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品市场中,这场经济危机对画家的冲击最大。以画谋生的职业画家,不卖画就意味着没饭吃,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以不争待遇争市场的方式活命。而为了保证不过气不被遗忘,相信那些拿工资的画家们最终也不得不加入不争待遇的行列。
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当过齐国的相国,当时门下有食客三千。这食客就是那种平时没事投靠你在你家蹭饭,如果有事就当为你出力效劳的人。话是如此,但孟尝君被罢相后三千食客几乎走了个精光,不过也还有几位忠义之士留了下来并帮了他的大忙,冯驩就是其中最有名的(《战国策·齐策四》记为冯谖)。然而让冯驩出名的并不是他为田文立下的那些大功,更多的还是他在田文门下当食客时闹待遇的那些事。
孟尝君门下食客分为三等,按现今的说法是分别“享有XX级待遇”。一等待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局级,出门有专车;二等待遇可能相当于处级,正餐有鱼,齐国靠海,可能是有海鲜吃;三等待遇只能是科以下了,大食堂饭菜管饱,但既吃不到海鲜更不可能配车了。冯驩刚投到田文门下时当然只能享受科以下待遇。几个月后,老冯眼见有人出门有车,有人能吃海鲜大餐,而自己只能吃大食堂,心中郁闷发起牢骚了。史书载他弹铗(一种长剑)而歌“归去兮,食无鱼”。翻成白话是“长剑啊咱回去吧!吃不到海鲜大餐,连个处级待遇都不给,没劲!”他这一唱,立马有人报告了田文,说新来的那个姓冯的小子不知高低,想要处级待遇呢!孟尝君是个豪爽之人。回答说:那就让他享受处级待遇吧。于是老冯就吃上了海鲜。哪知这冯驩心比天高,没安分几天又发开牢骚了,敲着他那把破剑故伎重演:“长剑啊咱回去吧,出门没车坐,连个局级待遇都不给,没劲!”又有好事者报给田文了。尽管有很多人反对,田文还是给冯驩配了车。谁知这冯驩得鼻子就上脸,没过多久又闹了:“长剑啊咱回去吧,混了那么长时间还发不了财,俺娘还在老家喝地瓜粥,没劲!”田文派人一打听,冯驩的老娘果真还在农村老家过苦日子,于是立马派人送去了银两衣物食品,顺带还给她转了个城市户口,冯硝这才眉开眼笑地安心工作了。
后来冯驩成为田文手下第一功臣,但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书的头号闹待遇的名人。以至于两千多年后毛泽东在劝柳亚子时还把老冯抬了出来,这就是“无车弹铗怨冯驩”那句诗的出处。可见古人的确比今人质朴,不平则鸣,但绝不瞎闹。孟尝君门下三千食客,也只有老冯一人在闹,就是那些比老冯来的早的或跟老冯一起“入伙”的在老冯闹得待遇连年升级时,却也无人攀比起哄,这说明古人的心还是很平的。
二十年前,我和朋友在上海希尔顿酒店对面的“集云阁”租了几个柜台卖字画,那时的中国艺术品真的卖不出价。齐白石老先生三尺之作也不过卖三五万元,唐云这一辈的先生们的作品大多在千元左右,油画作品鲜有过三百元的。那时常有一些中青年画家送作品过来代售,问他们想得多少钱,大多回答三五十元足矣。心平得很!比照一下现今的艺术家们,真让人感慨不已。几天前报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众多画廊关门歇业,北京798这样的艺术标地内的众多画家也开始自我降价调整。许多原先卖十万八万元的现在只叫一二万元了;原先叫价一二万元的现在只叫四五千元。有记者采访这些画家,画家们一是感叹今不如昔,怀念过去卖高价的好时光;二是愤愤不平,为自己的作品降价发牢骚。还有学院画家说。学校发的工资只够维持生活,根本不可能发财,所以当然希望画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却卖不到心理价位。听了这些画家的话,我既为他们感叹,也为他们担心。因为他们开始为“食无鱼,出无车”闹情绪了。而且自认“待遇不公”的人颇多。然而,最现实的问题却是你凭什么认为你的作品真的值你那个“心理价位”?你凭什么认定自己就应该享受“食有鱼,出有车”的待遇呢?如果说在去年上半年画家们坚持这样的观点可能我们还不敢多说什么,但在今天市场已给出明确的信号后,作为画家如果仍然坚持自己以前的价格判断,显然就是不识大势了。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的这场经济危机,对全球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影响可能是百年不遇的,它对艺术品市场造成的影响可能更是我们目前无法预测的。如果我们将艺术品市场的组成分为画家、画商(画廊)、买家三部份,受冲击最大的只能是画家。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消费者选择暂时不买画肯定不会因此生病或浑身难过;画廊选择关门歇业或改行肯定也不会心有愧疚;但画家却很难选择不画,也就是说在这三者中只有画家是处在“别无选择”中。既然别无选择就只能画下去,画下去并不难,难的是卖出去!虽然很多拿固定工资的学院画家在经济危机中可以选择不卖画。但这些年中国画家队伍的成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没有固定工资的以画谋生的职业画家而言,不卖就意味着没饭吃,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不争待遇(价格)争市场的方式活命。而这种方式又正是将那些不愿降价卖画的有固定工资收入的画家们挤出市场的有力武器。道理很简单,中国如此之大,有才气的画家如此之多,谁会记住一个自愿出局的画家呢?所以,为了保证不过气不被遗忘,那些拿工资的画家们最终也不得不加入不争待遇的行列。
