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Y两优2号在鄂东地区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ffx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2号,于2012年和2013年在国家优质杂交水稻新成果蕲春展示基地连片示范栽培66.7hm2。Y两优2号上部3片功能叶具有长、直、窄、凹、厚的特点,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禾下穗,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高产栽培要求稀播壮秧,秧龄控制在20~25d。栽培技术:插足基本苗,增施磷钾肥,适时适度晒田,看苗巧施穗粒肥,间隙灌溉至成熟,适时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短秧龄;高产栽培技术;Y两优2号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51-02
  1 示范概况
  2012年和2013年在蕲春县八里办事处原种大队、高山大队、高垸大队示范种植。境内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黄棕壤,土壤肥力较高,年平均降雨量1 400mm,年平均气温15.4℃。示范片栽培技术实行统一浸种催芽,统一插栽时间,统一秧田管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肥水管理,统一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
  2 示范表现
  Y两优2号株高128cm左右,分蘖力较强,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植株形态具有“长、直、窄、凹、厚”的叶片特征特性。抽穗后穗层较矮,植株整体重心降低,不易倒伏。上3片叶直立叶角较小,互不遮阴,大田通风透光好,病虫危害轻。
  Y两优2号于5月18日播种,6月8日插秧,8月26日齐穗,10月7日成熟,播始历期100d,全生育期139d。经测产:有效穗265万/hm2,穗长30cm,平均每穗总粒225粒(最多486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5.6g。Y两优2号适应性广,米质优。抗稻瘟病与白叶枯瘟。经多点试验示范种植均表现出高产与综合性状优良的特点,深得农民朋友的欢迎。2013年10月6日经市、县农业部门测产,产量平均达12.89t/hm2;现场实割验收,产量达885kg/667m2。
  3 主要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要求有良好的株叶形态和群体动态长势,特别是株形的高与低,大穗与多穗的关系等,这些因素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结果不同。Y两优2号属于生长期长、具备高产栽培增产的潜力品种,适宜安排在高肥力田块种植。高肥力田块具有全面、持续、强劲的供应养分的能力,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充分发挥其丰产潜力,使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协调达到较高水平状况,实现高产栽培目标。我地稻田土壤多为持续高产田块,特别适宜种植Y两优2号。
  3.1 适时播种,培育短龄壮秧 鄂东地处平原湖区,区内湖泊众多,水源条件较好,光照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土壤为黄棕壤,发老苗不发小苗。俗话说“秧好一半谷”,为此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肥沃通透性好、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的泥脚浅的肥沃水田作苗床。秧田耕整后每hm2施用45%(15-15-15)复合肥550kg、氯化钾110kg作底肥,5~7d后再平整秧厢播种。每公顷秧田播种量112.5kg,均播稀播,培育壮秧。秧苗2叶1心时施好断奶肥,每hm2施尿素60kg,保证秧苗有足够的养分供给。移栽前3~4d,每hm2施用尿素100kg作送嫁肥,为移栽后早生快发打下基础。秧田期防虫一次,移栽前1d再施一次长效农药,使秧苗带药下田,减轻大田前期病虫害。我地秧龄大多控制在20~25d。适龄秧苗移栽后分蘖力强,生长旺盛、够苗快,老龄秧移栽后分蘖速度、分蘖数量明显下降,大穗优势不易发挥,难以达到丰产栽培目标,而栽插中苗则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3.2 精细耕作,促发早苗 鄂东地处平原湖区土壤多为黄棕壤,发老苗不发小苗。为了解决难发小苗促早发的现实问题,不仅在育秧工作中做到稻谷发芽“快、齐、均、壮”,而且在秧苗生长过程中尽最大努力使其多生长短白健壮根系,有利于栽后早返青快发稳长。
