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自幼喜爱绘画的赵忠祥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书画大师,在他们的启发下,赵忠祥将绘画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赵忠祥和黄胄、范曾、周怀民过从甚密、亦师亦友。他曾说:“我非常幸运。我喜欢绘画,又能遇上这些大师。”以下文章中纪录的就是赵忠祥与国画大师交往的逸闻趣事,以及他由此而生的人生感悟。
闲言碎语摆话驴
摆话二字,识字者人人会念,念错者大有人在,这是京津两地对那些没话找话和费话太多、层出不穷之人的俗称,摆应该读白,白为重音。这个词,大多数北方人听来绝不陌生,读成摆,就靠近川话,摆龙门阵了,意思虽差不了太多,而意味有别。
我要摆话驴,就从待遇谈起。驴儿们掘粝其食,苦其筋骨,四季奔波,却真是蓬头垢面,有几头驴子像主人的爱马那样梳洗打扮?但驴子其实也快乐,在田边地头啃青时那份悠闲,是随着它们那优美的立姿和尾巴的悠然甩摆体现出来的。所以黄胄笔下的种种动物中,驴儿特别生动可爱,多姿多彩。往昔可以天天见到驴子的日子,我还不解画驴。
我去干校时,在河南黄泛区。我们干校千数口人全靠人挑肩扛,没有驴子,只有猪。我喂过10个月的猪,而那是为改善连队伙食饲养的,养肥的猪先挨宰,怪不得有句口头语:“人怕出名,猪怕壮。”
驴儿壮时正在干活,大体没人动宰它的心。但辛劳一生,骨瘦如柴时,它不进火葬场,却上了汤锅。
驴儿入画几多情
我是看了黄胄的创作过程遂萌生画驴之意。说俗点,就是对他画驴产生了欣羡、向往和仿效的冲动。于是于无人时,找来纸、墨、笔,操练起来。但学画驴时已值壮年,又是在看黄胄的笔墨时才兴起的这个念头,于是乎至今都无法摆脱黄胄作画的身影和他在画中所呈现的驴儿们的姿态和墨色的造型。
在一次综艺晚会上,一位专家在我身边说了这么一段话:“要是四岁以后才学钢琴,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钢琴演奏大师和著名的指挥。”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触动,但也为我设下了一道屏障。不言而喻,毋庸赘叙,我学艺太迟,无望成功。我年近四旬才开始画驴,甭想成为名家,根本也没想成名家,但是喜欢,好玩,愉悦,甚至面对画过的千万张画和上万头驴(它们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了),难免在自愧永不如黄胄先生的叹息中,也时不时偶有成就感涌上心头。而在下永不能以画名和画价忝入艺术门庭和位列名家之畔。不过地摊上,甚至各地拍卖会上却有不少我的“作品”。启功的字,范曾、黄胄的画儿都有大批仿作赝品,甚至堆积如山。启功的字(赝品)只卖五十元左右一幅,裱好送人,自是一份厚礼。即使挂在堂上,全国13亿人,又有几人能慧目辨伪的?这些名家的赝品,造假者大体上是模仿该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大致风格。高仿就装得更像,甚至把某画家的个性习惯也一并仿进,并故露瑕疵,为的是鱼目混珠。
但仿我的画就好办多了,因为我的画很少有人看过,甚至我的签名,被人冒用也无人分辨。某年,我在某市做客期间,一位领导拿了一幅画让我看,七八头驴子,署名赵某人。他说是从北京买来的,让我看看真不真。我看了半晌,对他说:“比我画得好。”真的比我画得好多了,只可惜的确不是我画的。
“比我写(画)得好”,据说是启功先生对冒他名的赝品的口头语,我曾亲耳听过黄胄对做他的假画的评语:“比我画得好。”这其实也有几分无奈,作假画者盖自古以来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如果是仿的,那就签本人名,仿而又签原作者名是为卖,也算是诈骗,江湖骗术哪儿都有。
我倒是见怪不怪,人家仿我,卖几个钱,借我名字一用,将来我若有成,倒好分辨,因为做我假画者“胡作非为”,并不是参照我的画作的。平心而论,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我的画作,凭想象或千脆仿黄胄先生的画,又因水平实在差得太远,不好落黄胄的款,便想到落赵某人的名,且又不知我的签名什么样,于是信手写来。不过说良心话,近来我看到的几幅署我名的以驴为题的画作,造型基本准确,用墨也还放得开,不拖泥带水,因为不必刻意模仿黄胄一笔一划,大致差不多就成了,反而少了一些拘谨,再加上这些人自有一些笔墨功底,所以我说“比我画得好。”
有一次郑闻慧老师邀我同去参加荣宝斋拍卖会前的招待午宴。路上我们论及画的真伪,郑老师说:“黄胄生前曾讲了一个现象,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一生画作不会超过几百幅,这已算多产了,可是现在北美市场据说有大约五万幅他的作品在流通,都是按真品买卖。”如果这一事例属实,当发人深省,若干年后,真伪更难辨,“假做真时真亦假”,我都怀疑将来我收藏的黄胄作品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记得黄胄住院时,我去看他,拿出一个玉件请他过目,“有人说这是假的”。他躺在床上笑了,“玉就是玉,怎么会假,只是什么时候的工罢了”。我们那天聊了一会儿,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句经验之谈:“如果喜欢一件东西,贵点儿也值;而如果是假的,白给都别要。”这句话至今犹在耳畔。
非驴非马
在我描述驴子的形象、写关于驴子的一些文字和绘画随笔时,曾听一位友人说:驴其实是合乎中庸之道。我问何出此言,他说看过我一幅画,题跋这样写道:“放蹄不如马,耕田不如牛”,所以这样说,我说:“你的这个提法值得商榷”,等而下之的层次绝非中庸。
如果非扯上中庸不可,不妨仿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所举例之巴尔狗,像猫又像狗。但这只是文学上的描述,而生物界不见容中庸的概念。
人类对动物最成功的杂交就是培育出一个新品种:驴与马的后代——骡子。公驴与母马交配产下的驹子为马骡,外形两不相像,不是驴又非马。而公马母驴交配产驹体形甚小,鲜有超过父系者,是为驴骡。无论驴骡还是马骡,都既非马又非驴,非驴非马则为骡也。这能称中庸吗?
