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编辑工作,二是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编辑工作是指选题、取材有序组合,构成讯息,根据社会文化需要,按一定方针使用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对精神产品进行组织、采集、鉴别、选择和编序加工,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构成相应的文化符号模式,作为社会传媒产品。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起点和中心环节。编辑的基本职责是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把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播出去,并使之传之久远,发扬光大,是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选择作用、组构作用、传播作用和增值作用。
编辑的选择作用
编辑对文化的传播是动态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要对文化进行筛选:有的被淘汰,有的被改造,有的被发扬。这种筛选就是对文化的选择。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曾说:“编辑的第一角色就应该是‘搜猎者’。”编辑从大量的文化资源中搜索、选择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加工后向社会传播,用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编辑对文化的选择是有标准的。编辑对文化的选择体现在对稿件的优化选择上,优化选择的标准不是编辑人员的个人标准,而是社会标准和读者标准;也不是按照编辑个人的观点、爱好进行选择优化,而要考虑国家的文化政策和既定的编辑宗旨、编辑方针,考虑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考虑读者的利益和需求。面对纷繁多样的文化信息,读者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编辑依据一定的审美原则和职业道德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最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和兴趣。这种对文化信息的选择,是建立在编辑主体对客观信息或编辑对象客观价值的认识之上,只有通过主体的审美实践才能获得。
编辑的组构作用
编排组合是编辑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编辑对文化的重新组构就是将稿件的无序转化为有序,只有经过合理的编排组合才能成为定型的、可以复制传播的精神文化产品。当众多的、散乱的、无序的作品经过编辑编排并组构成不同序列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并使每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本身原来的意义,而且带有序列所形成的新意义。这是一种再创造,编辑的再创造对组构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篇篇独立分散的作品,其主题、内容、体裁和风格各不相同,只有经过编排组合才能成为出版物。比如,期刊要以栏目的形式将文章按类别、主题等合理组合配置,使分散的文章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传播出去。
编辑组构作品,会按照不同的社会愿望、受众需求、编选目的、思想感情以及传播媒介组织的宗旨风格等,使之形成各自的序列。编辑在实施组构功能时主要依据两方面的标准:一是以某种观点组构作品,形成内在的思想逻辑联系序列。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有序化。分散的单个作品,有的具有某种明显的思想观点,有的却只有某种潜在性,但通过编辑的选择,然后进行有序化的组构,就能使明显者更突出,潜在者得显现,又共同有序化地表达编辑的思想观点。二是以某种风格、流派或特色组构作品,形成具有共同文品或色彩倾向的逻辑联系序列。一篇作品难以尽显作者的风格,一个作家的一个作品也不可能组成流派,然而将众多分散的却具有共同倾向的作品有选择地组构在一起,就能使风格尽显,特色鲜明。
编辑的传播作用
编辑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信息进行选择和组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是一种符号的积累,文化并不是将来要发生的现象,而是已经发生的现象的符号的积累。”编辑在文化活动中就是要把这种现成的符号传播出去,这也是精神文化生产的最终目的。人们之间精神文化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另一种则是借助传播工具,如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间接的交流。前者属于人际传播,后者为大众传播。
传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一切文化都离不开传播。一方面,编辑活动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平台。作品只有经过编辑的审理、把关、选择和策划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变成符合要求的正式出版物,从而实现对文化的传播,如果没有编辑活动,就没有文化传播的平台,承载文化信息的作品就传播不出去;另一方面,编辑活动对文化也起到了推介作用。编辑把那些具有文化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出去,使之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成果;相反地,如果作品的价值得不到编辑的认可,可能就无法进行大众传播。
编辑的增值作用
编辑的增值作用也可以理解为编辑对文化的创新作用。人类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编辑活动是文化发展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编辑对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要么会增加一些新的意义,也可能会丢失一些原有的意义,这种意义的改变给文化的传播带来生机,这就是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增值”现象。编辑在实践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映各种信息,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创意对信息进行组构、整合、加工和策划,实现对原有信息的审美超越和发展创新,使精神文化产品增值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增加社会文化价值。
编辑的价值追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编辑理念和编辑行为:一种是注重传播的社会效益,即传播对受众的责任以及社会效果等;另一种是注重传播的经济效益,即以自身利益为首要追逐目标,这虽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作为编辑,还是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编辑在文化传播中责任重大,因此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一是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编辑也能够引领舆论导向,如果政治方向不坚定,就会造成社会不安定。二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三是要具有过硬的文字能力。编辑如果受到文字的局限,就无法对作品进行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润色加工,也就无法确保作品达到出版质量的要求。四是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编辑不应当以任何方式影响文化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确保传递的顺利性、可靠性和优化性。
