国时期,竹编制品作为生活用品被大量生产,竹编染色工艺也开始出现,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等地的楚墓中就出土了装饰性较强、制造精细的的竹扇,说明在战国时期竹丝编就已经趋向成熟。
东晋时期,竹编技艺进一步发展。诗人许询题诗“良工眇芳林,构思触物骋。蔑短秋翼蝉,因助望舒景”,以比喻的手法道出了竹篾“薄如蝉翼”的特点。
宋代是竹编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期,从宋代开始,竹编逐渐从之前的生活用品阶段过渡到工艺品阶段,各种精美的竹编花灯、龙灯、小孩玩具等物品产生,竹编的审美性逐渐突显,为竹编工艺品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中后期,竹编编织手法越来越精细,竹制品样式也更加丰富,竹丝编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如竹编首饰盒、竹编画盒、竹编饭盒等制品。还通过跨界创新,与漆器相结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造型美观的竹编工艺品。
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竹编迎来了发展高峰,装饰图案、竹编技法创新层出不穷,制作工序不厌精细。
三、竹丝编技艺
竹丝编是竹编的一个特殊门类。从大类来看,竹丝编和普通竹编一样,也分为平面编织、立体编织两类,平面编织如竹丝画,立体编织如竹丝扣瓷,都是极精细的竹编工艺。而竹丝编的特殊,则特殊在它的选材和编制手法上。
从选材上看,竹丝编的选材要求比一般竹编高得多。中国竹品种众多,竹丝编只选择竹节较长、韧性较高的慈竹。且砍竹的季节必须是在每年的白露后至立春前,因为这段时间的竹子含水量比春季竹少、纤维含量高,且不易生虫。砍伐好的竹子只挑选竹节在80厘米左右、表面没有刮伤痕迹的粗壮竹才能运送出山进行加工,且运输过程中还要用稻草或厚布包裹好竹节,以免送下山的过程中碰伤竹皮。
获得上好的竹子只是竹丝编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竹丝制作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手要稳、眼要准”是制作竹丝的基本要求,比如在刮竹青时,刀与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斜度,运刀过程中刀力要均匀平稳,因为竹丝编只需要竹青粉下面薄薄的那一层蔑,用力太轻则刮不掉青,用力大又容易刮破竹蔑的表层,所以这斜度、力度一定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到了竹蔑分层的步骤,则不用刀,全靠拇指、食指、中指的协作,把蔑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一层一层分出,直至得到薄如蝉翼的竹丝。竹蔑制作好后还要经过药水侵泡、蒸煮脱脂去虫,才算真正完成。一般100斤竹子经过刮青、破片、劈蔑等数十道独特的工艺,仅能制作成重约1两的竹丝。这整个过程复杂繁琐、难度极高,每一步都是对竹编匠人经验技能的考验。也唯有这样,最终制成的竹丝编作品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竹丝编的编织是作品成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但需要过硬的技艺功底,还需要匠心独运的艺术创作。虽然同样采用挑、破、压、拼等编织手法进行编织,但经验不同、心思有异的匠人,编织出的作品都大不一样。能编织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竹丝编工艺品的大师们,不但要凭数十年的经验累积,还需要高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才能为世人留下真正的艺术精品。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传承发展工程。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成了时代潮流。精美的竹丝编工艺品蕴含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在人们审美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大众对竹丝编作品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通过跨界创新等方式,让传统的竹丝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与时俱进、创作出不失本色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竹丝编精品.是当代竹丝编传承人肩负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蒋亚芳园林用竹的研究[J]竹类研究1996.(15)
[2]黄耿卓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黄耿卓[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3)
[3]徐华铛竹编工艺源远流长[J]森林与人类,1994.(09)
[4]徐华铛竹编工艺源远流长[J]森林与人类,1994.(09)
[5]冬竹东阳竹编[J]风景名胜1998.(12)
[6]佚名竹编历史及文化[J]中国林业产业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