此新品种长成之后,兼有父母双方优势,比驴能跑,比马更能负重。故过去,乃至现今,骡子是运输、驮运辎重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的重要帮手。在役畜中,以其之有力能干,成为佼佼者。
骡子看上去像马,但又像驴,非驴非马,比驴耳朵短,但身量大,尤其蹄子比驴宽展许多,但比马耳朵长,且毛色似乎只有黑乎乎一色。当然饲养得好,犹如高头大马,油光水滑,身强力壮,实为人的好帮手。
军旅中鲜有驴,但骡子却大有用武之地,并非上阵冲锋,而是运送军用物资。直到近代,有不少骡子拉战炮、驮弹药箱比驴力气大得多,比马耐力强得多,比双亲都有优势。在人的掌控下,多少年来不断杂交培育出高品质的骡子。
骡子的一大劣势就是没有了生育功能,骡子不能生小骡子,要想使用骡子,还必须既有马也离不了驴。所以仅此一点,又可看出远在马的品级之下的驴子们,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只是在画驴时若偏于像马,那画出来的就是骡子了。绘画中,马就是马,驴就是驴,骡子就是骡子。
人们都知道徐悲鸿画马,但他也偶尔画驴,譬如他三十年代作品《六朝诗意图》中就分别画有骑马和骑驴者,此非将军与文人之分野,而是人的阶层不同的标志,锦帽貂裘和布衣之分立判于画中。黄胄画驴有名,但画马亦无数,还是以画驴名传久远。
古人云:“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是嘲讽等而下之的拙劣技法,但画驴不成反像骡,虽技法等而下,但描摹对象却是等而上。
又说毛驴
如果把马比作贵族,驴子充其量是芸芸众生。当初王公贵胄、元帅大将的坐骑和驾车之马是何等的威武和荣耀,就不必细述了,关公手下的马童周仓都非等闲之辈;现代赛场上的一匹好马,出身名门,血统高贵,便会住空调房,吃上等料,有专人饲喂和技师调教,优秀骑手与它们结伴出赛,这些骏马出入有车而出国乘飞机,享尽荣华,当然也很辛苦,跑得出彩,日子就越好过。
没听说它们的亲戚毛驴哪一位能享受到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高规格待遇。驴儿们太过普通,太过平庸,仅干粗活,任劳任怨度过一生,吃穿用住跑,不仅无法和高贵的赛马比,甚至无法和一般的马相比。德国高级轿车叫宝马,估计还没有谁创意把车子定为“宝驴”牌。
驴儿们最好的品牌就是阿胶,想起阿胶的用料,听了也不好受。驴儿拉磨,被蒙住眼围着磨台转了一圈又一圈;驴儿驮柴背水,也给人做代步的工具,大抵是妇女们骑着它回娘家,彪形大汉情愿跟着,也不会跨在驴背上。老人、小孩、文弱书生、大多数农村姑娘都常会骑驴,但专门用做坐骑的驴儿是少数,大部分驴是干着粗重活计,上不了沙场,上不了舞台,当不成英雄,也成不了名驴。
我1964年在北京郊区参加“四清”工作队,到了山区,天天都能看到驴,看到下地时,女孩子们一斜身坐在驴的一侧,靠驴的臀部支撑,那姿势煞是可爱。但那时我尚未开始画驴,也没想到日后会用得着这一幕的鲜活场景,没太记住细节。骑马大多时有鞍子,好马要有好鞍,而农村女孩骑驴就那么一蹿上了驴背,任凭它如何颠簸都轻松优美地坐得很稳,那是一曲田园交响诗。在当时还贫穷的农村,在粗粮咸菜还填不饱肚子的年代,这一路撒欢、一路笑语的田间风情画图,很是赏心悦目,会带给人们欢愉。我设想如果那是黄胄画成的充满欢乐的一幅作品,他或许会以《下田去》作为标题。那时,我去的那个村子真的很苦,开春时,青黄不继,我和社员们一起吃过糠,吃过榆树嫩芽,有叶子有榆钱儿(北京话叫榆钱儿,读三声,榆树的种子)加少许粗粮熬成的粥。