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探究,乐于探究,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用探究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是我们一线教师希望并探索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特点,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
一、设疑激趣,唤起学生动机,提高探究兴趣
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自己爱好,有的是受明星效应的影响,有的想当歌星、舞蹈家、音乐大师……面对如此多的音乐学习动机,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活泼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其学習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情景、兴趣情景,以情启思。
首先,教师要创设机会,灵活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在欣赏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时,我们首先带领学生视唱乐曲的主题,然后问:“如果你是作曲家,会用怎样的速度、力度和怎样的情绪来表现呢?”这个问题给同学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婚礼是热闹的、喜庆的,乐曲的速度应稍快,力度应稍强;有的说婚礼是神圣的,庄严的,乐曲的速度应慢一些,力度应弱一些等等。我肯定了学生的丰富想象,进一步说:“如果今天是一个西方的婚礼,那么婚礼可能在哪儿举行?乐曲可能用什么乐器演奏呢?”学生们踊跃发言:婚礼在教堂就行,乐器可能用管风琴演奏,以较慢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体现婚礼的庄严和神圣,由此以环环紧扣的问题,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其次,教师要创设兴趣情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乐曲时,我鼓励学生模仿天鹅的行走、跑步和翩翩起舞的姿态,仿效恶魔诡秘、奸诈和不怀好意的神情……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速度、力度和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这种边听边唱边舞的活动中,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沉浸其中,陶醉于心,使学生由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营造自由民主、师生互动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条件。自由安全是创造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的活动中去,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在一种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敢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以《音的高低》一课为例,在设置如何让学生感受和分辨音的高低变化这一环节时,我请学生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鼓、两个盛有不同水位的玻璃杯……学生们通过“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发音体在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高低、音色各不相同?”“为什么同一发音体在敲击不同的部位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为什么发音体体积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的,又急于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是老师牵强灌输的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在欣赏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把握知识。
但是一些教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新的问题打乱教学计划,这是教师组织课堂能力不足和知识匮乏所造成的。如何解决这样的尴尬呢?首先,老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备课,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的观察力,能够及时觉察学生的困难,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及时鼓励和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切莫置之不理。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探究思维,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
问题,即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问题的提出就是思维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设计提出或单独由学生设计提出开放性的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因此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在上《音的高低》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首完整的古筝曲《化蝶》,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古筝演奏手势的分解动作,让学生边看演奏者手的移动,边注意听音乐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把自己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蜂拥而至:“为什么拨动琴弦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每根琴弦发出的声音不同?”“琴弦的粗细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然后以竞赛的形式来解答这些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只要动起来就会有不同意见的存在,我蓄意制造他们“对抗”起来,在“动”的碰撞中悟出真理、才智,获取新的知识。正是通过类似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解决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抓住心理需要,开展丰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需要,具有追求探究的倾向,是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来,学生在参与中积极主动地进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二度创作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的接受。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我經常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一展嘹亮歌喉,来个模仿秀,再将“原唱”与“模仿”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模仿中提升自己,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性需要。我还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演唱、演奏、伴舞、配乐等让学生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给学生构建一个释放激情、展示才华的平台。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留出“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唱、去舞、去奏、去想象。我在上《音乐与生活》时,引导学生讨论“锅碗瓢盆”与音乐的关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七八个学生围在一起,时而在“锅碗瓢盆”上敲敲打打,时而聚精会神地思考,时而热情激烈地讨论,同学们在进行创造活动的同时,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兴奋、共同合作的乐趣以及创造中的愉悦。又如,在欣赏民族乐曲《渔舟唱晚》和电声乐队演奏的《夜莺》时,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听完乐曲后最想做的事就是亲手动乐器,感受电子乐器的神奇。于是,在创造与实践活动中,我用电子琴演奏一首《铃儿响叮当》后,便指导学生亲自演奏乐器。此时,他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全神贯注地在琴上弹着自己所能表达的东西,感受着这件现代乐器变换音色的魅力。这使课堂变成学生燃烧激情、拓展思维、彰显个性的探究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开放态度,科学评价,激发创新动机
在探究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由于学生受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难免出现失误和偏差。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让学生永葆探究精神的有效策略,就是教师适时而巧妙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开放性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探究成果。比如: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在课堂上,我经常以掌声和“真棒”、“高见”等简短而真诚的表扬,使他们增添信心、享受成功,进而发挥想象、尝试创新。这是包容性的评价方法。另外,我对学生的结论从不过早、过急地做评价。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每首歌曲的欣赏,总是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设想,即使是思维偏差、答非所问,也要给予鼓励和谅解,以宽容的态度处之,使其获得探究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是延迟性评价方法。这两种开放性、科学性的评价方法,即符合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尝试欣赏、活动、探究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思想,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逐步形成独立的探究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正是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鼓励音乐创造”理念的核心所在!
