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农村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不容忽视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的安全工作现状极不协调,火灾隐患大量增加,本文作者结合长寿区农村实际,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火灾的防控,提出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火灾;防控;措施
近年来,我区农村火灾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农村消防工作是社会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并且做好农村消防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此,本人就长寿区的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农村火灾发生的特点和预防农村火灾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发生农村火灾的基本原因
(一)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农村面积大、居住分散,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各个方面,消防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一些地方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没有把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力度不够,对本辖区内存在的较多火灾隐患不闻不问,基层消防组织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职责没有建立健全,责任没有明确,部署落实没有到位。同时由于农村面积大、居住分散,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各个方面,消防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消防规划不完善。农村居民住宅相对集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较为密集,防火间距小,通道比较狭窄,特别是一些居民住户,仅仅是一墙之隔,往往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二是,可燃物多。农村住宅多系土木、砖木结构,门窗多为木质材料制成,耐火性能差,有些住户房前屋后堆放柴草、饲料,增大了火灾危险性。
(三)农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强。由于农村群众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观念、文化素质和地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没有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对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火灾危险性缺乏认识,麻痹大意、违章操作、野蛮操作较多。同时,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正确处置,往往使小火酿成大灾,有些农民知道拨打“119”但还未等接警员询问具体情况就将电话挂掉,更还有些人认为“119”来救火收费还要罚款,干脆不报警,这一系列的表现都将火灾初期阶段的扑救延误了,从而导致火灾的迅猛发展。
(四)农村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监督力量不充分。处于山区的一些乡镇经济条件较弱,农民群众外出务工较多,尚未有任何形式的消防组织。同时农村消防工作点多面广,村庄较为分散,户数辖区范围大,派出所警力不足,加之各种治安管理防范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无暇顾及到每个村庄,一家一户,仅靠现有警力难于及时发现和消除全部火灾隐患。
二、发生农村火灾的主要特点
(一)建筑耐火等级低,造成火势蔓延快。大多数农村房屋多为建筑耐火等级低,土木、砖木结构,门窗多由木质材料制成,屋顶大部分由木材、油毡、稻草等可燃材料搭建而成,屋内多用易燃可燃物吊顶,并且房前屋后大多堆有柴草,院内搭建草木凉棚,建筑物之间的没有距离,有多数农村住宅房与房相连,棚与棚互接,一旦发生火灾,火借风势、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二)建筑主体破坏快,造成火灾危险多。由于农村居民房的之间的建筑间距小,发生火灾后,火势容易蔓延到其他房屋,形成火烧连营的局势,一旦建筑燃烧时间长,房屋的主体结构易发生破坏,易出现倒塌、落顶危险,人员进入火场抢救财物和进行灭火危险性多。
(三)火灾扑救时间长、消防用水量大。农村麦草堆垛较多,有的一个村只有一个麦场,大小堆垛有上百个之多,一旦着火后,就要用较长的间对燃烧的草垛逐个翻开,疏散,检查,消灭明火,还要注意保护其他未燃的草垛。
(四)农村消防组织不健全,造成灭火力量弱。部分乡村无义务消防组织,且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只留老人和小孩,虽有人却无力及时扑灭初起火灾。等消防车赶到一般要一个小时左右,已经错过了最佳扑救时间,大部分都是到场清理余火。
(五)农村消防水源不充足,易造成火场供水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普遍用上了自来水,水池、水塘和水沟等由于年久失修,蓄水量日益减少,有的干脆被填平为农田。虽然部分村镇在安装自来水时考虑了消防问题,安装了消火栓,可供灭火用水很少,往往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只能望火兴叹。
三、农村火灾的防控措施
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生活小平和经济发展条件,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大力预防农村火灾发生,逐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
(一)以消防安全主题责任为核心,不断构建农村群防群治网络。农村消防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从农村现行管理体制、生产生活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将农村消防建设纳入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督促、统筹、指导农村消防建设发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构建农村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网络。
(二)以开展宣传教育为载体,不断增强农民消防安全意识。开展农村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是发展消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的前提和主要手段。各乡镇人民政府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农村防火宣传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组织优势,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群防群消的一条基本措施,实行(村)居委会主任负责制,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漫画、板报、墙报、广播和消防知识教育课等形式,根据重点时段、重要季节、重点人群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的宣传教育。
(三)以发展消防组织为依托,不断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各乡镇要针对农村离城区消防队较远,本地消防水源缺乏、无专用灭火器材、发生火灾很难扑救的实际,依托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应急分队、治安联防组织等力量,争取县、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以乡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逐步配备各类消防装备器材,不断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协同作战演练、技能比武、检查考评等工作,切实增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整体作战能力。
(四)以解决基础设施为途径,不断增强农村抗御火灾能力。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建立健全消防体制,加强消防用水量的供应,在重点地区建立消防蓄水池,应把农村消防工作贯穿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农村防火工作与城建、规划相结合,做到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在各乡镇规划过程中,应把村庄,村民住宅及驻村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农村纳入村庄规划范畴,积极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可以利用其他工作车辆设置便携式移动消防站,配备一台机动泵和200米水带、2支水枪,村社配备适量的移动式灭火器,确保新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稳步提升农村抗御火灾综合实力。一旦发生火灾,以便迅速运送到现场组织火灾扑救。
(五)以开展火灾隐忠排查为抓手,不断减少农村火灾事故发生。结合农村火灾发生的规律,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等自我防护能力较弱的群体火灾多发、死亡率高的情况,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要自觉落实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管理主体责任,实行村民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消防安全落实到村村队队。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作用,督促消防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岩,袁春. 关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J]. 安全,2007年03期.
[2] 刘米达. 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自然科学版)[J],2010,(S1).