我们工作队里没人说过苦字,农民们也没人喊过饿,孩子们依旧欢蹦乱跳,姑娘们没有鲜艳的衣裳,却有着健康的肤色和明亮的目光……如今,在城市中,在宽裕的生活中度过平静的时光,去想那桃花红梨花白漫山遍野的景象;去想广阔田陌中传来的高亢的吆喝牲口,包括哄赶驴子的声音;想那山乡的月夜和深夜远处的狗叫;想那柳荫下农家围坐井旁聊着家长里短;想那伴着远近萤光的明暗,农家汉子手中烟袋锅一闪一亮的微光,在夜色中,既显得神奇又在心头掀起一丝暖意;想那在槐树清香的柔风中掺杂着家种的旱烟飘出的有点呛人的烟气;想那妇女们在家中煤油灯下,哄着娃儿,做着针线活,听着虫声唧唧,蛙声在远方连成一片……
想起这些,我愿将如今的优裕的生活换回那个在田野劳动的岁月。青春虽一去不返,往昔的一切却鲜活和缤纷地留在记忆中。
毛驴与名人与书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驴子入诗、入史、入名著。
在烟尘滚滚,刀兵相见,血肉横飞的古战场,肯定无法骑驴冲锋陷阵,因而将军断无骑驴者。红粉送佳人,宝马赠英雄,名将青史流芳;而胯下坐骑也得以传名。关公坐骑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过五关斩六将,此马功不可没。楚霸王项羽建立霸业,也有几分借助胯下乌骓马的霸气。可怜项羽乌江自刎,传说也只为渔家渡人不渡马。英雄即使末路,也不愿人马两分。唐僧西天取经,路途遥遥,万里取得经文归,磨难多多,也多亏白龙马减轻路途辛劳。
驴子绝对无缘享此等殊荣盛誉,但依我看,它“虽非栋梁材,亦非寻常木”(唐元稹句)。驴儿虽已入诗、入画、入史、入书,惜哉并无大号,只称驴儿。
著名神话人物八仙之一张果老倒骑驴,亦不知他的驴儿名何?驴儿也只配称驴儿,却没“赤兔”与“乌锥”,或“白龙”等大号。
汉唐之际,大宛宝马犹如明星,昭陵六骏名噪一时,而唐三彩又塑造了多少骏马,于今发掘出便价值不菲,惜无驴儿造型,或我尚未得见。但唐代的两个名人与驴儿有关,一是李贺,传说常骑驴出行,身挎一囊(有扎口的袋子),有情思和诗句涌出,即提笔记下收入袋中,不知有多少佳句是在驴背上所得,只是驴儿无名,权当代步工具而已。另有《唐人小说》中所描述的风尘三侠中之红拂骑蹇行走郊野,神秘而引人遐思。
宋之后近千年,一翻而过,只有入画之驴闪于眼帘,那就是徐渭的画中以笔写成的驴儿,而陆游有诗云:“细雨骑驴入剑门。”到了清代,有两部我十分喜爱的书中记有驴儿,一是刘锷的《老残游记》,二是老派武侠小说郑证因的《鹰爪王》。《老残游记》第二、七、八、二十回中都有对驴儿的记述。而《鹰爪王》中,有两位人物,一是反派,绿林道上的女屠户陆七娘,在书中她被写成风流淫荡,但又颇有姿色和心计的邪恶妇人,她在旷野中骑一头花驴,行走江湖,往来山村野店,这驴儿也显得有几分邪气;而同一书中的燕赵双侠矮金刚蓝和,一位武功盖世的江湖老侠客,却也骑一头黑色驴儿,行侠仗义,并把驴儿调教得颇通人性。《鹰爪王》书中第三十一回,“矮金刚河堤戏双寇”,老侠客面对骑着马的双寇向驴儿说:“黑儿,这可看你了!人家比你个子大,早就瞧不起你,你要含糊了,我剥你皮熬胶去。”这个驴子到有个小名“黑儿”。
总而言之,驴儿不敢跟马相比,却也少不了它的作用,马与将军匹配,而驴儿与文人侠客(多半女侠客)结伴,少了几分霸气,多了几分娇媚;少了几分阳刚之烈,却多了几分阴柔神秘。你看矮金刚所骑之驴儿向马冲去,马上壮汉怒骂:“畜生,你要找死!”抡起马棒探着身子向驴头就打。这头驴一声怪叫,往左一蹿,挤着这匹马的左首过来,可是尾巴没闲着,“嗖”地往右一甩,驴尾正抽在马头上……这匹马“希律律”一叫,往右一蹿,马上壮汉乐子可大了,连人带马全滚下河坡,水花四溅……二侠矮金刚蓝和回头看着两人两马,浑身泥水地挣扎,哈哈一笑,把缰绳一抖,小黑驴四蹄翻飞,向前驰去!
