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設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位以某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
关键词:某工业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分类号】:P694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某工业园规划以工业开发用地为主,分为生活区、工业区二大区块,用地面积约142.15公顷,自然标高在156.5m-249.1m之间,设计标高为157.0-205.0m。
整体地形南高北低,规划红线范围内整体切坡平整,挖切高度10.5~52.1m,面积约0.88km2;场地低洼处填方厚度7.5~26.5m,填方面积约0.54km2,共产生25处挖方边坡和21处填方边坡。
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断裂较发育,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属重要建设项目。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确定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地处属中亚热带,根据多年气温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9.6℃,历年极端最低气温-5.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98毫米。地表水系受大气降水控制,具山区溪流特征,平水期水量较小,降雨充沛时,水位上涨迅猛。
2、地形地貌:属于红色断陷盆地地形,为馒头状低丘陵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在152m-258.1m之间,地形高差为106.1m,地形坡度10~42°,地表水侵蚀作用明显,植被较发育,覆盖率40~60%。
3、地层岩性及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出露地层简单,主要有震旦系、白垩系和第四系。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分布在场地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硅质岩、硅质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强,岩体力学强度较高,倾向南倾角约25°,强风化带厚3-8m,其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白垩系上统塘边组,分布在区内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互层,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弱,强风化带厚2~5m,粉砂质泥质结构,地层倾向东,倾角约20°,其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第四系全新统,分布在区内沟谷及低洼地带,为松散冲洪积层,卵石、砂、亚砂土,局部腐植土,其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差。综上所述,评估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4、地质构造与地震:据野外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区内共发育7条断裂,产状不明,力学性质不明,可能对区域稳定性产生影响。根据地震部门资料,评估区属VI度地震区。
5、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岩组的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直接作为工程用水。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6、地质灾害发育情况:通过野外调查、访问、资料的查找,区内未发现自然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崩塌、滑坡:经现场调查,未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因此不存在已有的崩塌、滑坡的危险性。
2、自然斜坡稳定性:经野外观察,对场地可能产生影响的自然斜坡有14条,分布在工业区的四周,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好至较差,高度20.5-90.8m,坡度10~42°,残坡积层厚度0.5~4.5m,强风化带厚度3~8m,地层产状179°∠25°。根据斜坡失稳主要影响因素及自然斜坡稳定性量化评估标准,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自然斜坡稳定性均较差。
3、沟谷泥石流易发性:经野外调查了解,区内未曾发生过泥石流。采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的量化标准对3条可能影响的沟谷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为泥石流低易发沟谷。因此评估区自然条件下发生沟谷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4、地面塌陷易发性:区内地层均属非可溶岩,不存在形成岩溶地质作用的岩性条件,区内无地下采空区和其他地下工程硐室,无地下水开采,拟建工程遭受地面塌陷危害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拟建工程开工建设后,将改变现有地质环境条件,进而产生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挖(填)方路基边坡崩塌、失稳,填方区域的过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
1、挖方边坡:共有30处挖切区域,挖方高度10.5-52.1m,自然斜坡坡度8~30°,面积约0.88km2。预测评估道路中共有25处永久性挖方边坡,稳定性较差,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危险性较大。根据人工切坡稳定性量化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切坡稳定性均较差,切坡体组成基岩为震旦系变质岩,抗风化能力一般,发育两组裂隙,148°∠45°,240°∠40°,经坡体地质条件稳定性分析可知,切坡存在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应注意人工切坡施工方式和进行坡面防护。
2、填方边坡:共有21处填方区域,填方深度1.2-28.5m,面积约0.54km2,由于填土空隙大,填土结构松散,且厚度不均匀,填坡稳定性较差,易产生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建筑道路路面变形,存在发生填坡失稳滑移和遭受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1、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估结果: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原则,结合区内环境地质条件,将规划用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评估结果区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2、场地适宜性评估:在采取合理有效、切实可靠的工程防治措施后,基本适宜工程建设。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建设项目地貌单元以低丘陵为主,地形较简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自然斜坡稳定性差~较差,强降雨等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区内无地下采空区,无可溶岩分布,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预测评估挖方边坡稳定性较差,在未采取防护措施情况下,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对拟建工程危险性中等。在填方区域易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对工程产生影响,在降水等影响下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区内受洪水影响的可能性小。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拟建场地基本适宜工业园建设。
2、建议:在设计施工阶段,严格遵守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开挖宜严格按《建筑地基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科学规划、科学设计施工,注意挖填方平衡,合理设计切坡坡率,对高陡切坡宜从上至下分级分段开挖,多级放坡,逐级防护;在施工中注意边坡失稳问题,以防基岩滑坡产生和降雨冲刷坡面,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拟采取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并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在填方区域施工时,应逐层夯实填土,并对填方边坡做好护堤措施;拟建区断裂较发育,对区域稳定性可能产生影响,在断裂带及附近地段开挖山体时应注意断裂带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在拟建工业园工程设计与建设施工过程中宜考虑提高搞震设防等级;周边的自然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建议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某工业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分类号】:P694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某工业园规划以工业开发用地为主,分为生活区、工业区二大区块,用地面积约142.15公顷,自然标高在156.5m-249.1m之间,设计标高为157.0-205.0m。