这种困局决定了中国的绘画市场势将进入一个逐渐下行的价格盘整期,直到将泡沫和水分挤干为止。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因为市场并不在意画家的感受更不会以画家或画商的意志为转移。比尔盖茨反复教导他儿子要牢记的头条人生哲理是“这个世界的程序并不是专门为你设计的,所以你只有努力去适应它而不要指望它来适应你。”这句话现在送给我们的画家最合适:千万不要死认自己的画“应该”是个什么价钱,因为这的确不是由你决定的。那老冯虽然闹待遇,但他心里也很清楚,不管是处级还是局级待遇,最终都要田文点头批准才行。如果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就能提拔自己,谁还到人家那儿蹭饭啊!
我在两年前的文章中曾写过,只有当中国的油画消费市场真正形成后,中国的艺术家们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确定自己的位置。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一年能消费三百万乃至五百万幅油画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这个数字看似巨大,实际只是中国每百户城镇家庭中每年有一两户买了一幅画而已!但这个数字将足以让那些真正的高手们脱颖而出,将会产生一批作品市场占有量过千幅的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艺术家!而事实上现今的中国艺术家们能有这样的市场影响力的却几乎没有!另一方面,这次经济危机也让消费者和投资者们的头脑清醒了很多。前些年那些签约买断包装拍卖拉高忽悠的办法已经不灵了。消费者不会相信什么拍卖价,但他们会更相信市场!我们在感叹毕加索作品的天价时不会忘记他的上万幅作品都是通过市场卖出去的,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今天创出天价的作品却是在他当年未成名之时以几十元钱一幅的低价卖出的,而正是这些大量的低价的作品流向市场才造成了毕加索一但成名后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同样,我们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油画一百年》的节目中也亲眼看到吴冠中老先生说他这一生已卖出了近七千幅作品,而吴老早年卖出的那些作品价格也不过几百元上千元,这种早期的低价天量并没有拉低今天吴氏作品的价格,反而使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更受追捧,这就是真正的市场影响力!
这样看,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一个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销售业绩,或仅仅在市场上卖出过几十幅画的画家的作品,应该值他自认的那个“心理价位”呢?!他们想要的“待遇”是一件事,而市场能给他们的“待遇”是另一件事。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过去国人买匦大多也是买个画家名气,画家出身。是美院院长还是美院教授讲师;是出自央美还是出自川美鲁美或是野路子。他们是根据这些来衡量画家作品的“价格待遇”是“出有车”级还是“食有鱼”级,或者是吃大食堂级。这些其实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尚未发育成熟时的一种短期现象,因为市场并不承认这些!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经济危机对众多的艺术家而言实际是一次新的机会,因为现在炒家们熄火了,买家们也犹豫了,大多数画家们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了。画家们惟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大胆地进入市场,顺势而为,借助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几乎无限的潜力,让自己的作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能赢得消费者投资者的喜爱,这就会逐步确立市场厚势。待这场危机过去后我们将发现,谁的画在市场上销售和保有量最大.谁的市场影响力就最大,而这才是真正的王者,艺术品市场等待着王者归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坚持你想要的“待遇”,决不降价。但你十有八九不会像老冯那样幸运,因为老冯是真有本事!