郑证因的《鹰爪王》是我至今仍爱回味的读物。他书中在描述江湖侠义的故事时,用晚清的城镇、乡村、山野、田园、寺庙、丛林、流水绘制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光图景,并以当时人们各色杂陈的衣着、不同风格的语言,以及对人物善恶举止、心胸气度和他们恩仇交织的描绘,活生生地呈现出我曾祖父那一辈人所处的社会生活场景和风俗画面,令我在如今目眩神迷、流光溢彩的生活中,常常短暂地用心灵去体味离我们不远,但却永远不可能再现的中国农耕社会中人们那份闲适、恬静的心态和大自然仍未遭到大规模开发破坏时的那壮阔与清幽、神奇与美好,当然,有时又会展现出苍茫,甚或阴森可怖之像,使我们对原始生态产生几分畏惧之心,这种畏惧感也是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
一阵清风伴着铃儿的清音拂过,山野间的岑寂被得得的蹄声划碎,崎岖山路中无论是老者、妇人或文士、少女坐在驴儿背上渐行渐远,都会给我无尽的遐想,他(她)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驴子步入书刊中,都有迹可寻。翻开晚清另一部侠义小说《儿女英雄传》,骑驴者乃侠女十三妹何玉凤。
时光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刊登的“三条驴腿闹革命“,说的是河北农村土地改革时四户人家分到一头驴,后来三户人家组成互助组,这三户就有了驴的3/4使用权,因而被称作三条驴腿闹革命。
如果放眼世界,我想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算大大有名吧。堂·吉诃德逆时而行,仿古代之游侠,抱打天下不平,笑料百出,而一位名叫桑丘的农人却忠心耿耿做了他的随从,犹如《三国》中关帝爷的马童周仓。堂·吉诃德骑了一匹瘦马,而桑丘则骑着一头驴。书中专门有对驴子的描述,也有桑丘学驴叫,被村民暴打一顿的情节,堂·吉诃德见事不妙,溜之大吉。后来桑丘指责他不仗义且临阵脱逃,堂·吉诃德分辩:“这叫撤退,不是逃跑。”于是堂·吉诃德骑马、桑丘骑驴继续游侠四方,捅娄子、闹笑话……
据说法国人喜欢驴,有一回黄胄说:“我这儿刚接到一盘法国人录的驴的各种姿态的录像带,你要不要看看。”我们接着聊别的,竟把这录像带的事忘个一干二净,直到写这篇文字时才想起来。
2007年5月3日,央视4套《新闻60分》中报道一条消息:“墨西哥在庆祝一年一度的驴子节”,人扮成驴子,颇像中国农村的跑旱船的打扮,庆祝活动中,像情人节一样还有学驴叫和驴踢球,总之,对驴子的喜爱达到极致。这个节,时下中国年轻人不大可能像情人节一样引进。
但我拉拉杂杂说这些,意在证明驴子不但入诗、入书、入史,且和名人也有千丝万缕的牵扯,对驴且莫轻慢。
马有英风,而驴有媚气,细蹄碎步,款款而行,四足小巧玲珑,且仪态优雅。而驴的脾气是有目共睹的,十分倔犟,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有着外秀内刚的性情。那些嘲笑驴蠢者,实在是没有待众生万物所应具备之宽厚心肠,或者他们缺少知识,不晓得驴子粗粝其食,任劳任怨,任打任骂,默默地为普通农家效力终生。主人扛不动的它驮,主人拽不动的它拉,主人推不动的磨由它一圈又一圈地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心存感念是为无感恩之心。
不爱它可以躲着它,因为不事农桑劳碌之人,并不依赖驴子过活,但不爱它却嫌弃它,是为无知也,是为无情也。因此,有人嘲笑画驴者缺少高雅,却足证持此心态者的无知和典雅情趣的缺失。当然,任人驱使,任人评说,甚而任人“卸磨杀驴”,它都一概不得自主。但它仍在低眉顺目,默默行走操劳;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仍啖粗如饴。这是它的生态状况,它其实是无法选择的。当然我画驴时,没想这么多,想这么多就画不专心了。
吃之何忍
一天,我在车里看到窗外一小饭馆,门上却有大字木牌,记得是白地红漆两行大字:“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这还是我头一回听到这么信誓旦旦的保证语,头一次看到这么出乎意外的诱人的广告招牌。
驴肉可能好吃,但小店宣传得有点滑稽。过去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龙什么样,谁吃过龙肉?这就别深究了。如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这么说就更不妥当,大不敬。但可怜的驴儿却成了目标,意思是驴肉最好吃,也许真的好吃。
不过我没吃过。我看到别人吃过,劝我尝尝,我没动筷子。驴不是被保护的野生动物,它任人驱使,拉车、驮袋、拉磨、打场、当脚力,一生为人勤勤恳恳干活,末了又让人宰了吃了。虽然物尽其用,但它好命苦呀。我不吃驴肉倒不是全因为这些思考,我吃东西比较保守,从小没吃过的东西,不大想尝,尤其是肉制品。鸡鸭鱼肉蛋足可解馋,也能满足人体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何必再开几个领域,何况没到饥荒年景。
所以,鹅我不吃,我喜欢它的洁白高雅,喜欢它曲颈向天歌,也喜欢它白毛浮绿水。鹅会和人交流。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河南一农户家见一白鹅,我叫一声“鹅”,它就“哦”地回答一声。后来有人请我吃烧鹅,我下不了筷子。
有人问我你吃不吃驴肉,我就说,“我画驴不吃驴肉”,其实不画驴我也不想吃驴肉。
黄胄是画驴高手,他说:“我也不吃驴肉”,我相信。
自幼喜爱绘画的赵忠祥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书画大师,在他们的启发下,赵忠祥将绘画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赵忠祥和黄胄、范曾、周怀民过从甚密、亦师亦友。他曾说:“我非常幸运。我喜欢绘画,又能遇上这些大师。”以下文章中纪录的就是赵忠祥与国画大师交往的逸闻趣事,以及他由此而生的人生感悟。
