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压缩。为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电力企业必须首先从优化内部管理水平开始,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转型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企业的动力系统,也是让战略和规划变成现实行动的桥梁。作为一项优秀的管理模式,全部门预算管理体系重点突出在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等方面。在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改革,取得整体的竞争优势,必须重新审视并运用好全面预算管理这个动力系统。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为实现符合战略规划的业绩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进行规划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对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 确保管理的先进性,通过成本管控等措施最终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
  1.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企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工业企业,加之电力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和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决定了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设备投入、业务活动和资源的多样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本质上是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将企业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分配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罗盘指引,企业管理就会变得杂乱无章,造成资源浪费。
  2.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指导生产经营
  电力企业经营绩效主要受电力收入和燃料成本的影响,电力收入取决于发电量和综合电价,燃料成本取决于煤炭价格和能耗指标。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剧烈,市场交易电价波动较大,煤炭价格反复变化,电力企业经营形势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各项经营指标的合理预计,有利于在错综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下指导电力企业合理有效地安排电力销售、燃料采购和费用支出等活动,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资金
  电力企业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贷款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电费回收的滞后性导致了电费收入的现金流入与大型采购的现金流出存在着时间上的脱节。电力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利用自身在金融机构和供应商的信誉,采取灵活的手段合理安排资金。在目前电力产品让利空间加大的情况下,电费收入等以往稳定的资金流入面临着更多的变动风险,现金流的风险意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对电费收入、燃料采购、费用支出、资金贷款和偿还利息等活動进行统一安排,确保电力企业资金供应链正常运行。
  4.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辅相成,全面预算管理是基础,绩效考核是保障。预算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绩效考核内容,管理的方式不同,绩效考核的内容随之变化;良好的绩效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考核指标不完善,考核力度不够,全面预算管理必定无法取得效果。完善的预算管理促使企业必须有完善的绩效考核与之相匹配,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和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现行电力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和行业法规的直接监管对象,而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行方式与其他工业企业的不同,也决定了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独特性。电力企业目前主要以定期、零基预算等为主要方法,以混合式预算为主要方式,以基层企业为主要编制主体,逐级上报上级管理单位平衡统筹后再下达预算目标。编制内容围绕发电量指标,考虑节能环保指标、线路安全负荷、机组安全运行等因素安排燃料采购、更新改造工程、检修工程、日常维护修理工程及其他费用;综合前期项目等规划,编制投资预算项目,据此盘点年度筹资计划,并最终测算出相应的财务预算指标。年度预算目标下达后,一般按照月度预算目标进行年度目标完成进度的跟踪。
  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政策环境下,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电力企业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现行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
  1.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不足,缺乏全局意识
  (1)缺乏全面意识
  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间并不短,但是全面预算管理动力系统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企业中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事,预算指标跟个人关系不直接相关的认知依旧普遍存在。缺乏预算龙头意识,只是从形式上做好各项预算指标编制工作,忽视了预算数据与报表数据的区别,按编制报表数据的思维模式对待预算编制工作,忽略了预算在生产经营中预判和指导作用,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2)缺乏战略意识
  在现行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的背景之下,电力企业要想求得生存权,就必须及时转变经营观念,重视战略规划。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企业长期战略实现的理性选择。然而,现状是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往往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形成以利润总额为主的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期经营目标。在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这种目标短视会造成项目投资缺乏合理性等问题。
  (3)缺乏整体意识
  电力集团的预算编制过程就是基层与总部的博弈过程,电力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过程也是各部门与企业整体的博弈过程。由于还存在集体经济的影子,个人的绩效也没有办法与企业价值直接关联,在理性人思维的驱使下,往往在企业内部产生部门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冲突,企业利益与集团利益的冲突。在没有完善的疏导机制情况下,基层企业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虚报预算数据,或者只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预算指标,导致了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冲突。   2.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都只是局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真正实现管理机构有效领导、跨部门高效协作、全过程积极跟踪和工作成果及时反馈激励的先进管理模式,这使得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自然也难以实现。同时,导致财务预算管理方法比较滞后,很多预算指标在编制过程中都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导致预算方案与实际情况偏离, 无法发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指引作用。
  3.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不明显
  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必须以完善的考核体系为保障。电力企业虽然都在自上而下地宣传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考核体系却不够精细化,出现考核结果与目标指引相矛盾,考核结果一刀切,考核力度不够等现象,造成考核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打击了基层企业执行预算目标的积极性,使考核失去应有的积极导向性、公平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使预算失去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而基层人员也容易沿用电力企业定额概念去编制预算,达不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4.缺乏健全的信息化系统,监控和过程跟踪不到位