  移栽前对大田进行精细耕作,用大型农用拖拉机将稻田深耕至30cm深再耙平,上灌水深20cm进行15~20d自然熟化后,进行第二次深耕并施底肥,使泥肥充分溶合以达到长久持效。同时考虑到促发早苗的需要,每hm2施碳酸氢铵150kg作为耖口肥施用,促发小苗效果较好。
  3.3 秧田防矮缩病危害 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已上升成为威胁我县水稻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传毒敏感期主要为2~4叶期。抓住秧田期防治白背飞虱传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采取“早查虫,早治虫”,有效地控制该病危害。早治虫,勤治虱,把好飞虱传播关。第一关使用咪鲜胺、吡虫啉浸种(杀菌、控虱双重作用),可防控稻飞虱20~25d,第二关在播种时秧田撤施呋喃丹(每hm2秧田用45kg,注意用药安全),第三关是秧苗现青后每隔7d就用药1次(毒死蜱+吡虫啉),做到带药下田。严防秧苗期和大田前期稻飞虱传毒。
  3.4 防止插秧密度过稀 水稻高产栽培必须要求有一定的插秧密度和栽插本数。目前我地因为人工插秧工价和杂交水稻种子价格较高,因此形成长期以来的少用种、插稀秧的不良习俗已然定势,这也导致秧苗苗龄较长,形成高大苗、分棵插、栽插深的不利于创建高产栽培条件的形成。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每hm2大田用种不少于15kg,每蔸插2粒谷秧,保证每公顷插足15万蔸、30万粒谷秧,防止栽插过稀。
  3.5 合理施肥 高产潜力大的杂交水稻品种,就应该全面推行高肥、重磷、钾的栽培方法。这种施肥最容易达到秆壮、叶挺、穗多、穗大、结实率高的健身丰产栽培目标。要在适当重施底肥的基础上,稳而重又要适时的进行穗肥施用,这才能使高产品种配高产栽培方法获得高产。
  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迟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施肥坚持重底、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一是施足底肥。每hm2施“菜饼”750kg(充分发酵后施用),45%(15-15-15)水稻专用复合肥600kg。底肥于移栽前2~3d,化肥与“菜饼”充分拌匀后均匀撒施,然后深耕耙做到全层深施,有效防止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早施分蘖肥。移栽后5~7d返青活棵时,每hm2追尿素112.5kg,氯化钾75kg,并人工中耕除草,做到肥融于土,根扎于泥。三是适时适量重施穗肥。   Y两优2号是一个大穗多粒耐肥抗倒的高产组合,通过2a的实践探索,重施穗肥才能真正体现出该组合高产的强大优势与增产潜力。在全田水稻有60%的植株进入幼穗分化3期时,及时追施穗肥,攻穗大粒多。具体应根据禾苗长势,土壤肥力高低,天气状况等综合因素考虑,每hm2追施尿素75kg,氯化钾75kg。四是追施粒肥。为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千粒重,在始穗期每hm2追施尿素37.5kg,氯化钾37.5kg,每hm2用“谷粒饱”750g对水900kg叶面喷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6 看天管水,水肥促发,灵活掌握 水稻插后在田面有薄水情况下不必再灌水护秧,插后3d即可施分蘖肥。插后只留薄皮水并使之自然落干,有利于提高泥温,促早分蘖。若预报后期有雨则插后还可轻晒田2~3d再复浅水一次,在达到要求苗数的90%壮蘖时便可晒田控蘖。这种插后不灌水的作法恐令人费解,其实插秧时令气温并不算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故而暂短失水不足为虑。
  在杂交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推广浅水间歇灌溉技术,是一种常见常用的技术,也是健身栽培的一种有效措施。后期管水应配合补施氮钾肥并辅以化调,切忌断水过早,坚持干干湿湿,以水养根,以水养叶,促其二次灌浆提高结实率与子粒充实度。
  3.7 严把病虫防治关 Y两优2号在实施高产强化栽培时,应特别加强病虫害的预防,认真组织群众搞好病虫防治,要具体落实到田块。移栽前5d,每hm2苗床用杀虫双2.25kg加甲胺磷1.5kg对水750kg防治稻蓟马、稻叶蝉等秧田虫害。大田生长期主要施用杀虫双、扑虱灵、井岗霉素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后期破口抽穗阶段,每hm2用75%三环唑15包,井岗霉素45包,扑虱灵15包加杀虫双2.25kg对水900kg喷雾,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三化螟等病虫害,确保示范片植株清秀无病,键壮生长至成熟。
  参考文献
  [1]李江苏,甘才志,叶祥新,等.两系杂交晚稻38S/208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5.