闲言碎语摆话驴
摆话二字,识字者人人会念,念错者大有人在,这是京津两地对那些没话找话和费话太多、层出不穷之人的俗称,摆应该读白,白为重音。这个词,大多数北方人听来绝不陌生,读成摆,就靠近川话,摆龙门阵了,意思虽差不了太多,而意味有别。
我要摆话驴,就从待遇谈起。驴儿们掘粝其食,苦其筋骨,四季奔波,却真是蓬头垢面,有几头驴子像主人的爱马那样梳洗打扮?但驴子其实也快乐,在田边地头啃青时那份悠闲,是随着它们那优美的立姿和尾巴的悠然甩摆体现出来的。所以黄胄笔下的种种动物中,驴儿特别生动可爱,多姿多彩。往昔可以天天见到驴子的日子,我还不解画驴。
我去干校时,在河南黄泛区。我们干校千数口人全靠人挑肩扛,没有驴子,只有猪。我喂过10个月的猪,而那是为改善连队伙食饲养的,养肥的猪先挨宰,怪不得有句口头语:“人怕出名,猪怕壮。”
驴儿壮时正在干活,大体没人动宰它的心。但辛劳一生,骨瘦如柴时,它不进火葬场,却上了汤锅。
驴儿入画几多情
我是看了黄胄的创作过程遂萌生画驴之意。说俗点,就是对他画驴产生了欣羡、向往和仿效的冲动。于是于无人时,找来纸、墨、笔,操练起来。但学画驴时已值壮年,又是在看黄胄的笔墨时才兴起的这个念头,于是乎至今都无法摆脱黄胄作画的身影和他在画中所呈现的驴儿们的姿态和墨色的造型。
在一次综艺晚会上,一位专家在我身边说了这么一段话:“要是四岁以后才学钢琴,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钢琴演奏大师和著名的指挥。”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触动,但也为我设下了一道屏障。不言而喻,毋庸赘叙,我学艺太迟,无望成功。我年近四旬才开始画驴,甭想成为名家,根本也没想成名家,但是喜欢,好玩,愉悦,甚至面对画过的千万张画和上万头驴(它们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了),难免在自愧永不如黄胄先生的叹息中,也时不时偶有成就感涌上心头。而在下永不能以画名和画价忝入艺术门庭和位列名家之畔。不过地摊上,甚至各地拍卖会上却有不少我的“作品”。启功的字,范曾、黄胄的画儿都有大批仿作赝品,甚至堆积如山。启功的字(赝品)只卖五十元左右一幅,裱好送人,自是一份厚礼。即使挂在堂上,全国13亿人,又有几人能慧目辨伪的?这些名家的赝品,造假者大体上是模仿该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大致风格。高仿就装得更像,甚至把某画家的个性习惯也一并仿进,并故露瑕疵,为的是鱼目混珠。
但仿我的画就好办多了,因为我的画很少有人看过,甚至我的签名,被人冒用也无人分辨。某年,我在某市做客期间,一位领导拿了一幅画让我看,七八头驴子,署名赵某人。他说是从北京买来的,让我看看真不真。我看了半晌,对他说:“比我画得好。”真的比我画得好多了,只可惜的确不是我画的。
“比我写(画)得好”,据说是启功先生对冒他名的赝品的口头语,我曾亲耳听过黄胄对做他的假画的评语:“比我画得好。”这其实也有几分无奈,作假画者盖自古以来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如果是仿的,那就签本人名,仿而又签原作者名是为卖,也算是诈骗,江湖骗术哪儿都有。
我倒是见怪不怪,人家仿我,卖几个钱,借我名字一用,将来我若有成,倒好分辨,因为做我假画者“胡作非为”,并不是参照我的画作的。平心而论,因为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过我的画作,凭想象或千脆仿黄胄先生的画,又因水平实在差得太远,不好落黄胄的款,便想到落赵某人的名,且又不知我的签名什么样,于是信手写来。不过说良心话,近来我看到的几幅署我名的以驴为题的画作,造型基本准确,用墨也还放得开,不拖泥带水,因为不必刻意模仿黄胄一笔一划,大致差不多就成了,反而少了一些拘谨,再加上这些人自有一些笔墨功底,所以我说“比我画得好。”
有一次郑闻慧老师邀我同去参加荣宝斋拍卖会前的招待午宴。路上我们论及画的真伪,郑老师说:“黄胄生前曾讲了一个现象,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一生画作不会超过几百幅,这已算多产了,可是现在北美市场据说有大约五万幅他的作品在流通,都是按真品买卖。”如果这一事例属实,当发人深省,若干年后,真伪更难辨,“假做真时真亦假”,我都怀疑将来我收藏的黄胄作品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记得黄胄住院时,我去看他,拿出一个玉件请他过目,“有人说这是假的”。他躺在床上笑了,“玉就是玉,怎么会假,只是什么时候的工罢了”。我们那天聊了一会儿,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句经验之谈:“如果喜欢一件东西,贵点儿也值;而如果是假的,白给都别要。”这句话至今犹在耳畔。
非驴非马
在我描述驴子的形象、写关于驴子的一些文字和绘画随笔时,曾听一位友人说:驴其实是合乎中庸之道。我问何出此言,他说看过我一幅画,题跋这样写道:“放蹄不如马,耕田不如牛”,所以这样说,我说:“你的这个提法值得商榷”,等而下之的层次绝非中庸。
如果非扯上中庸不可,不妨仿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所举例之巴尔狗,像猫又像狗。但这只是文学上的描述,而生物界不见容中庸的概念。
人类对动物最成功的杂交就是培育出一个新品种:驴与马的后代——骡子。公驴与母马交配产下的驹子为马骡,外形两不相像,不是驴又非马。而公马母驴交配产驹体形甚小,鲜有超过父系者,是为驴骡。无论驴骡还是马骡,都既非马又非驴,非驴非马则为骡也。这能称中庸吗?
