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建筑日益增多,近年来火灾形势也越来越严峻,1998年5月5日,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火灾,烧毁钢结构房屋建筑23000平方米,以及家具城内参展的348个厂家的高、中档家具和室内的空调设施,直接财产损失2087.7万元;1999年1月10日,四川达川市通州百货商场火灾,造成10人死亡,2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163.1万元;2005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华南宾馆火灾,死亡人数达31人;2009年2月9日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发生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数十亿元。这些建筑火灾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损失。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各地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及大空间建筑大量兴建。消防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条件和新环境,应积极开展建筑火灾事故研究,探讨建筑防火安全對策,建立建筑防火安全体系思想,开拓防火灭火工作的新局面,真正做到末雨绸缪,防患末然。
在消防工作实践中,引入消防安全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防火安全问题是当前消防科研中一个最前沿,最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这将大大促进建筑防火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最优化,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1 建筑物火灾致灾因素分析
火灾的产生不是瞬时形成的,而是要经历一系列过程。建筑物中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同时存在并发生作用,是构成火灾的必要条件;在必要条件具备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致灾因素(如建筑结构、强度及材料、火灾负荷及分布、点火源形成的可能性及强度、消防报警、扑救设施及对策和人群状况等)构成火灾的充分条件。只有在具备上述必要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火灾才会发生、发展和蔓延,才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火灾严重性是指在建筑中发生火灾的大小及危害程度。火灾严重性取决于火灾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在最高温度下燃烧持续的时间,它表明了火灾对建筑结构或建筑造成损坏和对建筑中人员、财产造成危害的趋势。火灾严重性与建筑的可燃物或可燃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及建筑的类型和构造等有关。减小火灾严重性的条件就是要限制有助于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成大火的因素。在建筑火灾中,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的主要危险来自燃烧过程的热能和非热能效应,例如火焰与高温烟气及烟气中所含的刺激性、毒性气体。火灾中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碳粉,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很大。有资料显示,火灾时因缺氧、烟气侵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达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对曾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案例以火灾事故损失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因素是降低建筑物火险的主导因素。
2 建筑物防火安全对策
建筑物火灾风险是由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火灾发生后所导致的损失共同确定的。因此,降低建筑物火灾风险也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采取措施控制火灾的发生;其次在火灾发生时要有科学、有效的防火安全对策,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损失。从遏制火灾的发生看,防止燃烧发生三条件的相遇是最重要的对策;在相遇不可避免时控制好“环境”条件,防止三者相互作用。从避免和降低建筑物火灾损失看,首先要在时间、空间上控制生命和财产的火场暴露;其次要约束火灾过程的致灾因素。由于建筑物交付使用时其固有防火安全态势已经确定,且在使用中易燃、可燃物质和各类引火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存在或是工作、生活所必须的,其数量和强度在正常应用中又不能充分约束;因此,建筑物火险防护对策应当具有过程性,防护对策的重点也只能是加强管理。通过建筑物中建筑材料(阻燃)特性的改进与完善提高建筑物固有防火安全态势;最后是能够实现防火安全目标要求并与建筑物固有防火安全态势相适应的消防设施。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人的因素。大量的事故统计表明,事故的发生大多与人为过失有关。因此,科学的管理思想,完善、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以及在好的管理机制控制、协调下的危险因素临控,是安全工作高效、正确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前面的火灾事故危险分析中,针对建筑物火灾事故我们提出的基本事件,大多数均可通过改进、完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控制和消除,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3 建筑防火安全体系
建筑物防火安全态势与许多因素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它关联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各时期人们对防火安全工作的认识及工作的落实,具有明显的过程特征;它关联在各具时期中以建筑物为核心的人和“物”构成“系统”的名个侧面(即人、机(物、设备)、环境),具有系统性特征。对于现代城市建筑物,要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必须以系统安全为目标确定管理内容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并确立了以管理为纲,技术为手段建立建筑防火安全体系的思想;引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防火安全问题。这一思路能够使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同时实现工作内容由表态向动态的发展。
建筑物及其内部的各种设施以及用于建筑物的各类规章及管理制度就防火安全而言均是相互关联,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态势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各组成部分的防火安全特性,而且还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防火安全特性的协调。即要使建筑物实现防火安全必须把建筑物内与防火有关的诸多因素包括人、机(物、设备)、环境,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间的因素等控制、协调起来,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只有通过人们正确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等工作,才能使建筑物火险态势处于安全状态;也就说通过人的管理和协调,使各个部分的工作和技术设施都能共同地为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服务。另处,从时间纵向顺序看,建筑物可划分为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等的不同时间阶段。在这些时间阶段之间工作内容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某一时间阶段的横断面内与建筑物相关性的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各种设施和管理制度也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沿时序考察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各时期防火安全工作特点及防火安全工作衔接,实现全过程的防火管理;其次在时序的特定时间阶段横断面上(某时期),强调作业的过程管理,尤其是强调作业的预先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从系统安全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在防火安全工作思想方法上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实施以预先安全分析为依据的动态防火安全管理,使防火安全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在具体工作项目方面,全面考虑了建筑物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各时期及各时期之间,以及其内部建筑(装修)材料、诸多设施(设备)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确定适用于建筑物寿命全过程的防火安全工作思想方法;在各个时期、各环节有可能做到使建筑物具有好的本质安全基础,确立好的防火安全态势。这一体系可使建筑物防火安全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步骤清楚,易于落在实处,获得实效。
