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一首台湾歌曲《哭砂》曾风靡一时,而本文反用其名,其实是想介绍一种让沙子给您带来健康与快乐的好方法——砂浴疗法,又称“砂疗”、“热砂疗法”,主要是以河滩、海滩洁净砂粒为中介体,将全身或部分身躯及患处埋入砂中,通过传热与机械作用,以达到养生治病效果的一种疗法。
我国古代就有用砂治病的记载。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六月河中借热砂,主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脚疼、血脉断绝。取干砂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取热彻通汗,然后随药进病及食,忌风冷劳役。”砂浴疗法在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均有详细记载。
砂浴疗法为什么能达到治病效果呢?因为人置身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强烈的阳光、干热的气候和砂粒的高温,通过砂的机械压力使热向人体深部组织传导,从而起到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砂的选择可用河砂、海砂、田野砂等。加热方法有天然加热法和人工加热法。治疗方法有全身浴法、局部浴法和砂袋敷法等。
沙的温度一般不宜过高,以45℃~55℃为宜,以微微汗出为度,每次治疗15~30分钟。治疗结束后,休息片刻,用温水洗澡或在附近的海水或河水中冲洗,然后再静卧20~30分钟,可饮用适量果汁或茶水等饮料。
砂浴疗法主要是利用热砂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来治疗疾病。砂浴后能加快气血运行,使经络通畅,祛邪为出。尤其是寒热性疾病,通过治疗,能温通经脉,祛寒湿于体外,疗效较为明显。通过温热和机械的综合作用,增强机体的代谢过程,促进排汗,同时也使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增强。
治疗前,可先将砂加热至人体能耐受为度,一般以45℃左右为宜。砂的加热方法有天然和人工加热法两种:
(1)天然加热法:在平地或木板上,铺上床单或油布,将所选砂子平摊其上,放在阳光下曝晒,当温度达到40~45℃时,即可用于治疗。夏季也可直接到砂滩上进行治疗。
(2)人工加热法:可采取多种方法加热,如柴草点火烧熏加热,或用大铁锅加热,冬天也可在取暖片上加热等。
操作方法
● 全身浴法:患者裸卧在热砂上,身上再覆盖5~10厘米的热砂,头颈、胸露在外面,腹部砂应盖薄一些,外生殖器用白布遮盖,头部及心前区冷敷,最后用床单将剑突以下部位盖起来。初次进行砂浴时,砂的温度不宜太高,一般以25℃为宜,以后逐渐增至30~40分钟。每次治疗结束后,温水冲洗,卧床休息20~3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或连治二天休息一天。如在海滩、河滩或日光浴场等地,经砂浴治疗后,可用海水或河水冲洗,然后静卧在遮荫处休息20~30分钟。
● 局部浴法:四肢部砂浴时,在木盆中放5厘米的热砂,将上肢或下肢放入热砂上,再用热砂覆盖,用棉被或毛毯盖好保温,治疗后,用温水冲洗,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每次治疗1小时,30次为一疗程。
砂浴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应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主。
◆ 虚寒性腹泻和腹痛:取腹部砂浴法,好转后可采用砂袋敷治。
◆ 慢性肾炎:取腰部砂浴法。如见下肢浮肿,用四肢砂浴法。病情控制后可采用砂袋敷双侧肾区。
◆ 佝偻病:取全身砂浴法,或局部砂浴与全身砂浴法交替进行。
◆ 肥胖病:取全身浴法,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二天后可进行第二个疗程。
◆ 慢性盆腔炎:取腹部砂浴法,或与腰部砂浴交替进行。
◆ 关节炎:取全身浴法,适用于周身多个关节的炎症。
取局部砂浴法,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用四肢砂浴、腰椎炎症,可用腰部砂浴法。
【注意事项】
1. 凡患急性炎症、高热、心力衰竭、肺结核、肿瘤,有出血倾向及皮肤溃疡和损失者禁止应用砂浴疗法。
2.治疗过程,要注意温度适宜,温度过高易出现头晕、恶心、出汗多、心慌等症状,温度过低则影响疗效。
3. 治疗时间要适宜。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也易引起头痛恶心、出现心慌等症状。但也不能过短,否则疗效较差。
4. 如治疗中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时,可暂停治疗,安静休息片刻。反应严重者,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50毫升。
