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痘病毒毒力因子KLP1互作蛋白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dongxu2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研究山羊痘病毒毒力因子KLP1,了解其生物学功能,本试验构建了羊皮肤组织酵母cDNA文库及GTPV KLP1蛋白基因的诱饵质粒,并做了质粒的自激活检测。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羊皮肤组织酵母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KLP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羊皮肤组织cDNA文库,容量为1.05×107 CFU,成功构建pGBKT7-KLP1诱饵质粒,且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没有毒性和自激活作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出与KLP1蛋白互作的蛋白克隆25个,经过测序比对合并得9种蛋白,对其进行L
其他文献
胚乳是被子植物双受精产物之一,为种子发育提供营养;同时,水稻胚乳也是人类口粮的重要来源。胚乳组织约占水稻种子干质量的70%以上,其发育直接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目前我们对水稻胚乳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克隆了一些重要基因,同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在胚乳发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水稻为例,同时穿插拟南芥和玉米等植物的相关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胚乳细胞化、糊粉层细胞分化、储藏物质积累等胚乳发育重要生物学事件的遗传调控机制。最后我们也指出了关于胚乳发育过程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能为今后
以人工培育的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亲本为基础,首次通过人工催产突破了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并系统观察了其胚胎发育时序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淡水石首鱼野
人工合成猪GM-CSF基因,以pET32a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Rosetta菌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证实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His标签融合蛋白大小约38 kDa。以含10μg/L重组猪GM-CSF的培养基培养猪骨髓源细胞培养7 d,细胞形态变大变圆,漂浮细胞呈现树突状形态,贴壁细胞呈现典型巨噬细胞形态,刺激分化作用显著;同时,以此分化成熟的骨髓巨噬细胞培养非洲猪瘟病毒,滴度可提高3~30倍。因此,本研究获得的重组猪GM-CSF能有效提高病毒培养产量,可用于
鱼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图谱构建、鱼类分类和育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Bloch&Schneider,1801)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
RGB1 regulated not only rice panicle architecture but also the grain filling process.Suppression of RGB1 expression resulted in a denser panicle and smaller gra
期刊
【目的】研究不同籼稻品种对低磷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生理性状。【方法】以12个江苏省近80年来各阶段在生产上应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水培种植,设置低磷(磷浓度为标准营养液中磷浓度的1/20)处理,以正常磷处理(标准培养液配方)为对照。【结果】将耐低磷指数作为评价籼稻品种耐低磷性的指标,并将供试品种分为3类:强耐低磷品种(耐低磷指数≥0.9)、中耐低磷品种(0.5<耐低磷指数<0.9)、弱耐低磷品种(耐低磷指数≤0.5)。选择耐低磷性差异明显的强耐低磷品种2个以及弱耐低磷品
【目的】粒重粒形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开展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初步定位,并对新鉴定的第1染色体长臂qTGW1.2/qGL1.2区间进行验证,旨在进一步揭示水稻粒重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以大粒的FM9为父本,小粒的EFT为母本,配组衍生遗传群体,先后获得包含277个株系的F2:3群体和21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测定千粒重、粒长和粒宽,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初定位;针对新鉴定的qTGW1.2/qGL1.2区间,
gE蛋白是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和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首选靶标。本研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gE37~243蛋白,并以纯化的gE37~243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PRV gE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和93.75%,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0%,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2.00%。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能够满足鉴别PRV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的需求。
【目的】为进一步解析水稻抗病分子机制,对类病斑突变体lm8015-2进行了鉴定。【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中恢8015,从其后代中鉴定出一个类病斑突变体lm8015-2。对突变体lm8015-2及其野生型的叶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合色素含量、防御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将粳稻02428与突变体lm8015-2杂交获得的F2群体用于遗传分析,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目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结果】突变体的红锈状斑点自播种3周后于叶尖出现,分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一般由少数主效QTL和大量微效QTL共同控制。水稻主效QTL克隆已取得显著进展,而微效QTL由于遗传作用弱,表型鉴定易受测量误差影响,克隆进展缓慢,但微效QTL在水稻重要农艺性状调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一种水稻微效QTL精细定位和克隆的新途径。该途径包含2个阶段:1)应用剩余杂合体构建近等基因系群体进行目标QTL的精细定位;2)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候选基因突变体验证基因功能。应用该策略笔者所在团队在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精细定位了6个微效粒重和粒型QTL,并成功克隆首个微效粒重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