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师团两度血洗法国殖民军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14日,法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勒庞带团参拜日本靖国神社,引起欧洲舆论哗然。法国《世界报》指出,勒庞此举可谓数典忘祖,日本不仅在1940年入侵过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更在其战败投降前5个月,还向受其支配的印度支那法军发起突袭,众多法国官兵遭到屠杀。
  
  “窒息”继续抵抗的中国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进展迅速,到1938年10月攻陷广州为止,中国主要的外贸港口均落八日军之手。然而,法国治下的越南海防港依然成为中国自美国进口军火的可靠地点,大批外援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大后方。日本军部认为,欧美通过英国和法国控制的远东殖民地向中国提供军援,是中国能够继续抵抗的主要原因。
  1940年6月,法国在纳粹德国发动的闪电战面前一败涂地,新成立的维希傀儡政府对遥远的印度支那殖民地(含今天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已鞭长莫及。于是,日本趁机施加巨大军事压力,要挟法属印度支那当局阻止中越交通运输,以期“窒息继续抵抗的支那军”。6月17日,法国总督让·德古海军上将(Jean Deeoux)被迫下令禁止弹药、武器零部件、卡车、汽油等物资经海防港运往中国。29日,以西原一策少将为团长的日军监视团40人到达河内,监督对华禁运情况。迫于日军压力,法国殖民当局不得不在7月3日切断了滇越铁路,拆去铁轨,并陆续封闭了中越间各条公路交通线,中越交通至此完全断绝。
  一些有正义感的法国官员同情中国抗战。鉴于中国大批物资积压在海防港,他们策划在日军未进入越南之前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物资转手给当地的华侨,然后再尽快疏散到中国,不章被日本监视团探知,由此为几个月后的日越战争埋下伏笔。虽然最后一批物资未能交给中国政府,但从1937年9月~1940年6月的2年零9个月里,经越南运抵中国的战争物资达40万吨,这其中不仅有美国和苏联的援华军火,还有机器、材料、汽油和其它燃料等重要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拿下谅山,河内授首
  
  受到德国法西斯盟友的鼓舞,狂妄的日本军人再也不把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当局当一回事了。1940年9月5日,侵华日军单独组建了印度支那派遣军。22日,日本又强迫法国总督德古签定“和平协定”,允许6000名日军进入越南建立军事基地。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德古还是坚持日军不能从越南向别国发起军事进攻,而且条约需最终由法国维希政权元首贝当批准。
  就在日法双方进行谈判之时,日军第5师团(绰号为“鲤兵团”)在中国广西境内完成对法作战准备。师团长中村明人中将是行伍出身,一贯骄横跋扈。他不顾刚达成的协定,打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率本师团分三路越过中越边境,向距离中越边境18千米的越北重镇谅山挺进。中村明人和他的参谋们在行动前特意研究过越南北部的地形,深知占领谅山对于整个“越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以南则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红河平原。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河内的屏障门户。谅山市周围被扣马山、巴外山等山岭及一系列高地所环抱,地形十分险峻,市区则分为南北两部,以横穿而过的奇穷河分界。日军兵发越南,谅山正是关键之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河内。
  向谅山方向推进的日军共有3万人,不仅有炮兵支援,还有数量可观的轻型和中型坦克。此时防守谅山的法国殖民军仅有一个第2旅,兵力总共不过5000人,该旅下辖第3东京狙击兵团(“东京”是越南北部的旧称)、第9殖民地步兵团和第5突击步兵团,处于绝对劣势。
  
