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海经济区位于祖国大陆的“脐部”,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北接齐鲁、南连江淮。由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地级市组成,包括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鲁南的枣庄、济宁、泰安、日照、莱芜、临沂、菏泽,豫东的开封、商丘、周口,皖北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海地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习俗相似,商品相通,自古以来区域之间就保持和延续着密切的人际交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和社会联系。淮海经济区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居全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特别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淮海经济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而且与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相邻。但是,目前淮海经济区发展不够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洼地,大多数成员市在各自所属省中也是经济发展的低谷。连云港既是淮海经济区成员,也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相对于兄弟市,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连云港应高标准定位,不仅要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崛起,更要脱颖而出,力争向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看齐。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2002年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并试从总量、结构、需求、效益等方面,粗浅分析淮海经济区区内状况、占全国份额、与长江三角洲差距、连云港在其中位置,以说明淮海经济区及连云港不加速发展就相当于倒退的严峻形势。
自 然 条 件
淮海经济区土地总面积17.81万平方公里,其中鲁南6.00万平方公里、苏北5.24万平方公里、皖北3.66万平方公里、豫东2.91万平方公里。区内面积最大的市是临沂1.72万平方公里,最小的市是莱芜0.22万平方公里,两者相差近7倍。地级市之间面积相差太大,不利于城市功能发挥。连云港面积0.75万平方公里,占其中4.2%。淮海经济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86%,比长江三角洲大7.8万平方公里。
淮海经济区20个市中,没有一个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而长江三角洲区域有15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含2个省会城市)。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发挥的龙头作用非常显著,而就辐射的功能而言,淮海经济区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2002年,淮海经济区行政区划中共有147个县级单位,其中市辖区50个、县级市13个。鲁南有县级单位50个、苏北有40个、豫东有29个、皖北有28个。
淮海经济区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12076万人,比上年增长6.2‰,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鲁南3980万人,占淮海经济区的33%;苏北3196万人,占27%;皖北2564万人,占21%;豫东2336万人,占19%。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市有周口和临沂,人口最少的莱芜只有124万人。连云港人口464万人,占其中3.8%。淮海经济区人口占全国的9.4%,比长江三角洲多4542万人。
淮海经济区人口密度为676人/平方公里,苏北609人/平方公里、鲁南662人/平方公里、皖北697万人、豫东800人/平方公里,基本呈自东至西递增状况。阜阳人口密度914人/平方公里,在各市中最高;淮安513人/平方公里,最低。连云港人口密度616人/平方公里,低于淮海经济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相比,淮海经济区每平方公里多543人。
经 济 总 量
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标准。2002年,淮海经济区实现GDP72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6060元。绝对额、增幅和人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鲁南、苏北、豫东、皖北。实现GDP最大的市是徐州市794.9亿元;淮北和莱芜实现GDP最小,分别为117.9、141.9,这与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有关。当年增速最快的济宁达到14.0%,最缓的市只有4.1%,快慢相差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本地区发展不够均衡。人均GDP最高的莱芜达到11467元,其他市都没有超过万元,最低的市仅有2342元。(见表1)
淮海经济区实现GDP占全国的7.1%,增幅比全国大3.2个百分点,人均GDP比全国少1937元。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GDP19141.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淮海经济区的2.6倍,对全国的贡献度也比淮海经济区高11.6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有上海、苏州、杭州和无锡4个城市分别以5409亿元、2080亿元、1780亿元和1602亿元进入全国前十位,前2个城市相加已经超过淮海经济区总量。长江三角洲平均每个城市实现GDP达到1276亿元,而淮海经济区平均每个城市仅为365亿元。淮海经济区实力不足,GDP规模小,人均水平低,不仅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明显。占全国9.4%的人口只创造了7.1%的GDP,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3/4。
产 业 结 构
2002年,淮海经济区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040.5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442.9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2%、5.7%、7.0% ,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三次产业当年增长速度都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分别快1.4、4.9、5.0个百分点。在各市中,完成一产增加值最多的是盐域(182.6亿元),增速最快的是蚌埠(8.6%);完成二产增加值最多的是徐州(367.1亿元),增速最快的是菏泽(20.3%);完成三产增加值最多的也是徐州(294.3亿元),增速最快的是临沂(15.9%)。(见表2)
淮海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1.7:33.5,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鲁南、苏北为二、三、一格局,豫东为一、二、三格局,皖北为一、三、二格局。20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呈二、三、一格局,有3个城市呈一、三、二格局,有2个城市呈二、一、三格局,还有2个城市呈一、二、三格局。
虽然近年来淮海经济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与全国和长江三角洲一样实现了二、三、一布局,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进程明显落后。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高于长江三角洲个19.0百分点;二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个百分点,低于长江三角洲个10.2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低于长江三角洲个8.8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劣于全国水平,主要体现在一产和二产比重的差别。