  [2]李江苏,刘林英,蔡定鑫,等.两系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08,11.
  [3]李江苏,张继新,李小兵,等.亚种间两系杂交早稻HYS-1/F4911超高产栽培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04.
  [4]李江苏,刘林英,骆丽瑛,等.两系超高产杂交早稻Hys/F4911籽粒灌浆特性之观察[J].湖北农业科学,2004.
  (责编:张长青)
其他文献
根据Genbank上已知的植物防御素基因设计引物,以甘蓝型油菜中的品种'蜀杂九号'种子总RNA反转录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243bp的片段.将该片段回收,连接到p
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是小型、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红外成像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国际的研究热点之一.铅基铁电薄膜是制备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重要材料.然而,在湿化学方法制
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通过不同农户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大配方、小调整和农户习惯处理对早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处理比较,大配方和小调
摘 要:以玉米优良品种自交系鲁原92为实验材料,以玉米幼苗胚叶和胚根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诱导愈伤组织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4-D在诱导愈伤组织中起着关键作用,添加一定浓度的KT对诱导起着促进作用,添加微量的AgNO3明显促进愈伤诱导。  关键词:玉米;胚根;胚叶;组织培养;愈伤组织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24-03 
摘 要:在铜陵县灰沙潮土上,通过“3414”试验,分析了本区域春小麦肥料效应,初步探讨了N、P、K肥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是春小麦产量增加和千粒重降低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氮磷钾间交互作用也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每667m2小麦N、P、K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2kg、5kg、6kg。  关键词:小麦;“3414”试验;肥料效应;铜陵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以中华水韭为试验材料,用200μmol·L-1的氯化镉溶液和2g·L-1的硝酸铅分别对其进行胁迫处理,采用cDNA-AFLP技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通过Blast(The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同源性比对分析基因功能,为寻找耐重金属胁迫相关基因和揭示水韭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试验结果如下:共有15条差异条带被成功克隆和测序,其中13条
摘 要:为探索严重退化的涂园菜地的有效改良途径,选择极具代表性的涂厂村在主栽作物青皮葱上进行增施商品有机肥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在涂园菜地上适量增施商品有机肥能显著提高青皮葱的产量,其中每hm2增施11.25t,增产最明显,增产率13.7%,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改良土壤的效果逐渐明显,但当季产出投入比以每1hm2增施7.5t最佳,达到1.68。  关键词:有机肥;涂园;青皮葱;应
摘 要:蝗总科特有前翅和后足股节间的摩擦发声机制,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鸣声受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显著的功能性分化。通过对长白山露水河地区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 tumenlingeensis)、狭翅跃度蝗(P. angustipennis)的鸣声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这几种蝗虫鸣声和发声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通过分析发现,跃度
介绍了半地下式温室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健壮嫁接苗、消毒灭菌、定植等。
摘 要: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选育的3个杉木优良无性系“洋6421#”、“洋062#”和“洋243#”为材料,研究其组培苗瓶内瓶外生根技术。结果显示:杉木3个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的最佳瓶内生根培养基为:1/4改良MS+IBA(0.3mg/L)+NAA(0.2mg/L)+蔗糖(2%),接种30d后生根率都可达91%以上;瓶外扦插生根需要的最佳激素及其浓度为0.3mg/L的IBA,扦插45d后生根率都可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