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当过齐国的相国,当时门下有食客三千。这食客就是那种平时没事投靠你在你家蹭饭,如果有事就当为你出力效劳的人。话是如此,但孟尝君被罢相后三千食客几乎走了个精光,不过也还有几位忠义之士留了下来并帮了他的大忙,冯驩就是其中最有名的(《战国策·齐策四》记为冯谖)。然而让冯驩出名的并不是他为田文立下的那些大功,更多的还是他在田文门下当食客时闹待遇的那些事。
孟尝君门下食客分为三等,按现今的说法是分别“享有XX级待遇”。一等待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局级,出门有专车;二等待遇可能相当于处级,正餐有鱼,齐国靠海,可能是有海鲜吃;三等待遇只能是科以下了,大食堂饭菜管饱,但既吃不到海鲜更不可能配车了。冯驩刚投到田文门下时当然只能享受科以下待遇。几个月后,老冯眼见有人出门有车,有人能吃海鲜大餐,而自己只能吃大食堂,心中郁闷发起牢骚了。史书载他弹铗(一种长剑)而歌“归去兮,食无鱼”。翻成白话是“长剑啊咱回去吧!吃不到海鲜大餐,连个处级待遇都不给,没劲!”他这一唱,立马有人报告了田文,说新来的那个姓冯的小子不知高低,想要处级待遇呢!孟尝君是个豪爽之人。回答说:那就让他享受处级待遇吧。于是老冯就吃上了海鲜。哪知这冯驩心比天高,没安分几天又发开牢骚了,敲着他那把破剑故伎重演:“长剑啊咱回去吧,出门没车坐,连个局级待遇都不给,没劲!”又有好事者报给田文了。尽管有很多人反对,田文还是给冯驩配了车。谁知这冯驩得鼻子就上脸,没过多久又闹了:“长剑啊咱回去吧,混了那么长时间还发不了财,俺娘还在老家喝地瓜粥,没劲!”田文派人一打听,冯驩的老娘果真还在农村老家过苦日子,于是立马派人送去了银两衣物食品,顺带还给她转了个城市户口,冯硝这才眉开眼笑地安心工作了。
后来冯驩成为田文手下第一功臣,但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书的头号闹待遇的名人。以至于两千多年后毛泽东在劝柳亚子时还把老冯抬了出来,这就是“无车弹铗怨冯驩”那句诗的出处。可见古人的确比今人质朴,不平则鸣,但绝不瞎闹。孟尝君门下三千食客,也只有老冯一人在闹,就是那些比老冯来的早的或跟老冯一起“入伙”的在老冯闹得待遇连年升级时,却也无人攀比起哄,这说明古人的心还是很平的。
二十年前,我和朋友在上海希尔顿酒店对面的“集云阁”租了几个柜台卖字画,那时的中国艺术品真的卖不出价。齐白石老先生三尺之作也不过卖三五万元,唐云这一辈的先生们的作品大多在千元左右,油画作品鲜有过三百元的。那时常有一些中青年画家送作品过来代售,问他们想得多少钱,大多回答三五十元足矣。心平得很!比照一下现今的艺术家们,真让人感慨不已。几天前报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众多画廊关门歇业,北京798这样的艺术标地内的众多画家也开始自我降价调整。许多原先卖十万八万元的现在只叫一二万元了;原先叫价一二万元的现在只叫四五千元。有记者采访这些画家,画家们一是感叹今不如昔,怀念过去卖高价的好时光;二是愤愤不平,为自己的作品降价发牢骚。还有学院画家说。学校发的工资只够维持生活,根本不可能发财,所以当然希望画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却卖不到心理价位。听了这些画家的话,我既为他们感叹,也为他们担心。因为他们开始为“食无鱼,出无车”闹情绪了。而且自认“待遇不公”的人颇多。然而,最现实的问题却是你凭什么认为你的作品真的值你那个“心理价位”?你凭什么认定自己就应该享受“食有鱼,出有车”的待遇呢?如果说在去年上半年画家们坚持这样的观点可能我们还不敢多说什么,但在今天市场已给出明确的信号后,作为画家如果仍然坚持自己以前的价格判断,显然就是不识大势了。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的这场经济危机,对全球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影响可能是百年不遇的,它对艺术品市场造成的影响可能更是我们目前无法预测的。如果我们将艺术品市场的组成分为画家、画商(画廊)、买家三部份,受冲击最大的只能是画家。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消费者选择暂时不买画肯定不会因此生病或浑身难过;画廊选择关门歇业或改行肯定也不会心有愧疚;但画家却很难选择不画,也就是说在这三者中只有画家是处在“别无选择”中。既然别无选择就只能画下去,画下去并不难,难的是卖出去!虽然很多拿固定工资的学院画家在经济危机中可以选择不卖画。但这些年中国画家队伍的成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没有固定工资的以画谋生的职业画家而言,不卖就意味着没饭吃,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不争待遇(价格)争市场的方式活命。而这种方式又正是将那些不愿降价卖画的有固定工资收入的画家们挤出市场的有力武器。道理很简单,中国如此之大,有才气的画家如此之多,谁会记住一个自愿出局的画家呢?所以,为了保证不过气不被遗忘,那些拿工资的画家们最终也不得不加入不争待遇的行列。