需求
1、投资
2002年,淮海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4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人均投资水平2033元。苏北、鲁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向千亿元迈进,而豫东、皖北还不到300亿元。从城市情况看,徐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1亿元,一支独秀,其他城市均不到其3/4,最少的市只有35.7亿元;菏泽虽总量不大,但增速最快,达32.5%,增速最慢的市只增长4.9%;人均投资水平莱芜最高,达到4158元,最低的市仅709元。(见表3)
由于投资增长动力机制不同,投资格局差别明显,所以淮海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长期偏小,总量与长江三角洲及至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只是全国的5.6%,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32.2%;人均投资水平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3%。长江三角洲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6%,对全国的贡献比淮海经济区高12.0个百分点。而且长江三角洲当年增速也比淮海经济区快3.6个百分点,淮海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2、消费
2002年,淮海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均消费水平1995元。鲁南、苏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38.2%和31.4%。在20个市中,徐州、临沂、盐城和济宁4个市先后超过200亿元;而最少的市仅37.56亿元,是唯一不到50亿元的市。日照当年增速最快,为13.5%;增速最慢的市为4.5%。人均消费水平莱芜一马当先,达到4574元,其他城市没有达到3000元的,最低的市为1070元。(见表4)
淮海经济区消费品市场规模小,人均消费水平低。虽然2002年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但总量只占全国比重的5.9%,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只有全国水平的62.4%。消费的规模、水平和占全国的份额与投资基本相当。与长江三角洲比较,淮海经济区的差距仍然明显。规模仅及长江三角洲的38.4%。占全国的比重比长江三角洲差9.37个百分点,增幅低了0.9个百分点。
3、出口
淮海经济区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2002年,出口总额仅39.15亿美元,鲁南、苏北因为沿海,出口总额占本地区的90%以上。其中日照、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出口总额位居各市前两位,但也分别不到7亿美元,日照无论总量还是增幅都高于连云港。宿州当年增幅在各市中最大,增长112.1%,但其总额还很低。在淮海经济区各主要指标占全国的份额中,出口总额比重最低,仅占全国1.2%,而且也是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个别指标。与发达地区差距尤其明显,长江三角洲总量是淮海经济区的23.6倍,长江三角洲平均每个城市是淮海经济区城市的31.5倍。(见表5)
淮海经济区出口依存度平均4.44%,鲁南、苏北明显高于皖北、豫东,反映了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除了日照、连云港外,其他市都不到10%。淮海经济区出口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9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低35.6个百分点。淮海经济区出口指标在全国的比重明显低于GDP等主要指标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大有文章可做。淮海经济区各市应努力实施外贸主体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产品多元化、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力争增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经 济 效 益
1、财政收入
2002年,淮海经济区地方财政收入为312.2亿元,仅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0%。财政规模偏小,财政收支较紧张的局面长期存在,而且自东向西的难度进一步增大。20个市平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5.6亿元,济宁以39.27亿元居第一,徐州以33.68亿元居次席,其他市都不到30亿元,其中有6个市还未达到两位数。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7.1%,增长速度尚可,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2个百分点。但各市节奏相差太大,最慢的还不到1%。连云港增长最快,达到48.7%,菏泽、盐城增速也超过40%。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259元,水平较低。只有莱芜一个市人均超过500元,二个市人均超过400元,有40%的市人均还不到200元,最低的市只有113元。(见表6)
2、居民收入
2002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73元,苏北、鲁南接近6900元,皖北、豫东还不到6000元。20个城市大致可以分成几个层次:超过8000元的只有徐州,7000-8000元、6000-7000元、5000-6000元分别都有6个市,有1个市不到5000元,仅4590元。从发展速度来看,淮海经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其中宿州、济宁、淮安达到20%以上,增幅最小的市仅为4.7%。虽然淮海经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当年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高0.5个百分点。但是,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绝对值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30元。与长江三角洲更是无法相比,长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而淮海经济区仅及其60%。(见表7)
淮海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625元,增长4.9%。其中盐城绝对额最高(3830元),连云港增幅最大(8.3%)。相对于全国广大农村,淮海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好,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也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高出近150元,增速快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2。宿迁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55,是20个市中最小的。(见表8)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高,明显出现了产业转移、要素扩散的趋势。加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己经形成沿海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态势。淮海经济区位于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新亚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东部向西部战略推进的主要节点。这将为淮海经济区吸引沿海技术资金、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不可比拟的发展机遇。
