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插上了讨论、合作、探究的翅膀,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关键词:创新能力; 讨论; 合作; 探究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政老师说得好:“语文教学艺术,不仅是教学方法问题,首先是教学思想问题。”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理念,也不仅仅是方法技巧的问题,同样是教学思想观念问题。
  语文教学,是一块田地,它不大起眼,但又是一块历史悠久、范围广阔、土质肥沃的田地,它孕育着无限的创造生机和潜力。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知识水平相仿,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相同,但教学效果却迥然相异。出现这种情形有多种原因,但语文创新教学在其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以让学生在“闰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
  吕叔湘先生也说:“教学好比农业生产,学生是种子,教师是水分与阳光。”吕老师说的话,精妙之中透着一股对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的洒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会自主学习,我认为要做到:
  第一,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提问,是创新的起步。
  教师针对教材精心设计出一个个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创造能力,但这种想教师之所想,答教师之所问的做法,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对本来依赖心里很强的学生又是一种强化,从而逐步磨蚀了创造力,形成思维惰性。在这种教和学的定势状态下,启动创新教学是有不小难度的。但实践证明,不是学生不提问,不会提问,而是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和权利。谁都不会否认,问是孩子的天性,刚会说话就“呀呀”问个没完,天性得到充分表现,上学后,就很少有问的机会了,儿童问的天性从此而泯灭。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从提问题开始的;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解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问题——解答——问题——再解答,就形成一系列的对话,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从这个角度说,不让学生提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而启动创新教学,重要的是多让学生提问,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喷涌而出。
  第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讨论,是创新的载体。
  小组讨论交流活动,是语文教学最常见、使用频率很高的形式。以往通常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偶尔由学生提问,教师专心捕捉合口味、能够纳入既定正确答案的问题,这种讨论,是“注入式”教学的变种。教师往往缺乏耐心,学生少有专心思索的“寂静”时间,学生没有从容不迫搜索材料和组织语言的机会,当一时冷场或出现新分歧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做出“贡献”,给出统一答案而鸣金收兵。这种讨论,不是研究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因而与“创造无缘”。还有那种华而不实的讨论,却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点缀”,就更与“创造”相悖了。
  我认为,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尊重学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课文的理解,要允许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存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合作伙伴”,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可以无拘束地思考发言,构建师生、生生情感相融合作的场景。学生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可,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小组交流中,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大胆发问、激情陈述、明辨是非、各抒己见,依靠自己的智慧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还有教师要改变备课和授课的方式,信任学生。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明确学习本课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明确教师的组织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正如钱梦龙老师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三,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示范,是创新的动力。
  创造原于模仿,学生的创新是一种模仿性的。示范是促成学生创造的动力。教师本身的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学生学习上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教师教学创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说教。教师无言的创造性劳动必然深深地激励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意识和品质。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而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注重创造教育的美国教学非常强调让学生“试一试”,教师还要舍得把课上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是如何创新的,并给予创新思维的方法。如诱发性的引导,导向性的点拨,针对性的激励,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反响。这样学生就会迸发出创造性的见解,得出创造性的结论。从而为他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创新,还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沐浴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每个学生自己来动手,胜过教师牵着走”。通过创造性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实践能力。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5-30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取决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取决于平时材料的积累,取决于说练结合,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搭建写作平台。  关键词:观察; 积累; 模仿; 说练结合; 鼓励     教过语文的老师都知道,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而提高写作水平又往往会让教师头痛,我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在作文教学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和研究。  一、观察
期刊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环境。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学习语言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我们高中英语教学,旨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  一、以教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论认识的偏差,致使对话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这些对话误区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充分地解读文本,是课堂对话有效开展的根基;精心设计“主问题”,是提高对话凝聚力的艺术构思;适时的精彩独白,是一个成熟的对话者的引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就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提出了在新授课中增添逆向思维的教学程序、概念的教学中注重互逆关系、在练习中,强化逆向思维的训练等方法。  关键词:逆向思维    Briefly talk about reverse thinking in the course of maths teaching  Wang Qun  Abstract: This article just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反复地探索和尝试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应用题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和分析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  一题多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相同的条件,同样的数量关系,不是墨守成规的简单讲解,而是在引导学生解析问题的同时,启发学生根据题目中已有的逻辑关系
期刊
摘要:调查发现高中生确定学习目标存在四大问题,本文提出了根据“五性”原则采用四种方法指导高中生确定学习目标,并研制了有效监控目标实现以促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确定; 目标; 促进; 学习    The science determined that the goal promotion high school studies  Liu Fan-zhong  Abstract: The
期刊
摘要:歌唱家波尔指出:“如果有人问到我歌唱艺术的定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去做说明,我要说的那就是感动听众的能力。歌唱者如果仅仅是把声音唱出来,那只不过是一个技术匠。”歌唱的艺术表现是建立在对作品的正确的分析和深入的理解之上,再通过声音表现、音乐表现、语言表现等这些艺术手段去进行表现的一门艺术。要唱好一首歌,不但要有纯熟的演唱技巧,更要有深厚的个人艺术修养以及敏锐的情感表现力。  关键词:音乐表
期刊
摘要:实行开放性命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生活素材,设计标明字数的表格式“稿纸作文”,让学生限时尽情书写;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交换批阅,自评自改;设计装订精美的个人“作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成果,形成作文志趣。这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兴趣作文法”模式与步骤。按照这一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能使学生摸到作文门径、极大调动作文积极性,提高作文水平,形成学生课内作文和课外创作的志趣。笔者实施该方法
期刊
儿童画是小学生围绕某一主题,经构思、构图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少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儿绘画的基础。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能让孩子们放开思维,大胆的用笔、用色,大胆地去描绘心中的事物。能帮助孩子们挖掘潜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让他们体验别样的乐趣和成功。为此,笔者在儿童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临摹创作法  儿童美术教育,是审美的教育,自然包括了对美术史的
期刊
案例(课例)研究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很陌生,甚至存在很多认知领域的盲区。因此,在主题确定中尤其在主题确定之后,必须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  从理论上讲,培训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案例(课例)研究的始终的。相对于其它职业而言,教师更需“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为此,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采取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课例(案例)研制理论,使教师们转变了角色意识,树立了“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