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与追求中,刘建德逐步成为了颇有建树的专家,成为学生的良师,他可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在授业与解惑中传道,在思索与尝试中前行;他将自己32年的美好时光奉献给了延安大学,而今他正以自己的千里之志扬鞭驰骋在蓝天之下。
刘建德
延安大学党委书记,教育管理硕士、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与实践》、《扭转乾坤》、《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研究》、《延安时期名人录》、《高等师范教育管理概论》、《中国教育魂》、《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等。
每天早晨,刘建德总是早早起床,沿着住宅小区的滨河小路跑步。
晨光从左侧的岭头映照过来,整个校园显得温暖而和谐。每当这个时候,刘建德都会感到欣慰:学校的变化太大了,与32年前相比,那可真是翻天覆地呀。
32年前的1976年,23岁的刘建德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了延安大学。当他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学校报到时,一座两层的教学楼和一座3层的实验楼,是他视野里全部的楼房,除此之外,就是两排窑洞和为数不多的瓦房,以及晴天一腿尘、雨天两脚泥的灰白土路,没有草坪,没有花园。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刘建德从青年教师和教务处干事起步,在延安大学扎下了根。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根,一扎就是32年。
32年来,从干事到科长,从教务处处长到人事处处长,从校长助理到副校长,从党委副书记到党委书记,刘建德一步一个脚印,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与追求中,刘建德逐步成为颇有建树的专家,也成为各类学生的良师。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他先后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理论函授学习、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培训中心理论学习、中央党校理论学习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完成了香港公开大学的教育硕士学业。除了每日必打一场乒乓球外,他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学习上。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刘建德还坚持科学研究,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办在革命圣地的延安大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不仅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趁着一大批“老延安”、“老延大”尚且健在,全面挖掘整理相关史料,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加快培养党建人才,不仅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同样也是延安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建德与一批中青年教师一道,积极投身于延安十三年的研究和宣传之中,从新的高度和视角着手,赋予延安十三年研究以全新的意义,其研究成果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多年来,刘建德先后主持厅级科研项目五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2006年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和省级理论成果各一项。他独立撰写或参与撰写的著作达12部,其中2002年以来,就参与撰写了《延安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探》、《延安时期丛书》、《陕北民歌研究》等4部著作。他还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
陕北是一块相对贫瘠和闭塞的土地,当年与刘建德一起分配到延安大学的同事,无论家乡是外地的还是当地的,90%的人都选择了离开延安,或者去了大城市,或者去了东南沿海。刘建德也曾有过10余次离开延安的机会,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他生活俭朴,没有架子。他要求广大干部和教师注意自身形象,自强、自重、自律,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则是身体力行,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拖堂。他错过了许多人生机遇,却从未耽误过工作。
在授业与解惑中传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建德注重在授业解惑中传道。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这样一所光荣的学校里开展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爱国奉献为精髓的延安精神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刘建德经常在课堂上讲延安精神,讲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其他;先修炼好人品,再提高水平。他严谨治学,悉心育人。每次上课,他总是带着厚厚的教案和资料,早早等候在教室外面。他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讲得条理清晰,引人入胜。他还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与同学们愉快交流。同学们有问题时,也经常到他办公室咨询,他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指教,并与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和研究方法。每当学生们将自己写的文章送给他看时,他总是认真评阅,先谈优点,后指缺憾,以使学生树立信心;遇到那些一两万字的毕业论文,即便文稿粗糙,他也会逐字逐句地通篇阅读,并列出详尽的修改意见。
1999年,延安大学迎来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们进校不久,刘建德就以校党委书记和硕士生导师的双重身份,与其他校院领导带着中秋月饼,到宿舍了解同学们的住宿、饮食、生活习惯等,使这些游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团聚的喜悦。2000年元旦,刘建德又到宿舍看望研究生并向大家拜年。当他了解到来自江苏农村的鞠华同学家庭贫困健康状况又不佳时,立即联系延安一家影像公司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并主持了特困研究生资助仪式。他还经常告诫学生们加强身体锻炼,安排有关部门给研究生配备了设有电视机、乒乓球桌、报纸杂志等设施的活动室,有时他也与同学们一起切磋球艺。同学们感到他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2001年4月,学校组织两个年级的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沿着当年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刘建德事先作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其间还多次打电话了解大家途中的安全、起居和饮食情况,研究生们结束考察返校时,他早早就在校门口等候,令大家十分感动。
对于刘建德来说,育人是不分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有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一所高校的组织部门工作,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未了的报考博士梦想,他有些迷茫和力不从心,就打电话向刘建德请教。刘建德耐心地倾听了他的诉说,帮他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指出了应对的办法和改进的途径,很快使他从烦恼中摆脱出来,并被评为学校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年度先进工作者。
正是因为对学生深挚的爱,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刘建德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授予高校三育人奖,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选为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今年4月,他又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在思索与尝试中前行