关键词:农村火灾;防控;措施
近年来,我区农村火灾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农村消防工作是社会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并且做好农村消防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此,本人就长寿区的农村火灾发生的原因、农村火灾发生的特点和预防农村火灾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发生农村火灾的基本原因
(一)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农村面积大、居住分散,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各个方面,消防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一些地方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没有把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力度不够,对本辖区内存在的较多火灾隐患不闻不问,基层消防组织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职责没有建立健全,责任没有明确,部署落实没有到位。同时由于农村面积大、居住分散,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各个方面,消防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消防规划不完善。农村居民住宅相对集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较为密集,防火间距小,通道比较狭窄,特别是一些居民住户,仅仅是一墙之隔,往往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二是,可燃物多。农村住宅多系土木、砖木结构,门窗多为木质材料制成,耐火性能差,有些住户房前屋后堆放柴草、饲料,增大了火灾危险性。
(三)农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强。由于农村群众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观念、文化素质和地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没有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对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火灾危险性缺乏认识,麻痹大意、违章操作、野蛮操作较多。同时,一旦发生火灾时不会正确处置,往往使小火酿成大灾,有些农民知道拨打“119”但还未等接警员询问具体情况就将电话挂掉,更还有些人认为“119”来救火收费还要罚款,干脆不报警,这一系列的表现都将火灾初期阶段的扑救延误了,从而导致火灾的迅猛发展。
(四)农村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监督力量不充分。处于山区的一些乡镇经济条件较弱,农民群众外出务工较多,尚未有任何形式的消防组织。同时农村消防工作点多面广,村庄较为分散,户数辖区范围大,派出所警力不足,加之各种治安管理防范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无暇顾及到每个村庄,一家一户,仅靠现有警力难于及时发现和消除全部火灾隐患。
二、发生农村火灾的主要特点
(一)建筑耐火等级低,造成火势蔓延快。大多数农村房屋多为建筑耐火等级低,土木、砖木结构,门窗多由木质材料制成,屋顶大部分由木材、油毡、稻草等可燃材料搭建而成,屋内多用易燃可燃物吊顶,并且房前屋后大多堆有柴草,院内搭建草木凉棚,建筑物之间的没有距离,有多数农村住宅房与房相连,棚与棚互接,一旦发生火灾,火借风势、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二)建筑主体破坏快,造成火灾危险多。由于农村居民房的之间的建筑间距小,发生火灾后,火势容易蔓延到其他房屋,形成火烧连营的局势,一旦建筑燃烧时间长,房屋的主体结构易发生破坏,易出现倒塌、落顶危险,人员进入火场抢救财物和进行灭火危险性多。
(三)火灾扑救时间长、消防用水量大。农村麦草堆垛较多,有的一个村只有一个麦场,大小堆垛有上百个之多,一旦着火后,就要用较长的间对燃烧的草垛逐个翻开,疏散,检查,消灭明火,还要注意保护其他未燃的草垛。
(四)农村消防组织不健全,造成灭火力量弱。部分乡村无义务消防组织,且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只留老人和小孩,虽有人却无力及时扑灭初起火灾。等消防车赶到一般要一个小时左右,已经错过了最佳扑救时间,大部分都是到场清理余火。
(五)农村消防水源不充足,易造成火场供水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普遍用上了自来水,水池、水塘和水沟等由于年久失修,蓄水量日益减少,有的干脆被填平为农田。虽然部分村镇在安装自来水时考虑了消防问题,安装了消火栓,可供灭火用水很少,往往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只能望火兴叹。
三、农村火灾的防控措施
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生活小平和经济发展条件,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大力预防农村火灾发生,逐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
(一)以消防安全主题责任为核心,不断构建农村群防群治网络。农村消防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从农村现行管理体制、生产生活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将农村消防建设纳入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督促、统筹、指导农村消防建设发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构建农村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网络。
(二)以开展宣传教育为载体,不断增强农民消防安全意识。开展农村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消防意识是发展消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发生的前提和主要手段。各乡镇人民政府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农村防火宣传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组织优势,把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群防群消的一条基本措施,实行(村)居委会主任负责制,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漫画、板报、墙报、广播和消防知识教育课等形式,根据重点时段、重要季节、重点人群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的宣传教育。
(三)以发展消防组织为依托,不断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各乡镇要针对农村离城区消防队较远,本地消防水源缺乏、无专用灭火器材、发生火灾很难扑救的实际,依托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应急分队、治安联防组织等力量,争取县、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以乡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逐步配备各类消防装备器材,不断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协同作战演练、技能比武、检查考评等工作,切实增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整体作战能力。
(四)以解决基础设施为途径,不断增强农村抗御火灾能力。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建设,建立健全消防体制,加强消防用水量的供应,在重点地区建立消防蓄水池,应把农村消防工作贯穿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农村防火工作与城建、规划相结合,做到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在各乡镇规划过程中,应把村庄,村民住宅及驻村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农村纳入村庄规划范畴,积极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可以利用其他工作车辆设置便携式移动消防站,配备一台机动泵和200米水带、2支水枪,村社配备适量的移动式灭火器,确保新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稳步提升农村抗御火灾综合实力。一旦发生火灾,以便迅速运送到现场组织火灾扑救。
(五)以开展火灾隐忠排查为抓手,不断减少农村火灾事故发生。结合农村火灾发生的规律,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等自我防护能力较弱的群体火灾多发、死亡率高的情况,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要自觉落实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管理主体责任,实行村民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消防安全落实到村村队队。公安派出所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作用,督促消防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岩,袁春. 关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J]. 安全,2007年03期.
[2] 刘米达. 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自然科学版)[J],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