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辩护和批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从理论到实践,二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科学的内在环节;从他律到自律,二者表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价值取向。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存在着发展失衡、辩护缺乏规范、批判流于表面等问题,相关研究仍不彻底,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反思与重构,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立足学科,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的理论规范;聚焦现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批判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辩护;实践批判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0-0112-05
作者简介:吕梦(1997-),女,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陈滔娜(1971-),女,广东湛江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辩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实践的主要形式,对开展政治宣传、实现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已然出现价值失范的转型社会中,政治辩护的效果大不如前,现实的困境和挑战呼唤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出场。为此,本文聚焦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试对二者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反思。
一、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内涵
1.思想政治教育辩护。思想政治教育辩护是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意識形态性、政治性等重要属性,它天然承担着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一现实存在进行经验说明、意义解释功能,包括政治辩护、价值辩护、规范辩护等,主要是指政治辩护。
其一,政治是需要辩护的。政治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政治原则的正当性需要通过辩护的方式在公民的普遍接受中获得确证。传统的政治辩护不需要面向公众,也并不需要严密的论证,它诉诸神权或是宗教。这种权威式的辩护手段给政治辩护留下了些许阴影。近代以来,随着新的政治原则的出现和政治秩序的重建,不自由、不平等的传统政治逐渐瓦解,但随之而来的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却愈发激烈。这种冲突所带来的多元价值选择让近现代国家陷入政治正当性危机。对此,罗尔斯提出了“公共辩护”理念[1]。公共辩护理念认为自由民主政治下的公民是自由而平等、兼具理性且合乎情理的,公共辩护试图寻求这一特质的公民对公共领域中根本政治原则的合理接受,从而回应自由民主政治所遭遇的正当性危机。以公共辩护理念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辩护性可以看出,政治辩护是现代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化解现代政治冲突的重要手段。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承担政治辩护职能。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源起于意识形态政治,深受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总是以普遍性的名义为某个特殊的阶级利益、阶级统治辩护,总是以普遍性的形式掩盖特殊的阶级利益诉求”[2]。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具有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辩护的功能与义务。另一方面,作为辩护内容的统治阶级政治理论和原则是难以在人们的头脑中自发、自觉产生的。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这就与政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必须在公民那里得到确证形成了矛盾。对此,必须要“积极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政治辩护引导人们形成一定的政治价值,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寻求人们对政治上层建筑原则、理念、内容等的普遍接受。
2.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一定阶级立场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对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内容进行的质疑、审视、反思与扬弃,主要包括对社会思潮、社会现实和自身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实现社会进步和自我超越。
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继承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精神。“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9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武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非目的,而是推动新事物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从理论思潮批判、社会现实批判和自我批判三个方面出发,不断将对世界的认识转化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承担着实践批判功能。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从来不存在一切超越历史的绝对真理,因此即使是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在对自身的不断批判中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这种自我批判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始终。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坚持在实践中通过自我批判而获得自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我批判,就是要以全面而彻底的批判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反思,明确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如此才能在实践批判中提供充分的批判理论依据,发挥有效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关系
1.从理论到实践: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环节。伯恩斯坦认为,“一套恰当的社会政治理论必须是经验性的、诠释性的以及批判性的”[5],同时这并非三种不同的理论,而是社会政治理论的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内在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也是如此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环节。
对于科学来说,通过因果分析、推理确证而获得的对规律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但区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即它还需要对自身之于现存世界的价值与意义进行认识和理解。经验分析和意义解释是现代社会科学重要的特征和功能。据此,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承担着对现状进行本学科的经验分析和意义解释功能。而这种对现实存在的科学研究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对现状的辩护中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展的政治辩护是一项兼具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社会性工作。在辯护过程中,理论理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兼顾逻辑和推理的科学探究过程,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辩护内容的逻辑性和可证成性;实践理性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人们的实际状况与情理上对辩护内容的接受可能。否则,即使人们知道政治辩护内容是一项合理、正当的政治内容,又凭什么一定要发自内心地认同并进而遵循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不仅需要通过理论理性为公众说明和证成一定的知识、理论和原则,更重要的是,它还要通过人们的实践理性将自身的辩护过程完成,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目的。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承担的经验分析和意义解释功能不谋而合,或者说,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辩护概括为具有经验性的、诠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探究的内在环节之一。