此新品种长成之后,兼有父母双方优势,比驴能跑,比马更能负重。故过去,乃至现今,骡子是运输、驮运辎重的重要工具,是人类的重要帮手。在役畜中,以其之有力能干,成为佼佼者。
骡子看上去像马,但又像驴,非驴非马,比驴耳朵短,但身量大,尤其蹄子比驴宽展许多,但比马耳朵长,且毛色似乎只有黑乎乎一色。当然饲养得好,犹如高头大马,油光水滑,身强力壮,实为人的好帮手。
军旅中鲜有驴,但骡子却大有用武之地,并非上阵冲锋,而是运送军用物资。直到近代,有不少骡子拉战炮、驮弹药箱比驴力气大得多,比马耐力强得多,比双亲都有优势。在人的掌控下,多少年来不断杂交培育出高品质的骡子。
骡子的一大劣势就是没有了生育功能,骡子不能生小骡子,要想使用骡子,还必须既有马也离不了驴。所以仅此一点,又可看出远在马的品级之下的驴子们,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只是在画驴时若偏于像马,那画出来的就是骡子了。绘画中,马就是马,驴就是驴,骡子就是骡子。
人们都知道徐悲鸿画马,但他也偶尔画驴,譬如他三十年代作品《六朝诗意图》中就分别画有骑马和骑驴者,此非将军与文人之分野,而是人的阶层不同的标志,锦帽貂裘和布衣之分立判于画中。黄胄画驴有名,但画马亦无数,还是以画驴名传久远。
古人云:“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是嘲讽等而下之的拙劣技法,但画驴不成反像骡,虽技法等而下,但描摹对象却是等而上。
又说毛驴
如果把马比作贵族,驴子充其量是芸芸众生。当初王公贵胄、元帅大将的坐骑和驾车之马是何等的威武和荣耀,就不必细述了,关公手下的马童周仓都非等闲之辈;现代赛场上的一匹好马,出身名门,血统高贵,便会住空调房,吃上等料,有专人饲喂和技师调教,优秀骑手与它们结伴出赛,这些骏马出入有车而出国乘飞机,享尽荣华,当然也很辛苦,跑得出彩,日子就越好过。
没听说它们的亲戚毛驴哪一位能享受到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高规格待遇。驴儿们太过普通,太过平庸,仅干粗活,任劳任怨度过一生,吃穿用住跑,不仅无法和高贵的赛马比,甚至无法和一般的马相比。德国高级轿车叫宝马,估计还没有谁创意把车子定为“宝驴”牌。
驴儿们最好的品牌就是阿胶,想起阿胶的用料,听了也不好受。驴儿拉磨,被蒙住眼围着磨台转了一圈又一圈;驴儿驮柴背水,也给人做代步的工具,大抵是妇女们骑着它回娘家,彪形大汉情愿跟着,也不会跨在驴背上。老人、小孩、文弱书生、大多数农村姑娘都常会骑驴,但专门用做坐骑的驴儿是少数,大部分驴是干着粗重活计,上不了沙场,上不了舞台,当不成英雄,也成不了名驴。
我1964年在北京郊区参加“四清”工作队,到了山区,天天都能看到驴,看到下地时,女孩子们一斜身坐在驴的一侧,靠驴的臀部支撑,那姿势煞是可爱。但那时我尚未开始画驴,也没想到日后会用得着这一幕的鲜活场景,没太记住细节。骑马大多时有鞍子,好马要有好鞍,而农村女孩骑驴就那么一蹿上了驴背,任凭它如何颠簸都轻松优美地坐得很稳,那是一曲田园交响诗。在当时还贫穷的农村,在粗粮咸菜还填不饱肚子的年代,这一路撒欢、一路笑语的田间风情画图,很是赏心悦目,会带给人们欢愉。我设想如果那是黄胄画成的充满欢乐的一幅作品,他或许会以《下田去》作为标题。那时,我去的那个村子真的很苦,开春时,青黄不继,我和社员们一起吃过糠,吃过榆树嫩芽,有叶子有榆钱儿(北京话叫榆钱儿,读三声,榆树的种子)加少许粗粮熬成的粥。我们工作队里没人说过苦字,农民们也没人喊过饿,孩子们依旧欢蹦乱跳,姑娘们没有鲜艳的衣裳,却有着健康的肤色和明亮的目光……如今,在城市中,在宽裕的生活中度过平静的时光,去想那桃花红梨花白漫山遍野的景象;去想广阔田陌中传来的高亢的吆喝牲口,包括哄赶驴子的声音;想那山乡的月夜和深夜远处的狗叫;想那柳荫下农家围坐井旁聊着家长里短;想那伴着远近萤光的明暗,农家汉子手中烟袋锅一闪一亮的微光,在夜色中,既显得神奇又在心头掀起一丝暖意;想那在槐树清香的柔风中掺杂着家种的旱烟飘出的有点呛人的烟气;想那妇女们在家中煤油灯下,哄着娃儿,做着针线活,听着虫声唧唧,蛙声在远方连成一片……