32年间,刘建德的大半时光是在教学管理部门度过的,在岁月的流逝和工作的锤炼中他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他深深知道,要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必要的软硬件基础是前提。2002年2月,刘建德被任命为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在新的岗位和历史条件下,他决心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广纳贤才,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延安精神教育,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改革步子不大,每年为数不多的津贴平均发放,职工人心浮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类教师,特别是拥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纷纷选择离开延安大学。仅在他刚刚开始担任党委书记的2002年,就流失骨干教师10余位。那是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步最快的几年,大扩招给步子大的高校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增加了这些高校的招生基数,而延安大学在大扩招的过程中,无论在学生规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校园建设和整体的办学条件改善方面,均与兄弟院校拉大了距离。
清代诗人郑燮曾经写过一首名叫《竹石》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正是刘建德性格的真实写照。他总是愈挫愈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把困境看作机遇,把困难视为挑战,勇敢地挑起了延安大学发展与改革的重担。
7年来,在他和党委一班人的领导下,延安大学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加强了基本建设,深化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机构和干部改革中,撤并了10余个机构,分流了部分人员,让一些高职称、高学历的干部走上管理岗位,形成了机构的高效和干部的年轻化。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将全校职工岗位分为4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4个类别,制定了聘用原则,实行了全员聘任,实现了合理分流。在分配制度改革中,重点支持优秀人才,对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管理和其他岗位上对学校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各类骨干,加大校内岗位津贴的力度;岗位津贴标准主要根据应聘人员的职级和应聘上岗后所承担的责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确定,各个系列和类别的岗位津贴均由职级津贴和职责津贴两部分组成,逐渐加大职责津贴在岗位津贴中所占的比重。岗位津贴的核拨与审批工作由校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在发放时体现在岗原则和级责一致,并与考核相结合。适度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并对提前离岗人员发放适当的补贴。新的分配制度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现了效率优先。
在教学改革中,刘建德着手进行了专业整合与专业改造,与全校师生一起结合学校实际增设了一批新专业,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学分制。按照分层次发展、分阶段投入、分类型建设的学科建设思想,制定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支持重点、扶植新兴的学科建设方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下设中共党史、延安学、陕北文化、陕北能源和陕北区域经济5个研究院,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韩国历史文化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企业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机构。
2004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原则,延安大学在西安创建了自己的独立学院。这一年的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出了“共同支持办好延安大学”的重要批示。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刘建德夜以继日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心在蓝天,才能展翅高飞;志在千里,才能扬鞭驰骋。每当清晨跑过校园,每当在杨家岭的山头俯瞰园内景色,刘建德总是希冀着,这里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刘建德
延安大学党委书记,教育管理硕士、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延安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与实践》、《扭转乾坤》、《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研究》、《延安时期名人录》、《高等师范教育管理概论》、《中国教育魂》、《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等。
每天早晨,刘建德总是早早起床,沿着住宅小区的滨河小路跑步。
晨光从左侧的岭头映照过来,整个校园显得温暖而和谐。每当这个时候,刘建德都会感到欣慰:学校的变化太大了,与32年前相比,那可真是翻天覆地呀。
32年前的1976年,23岁的刘建德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了延安大学。当他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学校报到时,一座两层的教学楼和一座3层的实验楼,是他视野里全部的楼房,除此之外,就是两排窑洞和为数不多的瓦房,以及晴天一腿尘、雨天两脚泥的灰白土路,没有草坪,没有花园。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刘建德从青年教师和教务处干事起步,在延安大学扎下了根。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根,一扎就是32年。
32年来,从干事到科长,从教务处处长到人事处处长,从校长助理到副校长,从党委副书记到党委书记,刘建德一步一个脚印,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与追求中,刘建德逐步成为颇有建树的专家,也成为各类学生的良师。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他先后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理论函授学习、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培训中心理论学习、中央党校理论学习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完成了香港公开大学的教育硕士学业。除了每日必打一场乒乓球外,他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学习上。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刘建德还坚持科学研究,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办在革命圣地的延安大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不仅天时、地利、人和,而且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趁着一大批“老延安”、“老延大”尚且健在,全面挖掘整理相关史料,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加快培养党建人才,不仅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夙愿,同样也是延安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刘建德与一批中青年教师一道,积极投身于延安十三年的研究和宣传之中,从新的高度和视角着手,赋予延安十三年研究以全新的意义,其研究成果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多年来,刘建德先后主持厅级科研项目五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2006年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和省级理论成果各一项。他独立撰写或参与撰写的著作达12部,其中2002年以来,就参与撰写了《延安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探》、《延安时期丛书》、《陕北民歌研究》等4部著作。他还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
陕北是一块相对贫瘠和闭塞的土地,当年与刘建德一起分配到延安大学的同事,无论家乡是外地的还是当地的,90%的人都选择了离开延安,或者去了大城市,或者去了东南沿海。刘建德也曾有过10余次离开延安的机会,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他生活俭朴,没有架子。他要求广大干部和教师注意自身形象,自强、自重、自律,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则是身体力行,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拖堂。他错过了许多人生机遇,却从未耽误过工作。