经验理论与意义解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对现实世界有了较为完备的描述与分析,获得了关于社会实在的丰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辩论曾在理论上促进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但是并不足以帮助人们实现对现有生活的超越,这种对现实的辩护终归缺乏了改变世界的创造性力量——批判。面对辩护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风险、价值失范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以实践性、创造性和革命性作为指引,在批判中实现了对现实的“辩护”,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中实现了继承与超越。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内在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实践也同样体现了互为补充的实践效应。
2.从他律到自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不同取向。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辩护本身存在着严谨的辩护理论和规范,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辩护仍然具有强烈的他律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的标准或原则首先受制于外部政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源于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向社会宣传自身的阶级思想,维护阶级利益和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比较温和的统治教化方式,承担起了向社会成员传递统治阶级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意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向无数社会成员宣传了无产阶级思想,揭露了剥削阶级的本质,担负着政治动员与政治辩护的职能。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其理论逐渐系统化、专业化和学科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要向政治上层建筑寻求依据。这种政治依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属性的必要与正当,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也由此产生。政治辩护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取向下的重要实践。
而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则具有强烈的自律动机,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取向。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存在的被约束与被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则更加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主体的力量,凭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自觉、自为地发挥其对现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在此过程中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在这种自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自身对社会与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从辩护到批判的实践过程正切合了他律与自律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一变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觉醒,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上辩护与批判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辩证统一、相互依存,辩护是批判的前提和基础,互为彼此自我约束的规范,互为支撑,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统一于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失衡。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辩护与批判的发展状况严重失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信念的缺失,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着对学科的误解,将政治辩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现实批判止步不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政治工具性,在一段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被当作宣传工具来看待,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就是政治制度、政府政策等国家上层建筑设施的辩护工具,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身不由己。针对这一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称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或附庸”,被视作“政治生活的传声筒”。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政治维护功能时,常常为现实的政治进行辩护,为现存的政治观念、价值政策等寻求依据。如此传统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功能的萎缩。
与此相对应的是,现实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变革期待着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政治辩护转向培育、规范政治性的其他表现形式,即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需要。社会的现代转型产生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在实际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遭受空前的挑战。新问题与旧观念产生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以传统政治辩护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政治辩护可以解释问题,但很难解决问题。现实情况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进入社会生活实践,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亟待出场。思想政治教育批判通过对现实中的不合理、不规范之处进行判别与分析,在批判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展现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性,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和创造。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政治辩护时,还要关注本身的批判功能,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同时,社会的深刻变革与实践发展也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出场。
2.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缺乏规范。尽管政治辩护是必须且正当的,但是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却很难达到公共辩护的要求:既有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又有合乎情理的意义解释。这是因为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缺乏规范,而这种规范的缺乏归根结底还是要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知识中寻找原因,即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应有的理论基础与论证方法应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研究规范却迟迟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同与遵循,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门知识、规范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离散度高,难以形成体系,进而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基础不够扎实。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辩护功能一直处于“不言而喻”的状态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属性,辩护性一直隐身于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等之中,鲜有学者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即使提及“辩护”,也大多是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属性的批判佐证。这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中说理多,而证成少,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难以完成政治辩护应有的说明、论证、推理、预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有“维护”而缺乏“辩证”的辩护,影响了政治辩护的效果,造成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误解。
3.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流于表面。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发展仍不充分,却现实存在着实践。但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存在流于表面的问题,包括缺乏批判勇气、批判不彻底等。