这种困局决定了中国的绘画市场势将进入一个逐渐下行的价格盘整期,直到将泡沫和水分挤干为止。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因为市场并不在意画家的感受更不会以画家或画商的意志为转移。比尔盖茨反复教导他儿子要牢记的头条人生哲理是“这个世界的程序并不是专门为你设计的,所以你只有努力去适应它而不要指望它来适应你。”这句话现在送给我们的画家最合适:千万不要死认自己的画“应该”是个什么价钱,因为这的确不是由你决定的。那老冯虽然闹待遇,但他心里也很清楚,不管是处级还是局级待遇,最终都要田文点头批准才行。如果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就能提拔自己,谁还到人家那儿蹭饭啊!
我在两年前的文章中曾写过,只有当中国的油画消费市场真正形成后,中国的艺术家们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确定自己的位置。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一年能消费三百万乃至五百万幅油画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这个数字看似巨大,实际只是中国每百户城镇家庭中每年有一两户买了一幅画而已!但这个数字将足以让那些真正的高手们脱颖而出,将会产生一批作品市场占有量过千幅的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艺术家!而事实上现今的中国艺术家们能有这样的市场影响力的却几乎没有!另一方面,这次经济危机也让消费者和投资者们的头脑清醒了很多。前些年那些签约买断包装拍卖拉高忽悠的办法已经不灵了。消费者不会相信什么拍卖价,但他们会更相信市场!我们在感叹毕加索作品的天价时不会忘记他的上万幅作品都是通过市场卖出去的,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今天创出天价的作品却是在他当年未成名之时以几十元钱一幅的低价卖出的,而正是这些大量的低价的作品流向市场才造成了毕加索一但成名后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同样,我们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油画一百年》的节目中也亲眼看到吴冠中老先生说他这一生已卖出了近七千幅作品,而吴老早年卖出的那些作品价格也不过几百元上千元,这种早期的低价天量并没有拉低今天吴氏作品的价格,反而使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更受追捧,这就是真正的市场影响力!
这样看,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一个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销售业绩,或仅仅在市场上卖出过几十幅画的画家的作品,应该值他自认的那个“心理价位”呢?!他们想要的“待遇”是一件事,而市场能给他们的“待遇”是另一件事。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过去国人买匦大多也是买个画家名气,画家出身。是美院院长还是美院教授讲师;是出自央美还是出自川美鲁美或是野路子。他们是根据这些来衡量画家作品的“价格待遇”是“出有车”级还是“食有鱼”级,或者是吃大食堂级。这些其实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尚未发育成熟时的一种短期现象,因为市场并不承认这些!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经济危机对众多的艺术家而言实际是一次新的机会,因为现在炒家们熄火了,买家们也犹豫了,大多数画家们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了。画家们惟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大胆地进入市场,顺势而为,借助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几乎无限的潜力,让自己的作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能赢得消费者投资者的喜爱,这就会逐步确立市场厚势。待这场危机过去后我们将发现,谁的画在市场上销售和保有量最大.谁的市场影响力就最大,而这才是真正的王者,艺术品市场等待着王者归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坚持你想要的“待遇”,决不降价。但你十有八九不会像老冯那样幸运,因为老冯是真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