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处于经济发展转移第一过渡带的淮海经济区,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后发优势。淮海经济区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发挥好承上启下功能的同时,要不断拓展自身经济发展的空间,充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加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整体合力,培育竞争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力争早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真正融入沿海发达地区。
淮海经济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而且与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相邻。但是,目前淮海经济区发展不够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洼地,大多数成员市在各自所属省中也是经济发展的低谷。连云港既是淮海经济区成员,也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相对于兄弟市,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连云港应高标准定位,不仅要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崛起,更要脱颖而出,力争向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看齐。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2002年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并试从总量、结构、需求、效益等方面,粗浅分析淮海经济区区内状况、占全国份额、与长江三角洲差距、连云港在其中位置,以说明淮海经济区及连云港不加速发展就相当于倒退的严峻形势。
自 然 条 件
淮海经济区土地总面积17.81万平方公里,其中鲁南6.00万平方公里、苏北5.24万平方公里、皖北3.66万平方公里、豫东2.91万平方公里。区内面积最大的市是临沂1.72万平方公里,最小的市是莱芜0.22万平方公里,两者相差近7倍。地级市之间面积相差太大,不利于城市功能发挥。连云港面积0.75万平方公里,占其中4.2%。淮海经济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86%,比长江三角洲大7.8万平方公里。
淮海经济区20个市中,没有一个直辖市、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而长江三角洲区域有15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含2个省会城市)。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发挥的龙头作用非常显著,而就辐射的功能而言,淮海经济区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2002年,淮海经济区行政区划中共有147个县级单位,其中市辖区50个、县级市13个。鲁南有县级单位50个、苏北有40个、豫东有29个、皖北有28个。
淮海经济区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12076万人,比上年增长6.2‰,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鲁南3980万人,占淮海经济区的33%;苏北3196万人,占27%;皖北2564万人,占21%;豫东2336万人,占19%。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市有周口和临沂,人口最少的莱芜只有124万人。连云港人口464万人,占其中3.8%。淮海经济区人口占全国的9.4%,比长江三角洲多4542万人。
淮海经济区人口密度为676人/平方公里,苏北609人/平方公里、鲁南662人/平方公里、皖北697万人、豫东800人/平方公里,基本呈自东至西递增状况。阜阳人口密度914人/平方公里,在各市中最高;淮安513人/平方公里,最低。连云港人口密度616人/平方公里,低于淮海经济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相比,淮海经济区每平方公里多543人。
经 济 总 量
一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标准。2002年,淮海经济区实现GDP72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6060元。绝对额、增幅和人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均为鲁南、苏北、豫东、皖北。实现GDP最大的市是徐州市794.9亿元;淮北和莱芜实现GDP最小,分别为117.9、141.9,这与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有关。当年增速最快的济宁达到14.0%,最缓的市只有4.1%,快慢相差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本地区发展不够均衡。人均GDP最高的莱芜达到11467元,其他市都没有超过万元,最低的市仅有2342元。(见表1)
淮海经济区实现GDP占全国的7.1%,增幅比全国大3.2个百分点,人均GDP比全国少1937元。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GDP19141.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淮海经济区的2.6倍,对全国的贡献度也比淮海经济区高11.6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有上海、苏州、杭州和无锡4个城市分别以5409亿元、2080亿元、1780亿元和1602亿元进入全国前十位,前2个城市相加已经超过淮海经济区总量。长江三角洲平均每个城市实现GDP达到1276亿元,而淮海经济区平均每个城市仅为365亿元。淮海经济区实力不足,GDP规模小,人均水平低,不仅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明显。占全国9.4%的人口只创造了7.1%的GDP,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的3/4。
产 业 结 构
2002年,淮海经济区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8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040.5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442.9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2.2%、5.7%、7.0% ,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三次产业当年增长速度都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分别快1.4、4.9、5.0个百分点。在各市中,完成一产增加值最多的是盐域(182.6亿元),增速最快的是蚌埠(8.6%);完成二产增加值最多的是徐州(367.1亿元),增速最快的是菏泽(20.3%);完成三产增加值最多的也是徐州(294.3亿元),增速最快的是临沂(15.9%)。(见表2)
淮海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1.7:33.5,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鲁南、苏北为二、三、一格局,豫东为一、二、三格局,皖北为一、三、二格局。20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呈二、三、一格局,有3个城市呈一、三、二格局,有2个城市呈二、一、三格局,还有2个城市呈一、二、三格局。
虽然近年来淮海经济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与全国和长江三角洲一样实现了二、三、一布局,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进程明显落后。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高于长江三角洲个19.0百分点;二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个百分点,低于长江三角洲个10.2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低于长江三角洲个8.8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劣于全国水平,主要体现在一产和二产比重的差别。
需求
1、投资
2002年,淮海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4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人均投资水平2033元。苏北、鲁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向千亿元迈进,而豫东、皖北还不到300亿元。从城市情况看,徐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1亿元,一支独秀,其他城市均不到其3/4,最少的市只有35.7亿元;菏泽虽总量不大,但增速最快,达32.5%,增速最慢的市只增长4.9%;人均投资水平莱芜最高,达到4158元,最低的市仅709元。(见表3)