5. 治疗结束后,应立即冲洗,但注意避免受凉。
6. 治疗后要适当休息;饮用果汁、糖盐水等饮料。
作者简历:
作者系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审。
我国古代就有用砂治病的记载。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六月河中借热砂,主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脚疼、血脉断绝。取干砂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取热彻通汗,然后随药进病及食,忌风冷劳役。”砂浴疗法在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均有详细记载。
砂浴疗法为什么能达到治病效果呢?因为人置身在这一特定环境下,强烈的阳光、干热的气候和砂粒的高温,通过砂的机械压力使热向人体深部组织传导,从而起到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砂的选择可用河砂、海砂、田野砂等。加热方法有天然加热法和人工加热法。治疗方法有全身浴法、局部浴法和砂袋敷法等。
沙的温度一般不宜过高,以45℃~55℃为宜,以微微汗出为度,每次治疗15~30分钟。治疗结束后,休息片刻,用温水洗澡或在附近的海水或河水中冲洗,然后再静卧20~30分钟,可饮用适量果汁或茶水等饮料。
砂浴疗法主要是利用热砂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来治疗疾病。砂浴后能加快气血运行,使经络通畅,祛邪为出。尤其是寒热性疾病,通过治疗,能温通经脉,祛寒湿于体外,疗效较为明显。通过温热和机械的综合作用,增强机体的代谢过程,促进排汗,同时也使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增强。
治疗前,可先将砂加热至人体能耐受为度,一般以45℃左右为宜。砂的加热方法有天然和人工加热法两种:
(1)天然加热法:在平地或木板上,铺上床单或油布,将所选砂子平摊其上,放在阳光下曝晒,当温度达到40~45℃时,即可用于治疗。夏季也可直接到砂滩上进行治疗。
(2)人工加热法:可采取多种方法加热,如柴草点火烧熏加热,或用大铁锅加热,冬天也可在取暖片上加热等。
操作方法
● 全身浴法:患者裸卧在热砂上,身上再覆盖5~10厘米的热砂,头颈、胸露在外面,腹部砂应盖薄一些,外生殖器用白布遮盖,头部及心前区冷敷,最后用床单将剑突以下部位盖起来。初次进行砂浴时,砂的温度不宜太高,一般以25℃为宜,以后逐渐增至30~40分钟。每次治疗结束后,温水冲洗,卧床休息20~3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或连治二天休息一天。如在海滩、河滩或日光浴场等地,经砂浴治疗后,可用海水或河水冲洗,然后静卧在遮荫处休息20~30分钟。
● 局部浴法:四肢部砂浴时,在木盆中放5厘米的热砂,将上肢或下肢放入热砂上,再用热砂覆盖,用棉被或毛毯盖好保温,治疗后,用温水冲洗,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每次治疗1小时,30次为一疗程。
砂浴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应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主。
◆ 虚寒性腹泻和腹痛:取腹部砂浴法,好转后可采用砂袋敷治。
◆ 慢性肾炎:取腰部砂浴法。如见下肢浮肿,用四肢砂浴法。病情控制后可采用砂袋敷双侧肾区。
◆ 佝偻病:取全身砂浴法,或局部砂浴与全身砂浴法交替进行。
◆ 肥胖病:取全身浴法,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二天后可进行第二个疗程。
◆ 慢性盆腔炎:取腹部砂浴法,或与腰部砂浴交替进行。
◆ 关节炎:取全身浴法,适用于周身多个关节的炎症。
取局部砂浴法,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用四肢砂浴、腰椎炎症,可用腰部砂浴法。
【注意事项】
1. 凡患急性炎症、高热、心力衰竭、肺结核、肿瘤,有出血倾向及皮肤溃疡和损失者禁止应用砂浴疗法。
2.治疗过程,要注意温度适宜,温度过高易出现头晕、恶心、出汗多、心慌等症状,温度过低则影响疗效。
3. 治疗时间要适宜。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也易引起头痛恶心、出现心慌等症状。但也不能过短,否则疗效较差。
4. 如治疗中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时,可暂停治疗,安静休息片刻。反应严重者,可静脉注射25%葡萄糖50毫升。
5. 治疗结束后,应立即冲洗,但注意避免受凉。
6. 治疗后要适当休息;饮用果汁、糖盐水等饮料。
作者简历:
作者系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