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维持国家财经秩序的重要保障,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廉洁行政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基层审计工作的特点,结合烟台市牟平区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新形态下基层审计工作展现新作为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突破“三大误区”,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工作方向;2)强化“三种意识”,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敢于担当作为;3)突出“三大重点”,预防反对腐败、促进地方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 基层 审计 新作为
审计是指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1]。审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审计已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其相适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也赋予了审计部门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增速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民生等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的困难,更需要进一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基层审计要主动认识、适应和把握新常态,找准差距,明确方向,增强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四个全面”的需要。
一、突破“三大误区”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工作方向
(一)突破审计“不干事净找事”的误区
基层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独立承担政府管理中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从基层的审计现行状况看,审计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必须要保证国有资金和资产的规范使用,但是个别干部错误认为审计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审计工作要出成绩就要挑毛病、找错误,就要以查处干部的经济问题为前提。其实,审计监督与地方发展并行不悖而且相互助益,是与国家资产被盘剥、国家资金受侵害、人民利益受损失的违纪违法行为斗争的过程,也是体现审计服务在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过程。审计工作人员是人民利益的忠实卫士,面对非议、不解等片面的声音和做法,要以法律法规和公正为准绳,坚决发挥自身职能对偏离正轨的行为加以纠正。
(二)突破审计“不是主角只是配角”的误区
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在政府职能设置中处于独立监督的位置,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保持独立并不意味着与地方中心工作脱钩。有的审计人员简单认为审计应该置身于地方中心工作外围,只要把自身业务干好即可,甚至存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我无关的错误心态,对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不了解,对地区工作中心和发展大局不关心,审计工作游离于地方发展主流之外;有的审计工作人员认为惩治腐败不是审计机关的职能,忽视了利用审计工作发现腐败线索的便利条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审计方针的重要内容,审计工作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发展,而且挽回的损失也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基层审计部门必须把保障促进发展作为最大政治、作为立身处世的关键。
(三)突破审计“只会算账不会打仗”的误区
当前在基层审计中以“就账审账”的传统审计方式为主,偏重对部门和单位账目的审计,轻于对审计对象“帐外”现场的调查、审核和取证,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能力素质还存在与审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无法短时间内把握情况、突破问题,在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违纪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上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偏重于“单打独斗”,与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不足,在通过组织程序进行追究,直至党纪政纪处理上有所欠缺。基层审计要努力实现由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转型,必须要苦练内功、勇于创新,加强学习培训、解决工学矛盾,提升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二、强化“三种意识”,提升业务素质、敢于担当作为
(一)强化责任意识
审计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需要审计人员随时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形势,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各项专业审计,与传统的合法性审计存在很大不同。面对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基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时刻把国家荣誉、群众的利益和地方的发展作为己任,坚决摒弃混饭吃的错误心态,坚决消除触及问题得罪人的错误观念,以对地方发展和群众利益和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国有资金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二)强化大局意识
要加强对地方发展思路和中心工作的学习和领会,深刻领悟内涵,积极主动研究党委、政府和群众需求并坚持对照检查业务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重点和举措。在具体工作开展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的作用,通过审计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二要处理好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审计实施、定性和处理要在依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宏观背景和单位实际,特别是遇到某些问题同现行法规制度有矛盾时,在审计处理处罚上要坚持审计从严,处理实事求是,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三要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审计监督同纪检、财政税务等其他监督紧密相关,审计部门审计重大复杂疑难问题以及在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三)强化学习意识
审计监督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要适应新常态下审计工作新形势,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政策法规、突出专业知识,强化综合研判能力,特别是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要按照“锻造优良的政治品质、锤炼精湛的业务本领、打造过硬的纪律作风”的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大胆创新审计模式,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适应云时代大数据需要,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才能完成新常态下党委、政府赋予的审计任务。 三、突出“三大重点”促进地方发展、预防反对腐败
结合在牟平区审计局工作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基层审计要发挥更大作用必须突出三方面的重点:
(一)突出审计保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围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牟平区审计局近年来重点审计了区级预算收支、税收征管、国库预算收支情况以及重点单位的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仅2014年就完成审计和调查项目61个,查出违规金额34.59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5.56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金额34.59亿元。围绕固定资产审计,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扩大内需项目、城市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审计等项目80多个,审计投资总额2亿多元,核减工程造价3200多万元,核减率为15%,为节约政府资金、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基层审计要展现新作为,必须坚持以审计促发展,坚决搞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调查的结合力度,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现有审计资源,实现“一花多果”;加强政府债务审计和分析,要对直接债务、或有债务以及近年来债务结构变化等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加强税收结构审计,加强审计结果的分析与运用,积极为促进牟平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经济健康发展建言建策;加强区属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使政府投资投有所值、投有所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提高重点工程审计质量和效率。
(二)突出审计保民生的根本性作用
为确保国家关于加强民生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牟平区审计局先后组织对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排污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校改资金、抗震救灾等35项涉及民生的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和调查,审计资金总额18亿元。基层审计在保护群众切身利益上要发挥更大作用,还要在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审计结果的横纵向分析力度,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管理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牟平区审计局向各级提交审计和调查报告40篇(次),审计要情8篇,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80多条,均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领导先后批示报告和审计要情6篇(次);促成修订完善加强民生资金管理的制度规章20多条,4个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问题。
(二)突出审计保干部的防范性作用
从经济责任审计入手不仅可以发现权力出轨,也有利于发现制度漏洞和体制问题,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打造廉洁政府。为此牟平区专门出台了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对镇街主要负责人任期内每年审计一次,对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满三年审计一次,五年之内审计两次,满五年后每年审计一次,2015年先后对44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7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当前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在离任审计上要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挑选精兵强将,保质保量完审计任务,确保“离任离得明,接任接得清”;在任中审计上要强化监督力度,将审计重点放在下属单位多、预算外资金多、有行政执法权以及多年未审的四类单位上,重点审计任期财政财务收支、重大投资决策、固定资产管理、债权债务清理、专项资金拨付使用、遵守财经法纪以及个人的廉政情况等,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干部任免、评价,为促进廉政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审计学原理(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明,聂召.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来自省级地方政府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06):36-41+112.
作者简介:姜枚青(1981-),女,汉,山东烟台人,烟台市牟平区审计局审计师,研究方向:财务审计。
【关键词】新常态 基层 审计 新作为
审计是指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1]。审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审计已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其相适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也赋予了审计部门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增速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民生等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的困难,更需要进一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基层审计要主动认识、适应和把握新常态,找准差距,明确方向,增强审计工作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四个全面”的需要。
一、突破“三大误区”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工作方向
(一)突破审计“不干事净找事”的误区
基层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独立承担政府管理中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从基层的审计现行状况看,审计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必须要保证国有资金和资产的规范使用,但是个别干部错误认为审计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审计工作要出成绩就要挑毛病、找错误,就要以查处干部的经济问题为前提。其实,审计监督与地方发展并行不悖而且相互助益,是与国家资产被盘剥、国家资金受侵害、人民利益受损失的违纪违法行为斗争的过程,也是体现审计服务在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过程。审计工作人员是人民利益的忠实卫士,面对非议、不解等片面的声音和做法,要以法律法规和公正为准绳,坚决发挥自身职能对偏离正轨的行为加以纠正。
(二)突破审计“不是主角只是配角”的误区
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在政府职能设置中处于独立监督的位置,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保持独立并不意味着与地方中心工作脱钩。有的审计人员简单认为审计应该置身于地方中心工作外围,只要把自身业务干好即可,甚至存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我无关的错误心态,对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不了解,对地区工作中心和发展大局不关心,审计工作游离于地方发展主流之外;有的审计工作人员认为惩治腐败不是审计机关的职能,忽视了利用审计工作发现腐败线索的便利条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审计方针的重要内容,审计工作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发展,而且挽回的损失也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基层审计部门必须把保障促进发展作为最大政治、作为立身处世的关键。
(三)突破审计“只会算账不会打仗”的误区
当前在基层审计中以“就账审账”的传统审计方式为主,偏重对部门和单位账目的审计,轻于对审计对象“帐外”现场的调查、审核和取证,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能力素质还存在与审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无法短时间内把握情况、突破问题,在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违纪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上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偏重于“单打独斗”,与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不足,在通过组织程序进行追究,直至党纪政纪处理上有所欠缺。基层审计要努力实现由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转型,必须要苦练内功、勇于创新,加强学习培训、解决工学矛盾,提升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二、强化“三种意识”,提升业务素质、敢于担当作为
