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上海“执业田单”作用与收藏价值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江南地区因受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造成大量册籍遗失,其中民众的地契更是散佚严重,造成经济秩序大乱。一些旧日书吏趁机舞弊,以伪造的所谓私藏“秘籍”作为依据,导致土地产权纠纷不断。为此,咸丰皇帝下了一道谕旨,宣布原有地契一律作废无效,同时命令地方官府重新测量土地,清理田粮,重造图册,地籍仍按旧制编为保、区、图、圩、号五级,号内分户。并发放一种新的土地证书“执业田单”,上面写明土地详细情况,如持有人姓名、县、区、保的名称、土地面积、编号等,但没有地界的记录,也不附正式的图。
  笔者收藏了一份同治三年木刻雕版墨印的“执业田单”(图1),上面载明:江苏松江府川沙抚民分府為给发田单收粮执业事,照得厅境额田分隶时,所执上南二县田单久未清理,现经善后案内详奉宪行均归的户承粮,遵饬董保按图按号查明所有该户执业细号、田亩四址,除注册外,合给厅印新单收执,办粮须至单者。
  计开:二十二保 区十五图翔字圩八十九号,业户:顾增泰下则田一亩两分九厘六毫。东至 南至 西至 北至 ,应完银 、米 。同治三年 月 日给,川字第(难以辨认)号。
  如有买卖以此单为准,同契投税填注现业过户办粮,倘有旧单匿藏,概不为凭。
  显然,“执业田单”不仅是一种土地凭证,也是官方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的依据。“执业田单”仅在家庭内部保留传承,与官府无关,执有人唯一能证明他的“田单”与土地所有权的方法就是缴纳地税的收据,表明他的家庭拥有这块地产没有争议。如果全部土地出售转让,那么这张“执业田单”就要连同卖契一起交给买主。如果是出让一部分,这张“执业田单”则一割为二,盖上骑缝官印,买卖双方各执半张的“田单”贴在另外一张纸上,再在这张纸上补上缺了对方半张的字句。“执业田单”如有遗失、焚毁,官府经过严格查验,符合要求者方补给印谕执业。印谕一般由知县证实发给,是代替遗失“田单”的证书,如其附有正式的缴税收据,其作用与“田单”相同。
  咸丰三年上海县小刀会起义,占领年余,田粮册籍遭到破坏,因此开埠前后的上海地区,与江南大部分地区一样,问田执业以“执业田单”为凭。松江府(现属上海市)所属上海县、川沙县等多有发放“执业田单”,租地也必以“执业田单”为凭,这已成为符合上海以及江南地区订立田地买卖租契约的民事习惯。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在向业主租田时,先与他们商定价格,再验看“执业田单”,最后才与之订立租地议单。
  外国人向华人买土地,除了“田单”或分割的“田单”外,还必须要取得转让地产给他的“永远出租契”,“永远出租契”上写的内容与“卖契”一样,必须有当地的地保、中间人等签名盖章。外国承租人接着将此据送到其所属的领事署,申请“领事署契”。领事署土地处将此据连同一式三份的“领事署契”转交中国土地代表,于是由道台在三份“领事署契”上盖上大印,一份由中国会丈局保存,两份还给领事署。“领事署契”往往又被称为“道契”。
  由于开埠前后的上海田地分割随意性强,以致割单凌乱破碎,有的单大地小,有的单小地大,还有的一地多人共有。“田单”已经破烂者叫“烂单”,田单已经割裂者叫“割单”,有的“田单”遗失后另立一纸据叫“代单”,还有印谕等等,土地契证十分混乱,许多人趁机徇私舞弊,土地纷争不断,由于旧式田单产权不明,于是逐渐转换为道契,以确定土地。办理补换道契时,须把“执业田单”粘附在租地议单上,一并上缴上海道署存案。一旦转为道契,说明土地转让完成,“执业田单”就失去了证明土地产权的效用。
  我国土地契约作为土地所有权凭证,旧时多为在宣纸上用毛笔书写,后期出现木刻雕版、石雕、铜版雕、活字印刷等。清末“执业田单”以木刻雕版为主,在竹纸、宣纸上用水墨印制,为了防伪还印有红印(图2),类似于现代的防伪水印。“执业田单”在近代土地文契的清理、重造与转换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研究清末社会变迁和法制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其他文献
文徵明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四绝”全才之一,在山水画取得的成就声望极高,是“吴门画派”领军人物,是文人画在明清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山下出泉图卷》是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文徵明五十一岁所作山水画作品,本文通过介绍该作品的画心概况、题跋内容,探讨其笔墨技巧、绘画风格、创作背景,进一步分析其意境特征,有助于对文徵明中年时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进行深入了解。  一、文徵明的生平  文徵明(1470—1559),初名
期刊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更被清康熙帝尊称为“万世师表”,因而被世人所景仰。历朝历代多有以孔子形象为题材的作品问世,其中就有不少名师大家的妙笔丹青。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就收藏有一方出自皇家贵族,依唐代大画家吴道子蓝本摩刻而成的孔子像石刻。  这一方石刻,总高142、宽79厘米,石灰石质,石刻上半部为孔子的画像,像高84厘米,下半部为撰文。孔子头戴折冠,中掼长簪,冠有丝带系于颌下
