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商银行2019年第三季度净息差环比下滑12个基点,其中生息资产收益下行约8个基点,负债成本上行约6个基点。部分券商研究员将此定义为净息差的趋势性下行,并以此推导出招行的高速增长或出现向下的拐点。
笔者并不认可这种观点。银行损益表由多方面组成: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运费用、减值损失等,净息差只是净利息收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何况净利润还有其他几方面因素制约。笔者看来,在国内不爆发恶性经济危机的前提下,未来3年招行净利润增速依然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甚至超越今年的增速。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多数还是以净利息收入和变相的净利息收入(如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为主。招行未来如果想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净利息收入至少要保持稳定增速。而净利润增速的两个重要因子为规模和净息差。
关于净息差,对公业务的净息差高低和经济繁荣程度密切相关,经济越繁荣,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就越大,资金价格就越高,而资金价格最终体现在净息差上。但是,经济情况对零售贷款利率的影响就很弱。以恒生银行和富国银行为例,这两家银行在美联储启动加息之前长时间处于低利率环境中,但它们的净息差依然长期保持在2%~3%的中等水准,究其原因就是两家银行都有大量的零售信贷业务。
就招行净息差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此次三季度的净息差到底是偶然还是趋势性因素。笔者认为两者兼有,资产收益率的下行和对公贷款需求疲软有很大关系,招行在第三季度加大了票据的配置,而票据的特点是风险低于贷款但收益率也偏低。所以,资产收益率下行中有趋势性因素。
招行已通过增加零售资产的配置最大范围化解收益率降低的影响。从2014年底开始,央行经过6次降息,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降到了4.35%,随后一直保持这个水平。但是招行的净息差却保持相对稳定,并且这几年还在逐步走高。另外,此次三季度负债成本的大幅上行可能和招行抢在结构性存款新规出台前抢作高成本的结构性存款有关,后续负债成本的走势还有待继续观察。净利息收入除了净息差因素外,另一因素就是规模。这一点,招行今年采用了以量补价策略。到第三季度,总资产扩张12.25%。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均值,极大缓解了净息差下行给营收带来的压力。
是否所有的银行都具备以量补价的能力呢?很遗憾,以量补价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是资本金,扩张资产负债表必然带来资本金的消耗,而招行是国内6家实施资本高级法的银行之一,资本高级法结合招行以零售为主的业务方向可以极大节省资本金。招行三季报虽然总资产同比增长了12.25%,但同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只下降了9个基点。第二则是低成本稳定负债的支撑。通常银行的资产以长周期贷款为主,为防止期限错配,银行必须以稳定性较好的存款与之匹配。
如果想要提高资产规模增速,存款增速必须跟上。招行近两年连续启动的对公补短板和零售北极星计划将培养客群放在首位。依靠客群的快速增长,使得招行在存款规模提升的同时还能保持业内非常低的存款成本。
可见,招行在资产配置、客群建设方面下的苦功起码可以保证未来2~3年净利息收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速。不会成为招行净利润增速羁绊。
招行今年营收增速相对放缓,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向引以为傲的非息收入增速显著放缓,特别是受托理财收入受到理财新规的影响严重拖累整体手续费增速。由于招行的理财规模位居业内第二,高达2万亿元。理财规模第一位的工商银行托理财规模和招行相比只略高一点。但考虑到工行的资产规模是招行的4倍,所以,招行的受托理财收入对总营收的贡献率为业内第一。最近两年理财新规影响了招行理财的发展进度,受托理财收入大幅减少,具体数据参考附表。
招行的理财业务从2017年后受到理财新规影响开始走下坡路。理财收益率、理财规模和总资产的比例都在持续降低。受托理财收入更是从峰值时的143亿元降到今年的约66亿元。招行的很多理财业务最近两年都处于观望阶段。随着理财新规的出台以及2019年11月1日招商理财的获批开业,其资管业务有望迎来涅槃。资管业务低资本消耗、低风险的特点对于招行轻资产、轻资本转型意义重大。
假设招行理财业务未来3年可恢复到2016年的峰值(和总资产的比例达到40%,资管收益率达到0.55%)那么3年后受托理财业务收入可以提升到(74000×1.08^3)×40%×0.55%=205亿元。和2019年预计的66亿元相比,受托理财业务收入可提升139亿元。这个数据和2019年92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比可提升139×75%/920=11.33%,年化提升3.64%。也就是说,未来3年以受托理财业务为主的资管业务能每年给净利润贡献额外3个百分点的净利润增速。包含受托理财业务的非息收入有望成为招行新的增长引擎。
前面从收入角度探讨了招行未来支撑盈利中高速增长的2个支柱,最后,再说一下费用支出方面。银行费用支出中,信用减值损失计提是比较大的一块,以招行为例:2018年招行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超过600亿元,占当年净利润超过3/4。减值准备余额又被投资者称为银行业绩的蓄水池,收入好的年景多蓄水,收入不好的年景放水,最后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截至2019年三季报,招行的贷款减值余额高达2180亿元,不良贷款覆盖率409%。而其不良率已经下降到了1.19%的水平,在大中型银行中属于最低水平。招行减值准备的蓄水池已远超风险抵补的需要。财政部此前给出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对于金融企业减值准备超过监管要求一倍以上的部分属于过度减值,需还原成收入并按规定分红。虽然这一意见稿还未正式通过,但未来该意见稿最终落实的可能较大。招行目前的2180亿减值准备中至少有超过500亿的过度减值。这部分可以通过会计年度中减少或者不增减值损失计提的方法逐步平滑掉。如果营收增长而减值不涨甚至降低,那么净利润增速势必会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未来3年,招行依然很可能保持净利润中高速增长,现在谈招行的增速拐点为时尚早。