  电力企业本身是生产流程较为繁复的工业企业,而且其业务活动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呈现多样化,这就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升级到利用自动化软件进行管理的阶段。然而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无法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事后反馈。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使得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很大,往往造成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的结果偏差也很大。同时,因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无法做到实时共享,在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偏差因素时就会受限,无法引导基层企业有效地执行预算目标。
  三、完善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
  1.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落实预算管理全面性
  管理者要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重视并积极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头维护预算的龙头权威,在企业内部倡导预算管理的文化理念。与此同时,组织有专业背景的员工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负责预算编制的审核,预算执行进度的跟踪以及预算目标的调整等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和绩效钩挂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来,让员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2.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既是一个企业长期和短期目标的体现,更会影响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制度体系是否完备、流程设计是否合理、职责划分是否全面都会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否能有效有序地执行。因此,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贯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如今市场竞争程度加剧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更需要提高市场灵敏度,思变求变,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目标,而企业内部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就是灵活应变的首要保障,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应变的能力和效果。
  3.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预算考核力度
  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备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动力,是确保实现预算目标和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很多电力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还相对粗放,这是由于之前电量计划的承包性质决定的。在很多国有性质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电力企业要想从内部深挖潜力,提高外部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发现聚焦效益点并鼓励专业人才去执行。这种角色的转变过程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绩效考核思维和惯性,真正落实绩效创造与薪酬激励挂钩的机制,这其中,就要求预算的执行情况反馈应包括结果检验和详细分析,分开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影响,允许适度的自主空间和自主权,最大程度调动积极性。
  4.健全预算信息化建设,加强预算执行和监控力度
  信息化程度是预算编制、进度跟踪、结果反馈的重要物质条件保障。由于预算的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依靠多部门协作提供基础的业务信息数据,如果没有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共享、联网等功能,不仅会容易降低数据的时效性,增加误差率,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沟通、校核,也不利于及时监控预算执行进度,更不利于提高市场灵敏度以便进行预算调整等后续安排,更别提市场竞争环境下用户信息的云端数据采集等提高竞争力的长期规划目标。信息化无疑是电力企业面对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基础条件。
  5.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导向性,实现转型目标
  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电力行业已经进入了平台期。一些机组容量小,環保指标不达标的电力企业更是进入了衰败期。在这个时期,更应该利用全面预算来发挥其管理效益,并且这一时期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更突出具体可行的目标,重视有限资源的配置,明确传递企业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的信息,强化管理导向,比如强化对客户保有率、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的重视。通过预算管理指标的完善和考核的跟进,真正实现企业转型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萃.新时期加强电力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J].会计实务,2014(48):140-141.
  [2]于婕,秦娇,熊芸,邹婧.浅析新形势下全面预算管理在传统电力施工企业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5):45-46.
  [3]蒲燕.浅析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完善[J].当代经济,2015(14):12-13.
  [4]景爱华.浅谈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5(13):59-60.
其他文献
【摘 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本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并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最终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强内控的执行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重视制度建设和资产管理、完善内控监督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预算管理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
【摘 要】文章对比分析了收付实现制及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积极作用及不足之处,认为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全面反映会计信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发挥,并对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实现途径提出见解。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  一、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概述  1.收付实现制  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的实现和成本、费用的发生。
【摘 要】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在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财力规划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如何做好企业财务战略规划,已经得到方方面面的肯定和重视。从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战略规划来看,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规划思想和模式,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有一些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出现了很多漏洞。本文对企业财务战略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企业财务战略规划的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经济发展进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大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盈利能力,而精细化管理又是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中的主要内容与重中之重。将精细化管理的精髓融入当前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与进行保障。本文立足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对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目前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