在批判对象上,长期囿于简单辩护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现实的批判勇气。从为现实进行辩护到为现实的一切进行辩护,部分工作者尽管高扬着批判精神的旗帜,实际上却只对除辩护之外的现实进行批判,将对辩护的批评作为批判对象。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了稳妥而保守的批判对象,这种保守化批判本身便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背弃。同时,批判对象的“稳妥性”意味着批判对象存在的问题已然成为共识,对如此问题进行批判很难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回应力与思想引导力,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急需的。
在批判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實践存在着混乱和不彻底的问题。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理论和现实的正确认识,在批判实践过程中难以抓住问题的结构与本质,进而难以得出符合历史与逻辑的有效结论。甚至,部分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存在以批评或者否定代替哲学意义上的批判。这种批评式批判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把握本质与发展趋向的基础上,获得对世界的根本理解,进而实现自身的现实超越性与创造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重构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存在的发展失衡、缺乏规范、流于表面等问题,要在对二者内涵与关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刻反思与重构。
1.协调发展,共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辩护和批判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在环节和重要功能,无论是对二者任一方的偏重都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缺失或发展失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唯有兼顾辩护与批判,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才能更进一步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辩护与批判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把握对现实存在的说明与解释,又要实现对现实矛盾的批判与超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他律中通过辩护实现自身的工具性价值,又要通过批判自主、自觉、自为地探寻本体性价值;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重视自身的政治辩护功能,巩固政治统治的思想根基,塑造和引领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的政治认同,又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深入社会问题与矛盾,辩证分析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廓清舆论环境,重构价值生态,回应社会关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理直气壮做好辩护工作,又要重拾批判勇气,敢于深入“辩护领域”开展批判研究,对现存的一切展开充分而彻底的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以科学的批判方法和严谨的批判态度对待现实。
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辩护与批判的发展状况,批判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的取向,这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价值的现实进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需要从辩护走向辩护与批判并存。
2.立足学科,扎实思想政治教育辩护规范。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的必要性和正当性需要得到重申。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缺乏辩护实践,但是关于其辩护科学性、必要性与正当性的理论研究却仍需进一步的关注。
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功能的实现重点在于构建严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和规范基础。这种知识规范一定是兼具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即在理论上合乎逻辑,能够通过严密的推论而得到结果的确证,这是人们认同的基础;在实践理性上,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的知识体系一定是要合乎情理、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它通过向人们进行公开辩护而实现公民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或价值的解释证明自身的合目的性。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辩护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科学本应具备的经验分析与意义解释环节不谋而合;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辩护规范的重申与构建就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逻辑构建与价值规范中寻求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通过学科知识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严谨的科学证明及与时俱进的方法指导,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科学性、规范性提出了要求。
3.聚焦现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批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批判,一方面要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深刻把握批判内涵,深入分析现实问题的内部矛盾及依据;另一方面要聚焦现实,发挥思想导向作用,切实回应社会关切。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以现实性为基础,对社会结构加以剖析,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绝非对现实的简单否定,而是深入事物的内部探寻其本质和规律。正如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上的进步性,另一方面却犀利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实质,为革命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主义对既有的现状总是持有超越批判精神的。因此,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批判理论,深入把握实践批判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应直指社会现实及自身。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活动,其关注的对象也身处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政治价值的实现也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回应社会关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理论维度上,面对纷繁的社会思潮、复杂的社会矛盾及其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危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自觉开展现实批判,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理论的反思、修正与完善,从而保持自身理论的发展与批判的活性,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前进的内在动力。在实践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社会矛盾进行理性的评判、解构和阐释。实践是理论存在的目的和指向,这样的批判和揭示应该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力量。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155。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社会实践进行回应分析,更要对社会理论价值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在科学评判的基础上,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引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的引导作用。只有通过对实践的批判性思考和批判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和革命性,更好地强化其社会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自身的本体性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金林南.从政治的意识到意识的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政治哲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19)∶29-34.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理查德·J.伯恩斯坦.社會政治理论的重构[M].黄瑞琪,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305.
【责任编辑:雨 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