想起这些,我愿将如今的优裕的生活换回那个在田野劳动的岁月。青春虽一去不返,往昔的一切却鲜活和缤纷地留在记忆中。
毛驴与名人与书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驴子入诗、入史、入名著。
在烟尘滚滚,刀兵相见,血肉横飞的古战场,肯定无法骑驴冲锋陷阵,因而将军断无骑驴者。红粉送佳人,宝马赠英雄,名将青史流芳;而胯下坐骑也得以传名。关公坐骑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过五关斩六将,此马功不可没。楚霸王项羽建立霸业,也有几分借助胯下乌骓马的霸气。可怜项羽乌江自刎,传说也只为渔家渡人不渡马。英雄即使末路,也不愿人马两分。唐僧西天取经,路途遥遥,万里取得经文归,磨难多多,也多亏白龙马减轻路途辛劳。
驴子绝对无缘享此等殊荣盛誉,但依我看,它“虽非栋梁材,亦非寻常木”(唐元稹句)。驴儿虽已入诗、入画、入史、入书,惜哉并无大号,只称驴儿。
著名神话人物八仙之一张果老倒骑驴,亦不知他的驴儿名何?驴儿也只配称驴儿,却没“赤兔”与“乌锥”,或“白龙”等大号。
汉唐之际,大宛宝马犹如明星,昭陵六骏名噪一时,而唐三彩又塑造了多少骏马,于今发掘出便价值不菲,惜无驴儿造型,或我尚未得见。但唐代的两个名人与驴儿有关,一是李贺,传说常骑驴出行,身挎一囊(有扎口的袋子),有情思和诗句涌出,即提笔记下收入袋中,不知有多少佳句是在驴背上所得,只是驴儿无名,权当代步工具而已。另有《唐人小说》中所描述的风尘三侠中之红拂骑蹇行走郊野,神秘而引人遐思。
宋之后近千年,一翻而过,只有入画之驴闪于眼帘,那就是徐渭的画中以笔写成的驴儿,而陆游有诗云:“细雨骑驴入剑门。”到了清代,有两部我十分喜爱的书中记有驴儿,一是刘锷的《老残游记》,二是老派武侠小说郑证因的《鹰爪王》。《老残游记》第二、七、八、二十回中都有对驴儿的记述。而《鹰爪王》中,有两位人物,一是反派,绿林道上的女屠户陆七娘,在书中她被写成风流淫荡,但又颇有姿色和心计的邪恶妇人,她在旷野中骑一头花驴,行走江湖,往来山村野店,这驴儿也显得有几分邪气;而同一书中的燕赵双侠矮金刚蓝和,一位武功盖世的江湖老侠客,却也骑一头黑色驴儿,行侠仗义,并把驴儿调教得颇通人性。《鹰爪王》书中第三十一回,“矮金刚河堤戏双寇”,老侠客面对骑着马的双寇向驴儿说:“黑儿,这可看你了!人家比你个子大,早就瞧不起你,你要含糊了,我剥你皮熬胶去。”这个驴子到有个小名“黑儿”。
总而言之,驴儿不敢跟马相比,却也少不了它的作用,马与将军匹配,而驴儿与文人侠客(多半女侠客)结伴,少了几分霸气,多了几分娇媚;少了几分阳刚之烈,却多了几分阴柔神秘。你看矮金刚所骑之驴儿向马冲去,马上壮汉怒骂:“畜生,你要找死!”抡起马棒探着身子向驴头就打。这头驴一声怪叫,往左一蹿,挤着这匹马的左首过来,可是尾巴没闲着,“嗖”地往右一甩,驴尾正抽在马头上……这匹马“希律律”一叫,往右一蹿,马上壮汉乐子可大了,连人带马全滚下河坡,水花四溅……二侠矮金刚蓝和回头看着两人两马,浑身泥水地挣扎,哈哈一笑,把缰绳一抖,小黑驴四蹄翻飞,向前驰去!
