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教学入手创设区域劳育新生态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以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依托,探索构建全方位设计、全学科融合、全过程链接的立体化劳动育人体系。一是对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教材的纵向衔接。二是突破学科边界,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横向渗透,建立多种样态、充分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及实践体系。三是优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开展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体验式学习。
  关键词 劳动教育;劳动教材;纵向衔接;横向渗透;体验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5-0036-03教材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校劳动教育要善用教材、活用教材,并超越教材。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探索小学劳动教育的生活化实践,以省编《劳动与技术》教材为依托,构建全方位设计、全学科融合、全过程链接的立体化劳动育人体系,实现劳动和育人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德树人”。

一、关注纵向联系,让衔接更优化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的内容包含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四个方面,涉及纸艺、泥塑、结艺、布艺、小金工、小木工、种植、烹饪等十二个模块。这些教学内容在十二册教材中由易到难螺旋式交替出现,每册教材一般不少于五个模块内容。该课程在每学期大约20个课时(每周1课时),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某一劳动技能的教学在同一个模块中往往无法充分展开,导致学生只能进行蜻蜓点水般的浅层次学习。加上教材中有些内容难度偏大、对设备要求较高、有安全隐患,很多教学项目变成了现实中难以开展的“惰性”项目。[1]为了进一步细化不同学段和不同年龄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任务、方式方法,我们探索对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教材的纵向衔接。
  1. 整合教材,创新重组
  只有全面掌握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效。从优化教材的角度出发,我们根据课程纲要中教学目标螺旋上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校相关活动,重组、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是整合不同年级相同主题的内容。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应该掌握一些制作多功能课表、折笔帽、包书皮、整理书包等基本学习和生活技能,然而教材却把这些内容都安排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将该主题内容前移至一年级学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学习,再将三年级下册的抽拉式课程表和多功能课表的学习合并。一年级下册的扫地、拖地与四年级上册的“我是家庭小主人”部分内容重合,我们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自理自立的小主人意识。同时,我们结合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进行包书皮、学具整理、拖地、扫地等“生活自理小达人”评比,强化习惯养成,激發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二是整合同一年级相同主题的内容。我们将每册教材按照模块进行整合,如四年级上册的洗茶具、洗衣物整合为家务劳动,泥蔬果、泥碗、泥笔筒整合为泥塑;六年级上册烹饪主题教学中的凉拌黄瓜、香干炒芹菜、做蛋糕和七彩小圆子整合为菜肴和糕点制作两个主题,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既节约了时间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2. 扩充教材,活动延伸
  教材中有些内容受篇幅限制不是很全面,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拓宽信息渠道,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是指向文化精神的扩充。教材中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挖掘,彰显劳动育人的功效。例如:二年级下册编排了折彩粽、做月饼、制印版、做皮影等传统文化项目,我们以此为载体,让学生在这些文化项目的制作学习中了解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亲身体验并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意识,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是指向科技创新的扩充。教材中有些内容更新不及时,我们把一些符合时代发展、有创意的内容补充进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例如:在结艺、电子小制作等模块的教学中,学习了电池盒以后,我们让学生大胆创新,制作水果电池等其他电池;学会用方形网格编织网袋以后,让学生尝试用菱形等其他网格编织网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会编织球网、渔网、护栏网等;学会制作兔子灯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制作荷花灯、南瓜灯等其他灯笼。这样,劳动教育从课堂走向课外,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实践和创新的快乐,掌握生活智慧。

二、把握横向渗透,让贯通更多元


  劳动教育要突破学科边界,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横向渗透,建立多种样态、充分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及实践体系。
  1. 学科渗透融合
  在独立设置的劳动课程基础上,我们尝试合理整合利用其他学科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把分散在各册《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劳动教育渗透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科内容彼此融合、相互渗透、有机整合,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创新课程形态。
  一是适当补充,提高认知。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简单交流植树的方法和意义,明白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将语文学科中的“节气”这一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在观察、描绘、记录等一系列探究自然的实践中了解农作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或创作,将传统文化和劳动实践相结合,渗透文化传承教育。
  二是外向延伸,激发情感。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教给学生包粽子、折彩粽的方法,让学生试着折一折、包一包,将劳动教育与语文学习密切联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农具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不同用途,用中华民族璀璨的农耕文明熏染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光辉历史,激发学生对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者的崇敬之情。   三是实践体验,赋能成长。科学学科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简单电路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制作手电筒、花灯、信号灯、简单发动机等,通过课中学、课外做、生活用,学会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德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如结合不同节日,动手剪纸团花,制作风铃、立体贺卡、书签、书卡,举行创意报纸时装比赛等,让学生懂得用双手为生活创造美。
  2. 注重生活体验
  “生活”不仅仅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教育的过程和手段,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劳动教育的本源。劳动教育要突破单纯知识教育的壁垒,鼓励学生手脑并用,身体力行,提升劳动素养,从而改变已往重课内轻课外、重说教轻实践、重形式轻实干的空谈式教育,形成以“生活体验”为主体的实践性教育模式。
  一是梳理细化教育内容。针对学生劳动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我们创立了“我是小当家”四位一体的劳动系列内容,开展“班级当家-班级岗位我担当;校园当家-校园管理我参与;家庭当家-家务劳动我有责;社区当家-社区服务我奉献”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全方位实施劳动教育。
  二是发掘家庭劳动教育资源。我们设立“家长志愿者课程群”,形成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劳动者系列共享课程”,充分利用优秀家长教育资源为学生成长服务,形成劳动育人的家校合力。
  三是合理分配时间安排。我们在实践中注重抓好三个劳动教育的时间节点:首先是值日、劳动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的种养活动等校内劳动时间;其次是家务劳动时间,根据小学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安排每天10~30分钟的弹性时间要求,再结合自我评价、班级打卡、家长反馈等形式来跟踪监督;最后是由学校组织的走进社区和实践基地的公益劳动时间,如每学期开展的研学和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
  总之,学校要整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家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小义工等在内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充分开发家长与社会资源,潜心研发劳动校本课程,构建出有创意的劳动社团类课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健康发展开拓新的路径。