作为编辑,一方面要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大众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大众,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作者单位:《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冯学娟
编辑的选择作用
编辑对文化的传播是动态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要对文化进行筛选:有的被淘汰,有的被改造,有的被发扬。这种筛选就是对文化的选择。美国资深编辑威廉斯曾说:“编辑的第一角色就应该是‘搜猎者’。”编辑从大量的文化资源中搜索、选择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加工后向社会传播,用以影响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编辑对文化的选择是有标准的。编辑对文化的选择体现在对稿件的优化选择上,优化选择的标准不是编辑人员的个人标准,而是社会标准和读者标准;也不是按照编辑个人的观点、爱好进行选择优化,而要考虑国家的文化政策和既定的编辑宗旨、编辑方针,考虑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还要考虑读者的利益和需求。面对纷繁多样的文化信息,读者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编辑依据一定的审美原则和职业道德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最大多数读者的需求和兴趣。这种对文化信息的选择,是建立在编辑主体对客观信息或编辑对象客观价值的认识之上,只有通过主体的审美实践才能获得。
编辑的组构作用
编排组合是编辑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编辑对文化的重新组构就是将稿件的无序转化为有序,只有经过合理的编排组合才能成为定型的、可以复制传播的精神文化产品。当众多的、散乱的、无序的作品经过编辑编排并组构成不同序列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并使每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本身原来的意义,而且带有序列所形成的新意义。这是一种再创造,编辑的再创造对组构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篇篇独立分散的作品,其主题、内容、体裁和风格各不相同,只有经过编排组合才能成为出版物。比如,期刊要以栏目的形式将文章按类别、主题等合理组合配置,使分散的文章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传播出去。
编辑组构作品,会按照不同的社会愿望、受众需求、编选目的、思想感情以及传播媒介组织的宗旨风格等,使之形成各自的序列。编辑在实施组构功能时主要依据两方面的标准:一是以某种观点组构作品,形成内在的思想逻辑联系序列。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有序化。分散的单个作品,有的具有某种明显的思想观点,有的却只有某种潜在性,但通过编辑的选择,然后进行有序化的组构,就能使明显者更突出,潜在者得显现,又共同有序化地表达编辑的思想观点。二是以某种风格、流派或特色组构作品,形成具有共同文品或色彩倾向的逻辑联系序列。一篇作品难以尽显作者的风格,一个作家的一个作品也不可能组成流派,然而将众多分散的却具有共同倾向的作品有选择地组构在一起,就能使风格尽显,特色鲜明。
编辑的传播作用
编辑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信息进行选择和组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是一种符号的积累,文化并不是将来要发生的现象,而是已经发生的现象的符号的积累。”编辑在文化活动中就是要把这种现成的符号传播出去,这也是精神文化生产的最终目的。人们之间精神文化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另一种则是借助传播工具,如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间接的交流。前者属于人际传播,后者为大众传播。
传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一切文化都离不开传播。一方面,编辑活动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平台。作品只有经过编辑的审理、把关、选择和策划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变成符合要求的正式出版物,从而实现对文化的传播,如果没有编辑活动,就没有文化传播的平台,承载文化信息的作品就传播不出去;另一方面,编辑活动对文化也起到了推介作用。编辑把那些具有文化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出去,使之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成果;相反地,如果作品的价值得不到编辑的认可,可能就无法进行大众传播。
编辑的增值作用
编辑的增值作用也可以理解为编辑对文化的创新作用。人类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编辑活动是文化发展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编辑对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要么会增加一些新的意义,也可能会丢失一些原有的意义,这种意义的改变给文化的传播带来生机,这就是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增值”现象。编辑在实践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反映各种信息,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创意对信息进行组构、整合、加工和策划,实现对原有信息的审美超越和发展创新,使精神文化产品增值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增加社会文化价值。
编辑的价值追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编辑理念和编辑行为:一种是注重传播的社会效益,即传播对受众的责任以及社会效果等;另一种是注重传播的经济效益,即以自身利益为首要追逐目标,这虽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作为编辑,还是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编辑在文化传播中责任重大,因此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一是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编辑也能够引领舆论导向,如果政治方向不坚定,就会造成社会不安定。二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三是要具有过硬的文字能力。编辑如果受到文字的局限,就无法对作品进行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润色加工,也就无法确保作品达到出版质量的要求。四是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编辑不应当以任何方式影响文化信息的传递,同时还要确保传递的顺利性、可靠性和优化性。
作为编辑,一方面要注重学习和研究,不断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大众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大众,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贡献应有之力。
(作者单位:《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冯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