  快速前进,不惜杀俘
  
  1940年9月22日晚10时,日军北方集群首先越过边境线,突然袭击了法军国境警备队。由于寡不敌众,这支法军警备队很快就缴械投降了。日军为了不耽误前进速度,残忍地将俘虏全部“就地解决”。中路日军遭遇到2个法军连,但法军一经接触便立刻溃逃,23日凌晨便抵达了同登镇。而日军南方集群一路未遇抵抗便到达禄平县,随后马不停蹄地迂回到谅山侧翼,切断了谅山通往河内的铁路。
  23日上午,三个方向的日军都朝着一个目标——谅山急行军。这时,呆在谅山省政府内的法军指挥官曼内瑞特准将决心利用有利地形来阻击日军。他在作战会议上说,要在谅山决一死战,来洗刷法兰西的耻辱。曼内瑞特向河内紧急求援,他恳求法属印度支那陆军总司令莫里斯·马丁中将增派一个旅来谅山。但马丁只是告诉曼内瑞特,维希法国驻日本大使已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显然,这种口头抗议对于日本军国主义者来说毫无作用。
  下午,日军北方集群逼近谅山,同时谅山机场也开始遭到日军炮击。曼内瑞特知道河内已不可能发兵来救,便召来全旅营以上军官,商议破敌对策。在会上,法军第2旅高级军官们计划以精锐步兵营实施反击,先打掉日军的锐气。
  9月24日凌晨2时,法军第5突击步兵团第3营以夜幕为掩护,向同登方向的日军发起反击。起先还算进展顺利,他们突八日军阵地中央,但最终因兵力悬殊,不得不撤回谅山。日军在挫败法军反击后,中路和南路部队逐渐靠拢,形成对谅山城的半合围态势。此时,尚有一条通道可供法军撤出谅山城,然而马丁中将电令第2旅一兵一卒都不能撤离谅山。
  早上7时,日军三路集群在谅山城外会师,完成了对谅山的合围。7时50分,中村明人中将命令日军对谅山发起总攻。法军打得相当顽强,直至中午,日军都未能突进到城区,阵地前堆满了日法两军士兵的尸体。战至下午14时,法军越打越少,渐渐不支,遂退入谅山城内防守。随后,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谅山城。
  法军逐街与日军进行争夺战,虽日军数倍于己,但没有一个法军战地指挥官投降。到了晚上23时左右,手里已没有预备队的曼内瑞特准将亲率警卫排投入战斗。25日凌晨,曼内瑞特准将在奇穷河边陷入日军重围,他和士兵们一起投入到白刃战中,在杀死两名日本士兵后,将军血洒奇穷河。他履行了谅山战役前发下的誓言,没有给法兰西带来耻辱。
  25日早上5时50分,日军南北攻城部队在奇穷河畔会合,开始扫荡残余法军。困守一隅的法军第9殖民地步兵团团长布罗卡尔上校直接向河内发报,请求马丁中将准许部队投降。他表示第2旅已经被日军打残,失去所有火炮和空中支援,最多只能再坚持3个小时。10时40分,马丁中将仅回电同意谅山守军与日军举行停火谈判,此时法军残余部队已基本战死或被俘了。
  谅山战役是法军在二战中表现最突出的战役之一,法军第2旅在毫无取胜的希望下死守孤城,伤亡极为惨重,连旅长曼内瑞特也战死疆场,真可谓是典型的“东方式战争”。日军对战死的法国将 军倒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用军礼隆重埋葬了曼内瑞特,师团长中村明人还脱帽鞠躬。他对这个战死的敌国将军评价甚高,称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
  
  帮纳粹“屠杀”德籍战俘
  
  日军第5师团占领谅山后,南面的河内已是无险可守,中村明人在没有请示华南派遣军司令部的情况下便兵发河内。马丁中将见谅山被日军占领后,立即派出一个团前去守卫谅山通往河内的道路,但显然是徒劳的。
  在日法大战谅山之际,日本舰队也向越南海防港逼近,军舰上载有西村琢磨将军指挥的日本陆军特遣队。法国维希政府的代表此时正在日本仙台谈判,马丁中将命令海防港的守军在未接到停战通知前,必须坚决抗击日军。9月26日凌晨3时30分,日军特遣部队在海防以南的海岸登陆,随后急速向海防港开进。6时30分,日军战机对海防进行轰炸,造成了37名平民死亡。下午13时,装备有12辆坦克的4500名日军已准备就绪,等待命令直取海防港。
  平心而论,1940年的日法战争完全是由日本军人挑起的,甚至连参加谈判的日本外交官事先也不知道日军的作战计划。在维希政府全部答应日本的条件后,日本军部才在9月26日夜间下达停火令,华南派遣军司令住田连夜赶往海防,劝阻西村琢磨攻城。为了使法国殖民当局放心,日本军部随后任命住田为驻越日军司令。10月中旬,日军开始释放法军战俘。就在双方“和好如初”之际,日本华南派遣军军部收到德国驻东京大使奥托的急电,要求继续扣押法国外籍军团中的200名德籍士兵,因为他们“背叛”了“祖国”——纳粹德国。后来,这些德籍士兵都在1941年10月被日军秘密杀害于中国广州。
  根据日法停战协定,日军两支部队分别进驻海防港和河内,分别为海防900人、河内600人,并陆续向法方移交了谅山、同登等已攻陷的越南城镇。1940年10~11月间,日本第5师团的官兵撤回中国境内。就是这个第5师团,后来在1941~1942年间参加了攻占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战争。
  