在授业与解惑中传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建德注重在授业解惑中传道。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这样一所光荣的学校里开展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爱国奉献为精髓的延安精神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刘建德经常在课堂上讲延安精神,讲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其他;先修炼好人品,再提高水平。他严谨治学,悉心育人。每次上课,他总是带着厚厚的教案和资料,早早等候在教室外面。他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讲得条理清晰,引人入胜。他还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与同学们愉快交流。同学们有问题时,也经常到他办公室咨询,他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指教,并与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和研究方法。每当学生们将自己写的文章送给他看时,他总是认真评阅,先谈优点,后指缺憾,以使学生树立信心;遇到那些一两万字的毕业论文,即便文稿粗糙,他也会逐字逐句地通篇阅读,并列出详尽的修改意见。
1999年,延安大学迎来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们进校不久,刘建德就以校党委书记和硕士生导师的双重身份,与其他校院领导带着中秋月饼,到宿舍了解同学们的住宿、饮食、生活习惯等,使这些游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团聚的喜悦。2000年元旦,刘建德又到宿舍看望研究生并向大家拜年。当他了解到来自江苏农村的鞠华同学家庭贫困健康状况又不佳时,立即联系延安一家影像公司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并主持了特困研究生资助仪式。他还经常告诫学生们加强身体锻炼,安排有关部门给研究生配备了设有电视机、乒乓球桌、报纸杂志等设施的活动室,有时他也与同学们一起切磋球艺。同学们感到他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
2001年4月,学校组织两个年级的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沿着当年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刘建德事先作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其间还多次打电话了解大家途中的安全、起居和饮食情况,研究生们结束考察返校时,他早早就在校门口等候,令大家十分感动。
对于刘建德来说,育人是不分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有一位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一所高校的组织部门工作,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未了的报考博士梦想,他有些迷茫和力不从心,就打电话向刘建德请教。刘建德耐心地倾听了他的诉说,帮他分析了问题的症结,指出了应对的办法和改进的途径,很快使他从烦恼中摆脱出来,并被评为学校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年度先进工作者。
正是因为对学生深挚的爱,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刘建德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授予高校三育人奖,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选为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今年4月,他又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
在思索与尝试中前行
32年间,刘建德的大半时光是在教学管理部门度过的,在岁月的流逝和工作的锤炼中他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他深深知道,要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必要的软硬件基础是前提。2002年2月,刘建德被任命为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在新的岗位和历史条件下,他决心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广纳贤才,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延安精神教育,为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改革步子不大,每年为数不多的津贴平均发放,职工人心浮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类教师,特别是拥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纷纷选择离开延安大学。仅在他刚刚开始担任党委书记的2002年,就流失骨干教师10余位。那是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步最快的几年,大扩招给步子大的高校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增加了这些高校的招生基数,而延安大学在大扩招的过程中,无论在学生规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方面,还是在校园建设和整体的办学条件改善方面,均与兄弟院校拉大了距离。
清代诗人郑燮曾经写过一首名叫《竹石》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正是刘建德性格的真实写照。他总是愈挫愈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把困境看作机遇,把困难视为挑战,勇敢地挑起了延安大学发展与改革的重担。
7年来,在他和党委一班人的领导下,延安大学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加强了基本建设,深化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机构和干部改革中,撤并了10余个机构,分流了部分人员,让一些高职称、高学历的干部走上管理岗位,形成了机构的高效和干部的年轻化。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将全校职工岗位分为4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4个类别,制定了聘用原则,实行了全员聘任,实现了合理分流。在分配制度改革中,重点支持优秀人才,对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管理和其他岗位上对学校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各类骨干,加大校内岗位津贴的力度;岗位津贴标准主要根据应聘人员的职级和应聘上岗后所承担的责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确定,各个系列和类别的岗位津贴均由职级津贴和职责津贴两部分组成,逐渐加大职责津贴在岗位津贴中所占的比重。岗位津贴的核拨与审批工作由校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在发放时体现在岗原则和级责一致,并与考核相结合。适度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并对提前离岗人员发放适当的补贴。新的分配制度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体现了效率优先。
在教学改革中,刘建德着手进行了专业整合与专业改造,与全校师生一起结合学校实际增设了一批新专业,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学分制。按照分层次发展、分阶段投入、分类型建设的学科建设思想,制定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支持重点、扶植新兴的学科建设方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高,拥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下设中共党史、延安学、陕北文化、陕北能源和陕北区域经济5个研究院,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韩国历史文化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企业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机构。
2004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原则,延安大学在西安创建了自己的独立学院。这一年的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出了“共同支持办好延安大学”的重要批示。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刘建德夜以继日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心在蓝天,才能展翅高飞;志在千里,才能扬鞭驰骋。每当清晨跑过校园,每当在杨家岭的山头俯瞰园内景色,刘建德总是希冀着,这里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