笔者并不认可这种观点。银行损益表由多方面组成: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运费用、减值损失等,净息差只是净利息收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何况净利润还有其他几方面因素制约。笔者看来,在国内不爆发恶性经济危机的前提下,未来3年招行净利润增速依然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甚至超越今年的增速。
净利息收入依然可稳定增长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多数还是以净利息收入和变相的净利息收入(如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为主。招行未来如果想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净利息收入至少要保持稳定增速。而净利润增速的两个重要因子为规模和净息差。
关于净息差,对公业务的净息差高低和经济繁荣程度密切相关,经济越繁荣,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就越大,资金价格就越高,而资金价格最终体现在净息差上。但是,经济情况对零售贷款利率的影响就很弱。以恒生银行和富国银行为例,这两家银行在美联储启动加息之前长时间处于低利率环境中,但它们的净息差依然长期保持在2%~3%的中等水准,究其原因就是两家银行都有大量的零售信贷业务。
就招行净息差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此次三季度的净息差到底是偶然还是趋势性因素。笔者认为两者兼有,资产收益率的下行和对公贷款需求疲软有很大关系,招行在第三季度加大了票据的配置,而票据的特点是风险低于贷款但收益率也偏低。所以,资产收益率下行中有趋势性因素。
招行已通过增加零售资产的配置最大范围化解收益率降低的影响。从2014年底开始,央行经过6次降息,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降到了4.35%,随后一直保持这个水平。但是招行的净息差却保持相对稳定,并且这几年还在逐步走高。另外,此次三季度负债成本的大幅上行可能和招行抢在结构性存款新规出台前抢作高成本的结构性存款有关,后续负债成本的走势还有待继续观察。净利息收入除了净息差因素外,另一因素就是规模。这一点,招行今年采用了以量补价策略。到第三季度,总资产扩张12.25%。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均值,极大缓解了净息差下行给营收带来的压力。
是否所有的银行都具备以量补价的能力呢?很遗憾,以量补价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是资本金,扩张资产负债表必然带来资本金的消耗,而招行是国内6家实施资本高级法的银行之一,资本高级法结合招行以零售为主的业务方向可以极大节省资本金。招行三季报虽然总资产同比增长了12.25%,但同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只下降了9个基点。第二则是低成本稳定负债的支撑。通常银行的资产以长周期贷款为主,为防止期限错配,银行必须以稳定性较好的存款与之匹配。
如果想要提高资产规模增速,存款增速必须跟上。招行近两年连续启动的对公补短板和零售北极星计划将培养客群放在首位。依靠客群的快速增长,使得招行在存款规模提升的同时还能保持业内非常低的存款成本。
可见,招行在资产配置、客群建设方面下的苦功起码可以保证未来2~3年净利息收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速。不会成为招行净利润增速羁绊。
非利息收入可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招行今年营收增速相对放缓,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向引以为傲的非息收入增速显著放缓,特别是受托理财收入受到理财新规的影响严重拖累整体手续费增速。由于招行的理财规模位居业内第二,高达2万亿元。理财规模第一位的工商银行托理财规模和招行相比只略高一点。但考虑到工行的资产规模是招行的4倍,所以,招行的受托理财收入对总营收的贡献率为业内第一。最近两年理财新规影响了招行理财的发展进度,受托理财收入大幅减少,具体数据参考附表。
附表:零售贷存比
招行的理财业务从2017年后受到理财新规影响开始走下坡路。理财收益率、理财规模和总资产的比例都在持续降低。受托理财收入更是从峰值时的143亿元降到今年的约66亿元。招行的很多理财业务最近两年都处于观望阶段。随着理财新规的出台以及2019年11月1日招商理财的获批开业,其资管业务有望迎来涅槃。资管业务低资本消耗、低风险的特点对于招行轻资产、轻资本转型意义重大。
假设招行理财业务未来3年可恢复到2016年的峰值(和总资产的比例达到40%,资管收益率达到0.55%)那么3年后受托理财业务收入可以提升到(74000×1.08^3)×40%×0.55%=205亿元。和2019年预计的66亿元相比,受托理财业务收入可提升139亿元。这个数据和2019年92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比可提升139×75%/920=11.33%,年化提升3.64%。也就是说,未来3年以受托理财业务为主的资管业务能每年给净利润贡献额外3个百分点的净利润增速。包含受托理财业务的非息收入有望成为招行新的增长引擎。
过高风险抵补准备金或成利润蓄水池
前面从收入角度探讨了招行未来支撑盈利中高速增长的2个支柱,最后,再说一下费用支出方面。银行费用支出中,信用减值损失计提是比较大的一块,以招行为例:2018年招行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超过600亿元,占当年净利润超过3/4。减值准备余额又被投资者称为银行业绩的蓄水池,收入好的年景多蓄水,收入不好的年景放水,最后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截至2019年三季报,招行的贷款减值余额高达2180亿元,不良贷款覆盖率409%。而其不良率已经下降到了1.19%的水平,在大中型银行中属于最低水平。招行减值准备的蓄水池已远超风险抵补的需要。财政部此前给出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对于金融企业减值准备超过监管要求一倍以上的部分属于过度减值,需还原成收入并按规定分红。虽然这一意见稿还未正式通过,但未来该意见稿最终落实的可能较大。招行目前的2180亿减值准备中至少有超过500亿的过度减值。这部分可以通过会计年度中减少或者不增减值损失计提的方法逐步平滑掉。如果营收增长而减值不涨甚至降低,那么净利润增速势必会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未来3年,招行依然很可能保持净利润中高速增长,现在谈招行的增速拐点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