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员,同其它高等院校一
样,也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学生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极大的社会服务功能。然而,高职学生的社会服务受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对淮安市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社会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现状 调查 分析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学生为a社会服务相辅相成,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基于自身的资源、专业优势,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人力、物力、技术支持等各种服务,学生为社会服务既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又能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达标。所以,高职院校开展相关社会服务活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淮安市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中涉及到的学生、市民等。
1.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1.3 调查内容 调查三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服务涉及的领域、贡献力度、服务质量、受认可度等。
2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现状
2.1 参与积极性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指导,经调查显示,各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学院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对社会服务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专门建立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到淮安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清江浦民政老年公寓、许庄小学等地,开展一系列的爱心志愿活动;组织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农村,担任淮安市清浦区黄码乡“大学生村官助理”;以“传承孔子儒家思想文化,推进淮安旅游产业发展”为主题,宣传文化知识,服务地方发展,总之,院校努力通过各式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2 服务范围广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主要形式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两种,其中志愿服务的内容包含互相帮助、社会救助、紧急救助、社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社团活动、知识传播、维护社会治安、免费专业服务、国际合作等。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将自身的特长发挥到社会服务中,参加志愿活动,深入街道、农村开展指导、讲座等活动,涉足技术、知识、教育、心理、卫生等各领域,参与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宽度越来越大。例如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学生为居民、农民举办有关食品安全、健康饮食、菜肴烹饪等讲座,将有关食品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居民。
2.3 社会认可度高 大学生积极参与各式社会活动,是大学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有效方式,也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力和使命感,乐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例如在2009年暑期,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院99%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实践活动包括:大学生农村政策宣讲、大学生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实践服务、关注留守儿童、大学生科技服务、奥运知识宣传、文化宣传等。学生个人收获颇多且受到各界关注,社会反响好,当地的领导、居民都纷纷赶来慰问或写下感谢信,可见大学生社会服务的受认可度极高。
3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问题
3.1 社会服务的专业性不强 通常,主要由共青团来组织高校学生社会服务,但是共青团的能力有限,繁重的工作致使其对社会服务工作缺乏一定的规划,不能完全把握社会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对大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认识不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不愿认真对待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初衷就会质变。
3.2 社会服务的类型较少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两种类型上,对于其它形式的社会服务没有深入开展,往往会出现高职院校开展形式一致、内容雷同的活动的情况,学生社会服务在学生之间、社会上的知名度普遍较低。
3.3 服务价值含量较低 调查中显示,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服务在各领域的低层面展开,很多时候,大学生都被用来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在能够产生更高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上,比如科技创新、大学生创业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另外,大学生的权益在社会服务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大约20%的志愿者在社会服务活动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学生在受伤或受到他人无理指责的情况下,通常只能自己承担或请求老师帮助,这会导致很多学生不再愿意投身社会服务的行列。
4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建议
4.1 增强服务的专业性 高职院校可以引用国内外社会服务的先进方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服务的宗旨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项目,让学生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在奉献中体味到幸福感和自身的价值所在。另外,要认真分析总结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在社会服务项目中引进面向市场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使学生的社会服务更加专业。此外,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创新,持续探索,以学生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本,着眼于开发涉足领域多、丰富多样、层次水平齐全的服务项目,推动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走出地方、走向全国甚至被世界知晓,打造特色品牌。例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年来已经着手于打造“进乡入企,理财培训”、“粮油安全,社区行动”、“对接园区,服务外包”和“携手中职,辐射提升”四大社会服务品牌。
4.3 完善社会服务运行机制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调研工作,保证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能够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结合,使学生社会服务项目能够正常运行,建立从设计项目、执行项目、管理项目、预算到评估的项目运行流程。要大力宣传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借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此获取资金或物资上的支持。最后,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方式,将学生的智力充分挖掘出来,投入人力和资金,对学生的社会服务进行研究,形成学术理论,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经验,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高校学生服务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提供动力。
5 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中具有参与积极性高、服务涉足范围广和贡献力度大、社会认可度高等优点,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服务中出现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服务类型只有传统的两种、服务含金量较低、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为增强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专业性、特色服务品牌的建立和社会服务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实施依据。总之,学生的社会服务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和学生必须重视,努力达到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保证院校健康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樊懿娥.志愿者组织工作和志愿者服务专业化发展道路研究[J].长沙民政学院学报,2011(02).
[2]许黎英.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探究——以绍兴市高职院校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11).
[3]颜君.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服务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
[4]沈文通.全球化背景下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04).
[5]祖天明.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1(27).
[6]赵芳芳.打造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之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2).