  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法属印度支那当成南进作战的基地。为了拉拢维希法国,日本仍允许法国原有殖民机构和军队保持运转,但必须承担为日军搜刮粮食和其他战略物资的任务,充当“以战养战”的“马仔”。对维希法国来说,同日本合作是其继续保留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唯一办法,所以倒也配合。法日两军一度在印度支那相安无事,两国还建立事实上的同盟关系。首先,法军集中力量打击得到中美等同盟国支持的越南独立同盟(越盟)游击队,帮助日军绥靖后方。其次,法日签定共同防御协定,由法军负责越南、老挝北部边境的防务,警戒中国军队从云南省发起进攻。1940~1943年,法军还驱使百万越南劳工,在中越边境上构筑坚固的要塞堡垒群。这样,法属印度支那成为中日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1942年11月,英美盟军在北非登陆,维希法国驻北非的部队选择倒戈,此举对仍在印度支那的法国统治集团产生示范效应,许多法籍殖民官员逐渐转变与日本合作的态度。1944年8月,盟国支持的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率军解放巴黎,维希政府元首贝当逃往德国,于是乎,在日本监视下残存的法国远东殖民当局变得无所适从,法军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地下反日分子。此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是一败涂地。7月,日军进攻英属印度重镇英帕尔的作战告负,精锐的第15军几乎丧失战斗力。10月,美军在菲律宾登陆,盟军战机已能对越南境内的日本军事设施进行地毯式轰炸,甚至来自中国云南的中国空军战机也飞临河内上空空袭。日本军部推测,美军在攻克菲律宾后,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越南。
  1945年初,鉴于岌岌可危的战局,日本军部感到盟军可能如法炮制,通过拉拢法属印度支那的殖民部队,对当地日军展开夹击。与此同时,法属印度支那总督让·德古秘密向戴高乐领导的法国临时政府输诚,并表示愿为盟国在远东的作战行动提供便利。日军情报机关对德古的一举一动洞若观火,害怕一旦德古反水,越南势必被盟国所占,届时不仅驻扎当地的数万日军将死无葬身之地,就连败退到缅甸、中国广西的日军都将丢掉后路。日本首相小矶国昭认为,日军只能抢在法国人前面动手,提前解除法属印度支那驻军的武装。
  
  “明作战”
  
  1945年一二月间,日本印度支那驻屯军司令官土桥勇逸中将以“视察”为名,秘密和日军联队级指挥官讨论对法作战事宜。从法属印度支那的兵力配置看,当时法军约有1.2万人,外加法国在当地招募的安南殖民军1.2万人,总计2.4万人:日军兵力约6.5万人,超过法军近3倍。然而,法军在印度支那驻扎地很分散,不利于日军展开歼灭战,万一有部分法军突围至丛林或山地,就很难消灭。于是,土桥勇逸决定秘密进行战争策划,以便将法军一网打尽。在作战研讨会议上,日军参谋向土桥勇逸提出新的疑问:由于此次作战主要针对法国兵营和要塞,从作战形态上来说属于攻坚战,很有可能在主要城市发生巷战,而日军对巷战缺乏信心。
  3月初,日军悄悄将大批部队部署到法军驻扎的城镇附近。3月8日夜,土桥勇逸正式下达针对法军的“明作战”指令。3月9日,日军向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军在3天内全部缴械投降,德古断然拒绝。晚21时,日军在印度支那全境发起作战。
  日军作战计划和相关准备都很充分,而法军上下普遍无心恋战,因为战前日本人利用“和平共处”的机会,早就摸清了法军兵营和要塞的内情,还收买了大量安南籍官兵,他们成为日军进攻后的“第五纵队”。战斗一打响,法军中的安南籍士兵最先放下武器,打开兵营放日军进来。反观法军,他们不仅装备落后,在情报战方面也是一塌糊涂。日本陆军特务机关“安部队”被专门从中国东北抽调到印度支那,与大川周明领导的“满铁东亚经济调查局附属研究所”成员联合在当地展开行动,使法军彻底变成“瞎子”和“聋子”。即便日方发出最后通牒后,法军将领还以为日军最早也要到3月10日才会进攻。
  双方战至3月10日下午,河内、西贡和顺化等主要城市均被日军攻陷。很多法军官兵在投降后遭到集体屠杀,还有两名法军高级将领被日军残忍地斩首,他们是埃米尔一勒内·勒莫尼埃陆军少将和莱迪仁特·奥普哈尔陆军上校。勒莫尼埃是远东法军中的重要将领,出生于1893年11月11日,参加过一战,1945年时任中越边境要塞谅山的驻军司令。3月9日,日军邀请勒莫尼埃及其下属参加日军师团部举办的宴会,勒莫尼埃拒绝参加,但派手下参谋人员前去试探日军的意图。不一会儿,他发现去参加宴会的参谋全被日军拘捕,日军要求勒莫尼埃率部投降,遭到他的拒绝。于是,日军花数小时攻陷谅山,将勒莫尼埃少将和奥普哈尔上校等人全部押到谅山郊外,让几十名法军军官自己挖好坟墓,随后用军刀砍下他们的人头。
  法军中最顽强的部队是驻守中越边境同登要塞的守备队。区区一个营的法军同日军血战三昼夜,全营60%的官兵阵亡,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才于3月12日晚向日军投降。日军并未屠杀这300多名法军降兵,而是将其关进了战俘营。
  不过,日军之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700名法军官兵在马塞尔·亚历山德里少将率领下逃到丛林,随后历尽艰险进入中国云南境内,得到国民政府的安置。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日军通过“明作战”歼灭了法军大部,但在维持治安方面却不可避免地遭遇失败。3月9~12日,日军将法军和殖民地警察部队大体歼灭,结果众多地方丧失维持治安的力量,而日军现有兵力又要抽调到其它战略方向作战,结果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游击队迅速填补这些“力量真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令日军始料未及。7月,中国军队配合亚历山德里少将率领的法军一部进入越北地区,同日军展开激烈交战。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编辑/秦 蓁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时间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的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高中的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