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曾经是浦东的一片荒滩和芦苇荡,地广人稀。而当30年前浦东宣布开发开放之后,外高桥的名字,就始终位于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最前沿。作为全国第一个保税区,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外高桥保税区,标志着中国又一个开放的“窗口”正式打开。这片土地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深化,为上海和中国,向全球诠释着“开放”两字的含义。
外高桥保税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是开发开放浦东战略决策中的点睛之笔,它的成功案例直接对此后的中国自贸区提供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中国自贸区的核心生命力依然是“制度创新”。
荒滩上建设起开放窗口
1990年,刚刚成立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和陆家嘴、金桥开发公司一起,在当时浦东唯一的酒店——塘桥的由由饭店办公。当时项目拓展部副经理王磊回忆,大家从各个单位借调而来,每天披星戴月摆渡到浦东上班,对于负责现场动迁、建设的开发者来说,当时现场艰苦的工作环境更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外高桥保税区在成立之初,国内没有任何可以参照借鉴的模式,一切都从零开始摸索。当时,所有人员出入保税区都需要使用由上海市公安局签发的“进出证件”,门口有专人驻守,外面的人都觉得保税区非常神秘。
按照“量力而行,滚动开发”的原则,外高桥保税区先后进行了3次扩大封关,到1994年12月底第三次封关后,封关区域已达5.5平方公里。1995年4月18日,经国家海关总署批准,上海浦东海关、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正式开关。一些较大规模的加工项目和高技术项目陆续进区,如美国的GE公司、惠普公司、英特尔公司、美国通用、日本电工、先锋电子等。保税区成立五年,就批准各类投资项目2224个,吸引投资额29.53亿美元。
2011年11月29日,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成立。这显示了我国在推进进出口贸易平衡方面的努力,同时也是上海综合保税区探索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发展的一个举措。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经济优势以及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总额用20年时间完成了“三级跳”:1993年为3亿美元,2002年首次超过100亿美元,2012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制度创新探索成果不断
作为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还肩负着先行先试、功能创新的重任。2013年9月,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外高桥保税区域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发区域和核心区域,实现了从保税区向自贸区的“升级换代”,通过一系列首创性、引领性探索试验,为全国贡献了诸多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
在这里,发布了全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率先试点了境外投资备案管理模式,率先开展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率先探索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从自贸区挂牌截止到2019年底,保税区域新设外资企业8500家,超过挂牌前23年的5000家,其中90%以备案方式设立,有9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222个项目。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1466个,中方对外投资总额达到565亿美元。保税区域新设企业3.3万家,是挂牌前23年的4倍。通过在金融、航运、贸易、文化、专业、社会服务领域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先后推出2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到去年底已经累计落地扩大开放项目2567个,占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领域项目数的79%,在26个领域实现了全国率先开放,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第一家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第一家中外合资旅行社、第一家外资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第一家外资工程设计企业等均落户于外高桥。
开拓新功能,打造新平台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使得外高桥保税区实现了全新跨越,激发出全新的活力。作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突破点,目前,这里正在打造以国际贸易、高端制造和金融服务为主的功能集聚区,作为专业服务平台的功能也在不断优化,新兴经济业态蓬勃发展。
2019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外高桥保税区经济规模在108家开发区中排名第一。作为全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热土,国内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去年底,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FDI杂志对全球1200多个自由贸易园区2018年度指标进行测评,外高桥保税区荣获亚太区最受大客户欢迎奖、透明度提升力度奖、企业增资扩容奖、贸易便利化奖等4项大奖,其中前两项重量级大奖的获得,足以证明外高桥保税区正在逐步赶超全球其他自由贸易园区,并真正成为亚洲最佳自由贸易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