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前的1979年,与香港毗邻的宝安县升为深圳市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座边陲小城会成为全世界4300多个经济特区中最成功的那一个——深圳创造了GDP年均增速22%的奇迹,GDP总量从当年只占香港的1/700到2018年实现反超;1979年,深圳常住人口只有31.41万,2018年常住人口高达1302.66万人,并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创新之城……
40年前,深圳是我们经济改革的“试验田”,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在《深圳奇迹》一书的主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看来,深圳40年来的成功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它并非来自政府的产业规划和对经济的周密干预,而是主要得益于早期特区实试的宽松政策及其与香港的紧密联系,以至于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了恰当的关系。
40年后的今天,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确定深圳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如果认为一座城市有生命周期,40岁的深圳正处于青壮年。我们不禁要问:步入不惑之年的深圳,将在未来担当怎样的角色?
因为输得起,所以敢试验
40年前,为什么选择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张军和他的研究团队给出了答案——一方面,深圳建市前的宝安县毗邻香港,起到窗口作用;另一方面,宝安县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无足轻重,作为经济特区即便失败了也输得起。
和改革开放前占到全国税收1/6的上海相比,改革开放前的宝安县简直一无所有——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
资料显示,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4月21日,清政府在割让了属于新安县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后,又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安县的新界也以99年的租期借给了英国。
这样一来,深圳河事实上就成了一条“疆界”。河对岸的香港在1950年-1970年代一举成为新兴工业化的经济体,而河这边的宝安县(新安县在1913年改为宝安县)却因为它的“边防”地位而被封闭起来,经济和社会长期都没有什么变化。1978年,宝安县农民的年收入是人民币134元,而仅一河之隔的香港新界农民的年收入却是13000港元。
因为河两边的经济条件存在天壤之别,深圳从1957年-1979年间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参与者来自全国12个省。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期货教父”刘梦熊、作家倪匡、“乐坛教父”罗文、“金牌编剧”梁立人等香港精英,都曾是逃港者中的一员。
如何应对大逃港事件,体现着中国决策层的智慧。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在1977年11月南下广州,听取广东省委汇报后沉默良久,然后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小平同志回到北京之后,在中央的会议上多次提到深圳。有一次邓小平讲他的“一部分城市可以先富起来”的主张,举了十几个城市为例,第一个就是深圳。
小平同志回到北京之后,在中央的会议上多次提到深圳。有一次邓小平讲他的“一部分城市可以先富起来”的主张,举了十几个城市为例,第一个就是深圳。
小平同志念念不忘的深圳,也在随后的一系列政策中有了回响——1978年6月,国务院决定同意国家计委和外贸部提交的《港澳经济贸易考察报告》的建议,其中就提到在靠近香港的宝安建设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1979年2月,国务院正式下达了38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宝安建立出口基地和新型的边防城市。为了凸显宝安的重要性,1979年3月宝安县改成深圳市,并在后来改为计划单列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只需向中央缴税而无需向省里缴税,这让深圳比广州等城市有了更多财政结余)。
与此同时,仅仅2000字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和13次修改,终于在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批准公布。一部地方的法规在全国人大的会议上审议批准尚属首次,而8月26日也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日。
深圳不仅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香港看内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1979年5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视察深圳时表示:“现在往那边(香港)跑的多,将来一定是往我们这边来的多。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如今回首,谷牧40年前的愿望,在深圳后来的发展中早已实现。
更自由、灵活、宽松的政策
张军指出,为了让试验成功,中央必然给予深圳更自由、更灵活和更宽松的政策,这使得它的制度环境更接近市场经济。
无论是1980年代的价格改革、劳动工资改革,还是1990年代的股份制改造、科技体制创新,以及21世纪以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深圳都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
深圳毗邻香港,凭借土地、人工成本低等优势,深圳从“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起步,进入加工制造快车道。随着劳动密集型的“三资”企业从香港不断涌入,至1985年底,深圳已有“三资”企业107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