一、设疑激趣,唤起学生动机,提高探究兴趣
学习动机是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自己爱好,有的是受明星效应的影响,有的想当歌星、舞蹈家、音乐大师……面对如此多的音乐学习动机,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活泼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其学習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情景、兴趣情景,以情启思。
首先,教师要创设机会,灵活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在欣赏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时,我们首先带领学生视唱乐曲的主题,然后问:“如果你是作曲家,会用怎样的速度、力度和怎样的情绪来表现呢?”这个问题给同学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婚礼是热闹的、喜庆的,乐曲的速度应稍快,力度应稍强;有的说婚礼是神圣的,庄严的,乐曲的速度应慢一些,力度应弱一些等等。我肯定了学生的丰富想象,进一步说:“如果今天是一个西方的婚礼,那么婚礼可能在哪儿举行?乐曲可能用什么乐器演奏呢?”学生们踊跃发言:婚礼在教堂就行,乐器可能用管风琴演奏,以较慢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体现婚礼的庄严和神圣,由此以环环紧扣的问题,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其次,教师要创设兴趣情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乐曲时,我鼓励学生模仿天鹅的行走、跑步和翩翩起舞的姿态,仿效恶魔诡秘、奸诈和不怀好意的神情……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速度、力度和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这种边听边唱边舞的活动中,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沉浸其中,陶醉于心,使学生由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营造自由民主、师生互动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条件。自由安全是创造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的活动中去,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在一种安全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敢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以《音的高低》一课为例,在设置如何让学生感受和分辨音的高低变化这一环节时,我请学生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鼓、两个盛有不同水位的玻璃杯……学生们通过“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发音体在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高低、音色各不相同?”“为什么同一发音体在敲击不同的部位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为什么发音体体积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发现的,又急于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是老师牵强灌输的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在欣赏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把握知识。
但是一些教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新的问题打乱教学计划,这是教师组织课堂能力不足和知识匮乏所造成的。如何解决这样的尴尬呢?首先,老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备课,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学生的观察力,能够及时觉察学生的困难,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及时鼓励和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切莫置之不理。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探究思维,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
问题,即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问题的提出就是思维的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设计提出或单独由学生设计提出开放性的有意义的、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因此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在上《音的高低》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首完整的古筝曲《化蝶》,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古筝演奏手势的分解动作,让学生边看演奏者手的移动,边注意听音乐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把自己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问题蜂拥而至:“为什么拨动琴弦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每根琴弦发出的声音不同?”“琴弦的粗细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然后以竞赛的形式来解答这些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只要动起来就会有不同意见的存在,我蓄意制造他们“对抗”起来,在“动”的碰撞中悟出真理、才智,获取新的知识。正是通过类似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搜寻、发现、探索、解决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抓住心理需要,开展丰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需要,具有追求探究的倾向,是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来,学生在参与中积极主动地进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二度创作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的接受。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我經常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一展嘹亮歌喉,来个模仿秀,再将“原唱”与“模仿”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模仿中提升自己,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性需要。我还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演唱、演奏、伴舞、配乐等让学生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给学生构建一个释放激情、展示才华的平台。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留出“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唱、去舞、去奏、去想象。我在上《音乐与生活》时,引导学生讨论“锅碗瓢盆”与音乐的关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七八个学生围在一起,时而在“锅碗瓢盆”上敲敲打打,时而聚精会神地思考,时而热情激烈地讨论,同学们在进行创造活动的同时,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兴奋、共同合作的乐趣以及创造中的愉悦。又如,在欣赏民族乐曲《渔舟唱晚》和电声乐队演奏的《夜莺》时,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听完乐曲后最想做的事就是亲手动乐器,感受电子乐器的神奇。于是,在创造与实践活动中,我用电子琴演奏一首《铃儿响叮当》后,便指导学生亲自演奏乐器。此时,他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全神贯注地在琴上弹着自己所能表达的东西,感受着这件现代乐器变换音色的魅力。这使课堂变成学生燃烧激情、拓展思维、彰显个性的探究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开放态度,科学评价,激发创新动机
在探究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由于学生受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难免出现失误和偏差。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让学生永葆探究精神的有效策略,就是教师适时而巧妙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开放性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探究成果。比如: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在课堂上,我经常以掌声和“真棒”、“高见”等简短而真诚的表扬,使他们增添信心、享受成功,进而发挥想象、尝试创新。这是包容性的评价方法。另外,我对学生的结论从不过早、过急地做评价。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每首歌曲的欣赏,总是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设想,即使是思维偏差、答非所问,也要给予鼓励和谅解,以宽容的态度处之,使其获得探究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是延迟性评价方法。这两种开放性、科学性的评价方法,即符合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尝试欣赏、活动、探究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思想,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逐步形成独立的探究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正是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鼓励音乐创造”理念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