由于投资增长动力机制不同,投资格局差别明显,所以淮海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长期偏小,总量与长江三角洲及至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只是全国的5.6%,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32.2%;人均投资水平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3%。长江三角洲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7.6%,对全国的贡献比淮海经济区高12.0个百分点。而且长江三角洲当年增速也比淮海经济区快3.6个百分点,淮海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2、消费
2002年,淮海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均消费水平1995元。鲁南、苏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38.2%和31.4%。在20个市中,徐州、临沂、盐城和济宁4个市先后超过200亿元;而最少的市仅37.56亿元,是唯一不到50亿元的市。日照当年增速最快,为13.5%;增速最慢的市为4.5%。人均消费水平莱芜一马当先,达到4574元,其他城市没有达到3000元的,最低的市为1070元。(见表4)
淮海经济区消费品市场规模小,人均消费水平低。虽然2002年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但总量只占全国比重的5.9%,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只有全国水平的62.4%。消费的规模、水平和占全国的份额与投资基本相当。与长江三角洲比较,淮海经济区的差距仍然明显。规模仅及长江三角洲的38.4%。占全国的比重比长江三角洲差9.37个百分点,增幅低了0.9个百分点。
3、出口
淮海经济区出口规模长期偏小,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2002年,出口总额仅39.15亿美元,鲁南、苏北因为沿海,出口总额占本地区的90%以上。其中日照、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出口总额位居各市前两位,但也分别不到7亿美元,日照无论总量还是增幅都高于连云港。宿州当年增幅在各市中最大,增长112.1%,但其总额还很低。在淮海经济区各主要指标占全国的份额中,出口总额比重最低,仅占全国1.2%,而且也是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个别指标。与发达地区差距尤其明显,长江三角洲总量是淮海经济区的23.6倍,长江三角洲平均每个城市是淮海经济区城市的31.5倍。(见表5)
淮海经济区出口依存度平均4.44%,鲁南、苏北明显高于皖北、豫东,反映了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除了日照、连云港外,其他市都不到10%。淮海经济区出口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9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低35.6个百分点。淮海经济区出口指标在全国的比重明显低于GDP等主要指标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差距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大有文章可做。淮海经济区各市应努力实施外贸主体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产品多元化、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力争增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经 济 效 益
1、财政收入
2002年,淮海经济区地方财政收入为312.2亿元,仅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0%。财政规模偏小,财政收支较紧张的局面长期存在,而且自东向西的难度进一步增大。20个市平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5.6亿元,济宁以39.27亿元居第一,徐州以33.68亿元居次席,其他市都不到30亿元,其中有6个市还未达到两位数。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7.1%,增长速度尚可,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2个百分点。但各市节奏相差太大,最慢的还不到1%。连云港增长最快,达到48.7%,菏泽、盐城增速也超过40%。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259元,水平较低。只有莱芜一个市人均超过500元,二个市人均超过400元,有40%的市人均还不到200元,最低的市只有113元。(见表6)
2、居民收入
2002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73元,苏北、鲁南接近6900元,皖北、豫东还不到6000元。20个城市大致可以分成几个层次:超过8000元的只有徐州,7000-8000元、6000-7000元、5000-6000元分别都有6个市,有1个市不到5000元,仅4590元。从发展速度来看,淮海经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其中宿州、济宁、淮安达到20%以上,增幅最小的市仅为4.7%。虽然淮海经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当年增长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高0.5个百分点。但是,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绝对值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30元。与长江三角洲更是无法相比,长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而淮海经济区仅及其60%。(见表7)
淮海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625元,增长4.9%。其中盐城绝对额最高(3830元),连云港增幅最大(8.3%)。相对于全国广大农村,淮海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好,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也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高出近150元,增速快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2。宿迁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55,是20个市中最小的。(见表8)
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高,明显出现了产业转移、要素扩散的趋势。加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己经形成沿海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态势。淮海经济区位于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新亚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东部向西部战略推进的主要节点。这将为淮海经济区吸引沿海技术资金、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不可比拟的发展机遇。
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处于经济发展转移第一过渡带的淮海经济区,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后发优势。淮海经济区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发挥好承上启下功能的同时,要不断拓展自身经济发展的空间,充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加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整体合力,培育竞争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力争早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真正融入沿海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