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相依,传情达意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话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在时代的变革中萌芽,在战火纷飞中发展,在民族解放中重生。随着当今小剧场话剧的发展,人们对话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今“中国式”话剧艺术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并存、多样化发展的时代。本文将以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为例从“中国式”舞台呈现方面对“中国式”的话剧道路进行总结。
  【关键词】:林兆华;舞台呈现;意境
  “中国式”话剧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式舞台意境和自由的舞台时空,同时又包含了先锋话剧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中国式”话剧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点,在近乎戏曲的舞台上,运用简单的舞美、灯光、音响手段塑造真实的审美情景。
  1、空灵的舞台意境
  “中国式”话剧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虚拟化的特征,比起传统的话剧舞台多出了更多的抽象性与隐喻化,比起传统的戏曲舞台有少了程式化。通过简单的舞台陈设表达出无限的审美空间。
  《赵氏孤儿》中,空旷的舞台上,背景是质地粗糙的山石,烟雾缭绕的空旷舞台上只有一人、一马。在悠扬的乐声中,闲庭漫步。空灵的舞台意境,并不具体的舞台构图,让演员的处境具有了很强的不确定性,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在烟雾缭绕的诗意仙境中侃侃而谈,“生逢乱世,福祸难知”,也不知道演员是真的漫步于现实,还是徜徉于他口中的梦境。粗粝的浮雕蕴含着朴实的质感,袅袅的烟雾氤氲着空灵的诗意。
  而在拜寿这场戏中,导演也是充分利用了舞台的虚拟化。空空的舞台上没有一点王府的装饰,没有回廊,没有房屋。而演员就在这空旷的舞台上来回穿梭,利用追光转换观众视觉的重点,打破了舞台上具体的空间限制,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观众的头脑中构建起一个更加立体的王府空间。舞台上没有具体的布景,在黑暗的背景中打下了几束冷冷的追光,让整个舞台都充斥着冰冷、阴森的气氛。
  空灵性的舞台布局,更加强调了人物的主观世界,减少了华丽的舞美布景对观众视觉的吸引,集中所有的视听手段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十分具有中国味道。
  2、自由的舞台时空
  自由的舞台时空即中国戏曲舞台
  上的“景随人动”,将有限的舞台空间无限扩大,打破固有的物理空间的限制,将一个舞台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空间。
  林兆华导演的《刺客》开场,舞台的背景是两块高耸的城墙,士兵们站在舞台的高处“哐哐”的往下扔着红色的头颅,赵王在城墙下挥剑杀人。导演同个两个不同空间的场景同时表现了屠城的场景,在黑色与红色的影调中,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通过舞台时空的自由转换,更加加深了屠城这场戏在观众心中的印象。
  在《赵氏孤儿》中,程婴将婴儿带出宫外这段戏,公主站在府内,程婴站在府门口,两人同时央求韩厥放婴儿一条生路,两个不同的时空同时在为婴儿的生死担心着。而最后丫鬟的一声“公主服毒了”无疑将两个不同的时空重新连接到了一起。导演利用不同时空同时表现赵氏孤儿命悬一线,加强了戏剧的紧迫感。
  “中国式”话剧吸纳了中国戏曲舞台时空假定性的设置,为扩展舞台空间的有限性和艺术时间的有限性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吸纳百家之长,去粗取精,成就了如今的“中国式”话剧。
  3、综合性的表演形式
  间离性:即在表演过程中跳出剧情与人物对话。“中国式”话剧吸收了戏曲演出中登台亮相时所说的定场诗,人物跳出戏剧的桎梏,直接与观众对话,冲破了话剧中的第四堵墙的限制,增强戏剧的互动性。
  在《赵氏孤儿》的开场,程婴对着观众讲述了自己中年得子的不易,也为故事后期失去这个孩子做了铺垫,这种做法就是间离效果的体现。同时,在《赵氏孤儿》中,演员在说台词的时,很少有眼神的交流总是面对观众,故意造成间离效果。
  虚拟化:即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示出各种假定性的戏剧场景。在《哈姆雷特》中。林兆华导演采取了角色换位的方式,舞台上三个演员每个人都曾经扮演过哈姆雷特,从而达到了“人人都是哈姆雷特”的主题。在第一幕时,国王刚刚要牵着往后的手离开时,哈姆雷特突然变成了趾高气扬的国王,牵着王后离开。而新国王却留下来诉说着哈姆雷特的苦恼。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给予了观众强烈的内心震撼。在“生存還是死亡”的那场戏中,是有哈姆雷特、国王和大臣三个人共同完成的,其实这也许也隐喻着同一个人不同的三面。哈姆雷特可能今天还是那个忧郁的哈姆雷特,明天可能就变成了趾高气扬的国王,后天可能就会变成精于算计的大臣。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而哈姆雷特身上也有每个人的影子。