(一)强化责任意识
审计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需要审计人员随时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经济形势,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各项专业审计,与传统的合法性审计存在很大不同。面对审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基层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时刻把国家荣誉、群众的利益和地方的发展作为己任,坚决摒弃混饭吃的错误心态,坚决消除触及问题得罪人的错误观念,以对地方发展和群众利益和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国有资金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二)强化大局意识
要加强对地方发展思路和中心工作的学习和领会,深刻领悟内涵,积极主动研究党委、政府和群众需求并坚持对照检查业务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重点和举措。在具体工作开展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的作用,通过审计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二要处理好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审计实施、定性和处理要在依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宏观背景和单位实际,特别是遇到某些问题同现行法规制度有矛盾时,在审计处理处罚上要坚持审计从严,处理实事求是,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三要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审计监督同纪检、财政税务等其他监督紧密相关,审计部门审计重大复杂疑难问题以及在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要积极争取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三)强化学习意识
审计监督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要适应新常态下审计工作新形势,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政策法规、突出专业知识,强化综合研判能力,特别是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要按照“锻造优良的政治品质、锤炼精湛的业务本领、打造过硬的纪律作风”的要求,加强业务培训,大胆创新审计模式,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适应云时代大数据需要,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才能完成新常态下党委、政府赋予的审计任务。 三、突出“三大重点”促进地方发展、预防反对腐败
结合在牟平区审计局工作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基层审计要发挥更大作用必须突出三方面的重点:
(一)突出审计保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围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牟平区审计局近年来重点审计了区级预算收支、税收征管、国库预算收支情况以及重点单位的预算执行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仅2014年就完成审计和调查项目61个,查出违规金额34.59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5.56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金额34.59亿元。围绕固定资产审计,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扩大内需项目、城市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审计等项目80多个,审计投资总额2亿多元,核减工程造价3200多万元,核减率为15%,为节约政府资金、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基层审计要展现新作为,必须坚持以审计促发展,坚决搞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和调查的结合力度,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现有审计资源,实现“一花多果”;加强政府债务审计和分析,要对直接债务、或有债务以及近年来债务结构变化等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加强税收结构审计,加强审计结果的分析与运用,积极为促进牟平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经济健康发展建言建策;加强区属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使政府投资投有所值、投有所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提高重点工程审计质量和效率。
(二)突出审计保民生的根本性作用
为确保国家关于加强民生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牟平区审计局先后组织对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排污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校改资金、抗震救灾等35项涉及民生的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和调查,审计资金总额18亿元。基层审计在保护群众切身利益上要发挥更大作用,还要在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审计结果的横纵向分析力度,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管理的治本之策,近年来牟平区审计局向各级提交审计和调查报告40篇(次),审计要情8篇,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80多条,均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领导先后批示报告和审计要情6篇(次);促成修订完善加强民生资金管理的制度规章20多条,4个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问题。
(二)突出审计保干部的防范性作用
从经济责任审计入手不仅可以发现权力出轨,也有利于发现制度漏洞和体制问题,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打造廉洁政府。为此牟平区专门出台了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对镇街主要负责人任期内每年审计一次,对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期满三年审计一次,五年之内审计两次,满五年后每年审计一次,2015年先后对44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7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当前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在离任审计上要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挑选精兵强将,保质保量完审计任务,确保“离任离得明,接任接得清”;在任中审计上要强化监督力度,将审计重点放在下属单位多、预算外资金多、有行政执法权以及多年未审的四类单位上,重点审计任期财政财务收支、重大投资决策、固定资产管理、债权债务清理、专项资金拨付使用、遵守财经法纪以及个人的廉政情况等,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干部任免、评价,为促进廉政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审计学原理(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明,聂召.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来自省级地方政府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06):36-41+112.
作者简介:姜枚青(1981-),女,汉,山东烟台人,烟台市牟平区审计局审计师,研究方向:财务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