期刊
沈周山水画作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临仿古人佳作、遣兴抒情愉悦、生活纪实叙事等几大类。外出游历、广交士友等,进一步丰富了他的艺术视野。相对于明代以前来说,沈周的纪胜画游、隐逸卜居、文会雅集、品茗清谈、诗酒风流、寄托友情等题材画作,在承继传统中较多地融入了世俗化旨趣,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文人画的题材范畴,助成其独领明代画坛风骚百余年。  1.徐徐打开沈周的《盆菊幽赏图》画卷(纸本设色,纵23.4×横186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那时,国破家亡,中国人民民心凝聚,全民抗争,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    在这民族危亡时刻,不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不论将军,还是士兵,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辞别家人,远离故土,坚守在抗战第一线,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应有的血性和民族气节。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不管最初如何强大,气焰如何嚣张,最终仍逃脱不了
期刊
在2011年和2012年中国嘉德的拍卖会上,清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师张宗苍山水画佳作《云栖山寺》和《云林烟艇图》,分别以人民币3967.5万元和3450万元拍卖成交。时至2017年的4月和6月,其作品《梧馆新秋》与《松阴清话图》,更是以港币4956万元(折合人民币4415.8万元)与人民币5117.5万元的成交价,不断刷新他的个人作品拍卖成交记录。那么,张宗苍是何许人也?他的山水画作品又为什么如此受艺
期刊
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灯具的陪伴,人们利用其照明,并一直沿用至今,源远流长,“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历代描写灯具的诗句亦是不胜枚举,可见,灯具作为一类实用器具,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金华地区的灯具就是其完美缩影之一,本文通过例举馆藏各时期金华地区的灯具,从青瓷灯具发展的纵向纹饰造型及使用功能的演变与金华地区邻近部分著名窑口灯具特征的横向对比,发掘婺州大地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挖掘灯具背后人文
期刊
李彦君,祖居山东蓬莱,生于黑土地的黑龙江省一个小村庄。从小受到有些乡村手艺的父亲和叔父的影响,父亲善于编织、美术字、工艺品和工具的制作,叔父为乡村画匠。小小年纪的他对于父辈的手艺充满了崇敬和好奇,常常在课余时间写写画画,用砖头、木头和铜版刻画刻字,学父辈们编织制作工具,下河捕鱼上山采药等,几乎没有打牌、娱乐的习惯,多数时间是看课外书。  他童年的日子里最快乐的是整天与这些为伍,春节也常常帮着乡邻写
期刊
在中国绘画史上,各种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取代院体、浙派之后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为沈周,代表人物为文徵明、 唐寅、仇英,有人将四人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这批文人名仕,淡泊仕途, 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在绘画上,他们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创始
期刊
在德化的侨批侨信档案中,一些20世纪30年代由东南亚寄入家乡的信笺,以及文字内容,当时德化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洋溢其中。时至今日,每每读来,仍然热血沸腾。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炮轰沈阳北大营,以武力攻击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日寇的暴行,激起了全民抗日
期刊
这几张纸片,虽有些破烂,却是抗战时期德化基础教育的一个缩影。  抗战十四年,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并未被忽视或边缘化,“唤醒民众,争取民族复兴”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在那时,尤其是民族危亡关头,举国上下都有着不必言说的共识,孩子们是我们的血脉,而教育正是民族希望所在。德化县立第二区战时中心学校实施计划大纲  抗战期间,除了诸如省立晋江中学(泉州五中)等众多学校内迁、改组、合并外,许多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