整体地形南高北低,规划红线范围内整体切坡平整,挖切高度10.5~52.1m,面积约0.88km2;场地低洼处填方厚度7.5~26.5m,填方面积约0.54km2,共产生25处挖方边坡和21处填方边坡。
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断裂较发育,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属重要建设项目。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确定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地处属中亚热带,根据多年气温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9.6℃,历年极端最低气温-5.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98毫米。地表水系受大气降水控制,具山区溪流特征,平水期水量较小,降雨充沛时,水位上涨迅猛。
2、地形地貌:属于红色断陷盆地地形,为馒头状低丘陵地形地貌,地面高程在152m-258.1m之间,地形高差为106.1m,地形坡度10~42°,地表水侵蚀作用明显,植被较发育,覆盖率40~60%。
3、地层岩性及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出露地层简单,主要有震旦系、白垩系和第四系。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分布在场地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硅质岩、硅质砂岩夹长石石英砂岩,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强,岩体力学强度较高,倾向南倾角约25°,强风化带厚3-8m,其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白垩系上统塘边组,分布在区内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互层,裂隙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弱,强风化带厚2~5m,粉砂质泥质结构,地层倾向东,倾角约20°,其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第四系全新统,分布在区内沟谷及低洼地带,为松散冲洪积层,卵石、砂、亚砂土,局部腐植土,其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差。综上所述,评估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4、地质构造与地震:据野外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区内共发育7条断裂,产状不明,力学性质不明,可能对区域稳定性产生影响。根据地震部门资料,评估区属VI度地震区。
5、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岩组的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直接作为工程用水。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6、地质灾害发育情况:通过野外调查、访问、资料的查找,区内未发现自然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崩塌、滑坡:经现场调查,未发现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因此不存在已有的崩塌、滑坡的危险性。
2、自然斜坡稳定性:经野外观察,对场地可能产生影响的自然斜坡有14条,分布在工业区的四周,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好至较差,高度20.5-90.8m,坡度10~42°,残坡积层厚度0.5~4.5m,强风化带厚度3~8m,地层产状179°∠25°。根据斜坡失稳主要影响因素及自然斜坡稳定性量化评估标准,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自然斜坡稳定性均较差。
3、沟谷泥石流易发性:经野外调查了解,区内未曾发生过泥石流。采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的量化标准对3条可能影响的沟谷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为泥石流低易发沟谷。因此评估区自然条件下发生沟谷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4、地面塌陷易发性:区内地层均属非可溶岩,不存在形成岩溶地质作用的岩性条件,区内无地下采空区和其他地下工程硐室,无地下水开采,拟建工程遭受地面塌陷危害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较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拟建工程开工建设后,将改变现有地质环境条件,进而产生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挖(填)方路基边坡崩塌、失稳,填方区域的过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
1、挖方边坡:共有30处挖切区域,挖方高度10.5-52.1m,自然斜坡坡度8~30°,面积约0.88km2。预测评估道路中共有25处永久性挖方边坡,稳定性较差,工程建设引发和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危险性较大。根据人工切坡稳定性量化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切坡稳定性均较差,切坡体组成基岩为震旦系变质岩,抗风化能力一般,发育两组裂隙,148°∠45°,240°∠40°,经坡体地质条件稳定性分析可知,切坡存在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应注意人工切坡施工方式和进行坡面防护。
2、填方边坡:共有21处填方区域,填方深度1.2-28.5m,面积约0.54km2,由于填土空隙大,填土结构松散,且厚度不均匀,填坡稳定性较差,易产生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建筑道路路面变形,存在发生填坡失稳滑移和遭受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
五、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1、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估结果: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原则,结合区内环境地质条件,将规划用地及其可能影响范围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评估结果区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2、场地适宜性评估:在采取合理有效、切实可靠的工程防治措施后,基本适宜工程建设。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建设项目地貌单元以低丘陵为主,地形较简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自然斜坡稳定性差~较差,强降雨等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区内无地下采空区,无可溶岩分布,发生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预测评估挖方边坡稳定性较差,在未采取防护措施情况下,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对拟建工程危险性中等。在填方区域易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对工程产生影响,在降水等影响下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区内受洪水影响的可能性小。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拟建场地基本适宜工业园建设。
2、建议:在设计施工阶段,严格遵守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开挖宜严格按《建筑地基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科学规划、科学设计施工,注意挖填方平衡,合理设计切坡坡率,对高陡切坡宜从上至下分级分段开挖,多级放坡,逐级防护;在施工中注意边坡失稳问题,以防基岩滑坡产生和降雨冲刷坡面,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拟采取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并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在填方区域施工时,应逐层夯实填土,并对填方边坡做好护堤措施;拟建区断裂较发育,对区域稳定性可能产生影响,在断裂带及附近地段开挖山体时应注意断裂带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在拟建工业园工程设计与建设施工过程中宜考虑提高搞震设防等级;周边的自然边坡在强降雨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建议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