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独霸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学生被迫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其地理学习兴趣缺缺,再加上地理这一学科抽象、难懂的内容较多,于是导致课堂效果不容乐观。作为初中地理教师,使课堂教学摆脱当前困境,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我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在初中生心目中,地理这一学科抽象难懂,又没有太大的用处,因而,一直以来被学生用副科冠名。作为教师,我深知学好初中地理的重要性。
因而,借教学改革的春风,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以期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新颖的教学环节
1.巧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注意力
课前三分钟演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由于课前几分钟学习效果不佳,教师不如将这课的前几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上讲台讲讲自己到过的旅游地、生活中有关地理的见闻或亲历,在杂志、报纸或网络上见到的奇闻趣事等,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的目的。引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让学生参与讨论,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书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不单单只是课堂内的事,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学生可以逐步养成主动留意、探索、发现的学习习惯。
2.课中想问就问,促进师生有效沟通
一节地理课一般要讲授2~3个地理问题,每讲完1~2个问题后,一节课的时间差不多过半了,也就是到了学生的疲劳期,这时安排一个问答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刚学习的知识,或者让都师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接下来要学的知识有何疑问。课堂的问答方式可以是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还可以是学生问学生,这样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缩短学生注意力低谷的时长,使学生注意力保持在高位,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课末抢答比赛,巩固当堂知识,让学生回味无穷
一节课,学生最容易分心的就是快要下课的前几分钟,尤其是地理课一般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或者在下午。这些时间是学生最感饥饿或疲倦的时候,如果课堂总结复习千篇一律,其效果一定不理想。但十二三岁的中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表现欲,若能利用和激发这种表现欲,其效果一定不错。由于抢答题难易程度不一,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因此,抢答赛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也是初中生非常喜欢参与的课堂活动,在课末采用抢答赛,激发了学生兴趣,教学任务也随着完成了,而且效果非常不错。形式新颖的教学环节能够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课堂教学内容。但如何更有效地将老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深出浅入,教学设计独具匠心。
二、设计精彩的教学片段
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地理教学也可以精彩万分。初中地理课一般在学生的印象当中就是读图,看哪里有什么地理事物,什么事物在哪里分布,了解一些“世界(或某国某地区)之最”的地理事物在哪里等;也有人认为只要一本课本、一张地图、现代多媒体技术再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可以上好地理课。但仅仅是用一些直观的图片、视频,或靠老师讲解并不能让地理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东西,就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明了。
1.引入实验,使抽象的原理直观明了
初中地理中有许多问题包含学生还没有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内容,如果老师上课时光讲结论,学生虽然可以背下来,但往往一知半解,知识难以迁移,给解题带来困难。因此,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在学习季风气候的成因时,学生无法理解海陆温度与气压在冬夏不同季节的变化。对此,可以引进这样的实验:用烧杯分别取溫度相同的同样多的水和沙子,同时给它们加热,让学生观察它们温度的变化。结果沙子非常明显的升温快,而水升温慢。也可以取温度相对高的等温、等量的沙和水,观察冷却的快慢,同样发现沙子明显降温快,而水降温慢。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海陆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在此基础上讲解季风的形成就容易多了。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这样的实验作为课外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做,用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辩论赛既可张扬个性又能加强合作
真理越辩越明,一场辩论賽,对于参赛的双方都是赢家,这种双赢的结果如果能在地理课上取得,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时,关于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还是阻碍作用,可以发起学生正反双方的辩论。学生通过认真查找资料、统计数据、走访有关部门,取得第一手资料,为辩论作好充分的准备。辩论时大家引经据典,针尖对麦芒,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最后根本用不着老师来评判谁胜谁负。在这样的辩论赛中,学生学会了质疑、懂得了调查、明白了互助的重要性,同时也极力张扬了个性。
3.找茬挑刺,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
有着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若是没有遇到过妖怪,《西游记》也就不会吸引那么多孩子的目光和心灵。教学也一样,孩子们学过那么多地理知识,如果能让他们小试牛刀,充满着挑战的学习过程一定会使他们更加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将一些不合理的地理事物串到一起或者将某一不可能存在的地理事物加入进来,让学生找出错误,从而考察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让学生的“火眼金睛”找出在生活环境中或文学作品中不符合地理事实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找茬挑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的地理技能与地理素养是通过教师课堂的传授、指导、启发与学生的尝试、探索、实践等途径获得的。教师的“教”只是一种外部力量,“教”所传递的信息,所要达到的目的,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上措施对学生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在初中生心目中,地理这一学科抽象难懂,又没有太大的用处,因而,一直以来被学生用副科冠名。作为教师,我深知学好初中地理的重要性。
