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问题导向型的改革,还是需求导向型的改革,都对时间敏感性要求极高,它需要主政者的决断,没有时间去游说上层、说服领导、纳入试点范围,等到一把尚方宝剑在手再去推动改革。
“行”与“不行”,字面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准许或者禁止,二层意指前进或者等待。
在交通管理中,“行”与“不行”之间就是黄灯时间,而黄灯时间的任何行为选择都需要付出成本。选择“行”,付出的是违规成本;选择“不行”,浪费的则是机会成本。
社会生活中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常识性问题,如果放在政治生活中去解读就会变得复杂得多。日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感喟,“一路走来全是黄灯”,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则称,“我可以在黄灯中等待,但我选择在黄灯中前行”。
其实对每一个改革者来说,他们推动改革的时间就是黄灯时间。所谓无首创则无改革,改革因无先例,没有既定规范框架,处于无许可亦无禁止的灰色地带。可以说,基层治理活动中,所有的改革创新都会遭遇“下面赞扬声、中间争议声、上面不吱声”的尴尬。
“三声现象”中的“不吱声”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对任何一项改革来说,对其效果的评估都有时间要求,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沉淀,改革的成果或者问题都无法显现出来。在黄灯时间,乐观的改革者,会将“不吱声”视为上级的默许,对悲观的改革者来说,则意味着一种否定。
但是,无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者,在黄灯时间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去闯一闯。对基层治理来说,“闯”不是唯一的选择,但也是基于理性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基层改革创新多是问题导向型的。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坐到“火山口”上的主政者不得不推动改革去消弭危机。几乎所有的改革者,都会说“改革是逼出来的”。张锦明推动四川步云乡乡长直选是逼出来的;魏胜多推动重庆平坝直选是逼出来的;仇和在沭阳的一系列改革是逼出来的;王天琦推动的睢宁改革,也是逼出来的。
其次,基层改革创新多是需求导向型的。当改革共识在底层酝酿,民众吁请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政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回应。应网民要求,继广州公布114个政府部门财政预算之后,2010年广东首度公布省级财政预算;郭宝成推动的神木医改,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政治抱负,更多来自于社会需求;湖北在全国第一个推动县委书记风险预警防控,也是为了迎合当下社会对反腐工作的心理预期。
地方治理变革多是局部性改革、战术性变革,多是对危急关头、紧急问题的解决,强调决策效率和时效。它不像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选择,属于知识敏感性决策,强调反复论证,强调多轮征求意见、强调凝聚各级共识。
无论是问题导向型的改革,还是需求导向型的改革,都需要主政者的决断,没有充足时间去游说上层、说服领导、纳入试点范围,等到一把尚方宝剑在手再去推动改革。
因此,改革者大多是选择“不论先干”、“先干后说”,“边干边说”甚至“干了也不说”。黄灯时间,他们一路疾行,耐心等待沉淀改革成果,从而获得绿灯通行的机会。
我们看到,“黄灯时间”的郭宝成,没有“一慢,二看,三通过”去规避改革风险,他等不及上级领导首肯,“自作主张”全力推动全民免费医疗改革,也为此付出了“违规”的成本。2010年9月,在神木医改推行短短一年之后,55岁的郭宝成被“保护性提拔”至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宝成现象,是中国基层改革“黄灯效应”一个最生动的案例。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改革者可以选择“行”还是“不行”,但是“红灯”与“绿灯”的控制开关永远不在他们自己手中。
在中国,改革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路径本身就是反复冲突的,走走停停、曲曲折折都是改革探索必须经由的过程。改革不仅仅需要符合“下面”普罗大众的根本利益,更需要“上面”的图存求变和思想解放;改革不仅仅需要有缓冲地带,需要一定的黄灯时间,但是最终按动哪个开关,还是应该由“下面”和“上面”两只手的合力来掌控。
“行”与“不行”,字面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准许或者禁止,二层意指前进或者等待。
在交通管理中,“行”与“不行”之间就是黄灯时间,而黄灯时间的任何行为选择都需要付出成本。选择“行”,付出的是违规成本;选择“不行”,浪费的则是机会成本。
社会生活中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常识性问题,如果放在政治生活中去解读就会变得复杂得多。日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感喟,“一路走来全是黄灯”,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则称,“我可以在黄灯中等待,但我选择在黄灯中前行”。
其实对每一个改革者来说,他们推动改革的时间就是黄灯时间。所谓无首创则无改革,改革因无先例,没有既定规范框架,处于无许可亦无禁止的灰色地带。可以说,基层治理活动中,所有的改革创新都会遭遇“下面赞扬声、中间争议声、上面不吱声”的尴尬。
“三声现象”中的“不吱声”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对任何一项改革来说,对其效果的评估都有时间要求,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沉淀,改革的成果或者问题都无法显现出来。在黄灯时间,乐观的改革者,会将“不吱声”视为上级的默许,对悲观的改革者来说,则意味着一种否定。
但是,无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者,在黄灯时间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去闯一闯。对基层治理来说,“闯”不是唯一的选择,但也是基于理性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基层改革创新多是问题导向型的。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坐到“火山口”上的主政者不得不推动改革去消弭危机。几乎所有的改革者,都会说“改革是逼出来的”。张锦明推动四川步云乡乡长直选是逼出来的;魏胜多推动重庆平坝直选是逼出来的;仇和在沭阳的一系列改革是逼出来的;王天琦推动的睢宁改革,也是逼出来的。
其次,基层改革创新多是需求导向型的。当改革共识在底层酝酿,民众吁请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政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回应。应网民要求,继广州公布114个政府部门财政预算之后,2010年广东首度公布省级财政预算;郭宝成推动的神木医改,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政治抱负,更多来自于社会需求;湖北在全国第一个推动县委书记风险预警防控,也是为了迎合当下社会对反腐工作的心理预期。
地方治理变革多是局部性改革、战术性变革,多是对危急关头、紧急问题的解决,强调决策效率和时效。它不像宏观层面的战略性选择,属于知识敏感性决策,强调反复论证,强调多轮征求意见、强调凝聚各级共识。
无论是问题导向型的改革,还是需求导向型的改革,都需要主政者的决断,没有充足时间去游说上层、说服领导、纳入试点范围,等到一把尚方宝剑在手再去推动改革。
因此,改革者大多是选择“不论先干”、“先干后说”,“边干边说”甚至“干了也不说”。黄灯时间,他们一路疾行,耐心等待沉淀改革成果,从而获得绿灯通行的机会。
我们看到,“黄灯时间”的郭宝成,没有“一慢,二看,三通过”去规避改革风险,他等不及上级领导首肯,“自作主张”全力推动全民免费医疗改革,也为此付出了“违规”的成本。2010年9月,在神木医改推行短短一年之后,55岁的郭宝成被“保护性提拔”至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宝成现象,是中国基层改革“黄灯效应”一个最生动的案例。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改革者可以选择“行”还是“不行”,但是“红灯”与“绿灯”的控制开关永远不在他们自己手中。
在中国,改革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路径本身就是反复冲突的,走走停停、曲曲折折都是改革探索必须经由的过程。改革不仅仅需要符合“下面”普罗大众的根本利益,更需要“上面”的图存求变和思想解放;改革不仅仅需要有缓冲地带,需要一定的黄灯时间,但是最终按动哪个开关,还是应该由“下面”和“上面”两只手的合力来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