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背景及现状
近年来,PISA阅读素养测评和国际阅读素养发展项目研究(PIRLS)都十分重视借助非连续性文本测试儿童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这样一句话:“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我们能不难发现,“非连续性文本” 作为一个新名词,它与“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及“PISA国际阅读测试”的导向性有密切关联。
当前,我国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不容乐观,从对参加PISA阅读素养测试的上海学生的测评结果分析,我们的学生擅长阅读文学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对于相对比较理性、运用性强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则偏低。这与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不无关系,也可以说是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一个缺憾。
二、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
1.细化目标,分层要求
PIRLS研究的评估对象为9-10岁儿童,也就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必须具备阅读简单的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其实,孩子们早就接触过非连续性文本,因此,我们在第二学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这样有了一定的教学基础,到第三学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就水到渠成,经过尝试,完全可行。
三年级教学生初步认识并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如阅读最常见的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我问孩子:“邻居爷爷奶奶放学要来接刚上一年级的孙子,不知道每天该几点来,你能帮忙吗?”(小学低年级一个星期只上26节课,五天中除了一天下午上三节课,其余四天下午都只上两节课。)学生得先学会看课程表,了解到底是星期几下午上三节课,再对应找到作息时间表下午第二节是几点下课,第三节又是几点。这样学习初步运用定向、寻找、判断等策略发现有价值信息。最后,扮演角色,利用发现的有价值信息学习简单地表述,向爷爷奶奶说明情况。这样的学习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有一种学习成就感。
到高年级,渐渐认识简单的组合式非连续性文本,比如,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运用比较、区分排查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再运用获取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懂得按照年龄、体重等服用适当的药量,注意两次服药的时间间隔等;并能够告知他人怎样正确服用药物,哪些做法是不恰当的等,就是在初步运用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表达信息。
2.学用结合,习得策略
能力的核心是如何合理地运用策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除了获取信息,也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在自行设计的非连续文本阅读《一起旅行吧》一课中,先出示一張动车票,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从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再提醒“哪些信息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学生通过寻找,发现姓名、出发点和终点、时间、座位号等是必须清楚的,习得了提取关键、定向阅读的策略。再出示高铁时刻表,按照出发的时间地点和将要到达的地点,给定时间和起止点,请学生选定合适的车票。学生必须在筛选比较后选择出发地、目的地正确的车次,且乘车时间较为充裕,还要考虑不同等次车票的价格、余票的多少、中途所用的时间等因素。这样又学会了根据需要有所选择,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这是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在学看导游图时,除了运用到路线图的常识,尽量少走回头路,还要根据时间安排好午餐和休息或者购买旅游纪念品,这需要看懂导游图上的图标,餐厅、卫生间、商店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景点,综合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为自己愉快的旅行服务。学生从中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表达信息,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也是深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重点目标。
学会了看动车票和预订车次,学生就能自己乘坐公交车、地铁了,也会正确使用飞机票了,交通出行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同样,学会了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食品说明和洗涤用品说明等用起来也不会难。学生经历了“阅读文本—提取信息—习得策略—尝试运用”四个学习环节,在推进教学环节过程中,习得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策略,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3.开发资源,加强实践
除了在教材中寻找和开发“非连续性文本”,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也被广泛应用,如股市行情、节目单、水电费清单等,它和人的衣食住行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应设法打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高他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意识、阅读意识。如说说自己如何选择公交车到校上课。学生就得留意阅读相关信息,如公交车时间表、公交车线路图,对站牌所指示的方位路径,你乘车时得读懂才能做出判断。让学生去银行体验如何存款,就需要阅读存款利率表、填写存款清单,这都是非连续性文本的读用实践,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让语文为生活服务,彰显了语文的工具性。
4.评价检测,提高能力
目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很少涉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这也造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够重视,而学生就更不会主动去阅读相对枯燥的非连续性文本了。只有足够重视评价检测,多从学生生活的角度来考虑拟写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测试材料,才能引发教师学生更多地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在考查中落实、检测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我在拟写试卷时,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设计试题:如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我请学生根据兴趣小组的活动表选择报名;根据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表,判断什么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在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活动中,根据示意图熟悉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看楼层逃生图等。
在大数据时代,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课题《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ZJJ20130301784)