因而,借教学改革的春风,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以期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新颖的教学环节
1.巧用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注意力
课前三分钟演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由于课前几分钟学习效果不佳,教师不如将这课的前几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上讲台讲讲自己到过的旅游地、生活中有关地理的见闻或亲历,在杂志、报纸或网络上见到的奇闻趣事等,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的目的。引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让学生参与讨论,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书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不单单只是课堂内的事,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学生可以逐步养成主动留意、探索、发现的学习习惯。
2.课中想问就问,促进师生有效沟通
一节地理课一般要讲授2~3个地理问题,每讲完1~2个问题后,一节课的时间差不多过半了,也就是到了学生的疲劳期,这时安排一个问答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刚学习的知识,或者让都师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接下来要学的知识有何疑问。课堂的问答方式可以是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还可以是学生问学生,这样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通过这种方式缩短学生注意力低谷的时长,使学生注意力保持在高位,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3.课末抢答比赛,巩固当堂知识,让学生回味无穷
一节课,学生最容易分心的就是快要下课的前几分钟,尤其是地理课一般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或者在下午。这些时间是学生最感饥饿或疲倦的时候,如果课堂总结复习千篇一律,其效果一定不理想。但十二三岁的中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表现欲,若能利用和激发这种表现欲,其效果一定不错。由于抢答题难易程度不一,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因此,抢答赛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也是初中生非常喜欢参与的课堂活动,在课末采用抢答赛,激发了学生兴趣,教学任务也随着完成了,而且效果非常不错。形式新颖的教学环节能够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课堂教学内容。但如何更有效地将老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深出浅入,教学设计独具匠心。
二、设计精彩的教学片段
作为一线教师,我知道地理教学也可以精彩万分。初中地理课一般在学生的印象当中就是读图,看哪里有什么地理事物,什么事物在哪里分布,了解一些“世界(或某国某地区)之最”的地理事物在哪里等;也有人认为只要一本课本、一张地图、现代多媒体技术再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可以上好地理课。但仅仅是用一些直观的图片、视频,或靠老师讲解并不能让地理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东西,就会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明了。
1.引入实验,使抽象的原理直观明了
初中地理中有许多问题包含学生还没有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内容,如果老师上课时光讲结论,学生虽然可以背下来,但往往一知半解,知识难以迁移,给解题带来困难。因此,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在学习季风气候的成因时,学生无法理解海陆温度与气压在冬夏不同季节的变化。对此,可以引进这样的实验:用烧杯分别取溫度相同的同样多的水和沙子,同时给它们加热,让学生观察它们温度的变化。结果沙子非常明显的升温快,而水升温慢。也可以取温度相对高的等温、等量的沙和水,观察冷却的快慢,同样发现沙子明显降温快,而水降温慢。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海陆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在此基础上讲解季风的形成就容易多了。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这样的实验作为课外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做,用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辩论赛既可张扬个性又能加强合作
真理越辩越明,一场辩论賽,对于参赛的双方都是赢家,这种双赢的结果如果能在地理课上取得,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时,关于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还是阻碍作用,可以发起学生正反双方的辩论。学生通过认真查找资料、统计数据、走访有关部门,取得第一手资料,为辩论作好充分的准备。辩论时大家引经据典,针尖对麦芒,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最后根本用不着老师来评判谁胜谁负。在这样的辩论赛中,学生学会了质疑、懂得了调查、明白了互助的重要性,同时也极力张扬了个性。
3.找茬挑刺,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
有着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若是没有遇到过妖怪,《西游记》也就不会吸引那么多孩子的目光和心灵。教学也一样,孩子们学过那么多地理知识,如果能让他们小试牛刀,充满着挑战的学习过程一定会使他们更加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将一些不合理的地理事物串到一起或者将某一不可能存在的地理事物加入进来,让学生找出错误,从而考察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让学生的“火眼金睛”找出在生活环境中或文学作品中不符合地理事实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找茬挑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的地理技能与地理素养是通过教师课堂的传授、指导、启发与学生的尝试、探索、实践等途径获得的。教师的“教”只是一种外部力量,“教”所传递的信息,所要达到的目的,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上措施对学生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