样,也担负着为社会服务的使命,学生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极大的社会服务功能。然而,高职学生的社会服务受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对淮安市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社会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现状 调查 分析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学生为a社会服务相辅相成,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基于自身的资源、专业优势,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人力、物力、技术支持等各种服务,学生为社会服务既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又能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达标。所以,高职院校开展相关社会服务活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淮安市的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中涉及到的学生、市民等。
1.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1.3 调查内容 调查三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服务涉及的领域、贡献力度、服务质量、受认可度等。
2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现状
2.1 参与积极性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指导,经调查显示,各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学院的引导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对社会服务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专门建立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开展相关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到淮安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清江浦民政老年公寓、许庄小学等地,开展一系列的爱心志愿活动;组织部分优秀学生深入农村,担任淮安市清浦区黄码乡“大学生村官助理”;以“传承孔子儒家思想文化,推进淮安旅游产业发展”为主题,宣传文化知识,服务地方发展,总之,院校努力通过各式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2 服务范围广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主要形式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两种,其中志愿服务的内容包含互相帮助、社会救助、紧急救助、社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社团活动、知识传播、维护社会治安、免费专业服务、国际合作等。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将自身的特长发挥到社会服务中,参加志愿活动,深入街道、农村开展指导、讲座等活动,涉足技术、知识、教育、心理、卫生等各领域,参与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宽度越来越大。例如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组织学生为居民、农民举办有关食品安全、健康饮食、菜肴烹饪等讲座,将有关食品的技术知识传授给居民。
2.3 社会认可度高 大学生积极参与各式社会活动,是大学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有效方式,也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力和使命感,乐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例如在2009年暑期,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院99%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实践活动包括:大学生农村政策宣讲、大学生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实践服务、关注留守儿童、大学生科技服务、奥运知识宣传、文化宣传等。学生个人收获颇多且受到各界关注,社会反响好,当地的领导、居民都纷纷赶来慰问或写下感谢信,可见大学生社会服务的受认可度极高。
3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问题
3.1 社会服务的专业性不强 通常,主要由共青团来组织高校学生社会服务,但是共青团的能力有限,繁重的工作致使其对社会服务工作缺乏一定的规划,不能完全把握社会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对大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认识不够,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不愿认真对待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初衷就会质变。
3.2 社会服务的类型较少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服务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两种类型上,对于其它形式的社会服务没有深入开展,往往会出现高职院校开展形式一致、内容雷同的活动的情况,学生社会服务在学生之间、社会上的知名度普遍较低。
3.3 服务价值含量较低 调查中显示,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服务在各领域的低层面展开,很多时候,大学生都被用来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在能够产生更高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上,比如科技创新、大学生创业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另外,大学生的权益在社会服务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大约20%的志愿者在社会服务活动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学生在受伤或受到他人无理指责的情况下,通常只能自己承担或请求老师帮助,这会导致很多学生不再愿意投身社会服务的行列。
4 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建议
4.1 增强服务的专业性 高职院校可以引用国内外社会服务的先进方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服务的宗旨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社会服务项目,让学生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在奉献中体味到幸福感和自身的价值所在。另外,要认真分析总结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在社会服务项目中引进面向市场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使学生的社会服务更加专业。此外,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创新,持续探索,以学生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本,着眼于开发涉足领域多、丰富多样、层次水平齐全的服务项目,推动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走出地方、走向全国甚至被世界知晓,打造特色品牌。例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年来已经着手于打造“进乡入企,理财培训”、“粮油安全,社区行动”、“对接园区,服务外包”和“携手中职,辐射提升”四大社会服务品牌。
4.3 完善社会服务运行机制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调研工作,保证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能够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结合,使学生社会服务项目能够正常运行,建立从设计项目、执行项目、管理项目、预算到评估的项目运行流程。要大力宣传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借用媒体、网络等平台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此获取资金或物资上的支持。最后,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方式,将学生的智力充分挖掘出来,投入人力和资金,对学生的社会服务进行研究,形成学术理论,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经验,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高校学生服务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提供动力。
5 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中具有参与积极性高、服务涉足范围广和贡献力度大、社会认可度高等优点,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服务中出现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服务类型只有传统的两种、服务含金量较低、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为增强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专业性、特色服务品牌的建立和社会服务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实施依据。总之,学生的社会服务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和学生必须重视,努力达到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和保证院校健康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樊懿娥.志愿者组织工作和志愿者服务专业化发展道路研究[J].长沙民政学院学报,2011(02).
[2]许黎英.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探究——以绍兴市高职院校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11).
[3]颜君.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服务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
[4]沈文通.全球化背景下推进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04).
[5]祖天明.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1(27).
[6]赵芳芳.打造我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之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