三、优化教学模式,让体验更直接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聯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改进“激趣、讲授、示范、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课堂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学堂”,将只关注间接经验的掌握性学习转变为基于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积极构建“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并拓展应用”的学习模式。课堂上教师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对于简单的作品尽量让学生人人动手,每人完成一件甚至多件;对于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作品,教师可以合理分解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不同任务的特点与技术难度,合理设置个人与小组任务,确保顺利完成课堂任务,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纸艺项目“自制收纳盒”教学时,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具备了初步折纸技能和制作其他物品的技巧,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围绕“收纳盒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利用鞋盒制作有六个格子的收纳盒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这两大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归纳,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贴一贴”,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感知用旧鞋盒制作收纳盒的方法和正确的制作步骤。在学生初步完成制作任务后,教师通过展示评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激发他们劳动的自豪感、成就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和变废为宝的节能环保意识。在拓展创新环节,教师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变废为宝有妙招”的内容,引导学生巧用废旧材料,多渠道开展实践活动,以提高劳动技能,增强环保意识。
  总之,用好教材,优化模式,既要紧扣劳动学科课程教学这条主线,又要编织好多元化实施劳动教育的网格,明确不同实施路径的着力点和核心点,即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侧重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偏重于劳动技能训练,在有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则更关注分工合作、互助和责任意识养成教育,在校外实践中则偏向于强化学生认知、体验,经历发现、探究、操作这一劳动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1] 丁宇红.劳动技术“微项目群”的建构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20(4):58-61.
  (编辑 崔若峰)
  注释:
  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验研究”(课题编号:DCA19032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2/2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基于对首都某核心区1 197名骨干教师专业表现、专业感受和所获专业支持条件等维度的调研,深入了解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发现该区骨干教师专业表现总体良好,专业
摘要生态教育要培养具有生态理性的生态人。中小学生态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需要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资源整合等多角度进行提升改进。要明确生态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解决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尝试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吸引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全员参与。  关键词 生态教育;自然教育;生态人;生态教育課程;多学科联
摘要如何有效开启集团化办学之路,提升新办教育集团办学效益,是当前教育改革领域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以来,以治理现代化为突破口,有效推动集团一体化办学向纵深发展。其一,描绘共同愿景,明确治理原则,增强干部教师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其二,统一组织架构,推动人员流动,实现各校区合作共治;其三,“输血”“造血”并重,鼓励校区自治与特色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校治理;集团化办学
摘要河南省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多年来致力于开展学生评价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四维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学业水平评价、公民素养评价、个性发展评价和思维能力评价四个主要维度,对师生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导航作用,对学校发展产生了强大驱动力。  关键词 现代学校治理;教育质量评价;学业水平评价;公民素养评价;个性发展评价;思维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
摘要编制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规划,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基础。编制学校发展规划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目标,要充分激发学校发展内生动力,要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要科学有效地使用编制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整体指导。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学校发展规划;高质量发展;办学活力;现代学校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民族地区生态、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给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带来了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不仅要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传授各门学
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方案基本由三部分组成,即背景分析、目标和任务、措施及保障.这三部分环环紧扣,互为依托,背景分析为目标和任务的确定提供依据,措施和保障为目标和任务
期刊
中国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但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新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
期刊
教育“十四五”规划是向2035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学校制定“十四五”规划,肩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破解长期存在的发展难题,构建与新
期刊
谢庄和张率的同题《舞马赋》是仅存史册的两篇南朝咏马赋.舞马由吐谷浑朝贡而来,偏安的南朝人追慕大汉盛世,借胡马南舞营造出"四夷来朝""百兽率舞"和"封禅泰山"的升平气象,并以舞马为符瑞,凸显天命攸归、礼乐先进和身份认同,激发君主奋发进取.《舞马赋》兼具颂圣与讽喻的文体特色,为唐世以降的同类创作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