  “中国式”话剧通演员的置换,交替等方式,解放了演员表演的桎梏,增强话剧的间离效果,加强了话剧元素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杜长胜.中西话剧剧目导读[M].学苑出版,2010.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继承传统与寻求创新一直都是美术创作的焦点。美术创作者应基于传统,借鉴他人,突出个性,寻求创新,才能找到发展之路。  创造欲和冒险精神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发动机,二十一世纪进入了图像信息时代、人本时代、科技时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巨变,现代大众的审美趋向趋于多元化,在这种发展规律的推动下,美术创作者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新是美术创作的灵魂。我们在保持自我发展的同时,应努力思索如何去合理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但在魏晋以前绘画者低位底下,没有载入史书,都是有画工统一完成的,没有个别的画家名字,其绘画功能也主要是为统治者美化宫廷所用,知道东晋顾恺之的问世,绘画才有了质的飞跃,顧恺之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记载名字的人,同时顾恺之作为上层人物带动了绘画的审美艺术,绘画从此不再为上层人物所不耻,从而提高了绘画的地位。顾恺之不仅具有精湛的绘画技巧,还提出了划时
期刊
【摘要】:现代主义的艺术家毕加索他们不再直接描绘大自然,他们艺术创作不再以优美,歌颂的赞美之词,而是以荒诞的、寓意。或者抽象的。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表现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这些都是现代派艺术的语言特色。现代派无不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  【关键词】:现代派;艺术创作;现代主义  现代派艺术不再拘泥于物体本身,通常是变了形走了样,人物绘画中鼻子可能长在
期刊
【摘要】:寿山雕刻作为一种文化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通过成熟的艺术理念,创新的艺术思路,精湛的表现手法,展现其应有的艺术魅力,提高其经济附加值,做到“石尽其用,石尽其美”。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艺术;历史;现状;发展  一、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历史延续  寿山石雕刻的艺术载体寿山石与浙江省青田县的青田石、昌化镇的昌化石,内蒙古的巴林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
期刊
【摘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书写鄂温克族群在百年变迁中逐步走向倾颓的文学史诗。小说采用了独特传神的叙事策略,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河流场域”,洞见“我”所在的“乌力楞”独特的原始文化品格和族人质朴本真的道德哲学,是一部兼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上乘之作。  【关键词】:河流场;《额尔古纳河右岸》;族群;叙事策略  布迪厄认为,场域是“在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
期刊
【摘要】: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而在歷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使它不断出现新的样式和风格,适应着时代的进步。本文就介绍了桃花坞年画的发展历程,发展中受到的各方面影响,以及目前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桃花坞年画;苏州;文化
期刊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机械化生产所取代。然而在大工业生产带给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抛开现代设计一系列的符号化特征,我们的工业产品变得千篇一律,我们的社会物质似乎又显得那么贫乏。于是从“复兴传统工艺”到“振兴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作为解决工业生产和现代设计问题的一种方法被一次又一次的重新提出且呼声越来越高。而作为传统工艺的承载——工艺美术品却又常常被作为一种艺
期刊
【摘要】: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是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为标志的。意大利歌剧中流传至今的优秀曲目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中的古典艺术精品。这些歌曲可称得上是世界声乐作品中一枝独放的奇葩,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仍以主题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旋律声部优美、流畅;钢琴伴奏的织体简洁、纯朴;以及歌唱风格柔美、抒情等特征为世界各地的声乐爱好者和歌唱家们所珍爱。这些歌曲在当今的声乐教学
期刊
【摘要】: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版画的实用性功能在现代社会已经基本消退
期刊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其作者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述的16岁主人公由于四次被学校开除不敢回家历经游荡过程中心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引起读者的关注,但是不同身份、性格的读者对于此部小说的评论各不相同,随着对此小说评论的不断增加,此部小说在文学批评界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分别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故事概况入手,进而对主题以及艺术魅力展开论述,一方面明确主题,另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读者感受此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