在消防工作实践中,引入消防安全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防火安全问题是当前消防科研中一个最前沿,最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这将大大促进建筑防火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最优化,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1 建筑物火灾致灾因素分析
火灾的产生不是瞬时形成的,而是要经历一系列过程。建筑物中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同时存在并发生作用,是构成火灾的必要条件;在必要条件具备的同时具备足够的致灾因素(如建筑结构、强度及材料、火灾负荷及分布、点火源形成的可能性及强度、消防报警、扑救设施及对策和人群状况等)构成火灾的充分条件。只有在具备上述必要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火灾才会发生、发展和蔓延,才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建筑火灾严重性是指在建筑中发生火灾的大小及危害程度。火灾严重性取决于火灾达到的最高温度和在最高温度下燃烧持续的时间,它表明了火灾对建筑结构或建筑造成损坏和对建筑中人员、财产造成危害的趋势。火灾严重性与建筑的可燃物或可燃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及建筑的类型和构造等有关。减小火灾严重性的条件就是要限制有助于火灾发生、发展和蔓延成大火的因素。在建筑火灾中,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的主要危险来自燃烧过程的热能和非热能效应,例如火焰与高温烟气及烟气中所含的刺激性、毒性气体。火灾中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碳粉,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很大。有资料显示,火灾时因缺氧、烟气侵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达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对曾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案例以火灾事故损失进行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因素是降低建筑物火险的主导因素。
2 建筑物防火安全对策
建筑物火灾风险是由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火灾发生后所导致的损失共同确定的。因此,降低建筑物火灾风险也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采取措施控制火灾的发生;其次在火灾发生时要有科学、有效的防火安全对策,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损失。从遏制火灾的发生看,防止燃烧发生三条件的相遇是最重要的对策;在相遇不可避免时控制好“环境”条件,防止三者相互作用。从避免和降低建筑物火灾损失看,首先要在时间、空间上控制生命和财产的火场暴露;其次要约束火灾过程的致灾因素。由于建筑物交付使用时其固有防火安全态势已经确定,且在使用中易燃、可燃物质和各类引火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存在或是工作、生活所必须的,其数量和强度在正常应用中又不能充分约束;因此,建筑物火险防护对策应当具有过程性,防护对策的重点也只能是加强管理。通过建筑物中建筑材料(阻燃)特性的改进与完善提高建筑物固有防火安全态势;最后是能够实现防火安全目标要求并与建筑物固有防火安全态势相适应的消防设施。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人的因素。大量的事故统计表明,事故的发生大多与人为过失有关。因此,科学的管理思想,完善、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以及在好的管理机制控制、协调下的危险因素临控,是安全工作高效、正确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前面的火灾事故危险分析中,针对建筑物火灾事故我们提出的基本事件,大多数均可通过改进、完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控制和消除,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3 建筑防火安全体系
建筑物防火安全态势与许多因素相关,我们可以看到它关联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各时期人们对防火安全工作的认识及工作的落实,具有明显的过程特征;它关联在各具时期中以建筑物为核心的人和“物”构成“系统”的名个侧面(即人、机(物、设备)、环境),具有系统性特征。对于现代城市建筑物,要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必须以系统安全为目标确定管理内容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并确立了以管理为纲,技术为手段建立建筑防火安全体系的思想;引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防火安全问题。这一思路能够使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同时实现工作内容由表态向动态的发展。
建筑物及其内部的各种设施以及用于建筑物的各类规章及管理制度就防火安全而言均是相互关联,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态势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各组成部分的防火安全特性,而且还取决于各组成部分的防火安全特性的协调。即要使建筑物实现防火安全必须把建筑物内与防火有关的诸多因素包括人、机(物、设备)、环境,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间的因素等控制、协调起来,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只有通过人们正确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等工作,才能使建筑物火险态势处于安全状态;也就说通过人的管理和协调,使各个部分的工作和技术设施都能共同地为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服务。另处,从时间纵向顺序看,建筑物可划分为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等的不同时间阶段。在这些时间阶段之间工作内容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某一时间阶段的横断面内与建筑物相关性的工作人员、工作任务、各种设施和管理制度也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沿时序考察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各时期防火安全工作特点及防火安全工作衔接,实现全过程的防火管理;其次在时序的特定时间阶段横断面上(某时期),强调作业的过程管理,尤其是强调作业的预先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从系统安全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在防火安全工作思想方法上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实施以预先安全分析为依据的动态防火安全管理,使防火安全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在具体工作项目方面,全面考虑了建筑物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各时期及各时期之间,以及其内部建筑(装修)材料、诸多设施(设备)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确定适用于建筑物寿命全过程的防火安全工作思想方法;在各个时期、各环节有可能做到使建筑物具有好的本质安全基础,确立好的防火安全态势。这一体系可使建筑物防火安全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步骤清楚,易于落在实处,获得实效。