近年来,PISA阅读素养测评和国际阅读素养发展项目研究(PIRLS)都十分重视借助非连续性文本测试儿童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这样一句话:“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我们能不难发现,“非连续性文本” 作为一个新名词,它与“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及“PISA国际阅读测试”的导向性有密切关联。
当前,我国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不容乐观,从对参加PISA阅读素养测试的上海学生的测评结果分析,我们的学生擅长阅读文学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对于相对比较理性、运用性强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则偏低。这与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不无关系,也可以说是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一个缺憾。
二、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
1.细化目标,分层要求
PIRLS研究的评估对象为9-10岁儿童,也就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必须具备阅读简单的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其实,孩子们早就接触过非连续性文本,因此,我们在第二学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这样有了一定的教学基础,到第三学段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就水到渠成,经过尝试,完全可行。
三年级教学生初步认识并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如阅读最常见的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我问孩子:“邻居爷爷奶奶放学要来接刚上一年级的孙子,不知道每天该几点来,你能帮忙吗?”(小学低年级一个星期只上26节课,五天中除了一天下午上三节课,其余四天下午都只上两节课。)学生得先学会看课程表,了解到底是星期几下午上三节课,再对应找到作息时间表下午第二节是几点下课,第三节又是几点。这样学习初步运用定向、寻找、判断等策略发现有价值信息。最后,扮演角色,利用发现的有价值信息学习简单地表述,向爷爷奶奶说明情况。这样的学习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有一种学习成就感。
到高年级,渐渐认识简单的组合式非连续性文本,比如,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运用比较、区分排查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再运用获取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懂得按照年龄、体重等服用适当的药量,注意两次服药的时间间隔等;并能够告知他人怎样正确服用药物,哪些做法是不恰当的等,就是在初步运用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表达信息。
2.学用结合,习得策略
能力的核心是如何合理地运用策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除了获取信息,也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在自行设计的非连续文本阅读《一起旅行吧》一课中,先出示一張动车票,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从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再提醒“哪些信息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学生通过寻找,发现姓名、出发点和终点、时间、座位号等是必须清楚的,习得了提取关键、定向阅读的策略。再出示高铁时刻表,按照出发的时间地点和将要到达的地点,给定时间和起止点,请学生选定合适的车票。学生必须在筛选比较后选择出发地、目的地正确的车次,且乘车时间较为充裕,还要考虑不同等次车票的价格、余票的多少、中途所用的时间等因素。这样又学会了根据需要有所选择,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这是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在学看导游图时,除了运用到路线图的常识,尽量少走回头路,还要根据时间安排好午餐和休息或者购买旅游纪念品,这需要看懂导游图上的图标,餐厅、卫生间、商店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景点,综合运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为自己愉快的旅行服务。学生从中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表达信息,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也是深化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重点目标。
学会了看动车票和预订车次,学生就能自己乘坐公交车、地铁了,也会正确使用飞机票了,交通出行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同样,学会了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食品说明和洗涤用品说明等用起来也不会难。学生经历了“阅读文本—提取信息—习得策略—尝试运用”四个学习环节,在推进教学环节过程中,习得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策略,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
3.开发资源,加强实践
除了在教材中寻找和开发“非连续性文本”,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也被广泛应用,如股市行情、节目单、水电费清单等,它和人的衣食住行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应设法打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高他们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意识、阅读意识。如说说自己如何选择公交车到校上课。学生就得留意阅读相关信息,如公交车时间表、公交车线路图,对站牌所指示的方位路径,你乘车时得读懂才能做出判断。让学生去银行体验如何存款,就需要阅读存款利率表、填写存款清单,这都是非连续性文本的读用实践,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让语文为生活服务,彰显了语文的工具性。
4.评价检测,提高能力
目前,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很少涉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这也造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够重视,而学生就更不会主动去阅读相对枯燥的非连续性文本了。只有足够重视评价检测,多从学生生活的角度来考虑拟写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测试材料,才能引发教师学生更多地关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在考查中落实、检测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我在拟写试卷时,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设计试题:如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我请学生根据兴趣小组的活动表选择报名;根据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表,判断什么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在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活动中,根据示意图熟悉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看楼层逃生图等。
在大数据时代,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课题《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ZJJ2013030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