郑证因的《鹰爪王》是我至今仍爱回味的读物。他书中在描述江湖侠义的故事时,用晚清的城镇、乡村、山野、田园、寺庙、丛林、流水绘制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光图景,并以当时人们各色杂陈的衣着、不同风格的语言,以及对人物善恶举止、心胸气度和他们恩仇交织的描绘,活生生地呈现出我曾祖父那一辈人所处的社会生活场景和风俗画面,令我在如今目眩神迷、流光溢彩的生活中,常常短暂地用心灵去体味离我们不远,但却永远不可能再现的中国农耕社会中人们那份闲适、恬静的心态和大自然仍未遭到大规模开发破坏时的那壮阔与清幽、神奇与美好,当然,有时又会展现出苍茫,甚或阴森可怖之像,使我们对原始生态产生几分畏惧之心,这种畏惧感也是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
一阵清风伴着铃儿的清音拂过,山野间的岑寂被得得的蹄声划碎,崎岖山路中无论是老者、妇人或文士、少女坐在驴儿背上渐行渐远,都会给我无尽的遐想,他(她)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驴子步入书刊中,都有迹可寻。翻开晚清另一部侠义小说《儿女英雄传》,骑驴者乃侠女十三妹何玉凤。
时光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刊登的“三条驴腿闹革命“,说的是河北农村土地改革时四户人家分到一头驴,后来三户人家组成互助组,这三户就有了驴的3/4使用权,因而被称作三条驴腿闹革命。
如果放眼世界,我想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算大大有名吧。堂·吉诃德逆时而行,仿古代之游侠,抱打天下不平,笑料百出,而一位名叫桑丘的农人却忠心耿耿做了他的随从,犹如《三国》中关帝爷的马童周仓。堂·吉诃德骑了一匹瘦马,而桑丘则骑着一头驴。书中专门有对驴子的描述,也有桑丘学驴叫,被村民暴打一顿的情节,堂·吉诃德见事不妙,溜之大吉。后来桑丘指责他不仗义且临阵脱逃,堂·吉诃德分辩:“这叫撤退,不是逃跑。”于是堂·吉诃德骑马、桑丘骑驴继续游侠四方,捅娄子、闹笑话……
据说法国人喜欢驴,有一回黄胄说:“我这儿刚接到一盘法国人录的驴的各种姿态的录像带,你要不要看看。”我们接着聊别的,竟把这录像带的事忘个一干二净,直到写这篇文字时才想起来。
2007年5月3日,央视4套《新闻60分》中报道一条消息:“墨西哥在庆祝一年一度的驴子节”,人扮成驴子,颇像中国农村的跑旱船的打扮,庆祝活动中,像情人节一样还有学驴叫和驴踢球,总之,对驴子的喜爱达到极致。这个节,时下中国年轻人不大可能像情人节一样引进。
但我拉拉杂杂说这些,意在证明驴子不但入诗、入书、入史,且和名人也有千丝万缕的牵扯,对驴且莫轻慢。
马有英风,而驴有媚气,细蹄碎步,款款而行,四足小巧玲珑,且仪态优雅。而驴的脾气是有目共睹的,十分倔犟,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有着外秀内刚的性情。那些嘲笑驴蠢者,实在是没有待众生万物所应具备之宽厚心肠,或者他们缺少知识,不晓得驴子粗粝其食,任劳任怨,任打任骂,默默地为普通农家效力终生。主人扛不动的它驮,主人拽不动的它拉,主人推不动的磨由它一圈又一圈地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心存感念是为无感恩之心。
不爱它可以躲着它,因为不事农桑劳碌之人,并不依赖驴子过活,但不爱它却嫌弃它,是为无知也,是为无情也。因此,有人嘲笑画驴者缺少高雅,却足证持此心态者的无知和典雅情趣的缺失。当然,任人驱使,任人评说,甚而任人“卸磨杀驴”,它都一概不得自主。但它仍在低眉顺目,默默行走操劳;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仍啖粗如饴。这是它的生态状况,它其实是无法选择的。当然我画驴时,没想这么多,想这么多就画不专心了。
吃之何忍
一天,我在车里看到窗外一小饭馆,门上却有大字木牌,记得是白地红漆两行大字:“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这还是我头一回听到这么信誓旦旦的保证语,头一次看到这么出乎意外的诱人的广告招牌。
驴肉可能好吃,但小店宣传得有点滑稽。过去常听说这样一句话:“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龙什么样,谁吃过龙肉?这就别深究了。如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这么说就更不妥当,大不敬。但可怜的驴儿却成了目标,意思是驴肉最好吃,也许真的好吃。
不过我没吃过。我看到别人吃过,劝我尝尝,我没动筷子。驴不是被保护的野生动物,它任人驱使,拉车、驮袋、拉磨、打场、当脚力,一生为人勤勤恳恳干活,末了又让人宰了吃了。虽然物尽其用,但它好命苦呀。我不吃驴肉倒不是全因为这些思考,我吃东西比较保守,从小没吃过的东西,不大想尝,尤其是肉制品。鸡鸭鱼肉蛋足可解馋,也能满足人体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何必再开几个领域,何况没到饥荒年景。
所以,鹅我不吃,我喜欢它的洁白高雅,喜欢它曲颈向天歌,也喜欢它白毛浮绿水。鹅会和人交流。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河南一农户家见一白鹅,我叫一声“鹅”,它就“哦”地回答一声。后来有人请我吃烧鹅,我下不了筷子。
有人问我你吃不吃驴肉,我就说,“我画驴不吃驴肉”,其实不画驴我也不想吃驴肉。
黄胄是画驴高手,他说:“我也不吃驴肉”,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